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你不讲制度,别人就会跟你讲条件
中国讲究依法治国,具体有四点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点要求,应用在企业的制度化管理上,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公司的管理要做到依制度管理,具体的要求也要做到,“有制度可依,制度必须被执行,执行制度时必须严格,违反制度必须受到严惩”。
国家没有法律会乱,有了法律不去按法办事,那么法律的威严就会丧失,社会依然还是混乱。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了管理制度之后,如果不能够去执行,那么就形同虚设,问题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你不讲制度,别人就会跟你讲条件。
我们都知道岳家军的故事,南宋初年,金兵南下进犯南宋,由岳飞带领的岳家军北上抗敌,屡屡获胜,使得金兵闻风丧胆。而岳家军之所以能够对金兵战无不胜,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岳家军有严明的军队纪律。纪律是什么?纪律就是制度,纪律就是铜墙铁壁,有了他,敌人就很难攻破。在金兵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难以撼动的岳家军靠的就是严明的军法。
另外一个例子讲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和诸葛亮私交甚好,肝胆相照,但是,即便是二人关系再好,当马谡由于个人失误痛失战略要地街亭的时候,诸葛亮也并没有对他网开一面,而是一视同仁,军法处置,将其斩首示众,从而稳固了军心。
制度的建立,不是摆放一个花瓶。公司里,制度就是灵魂,如果你将公司的灵魂抛掉,那么你的公司就形同行尸走肉。好像岳家军没了纪律,马谡犯了错也不必军法处置一样,那样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军队溃败。有了制度,就一定要执行,严格地执行,否则,你不讲制度,别人就会跟你讲条件,你就会陷入被动,受制于人。
不久前有一则社会新闻,报道某家公司财务处发现财务室被撬开,室内的保险柜赫然打开,柜内的20万现金不翼而飞。这听起来,真像是某部好莱坞大片。可是,财务处、保险柜,再加上人,这重重的保护,怎么还能让窃贼如此轻易得了手呢?并且,该公司使用的还是世界一流的保险柜,柜子上面还配有报警器和密码装置,密码系统由电脑控制,还能产生电击,如此复杂的防盗措施,还是让窃贼得了手,难道他有通天的本领吗?
经过调查,事实上根本不是这名窃贼有多么大的本事,而是问题出在使用保险柜的出纳身上。这名出纳是出了名的马虎精。平时办事情就丢三落四,迷迷糊糊。虽然公司对于财务室的保卫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位出纳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当上司要求他使用这台刚刚花高价钱买回来的先进的保险箱时,他跟上司讲条件,说,“这保险柜是不错,但是使用起来太麻烦。”
上司听了之后,觉得也在理,竟然就这么过去了,没有再要求。过了很久,就在这起事件发生的前两周,这位粗心的出纳将老保险柜的钥匙弄丢了,他这才想起来这个新保险柜。于是他又把它从遗忘的角落里请了出来。但这个出纳还是个胆小鬼,担心遭电击,所以不敢接电源。因为马虎、记性不好,又不敢设置复杂的密码,于是就按照数字的大小顺序编了个“123456”的最简单的密码。又担心自己再把钥匙弄丢了,于是就索性将钥匙扔在了办公室的抽屉里。
当法官问窃贼是如何窃取的时,窃贼说,他直接进去之后,翻开抽屉,看见了钥匙,打开了保险柜,看了看使用说明书,三下五除二就把保险柜打开了,然后就拿了钱走了。
试想,如果该公司的老板,最开始在这名出纳跟他谈条件的时候,就能拒绝他,呵斥他,让他明确自己的错误,那么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了。制度的建立,就是要求每个人去遵守,如果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推脱,那么制度究竟还有何用呢?
严明的制度和纪律不仅能够维护团队整体的利益,而且能够保护团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触犯了制度,但是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又或者是处罚无关痛痒,那么制度就不会产生威慑力了。久而久之,员工就会养成犯了错也无所谓的心态,时间长了,真的遇到大事的时候,就后悔莫及了。所以,不要让你的员工跟你在制度上讲条件,无条件地执行,这是唯一的选择。
管理心理学启示
当一个人跟你讲条件的时候,他就是在逃避,他就是在抵触。条件不是不可以讲,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但是在制度上,就像在法律上,人人平等,毫无条件可讲。当一个人讲条件成功之后,他个人会在心理上产生下一次讲条件还行的心态,从而在工作上会更加地无视制度。其他人在看到有人不遵守制度却没有受罚之后,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效仿心态。
没有人是自觉自愿地去遵守制度的,当有人不遵守之后,他们就找到了一个口子,一个人钻了出去,其他人就会紧跟着也钻出去,口子便会越来越大,最后篱笆就失去了它约束的作用。所以,制度一定要严格地执行,不要让员工跟你讲条件。
007.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
企业在招贤纳士的时候,都会有“储备人才”或“后备力量”这么一说。因为,一家企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人的作用。用电影《天下无贼》里的话说,“21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人才战,在每家公司之间激烈进行。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如何留住人才就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了。而人才的获得通常是不容易的,并且还具有不确定性,而这个时候,稳定的人才资源,应该是自己培养出来。人才的培养,需要完善的培养制度,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公司接班人。
我们讲“管理人”“培养人”,其实说起来是非常含糊的概念。当我们问一个管理者他是否在管理人时,他可以回答“对,我管着三十几号人呢”,他也可以回答“没有,我管什么人啊”,足以见得,大家对于管理和培养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也没有理解培养的目的。
其实,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一个人具备企业人或社会人的成熟程度。培养一个人才,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人接受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能够成为人才的都寥寥无几,所以,公司培养人才,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虽然培养人才制度听起来很让人头疼,但是凡事只要分清了主次,明白了前后,做起来也就豁然开朗了。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定义,即所谓的培养,实质上就是让对方发生变化。我们为什么培养一个人,因为他目前还不具备我们所需要的素养,通过一定的培养制度,让员工成长蜕变为公司所需要的人才,这才是培养的意义所在。这种改变当然是向着好的方面,当在制定自己公司培养接班人制度的时候,可以从下面这三个改变的立足点,或者说叫方向来考虑。
首先第一点,在制度中一定要体现的就是改正员工的毛病。一个人可以有毛病,但是不能太多,并且员工的毛病不能和公司利益冲突,至少不能严重影响工作。作为管理者,你要去主动接近下属,发现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良习惯,然后你就要抱着坚定的信念,去改变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必须将这些陋习改掉,否则,一个再有才华的人,若是品质不好,放在公司也绝对是一颗定时炸弹。
第二点,培养员工新的技能。一个一成不变的人在今天这个市场是不被需要的。每一天都在改变,如果一个人只是简单地重复昨日的工作,那就很容易被社会淘汰。因此,在员工的技能开发上投入是绝对必要的。并且,公司对个人能力的提升,通常还会被看做应聘者选择的理由之一。
第三点,改变员工的态度。这种态度,具体是指员工对待事物的想法和办事情的方式。一个员工刚进公司的时候,可能还比较年轻气盛,少不经事,工作中可能还比较莽撞,只懂蛮干。又或者是初出校园,胆怯害羞,这些稚嫩的态度,需要公司的制度去磨炼,去帮助他们成长,从而使他们更加成熟地面对工作。
企业培养接班人制度的完善,需要创新的机制。中港疏浚公司属于国内大型专业化水上施工企业,主要从事港口、航道的开挖和维护,承包境外港口和航道工程及境内国际招标工程等业务。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发展步伐的加快,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设备增多,项目增多,员工也增多了。新老员工之间的交替,使得公司不得不面临人才的断层,专业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与企业的运行发展之间出现了不适应。员工的结构也出现了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了重要部门,大批“90后”步入职场,他们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公司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这帮年轻人。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并且他们大多没有吃过苦,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再加上这一代独生子女较多,思想上比较特立独行,不讲究团队意识,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执行力都不如老员工。
这样的员工结构,给企业的人才管理机制带来了难题。为了适应新的员工结构,中港疏浚公司开拓创新,以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为依据,以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工具,相关职能管理制度部门的配合为支持,结合企业实际,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作保障。
中港疏浚公司的做法很快就收到了成效,新老员工的状态都达到了公司的要求,产量陡增。培养制度,不能一成不变,也要学会改革创新,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
管理心理学启示
现在找工作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单单是企业在招聘人才,人才也是在挑选企业。优秀的人才,肯定多家公司争抢,这个时候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人才的手里。而每个人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有要求的,聪明的人肯定不会只看眼前的蝇头小利,个人的长远发展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因此,完善的培养接班人制度,人才管理制度,会对应聘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公司注重提高、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就非常有必要,且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008.不要过度控制细节
管理者对于员工的要求,总是希望对方能够做到事事完美。但是,我们很清楚,世界上哪里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即便我们以为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完美,在别人的眼中,都可能不那么尽如人意。所以,工作中,不要总是去要求员工做到完美,更不要将这写入公司制度之中,因为这会给员工带来巨大的压力。虽然说有压力不是什么坏事,但也要看这个压力是否能够转化为动力。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完美主义者,都想竭尽全力地达到完美。更多的人想做到的无非就是“很好”“不错”,这样的要求反而会更加激发他们的斗志。因此,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上,作为管理者,不要过度控制细节,否则会适得其反。
作为领导,很容易陷入这样一个怪圈,那就是对员工的苛求,希望员工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站在领导者的角度上,可以被理解,但是这种做法却不应该被提倡,而应该被调整。领导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要员工为自己制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但达到同一目的的方法可不是只有一种。苛求不行,因为每件工作都以一百分的标准去要求员工,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那么这就需要管理者转换一种管理方式,别太在意无关的细节。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别太在意细节,并不是说让领导不注重员工的细节。而是说,领导在管理下属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对象进行具体的分析,有些事情必须注意细节,一丝一毫都不能错,譬如公司的报表、账单,这些数据就马虎不得。而在其他一些方面,就大可不必那么紧张,比如一些无关大局的具体行为。
有些领导在管理下属的时候,就太在意那些对于工作其实并没有太多影响的地方,最后反而导致事情延误,买卖失败。
一家日化公司的老总,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公司大厅里角落处的一根头发丝他都能给你找到,然后就会训斥清洁工,如果让他发现了第二次,那就会开除该清洁工。这样的老总对员工要求未必太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