其实经验与资历固然重要,但这绝不是衡量能力与才华的唯一标准,假如你年复一年地重复一种类似的工作,固然很熟练,但可怕的是这种重复已经阻碍了心灵,扼杀了你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势必会让你失去竞争力。
阿汤是公司的首席摄影师,经验非常丰富,近几年来一直是老总心目中的“台柱子”。公司来了新人,只会负责一些比较琐细的辅助工作,很难替代阿汤的位置。阿汤也依靠经验在公司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加上工作很忙,很少去充电或者了解最新摄影资讯。一次,一家四星级酒店请阿汤拍摄菜品广告,阿汤对光线把握出现偏差,加上图片理念比较陈旧,酒店方面颇有微词。眼看生意就要黄了,老板临时决定让新来的摄影师接下了拍摄的任务。新来的摄影师不负众望,漂亮地完成了任务,酒店非常满意,对老总说:“你们公司为啥藏着高人,把差的摄影师派给我们?”阿汤听了这话十分尴尬。这件事后,新来的摄影师渐渐成了公司主要拍摄任务的执行者,阿汤也坐起了冷板凳。这对于一直很高傲的阿汤来说,是十分难熬的。后来他就找了个理由辞职走人了,但是大家都清楚他是被淘汰出局了。阿汤走后不久,首席摄影师的位置就由新来的摄影师来担任了。
阿汤有的是经验,但是也因为经验忽略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被新来的摄影师取代。可见,在现代企业,经验多、资格老、阅历深不是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唯一标准,唯经验是取、唯阅历是尊的思维是非常有害的。
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经验很可贵,但是创新的精神、改革的勇气比经验更珍贵。因为在职场道路上,每个人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境况和遭遇,仅仅依靠旧的经验难以处理新的问题。如果你一直抱有“我有经验我怕谁”的想法,把经验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就会走入思想的误区。而积极认识工作、不断提高能力才能让你在职场上走得更远。
董先生是建筑行业资深专家,从大学一毕业就从事建筑安全数据分析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里,董先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在工作之余读了博士学位,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专业能力突飞猛进。人到中年,他成为某大学建筑学院的客座教授,还成为很多国家重点课题的主持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在同龄人中很早就学习使用互联网和世界先进的专业软件。朋友笑他太拼,他很认真地说:“在当今这个时代,没有人是永远的权威,不学习就会落后,我可不想这么容易被年轻人超越。”他还在大型会议上公开展示PPT,并用专业软件讲解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结果,一些年轻人都叹为观止,他也因此成为业内备受尊崇的职场楷模。
董先生人到中年,已经成为行业权威,但是仍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创新,是职场人学习的偶像。
看到董先生的例子,你还在坚持“我有经验我怕谁”的想法吗?在现代社会,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有新人、新思维涌入,在一家企业中,只有能创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而不是靠着经验重复工作的人。如果你不肯创新,不愿学习提升自己,经验只会成为你的绊脚石。
假如你也想成为董先生那样的人,那你应该积极地去思考工作,懂得“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明白“有经验”不等于“有能力”,然后努力在经验的基础上积累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职场价值。
1.正确运用经验
完全依靠经验行不通,但是拥有经验并不是坏事。你可以正确运用经验,从经验中挖掘财富,因为经验是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与技能,拥有了这种技能,在处理新事物新问题时,你将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只需要你转变一下观念。当你懂得正视经验的作用又不迷恋经验,并正确运用经验时,你的能力将会获得更大提升。
2.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很多创新是有经验的人利用逆向思维做到的,你也可以尝试。因为有经验,你知道哪些是行不通的,所以能想出更切合实际更可行的新方法。创新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法宝,创新能让你这样的老员工焕发生机。因此,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提高能力的捷径。
3.把学习当成工作中的常态
“活到老学到老”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通用的,知识一直在更新换代,技能也不断地发展。你要把学习当成工作的常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在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多种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外界环境变化太快,企业为求生存,也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经验已经不是铁饭碗。即使你已经在自己从事的行业摸爬滚打很多年,堪称“资深人士”,也不能认为有经验就什么也不怕。不要忽视新人不断涌入,他们的能力并不比你低。从现在开始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锐意进取,积极学习,这样,你才能成为经验与能力兼备的职场牛人。
感觉不在状态,生活好像很疲累,其实这都是负情绪惹的祸。从现在开始,停下太匆忙的脚步,留意身边的风景,多关怀一下家人和朋友,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累,生活也很美。
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卸下包袱,选择让自己放松的方式
人生在世,的确承受着非常多的压力。当压力超过我们的负荷时,我们必须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其释放出去,否则不但会让我们的心理不堪重负,导致我们的性情越来越压抑,更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当我们觉得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让自己“放空”。所谓放空,就是为自己卸下压力。压力遍布于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如果你心事过重,忧虑过多,那么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压力。而如果你能够以乐观心态看待,那么即使再多的压力,也只能成为你的动力,而不会给你造成喘不过气的精神重压。所以,当我们觉得身心疲惫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抛开所有的压力,暂时忘掉烦恼的事情,甚至可以给自己放一个小假期,让自己从沉重的压力中暂时脱离出来,改变心境,以达到改善负面心态的目的。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23岁时就开始全心全意追求他的人生目标——财富,没有时间去玩乐、休息、锻炼。他35岁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时建立了世界前所未有的垄断企业——标准石油公司。
但是,在他53岁的时候,高度紧张的生活已经破坏了他的健康,睫毛、头发掉光,眉毛只剩淡淡一绺,他还得了消化疾病。这时候他才猛然醒悟,明白自己失去了健康,就会失去一切:亲情、友情、爱情,当然还有财富。于是,他在医师建议下选择了退休,从此他开始真正地去生活,打球、玩桥牌、唱歌、整理庭院,做公益慈善以帮助别人。这使他得以重生,竟然多活了45岁,以98岁的高龄谢世。
很多名人的事例都表明,无论你年轻时多么追求财富和成功,甚至不惜付出休闲和健康的代价,但当你的身体和精神所承受的压力饱和时,还是要回到追求恬淡心境、安逸生活的状态,这样才能解除过重的压力,免去其对自身的危害。
另外一个杜绝过度压力的方法就是给自己培养一个爱好,或者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某个爱好。这个爱好最好是慢节奏的,或者可以让自己充分放松的。比如音乐、绘画、花卉养植等。很多顶着巨大压力的名人、各领域的佼佼者,其实自己都有一样非常可心的爱好,用来为自己放松精神。爱因斯坦的爱好是音乐,他曾说:“音乐并不影响我的研究工作,而且出于同一渴望的源泉滋生成长,它们是轻快又互相补充的。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作曲家两者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非常赞同这一点,并且对之做了更加深刻的阐述,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在30岁左右的时候,我对密尔顿、格勒、拜伦、华兹华斯、雪莱等人的诗是那样的入迷(当然,对莎士比亚的诗,尤其是他的历史剧,从学生时代起就已经入迷了)。我还敢说,自己对绘画和音乐有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现在却大不相同了。这许多年来,我竟没有读完一首诗,有时我曾试着去重读莎士比亚的诗,但一拿起来就感到它很乏味和厌烦。到现在,我对绘画和音乐的兴趣也开始丧失了……”我的思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机器,它只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原料中提取出一般规律。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另一部分能力的衰退。我在想,一个具有比我更为高级、更为全面统一的意识的人是断然不会像我现在这样的。”
“假如我能够从头再活一次,我一定要给自己规定这样一个原则:每个星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读诗和听音乐。只有这样,我现在业已退化的那一部分能力才能在持续不断地使用中保持下来。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会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平日的工作有着种种制约,条条框框总是将我们束缚得很紧,这样更容易导致压力的产生。而小小的爱好就像一个缓冲剂,或者是调和剂,能够缓冲工作和生活带给我们的巨大压力,甚至赋予我们一个全新的、灵动的灵魂。
已经九十多岁的卡尔萨斯已经老态龙钟,他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双手肿胀,十指卷曲,连穿衣服都要别人帮助。就是这样一位生活自理都成问题的老人只要一靠近他的钢琴便立刻变得神采飞扬起来,像一个钢琴家一样健康、有力、敏捷。他的十指在琴键间奔跑,他的身体随着节奏摇摆,谁都看不出这是一位行将入土的老人。每当弹完一曲,他都能昂首挺胸地奔向餐桌,大口享受他美味的早餐,然后去海滩散步,迎接自己美丽崭新的一天。
音乐这个小小的爱好竟然能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让一个高龄老人的晚年变得美丽而精彩,每一天都充满神奇的力量。可见一个适合自己的爱好对一个人的精神调节作用有多么大。
因此,当你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中感到厌倦的时候,当你觉得全身的压力让自己无法呼吸的时候,当你觉得在繁重的工作之中变得身心劳累之后,给自己找一个可以释放压力的空间,或者为自己培养一个舒缓精神的小情调。要相信,世上没有迈不过的坎儿,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太过忧虑。放下压力,拿起自己的心头所爱,你就是天地间那个自由自在的人!
琐碎的事可真多——不为身边小事生气,生气会将烦恼放大
有位高僧在外出云游前,把自己酷爱的、种了满院子的兰花交与弟子,并嘱咐悉心照料。谁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将兰花搬回室内,恰巧风雨大作,原本开得正艳的兰花被打得七零八落。弟子既害怕又内疚,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师父的责骂。僧人云游回来,得知缘由,却一句都没有责怪弟子。弟子奇怪,问道:“师父,您那么喜欢兰花。难道不生气吗?”高僧听了,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弟子幡然悟道。
生活中的我们也经常被恼人的小事缠绕,但扪心自问,我们谁能做到像这位高僧一样的豁达呢?相反,我们很容易把一些琐碎的小事视为自己的烦恼,为之生气动怒。但生气往往对事情毫无帮助,反而会让烦恼放大,让自己的负面情绪更多。所以,我们应当训练自己具备这样的智慧: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生气,因为你最终会发现,生气除了让自己的烦恼更多之外再无用处。
古时有一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对自己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胸怀。
高僧听了她的阐述,便一声不吭地把她领到一间禅房中,落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也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道:“你还生气吗?”妇人说:“我只为我生气。我怎么来这种地方受这份罪。”“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道:“你还生气吗?”“不生气了。”妇人说。“为什么?”“气也没有办法。”“你的气没有消失,压在心里,爆发后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去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知道值不值得,看来心里还在权衡,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再一次问妇人“气不气”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看了很久之后,顿时领悟,向大师道谢后离去。
对,当我们也想生气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什么是气?”最终你会发现,气只不过是自己的一种痛苦的情绪,它会从内在影响我们,使我们心智大乱、情绪受损,从身体和心灵上带给我们双重折磨。这就是气。当你能认识到这一点时,你就会在烦恼面前像那个妇人一样,根本连气是什么都忘掉了。
1943年的夏天对于兰特先生来说似乎是充满灾难的一个夏天。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很多男孩都参军入伍去了,这对于他创办的商业学校来说有很大的经济冲击。在服役的男孩中,还有他的大儿子,因此他对大儿子的安危也日夜担心。他房子所在的地方,正好是市政府准备征收来建机场的一片地,而能得到的赔偿金或许只有市价的十分之一。而更惨的是,因为当时市内的房屋数量不足,他们一家很可能在拆迁后无家可归。另外,他农场附近正在开凿运河,因此他农场里的水井干涸了,他或许要花一大部分钱来挖个新井。更糟糕的是,他不挖水井,农场将倒闭,挖了水井却要面临农场也被征用的危险,而导致这笔投入也打水漂。还有,他的大女儿马上要从高中毕业,而作为父亲的他却拿不出供女儿上大学的学费……
这一切都像一张束缚住他的网一样,让他透不过气来,他又不能因此而逃跑。他已经烦躁得不知该从何下手去解决这些问题了。为了发泄这种压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它们都写下来,然后收起来,接着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一年半过去之后,兰特先生整理东西时无意间发现了这张记录他烦恼的纸条。他又将纸条读了一遍,但令他惊奇的是,那些让他无比烦恼的事情竟然一项都没有发生:因为政府拨款训练退役军人,所以他的学校很快又来了很多学生,而且学生名额瞬间爆满,这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他的大儿子也安然无恙地从战场回来了;由于他房子附近发现了油田,所以政府不再征收这片地;市内房子再少,他们也不会无家可归;他农场的新井可以放心动工,不用再担心打水漂;由于学校和农场正常运作,大女儿的学费也有了着落……
兰特先生所担心的事情,最后一件也没有发生。所有曾经让他非常担心的事情如今看来都成了庸人自扰。
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当你为一件事情而久久苦恼、生气之后,却发现它根本不足以构成我们的烦恼。令我们生气或烦恼的只是我们自己。这样看来,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愚蠢”呢?为了一个不存在的事情,伤了自己的心神,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实际上,当你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后,你会发现,其实不管发生还是没发生的烦恼,都不值得我们生气。因为无论你为什么事情生气,一定会降低你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效率。倒不如干脆将“生气”从自我的字典里剔除,只想办法,而不动情绪。
好像走不下去了——就算遭受挫折,也要爬起来继续前进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无数个转角,转角代表着改变,有时是转向光明、机遇,转向人生更高点,有时则是转向下坡路,暂时落入低潮。对于我们来说,转角是比较容易应对的。但如果我们面临“死角”,又有多少人能有勇气面对呢?
所谓“死角”就是我们的生活遭遇了重大挫折,导致我们原有的一切都被毁掉,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甚至已经像走到一条死胡同里,再也没有可走的路了。死角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但一旦我们遇上,则对我们的人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此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或者说还应该保持一份希望吗?
其实,我们所遭受的挫折带来的是不是“死角”,每个人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有顽强生命力的人,其一生可能也难遇到一次“死角”。即使他受到较大的挫折,他也能用自己强大的力量消化掉,然后忘掉它,继续向前。这样的转角,对他来说便不是“死角”,而只是他通往成功道路的一个台阶、一个经验教训。相反,那些懦弱的、承受能力极差的人,随便一个大事件的发生,都有可能被他们视为“死角”。这样的人动辄陷入悲痛,觉得生活完全没有希望。
所以,遇到强大挫折时,你怎样面对就代表着你是否是一个有顽强意志力的人,同时也几乎象征着你的人生路会走向光明还是灰暗。
彼得在很小的时候不慎被高压电流击伤,当时的他只有三岁,而他面临的是双臂坏死而截肢。这一打击对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残酷的。但是更加残酷的却是,他的父母放弃了这个看上去没有希望的孩子。他们把他送进一家残疾人孤儿院,在18年中,他们很少去那里看他。这个被生活遗弃的孤儿艰难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在孤儿院里,他的生活是在自己的摸索中完成的。但即使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在孤儿院上完了中学。
中学毕业后,他回到自己的故乡,然后开始边工作边学习,他在师范学院学习俄罗斯语。不过他并不想当老师,他只是想完善自己,他和其他健全的大学生一样要做作业,通过各门测验和考试,最后拿到毕业证。
不仅如此,他还结了婚,有了一个漂亮的妻子和一个健康可爱的儿子。他的妻子南希说:“彼得很聪明,要是什么事情做不了,他就会琢磨该怎么做。他是一个优秀的绘图员,他会修各种电器,懂得所有的线路。例如电子表坏了,他就把它拆开修理,用小镊子灵巧地把零件一一装好。他的表总是挂在脖子上,他是用膝盖托起表来看时间的。他总是一刻不停地干这干那,他还改过裙子呢,又是量,又是划线,又是剪,最后用缝纫机做好。他在家乡也挺出名的,一天到晚总是吹着口哨或哼着歌儿,是个无忧无虑的快乐人。”
他喜欢唱歌,参加过巡回演出团,甚至还出国演出过。他经常跟自己的乐队一起到孤儿院去义演,他将和18岁的儿子一起录制的磁带送给他的朋友。晚年的他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每天都很开心,因为他可以开心地生活,而这一切都是靠自己自食其力得来的。
身体上的严重损伤都不足以打倒彼得,他甚至通过努力拥有了比很多正常人还要精彩、丰富的人生,这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一个智慧和勇气并存的灵魂中,“死角”几乎是不存在的。如果你有足够的信念打败悲惨的命运,那么你总有一天能从所谓的“死角”中找到转机,再去创造一番不一样的人生辉煌。
一夜之间,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烧毁了美丽的“森林庄园”,刚刚从祖父那里继承了这座庄园的保罗·迪克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怎不叫人伤心?
百般痛苦和思索之后,保罗决定倾其所有修复庄园。于是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但银行却拒绝了他。再也无计可施了,这位年轻的小伙子经受不住打击,闭门不出,眼睛熬出了血丝,他知道自己再也看不见曾经郁郁葱葱的森林了。
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一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保罗在外祖母的说服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
深秋的街道上,落叶凋零一地,一如他零乱的心绪。他漫无目的地闲逛,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他下意识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木炭忽然让保罗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保罗雇了几名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的木炭,分装成1000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
结果,木炭被抢购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然后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几年以后,“森林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哲学告诉我们,每件事情都是有两面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死角”。也许你在遭受重大挫折的同时,已经有一个相应的机会慢慢浮现。只是有些人被痛苦灼伤了眼睛、蒙蔽了心灵,使得自己无法看到其中蕴藏的机遇。中国有句古话叫“福兮祸兮”,就是有祸的地方必然有福相伴。那些比较脆弱、容易被击垮的人,应该时刻牢记这句话,即使在遭遇重大伤痛的时候,也要坚强地挺住,去寻找那一条新的出路。
分享带来的无限生命力——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一个人存于世上,他的能力有多大?他所创造的能量能有多大?答案都是“非常渺小”。因为对于大千世界来说,一个人能去开发的领域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如果每个人都将自己封闭起来,自顾自地生活,那么每个人的力量就会薄弱很多,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会变缓很多,而人的情感也无法像现在一样丰富而浓烈。总之,人类社会就将是平淡、枯燥、死气沉沉且落后的。
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那就是一定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分享情感、分享技术、分享人脉。当你习惯于分享时,你会惊喜地发现分享带来的无限精彩,以及为自己开拓的无限生命力。
如果基于我们在社会上的发展考虑,注重分享人脉能带给我们无限大的交际圈,使我们有机会得到更多的信息,抓住更多的机遇。
有一个名为“六度分隔”的重要理论,是数学领域的重要猜想,在社会心理学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1967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想要描绘一个联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便做了一个著名的连锁信实验。他招募了一批志愿者,随机选出其中三百多名,请他们每人邮寄一个信函。信函的最终目标是米尔格兰姆指定的一名股票经纪人。由于几乎可以肯定信函不会直接寄到目标(这些普通人几乎没有可能认识这样一位远在天边的名人),米尔格兰姆就让志愿者把信函发给他们认为最有可能与目标建立联系的亲友,并要求每一个转寄信函的人都发一个信件给米尔格兰姆本人。
令人意外的是,最终真的有六十多封信到达了股票经纪人手中,并且这些信函经过的中间人的数目平均只有五到六个。也就是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六个人。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隔”假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可以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分享的力量有多么神奇和强大,同时也启发我们,在工作中不必刻板地只做眼前事,只跟熟悉的人打交道,灵活地和朋友分享自己的人脉,你们共享的可能就是无限的机遇。
有这样一对好朋友,戴维是汽车推销员,约翰是保险推销员。
有一次,戴维向一位文化名人成功推销了一辆汽车。一个礼拜后,这位文化名人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先生您好,我是戴维的朋友,感谢您一个礼拜前向戴维买了一辆汽车,我今天打电话是想通知您,请您明天抽时间开车回车行进行检查。”约翰知道,名人都很忙,一般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邀请,所以,约翰想借这位名人回车行的机会请他吃饭。
第二天,这位名人如约而至。检查车况后,约翰对他说:“先生,为感谢您的支持,已到午餐时间,我想请您一起坐一坐,我们可以顺便聊一聊如何更好地维护您的爱车。我想您不会拒绝一个朋友的请求吧?”文化名人盛情难却,便接受了邀请。
席间,约翰说:“像您这么成功的人士,一定会非常注意生活品质,需要一份完善的保障计划。您帮助了我的朋友,您一定也会帮助我的。我这里有一份保险计划书,请您留意看一下。”这位文化名人面对约翰的盛情,实难拒绝,于是接过保单。
几天后,约翰不断地打电话和亲自拜访,终于签下了一张保单。同样,戴维也以同样的方式向约翰的保险客户推销汽车。
而基于生活来看,我们就更应该多与别人分享。这里主要指分享自己的情感,快乐也好,悲伤也罢,有人一同分享分担的感觉都是非常棒的。正如培根所说:“只要你和朋友分享快乐,就会有两份快乐,和朋友分担忧愁,你就只剩下一半忧愁。”而不懂分享的人,他的快乐会减弱,他的悲哀会加剧,他往往只能生活在沉闷和不快之中。
开心的事是需要有人来分享的,学会分享,能让原有的快乐成倍增长,你分享给多少人,你的快乐就会有多少倍。而如果你吝啬,独享快乐,有时反而是一种惩罚,那种有快乐而说不出来的遗憾有时是容易造成“内伤”的。分享快乐,是一份智者的心意,有了分享,生活才会变得趣味盎然,让人即使在艰难的处境中,也能冲破一切阻力,找到一束美丽而明亮的光束。
人是群居的动物,我们甚至可以说,人正是在不断地分享与合作之中才推动了社会的高速发展,促成了今天的高度文明;也正是人们对情感的分享,才让我们有了无数璀璨的富有情感的文化。人离不开分享,分享能成就更好的人。所以,别吝啬将自己表现出来,从现在开始学会分享吧。
这么慢可不行——忙碌会将你变暴躁,适当放缓脚步
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一点鼠标商品就能送货上门,城市不断地扩大,道路四通八达,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高铁越来越快。你在这种环境下,步伐变得越来越急促,心情变得越来越焦躁,忙赚钱、忙升职、忙攀比……无暇顾及与之擦肩而过的人,更无暇顾及人生美丽的风景。
你总在说:做工作这样慢可不行;孩子要尽快入学,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路上浪费太多时间,选择坐飞机才保险……你有没有意识到,忙碌让你的人生整天沉浸在无法负荷的快节奏里,让你变得越来越暴躁?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写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曾经有一个“鬼”,主人可以给它任何命令,它都可以去照办,但是就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能让它停下来,否则就会有大灾难。因此,主人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鬼”布置各种各样的任务,让它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忙碌起来。但是有一天,主人因一时疏忽而忘记给“鬼”布置任务了,忙碌的“鬼”没有事情可做,变得不知所措,变得很暴躁,于是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它将主人的孩子扔进井里,又烧了主人的房子……主人后悔不已,终于明白忙碌的人如此恐怖!
这个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当一个人习惯了忙碌,时间无限被蚕食,生活也变得毫无乐趣可言,甚至会成为忙碌的奴隶。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重复做着令人惋惜的事情:忙忙碌碌,每天奔波在上班的路上、见客户的路上、谈合同的路上、约会赴宴的路上;每天都疲惫地走进家门,来不及和家人说话就倒头大睡;每天都争分夺秒向前赶,电话打个不停,喇叭摁个不停……
也许你的大脑中还残留着那些美好的记忆:在夏日的午后静静品尝清淡雅致的香茗;在草地上卧看飘飞的云彩;倚在窗前静听清脆的鸟鸣;在月圆之夜,和家人一起赏月品尝美食……只是这些离你太遥远了,你很久没有享受过“慢”的滋味了,也很久体味不到生活的真谛了。
再这样下去,你会变得疲惫不堪,你的生活也将被负面情绪淹没。
在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风景极佳的大路,路旁立着一个石碑提醒游人:“慢慢走,请欣赏!”因为这一路风景非常美好,你只是乘汽车匆忙疾驰而过,怎么能感受到这种美好呢?适当放慢脚步,慢慢体会生活的美好,你真的会有惊喜。
一位职业培训师为一家知名企业员工做职业培训,其中涉及一项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这里的绝大部分员工存在压力过大和负面情绪严重的问题。于是培训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注意过公司对面的花园了吗?春天来了,那里的梨花都开了。”员工们都很茫然,因为他们脚步匆匆,从来没有注意过那个小花园。培训师说:“培训前我去那里散步,顺便在树下坐着吃了早餐,感觉心情非常舒畅。”接着培训师带着大家走出大厦,步行到对面的小花园。那里有许多老年人在打太极,还有孩子们在嬉戏……没有工作,没有电话铃声,安静缓慢,和写字楼的氛围完全不同,所有人都感觉到内心一下子宁静放松很多。培训师说:“忙碌是可能会让你忽视生活中的美好,只要你放慢脚步,懂得欣赏,很多情绪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培训师带着员工去参观小花园用心十分巧妙,让员工体会一种缓慢的生活节奏,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战胜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忙碌促使你关注一些不重要的东西,从而忘了生命的本质意义。于是大多数人都得了轻度的强迫症,陷入一个无法解脱的怪圈,生活被负面情绪左右,享受不到任何快乐。如果你尝试着去放慢脚步,就会慢慢走出忙碌的误区。
1.适当放低目标
在现代社会,人们认同致富要快、成名要早的观念,为自己制定了买房、买车、升职、加薪的目标,生活正向着“快”发展,并在“快”生活中感到迷茫与彷徨,等有一天回顾过往时,才会发觉付出的代价太多太多:忽视了健康,冷漠了亲情,忘却了友谊。如果你追求过高过快的目标,你就会因为能力制约而付出更多的努力,牺牲更多的时间,势必让自己陷入忙碌的状态。其实,只要你适当放低目标,张弛有度地去工作和学习,体会一下慢下来以后的生活,你就能走出误区。
2.做一些似乎“没有用”的事
喝茶、聊天、看电影,甚至发呆,都是看起来没有用的事情。但是就是这一类事情能让你慢下来,不再忙忙碌碌,让你反思一下自己走过的路,充实一下越来越空的大脑,亲近大自然,陪伴家人。所以,适当做一些没有用的事情,放松紧张的心情,慢慢重视过程、享受过程,你会发现过程原来更美丽。
3.在忙碌中给自己休息的时间
不管工作多么忙碌,你都要给自己留出休息的时间。累了,不妨停下来喘喘气,请假去旅行,约三五好友小聚,一个人去散步,忙里偷闲,苦中取乐,都可以让疲惫不堪的身体得以休息。人生的风景也如同春夏秋冬,景致各有不同,如果不给自己休息的时间,你就难以停下脚步欣赏。
用心想一下,人生短暂,你如果这样急匆匆走下去,是不是错过了更多的风景?脚步匆匆,满脸疲惫,不知所措,生活何谈快乐呢?慢慢走,别忘了看人生旅途中的风景,因为人生美就美在过程,莫再因为匆匆的脚步错过了最美丽的风景。只要你能放慢自己的脚步,抬起耷拉着的眼皮,就会发现生活的真谛,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丽。
我一直都是孤独的——留意身边的美好,感恩生命每个瞬间
心理学家曾下过这样的结论:“人类可能凭着改变自己的态度,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这就说明,如果你拥有积极的态度,快乐而富有创造力地生活着,那么你就充满了正能量;如果你认为自己一直是孤独的,那么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孤僻,会在沮丧与抱怨之中错失生活的美好。
其实,生命之中处处有惊喜。你失恋了,你失业了,你患了一场重病,你觉得所有的人都离开了你……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难关,其实就能在一瞬间化解,只需要你留意一下身边的美好。
在纽约的大街上,一个贫苦的卖花老妇人每天都满脸微笑,开心地向路人兜售她的鲜花。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她生活拮据,居无定所,也没有家人,为什么这么快乐呢?于是有路人问她:“你为什么每天这么快乐呢?”老妇人笑了,挑了一朵最靓丽的玫瑰递给路人,平静地说:“耶稣在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那是全世界最绝望的一天。可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了,所以,每当我遭遇不幸,我只需要满怀希望地等待三天,必然会有惊喜。”
生活中藏着很多小美好、小感动,懂得感恩生活,珍惜生活,就会发现这些美好。老妇人看似一无所有,但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却让她每天生活得很快乐。
当你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别人进入,也不愿意留意身边的美好,你真的会变得越来越孤独。而且这绝对是一个恶性循环。越孤独,越不信任他人,越禁闭内心,越对美好视而不见,也会越来越不快乐。
只要你稍微转变一下思考的方式,留意一下身边,就会发现很多人在关心着你、帮助着你,人生一下子就会变得豁然开朗。
有一位单身女孩失恋后非常痛苦,换了一个住处。搬家后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人家,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小孩生活。女孩不想与这一家有什么交情。一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女孩赶紧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她忽然听到敲门声。从门洞一看原来是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女孩很不情愿地打开门,问他有什么事,小孩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孩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以后还会来借。”于是女孩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门时,那小孩展开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此刻女孩一下子惊呆了,对人心失望的她没有想到还有人默默关心自己,她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下子将那小孩拥在怀里。
女孩经历了感情的伤害,于是关闭了自己的内心,但是没想到素不相识的邻居却在默默地关心自己,深受感动。也许从此以后她能走出以往生活的阴影,开始关注身边的美好,懂得感恩每一个瞬间。
人生在世,脱不开与周围环境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阳光空气,你无法生存;没有父母,你难以来到这个世界,也难以长大;没有朋友默默的关怀,你的人生会更加艰难;没有陌生人的微笑,你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冰冷……甚至一缕清风、一汪溪水,都能涤荡你的心灵,这些不都值得你去珍惜、感恩吗?
不要再坚持自己是孤独的一个人了,打开心扉,留意生活中的美好,你将会收获更多。
1.列一个感恩清单
你可以为自己列一张感恩清单,把你觉得应该感恩的人或事物记录下来,然后尝试着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感谢。斥责你的人也许助长了你的智慧;拒绝你的人也许教导了你努力奋进;伤害你的人也许磨炼了你的心志……更不用提陪伴你成长的亲人师友,也许他们一直都是默默地帮助你,有时让你忽略,但是用心一想,正是他们点滴的温情让你走得更远。一个感恩清单能让你充满正能量,能让你留意到身边的美好。
2.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不管面临怎样的困境,你都不应该把着眼点放在自己失去了什么、缺乏什么上,而应该积极地去想自己现在还拥有什么,并去感谢所拥有的一切。当你真正具备了这种心态的时候,你就会为自己的现状感到庆幸——你还能呼吸新鲜的空气,每天下班回家能看到家人,有一份薪水微薄但是稳定的工作……这都让你感到生活的美好。
3.悦纳自己
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一刻起,你便拥有了太多!但是,另一方面,你也要学会悦纳自己、感谢自己。感谢自己为工作付出的努力,感谢自己的坚持和毅力,感谢自己没有虚度光阴,感谢自己取得了一流的业绩。悦纳自己、肯定自己,让你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让你充满了正能量,让你改变“我一直都很孤独”的消极想法,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强大。
你所感受到的一缕晨风、一声鸟鸣、一滴露珠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你承受的每一次风雨、走过的每一段泥泞都是生活给你提供的锻炼机会。伤害你的人和帮助你的人都在用一种方式帮助你成长。这一切都需要你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微笑面对。积极地思考生活,你会发现自己从来不是一个人,从而拥有了快乐、幸福和力量。
别人怎么样都与我无关——多一点爱心,人生就是最美的
冷漠是人类的大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似乎变得越来越冷漠。或许是城市的水泥墙越来越高、越来越厚,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纽带;或许是交通越来越发达,让人们为了名利去奔忙,不愿浪费时间与同行的人交流。
也许你走在人群拥挤的大街上,发现每个人脚步匆匆,连眼神也不撇你一下,于是也在内心对自己说:“别人怎样都与我无关,我只过好自己的就行了。”假如一个人缺乏了关爱、缺乏怜悯之心、缺乏恻隐之心,那是否就会成为功利的奴隶?人生还何谈美好呢?
当你决定不再付出爱心的时候,你的人生也会变得荒芜一片,快乐与温暖也会远你而去。
爱是高贵的精灵,只要有它出现的地方,就会洋溢着欢笑,冷漠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彼此关爱的温暖。因此,你要知道,付出一点爱心并不代表你就吃亏了,你会在不经意间收获更多。你可以在付出中收获友谊、关爱、温暖,甚至财富,体会到人生的美好。
一天深夜,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但是前台侍者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两位老人非常失望,侍者看着老人疲惫的神情,想了想说:“也许我可以想想办法,你们稍微等待一下……”侍者离开了,不一会儿回来了,将这对老人领到一个房间,说:“这个房间不是太好,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老人见眼前的房间整洁又干净,感到非常惊喜,就愉快地住了下来。第二天,他们来到前台结账,侍者却说:“不用了,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给你们住了一晚——祝你们旅途愉快!”原来,侍者自己一晚没睡,在前台值了一个通宵的夜班。老人十分感动,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旅店经营者。你会得到回报的。”侍者笑了笑,送老人出了门,转身忙自己的事,把这件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没想到几个月后,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机票,并有简短附言,聘请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飞机来到纽约,按信中所标明的路线来到一个地方,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酒店耸立在他的眼前。原来,几个月前的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饭店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当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时,年轻的侍者让出了自己的房间,给老人提供了住宿的场所。他并没有想到回报,不过是付出一点爱心,得到的回报却出乎他的意料,他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其实,侍者做的你也能做到,就看你能否改变“事不关己”的态度了。当你真正地去关心身边的人,愿意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的时候,你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丽。这很简单,从小事做起即可。
1.学会凡事多为他人着想
人与人之间相处是一门学问。有时需要你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适当地做出自我牺牲。当你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就可能体会到他们的想法和真实的感受,当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付出一些爱心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你遇到困难时也会得到回报。
2.多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
其实付出爱心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你肯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如一个礼貌的小动作、一个微笑、一个关心的电话,都可以让对方感觉到温暖。另外,在公司、家里,你可以备一些常用药物,当同事或者邻居生病时,你可以体贴地递上;在路过便利店时,顺便给同事或者邻居买一点点心等。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却能和谐人际关系。
3.不过于计较自己的得失
斤斤计较的人容易陷入自私自利的误区,你如果什么都为自己着想,一点也不想付出,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所以,付出爱心的首要条件就是少计较自己的得失,不过于计较回报,一切顺其自然会更好。
英国有一句谚语,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暖同时留在赠花人和受赠人的心中。你帮了别人,付出一点爱心,自己也会感到快乐而幸福。坚持做下去,你的人生也会变得与众不同。
一天到晚净瞎忙——忙要忙到点子上,不重要的事先别做
当好久不见的朋友问你在做什么时,也许你的回答就是“瞎忙”。
什么是瞎忙呢?总有做不完的工作,总有跑不完的聚会,总有需要挤出笑脸应付的人。即使周末在家休息,也会有一大堆事情需要你做,检查孩子作业,打扫房间,给车做保养,为过生日的亲人选购礼物……你已经不知道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不重要了,忙忙碌碌。钱赚了,花了,没留下来什么。日子过去了,什么都没有沉淀下来。
的确,现代人的生活被各种烦琐的事物填满,很多人都像无头的苍蝇,为了生活忙得晕头转向。如果你的生活也陷入这样的状态,你需要思考一下这到底是为什么了。
一位家庭主妇在博客上诉说自己的苦恼:“我是专职妈妈,每天都待在家里,似乎时间很多,但是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我虽然制订了每天的计划,但是有时光孩子吃饭就浪费很长时间,做饭又浪费很长时间。有时,还会有一些突发事件需要我去应付。比如被孩子班主任叫到学校,帮助老公去处理银行事务。临时出现的急事一旦解决完了,就是被动地等待后面的事情出现,简直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当初我为了休息选择当全职妈妈,没想到对家里的事情疲于应付,没有时间逛街,没有时间做保养,每天这么下去真是太痛苦了!为此,我想到了离婚,想到不顾一切离家出走……但是觉得那样都是不负责任的。我好累,我到底该怎么做?”
从她的倾诉中,可以看出她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忙碌使她失去了方向,也让她感受不到生活的任何快乐,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也许会影响她的心理健康。
如果忙不到点子上,即使不上班在家休息也会觉得很累,这就是忙不到点子上的后果。
事情有轻重缓急,有的甚至是无用功,就可以不做,如果你不明白这样的道理,生活就会进入“瞎忙”的误区,疲于应付,难以谈得上享受生活。如果你能抓住事情的重点,先做重要的事情,就会轻松现实很多。
甲和乙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后乙就受到重用,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甲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甲不服气,找到总经理说出自己心中的不满。总经理没解释什么,对甲说:“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甲很快从集市回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经理问:“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甲又跑去,回来说有十袋。“多少钱一斤?”甲再次跑到集市上打听了价钱。总经理看着跑得气喘吁吁的甲摇摇头,然后又找来乙,对他说:“现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乙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十袋,价格可以,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经理看,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现在正在外面等着回话。总经理看一眼红了脸的甲,说:“请他进来吧。”
无疑,甲很勤奋也很忙碌,但是忙不到点子上,不能抓住关键点,做的都是无用功,是典型的瞎忙。而乙做事情很轻松,他就出去一趟,把所有重要的信息都弄清楚了,甚至还带来新客户,他是超额完成了任务。两人一对比,当然是乙更有竞争力,也理所当然得到提升了。
所以说要改变瞎忙的状态,就要忙到点子上,埋头蛮干前想清楚自己忙的意义和价值,不能为了忙而忙。
1.检视一下自己为什么而忙
如果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忙忙碌碌,就要检视一下自己为什么而忙。看看自己为之忙的是不是有价值的,看看自己是否偏离了最终的目标……弄清楚这些,你才能从瞎忙中抽出身来,拥有简单而健康的生活。这时,你应该为自己制订简单的计划,弄清楚在计划中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这样,你就会忙而不乱,忙得有价值。
2.抓住事情的关键点
其实,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其关键点。职场有职场的规则,家庭也有家庭的规则。谈合作,关键是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搞新产品开发,就要考虑产品潜在市场和效益;带孩子,关键是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做饭,关键是顾及全家人的口味和健康……在做事情上要遵循著名的二八法则,即用80%的精力做20%重要的事情,用20%的精力做80%不太重要的事情。先抓关键点,你就会赢得更多的时间。
3.学一点时间管理的知识
你应该学一些时间管理知识,用专业知识帮你区分重要且急迫的事情、不重要但急迫的事情、重要却不急迫的事情、不重要也不急迫的事情。先把第一类事情做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要确保其完成的质量和达到的效果,剩下的可以利用零星时间来完成。大事占用大块的时间,小事情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来处理,会节省你更多时间。
人生匆匆,脚步匆匆,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忙”了,而没有好好想为什么忙,以何种方式忙,那么你可能就辜负了时间。这时你身心疲惫,即使抱怨却什么也改变不了。要想走出“瞎忙”的误区,就应该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这件事该不该做,怎么做,分为几步,都是你要认真思考的。当你想明白这些,你才能忙有所得,忙得有价值,变成高效能人士,成就幸福人生。
我不要私人时间——保持清醒状态,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有时你应该问一下自己:我多长时间没有和家人好好相聚了?我喜欢做的事情是不是一点点被工作蚕食了?我最后一次和朋友联系是什么时间?想想这些问题,你也许会大吃一惊——你的私人时间一点点被压缩了,甚至没有了。
确实,现代人生活压力都大,“累”是一种集体感受,你同样要面对就业、工作、房子、孩子、父母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你没有时间休息,只能无奈地说“我不要私人时间”。
这样的后果就是身心俱疲,你身上出现了失眠、焦虑等亚健康状态。在身心俱疲时,情绪自然会进入低谷,心中积攒了太多的负能量,生活何谈幸福呢?
这时,你迫切需要休息一下。休息不是为了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只有保持清醒的状态,你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露露是北京忙忙碌碌上班族中的一员,和大部分人一样,每天六点被闹钟叫醒,挤地铁上班,每晚七点还和同事一起齐刷刷地稳坐在位置上加班,很多时候是在公司吃完晚饭然后乘车回家。公司经历了一次人事大调整,露露努力提高业绩,勉强保住了自己的位置,但是生病了不敢请假,上班不敢迟到,每天打着百分百的精神去应付工作。虽然她赢得了上司的信任,但是她没有时间逛街,没有时间聚餐,晚上入睡很难,每天昏昏沉沉,面临崩溃的边缘。后来她专门去找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建议她休息一段时间。于是露露下定决心,找主管说明情况,决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想到得到主管的支持。后来她请了一周的假,一个人背着背包去了西藏,逃离让她夜夜失眠的工作。经过一周的调整,她的状态一下子好了很多,失眠的情况也有所缓解。
你可以算一道数学题,假如一个人的寿命是80岁,1岁至20岁不谈论生命的价值,只留下40年的时间供我们支配,除了每天8个小时睡眠和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剩下供你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少了。如果这点私人时间还一味地为工作让位,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别再等了,该休息时就要休息,不要等身体亮起红灯、工作亮起红灯。虽然休息后还要面对曾经的工作,但是心灵在假期得到休息,必定会变得更加强大。
陈先生已经40岁了,是一家图书公司的总策划,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深受业界好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创新能力下降。随着新人的加入,他也意识到自己渐渐落伍了。在这种情况下做好这份工作,让他压力很大,每天都觉得很累。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他决定辞职,休息一段时间,考虑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在休息这段时间,他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和很久不见的朋友、同学相聚,读了很多自己原来没有时间读的书。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陈先生的身体、精神都好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他积累了人脉,这为他继续出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年后,他联合几个同学,创办了自己的图书策划公司,完成从策划到管理的华丽转身。
陈先生如果一直工作下去,不休息,不调整,也许会慢慢变得力不从心,有可能被新人取代。但是他通过暂停和重启,让自己的事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如果你觉得真的累了,力不从心,就不要勉强自己,可以休息一下,放松一下心情,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为迎接下一个挑战做准备。
1.状态不佳时,给自己摁下“暂停键”
私人时间被挤占让你陷入焦虑的状态,你心情不佳,状态也不好,不如先停下手头的工作,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原来你想做但是没时间做的事情,看书、摄影、画画都可以,缓解消极的情绪,整理好心情。这样你就能信心倍增,挑战新工作。
2.关注自己的身心
你应该多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关注情绪的小信号,发现焦虑、暴躁等情绪如影随形时,就意味着你应该休息了。在休息中找找方向,倾听内心的声音,想一下自己追求的东西是不是值得拿健康和生命来换取。这种思考可以帮助你调节好身心,以最佳状态再次出发。
3.选择适合自己的休息方式
休息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爱好去选择。读书可以,旅行也可以,钓鱼也不错。只要这种放松方式能让你释放心中压抑许久的情绪,愉悦身心,缓解压力,让你静下来思考人生,这种方式都是可取的。在休息的时候,最好让工作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也不要上网关注行业信息,尽情地过一段时间的慢生活,心安理得地在散步、吃饭等你曾经以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汽车需要保养,人也需要休息。为了各种目标不断压缩自己的私人时间,会让你身心俱疲。你要知道,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如果你怕被超越不肯休息,终日抑郁焦虑,影响身心健康,也照样影响工作。给自己休息的时间,换种心情,为心灵放个假,这样你才能拥有更好的状态,开始崭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