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常听到工作“太累”的感叹。现代生活工作的快节奏,的确容易导致人们“太累”,主要表现有:晨起后,感到全身无力,四肢沉重,心情不好,甚至连话也不愿意跟别人说;工作、学习不起劲,似乎什么都懒得去做,工作中失误多,效率也不高;容易感情冲动,神经过敏,因一点小事不顺心也会大动肝火。
若感到“太累”,平时应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下班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饮食调理中,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对振奋人的精神起着重要作用,B族维生素对维持神经、消化、肌肉、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钙和镁能影响肌肉收缩和神经细胞的转换,有利于缓解精神的紧张。所以应适当增加含此类营养物质食物的摄入量,这类食物主要有瘦猪肉、动物内脏、鱼类、鸡蛋、牛奶、豆类及其制品、海藻、杂粮,蔬菜中的西红柿、胡萝卜、菠菜、青菜、椰菜,水果等。
之所以“太累”,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量确实大引起的,另一方面也和自身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有关。如一般以为只有拼命干,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加薪、晋升;还有的工作缺乏信心,常常担心自己被炒鱿鱼,或被别人超过等等。在工作和生活上,应有明确界限,下班后就应充分休息,而不应还惦记着工作,多参加体力活动,以做到劳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
如果长期感到力不从心,就要重新为自己进行角色定位,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价值目标,如目标过高,就应调整目标,以使自己的目标切合实际。一些有工作狂倾向的人,应经常问问自己:是工作为了生活呢,还是生活为了工作、是健康和生命重要呢,还是事业重要、以健康和生命为成本代价换取事业的发达值不值得,以使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轨道上来。
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诱发“太累”的因素,为此,应积极调整与人、与单位的关系,让自己、同事、单位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中,以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复杂紧张的工作中,应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宁静,养成开朗、乐观、大度等良好的性格,为人处世应该稳健,要有宽容、接纳、超脱的心胸。
由于客观原因,大多处在一种工作压力较大的状态下,这就要求一方面要积极调试放松,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增强自己的心理品质。如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动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和挑战,对待晋升加薪应有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态度等等,通过这些以提高自己的抗干扰力。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多方面兴趣,如爬山、打球、看电影、下棋、游泳等等。兴趣多样,一方面可及时地调试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使个人的心态由工作中及时地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于消除工作的紧张和疲劳。
如产生心理问题,可经常向家人、知己倾诉,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去寻求心理医生的治疗。寻找机会,参加有关心理学的培训和学习,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多大企业就要求员工参加工作压力管理和减压等心理训练课程的学习,同时这些国家也要求企业提供学习、训练的机会。这也要求我国的有关部门和企业应为职工提供相应的心理学学习的机构和机会,以利于员工及时消除心理问题,不至于形成“太累”的境况。
真正会工作的人,一定是劳逸结合,忙得有效率,玩得也开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一味扎在工作堆里,时间久了肯定会不舒服。工作一两小时后,就该适当休息10~15分钟,如果干坐着不合适,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站起来走走,倒杯水,站在窗前望望远处,大脑里不要想事情,用手轻轻按压太阳穴,或者搓搓手心敷敷眼睛。
你也可以看几个笑话,愉悦下紧张、疲惫的神经。还可以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优美的旋律可以让人的心理无比舒服,平和紧张的心理,使人精神焕发。
当然你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和同事聊聊天,说一下开心的事情,开一些适宜的玩笑,这样也可以放松舒缓心理压力,让压力和紧张在沟通与笑声中悄悄溜走。或者,在人少的地方,做一下体操运动,办公室一族或者说写字楼一族,最缺少的就是活动,最容易疲劳的就是腰部、肩膀、眼睛、手、背部、脖子等,做一下在学校时学的体操运动,或者做一下头部操、耸耸肩膀、伸展一下四肢、深呼吸、做一下眼保健操或闭目养神、散步等,对于恢复全身尤其这些部位的疲劳非常有好处,可以有效防止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等,使身体得到了舒展,也恢复了精力。
另外,上班时可以冲一杯绿茶,里面加点枸杞,菊花,对于保持活力非常有好处,而且枸杞具有明目作用,能温补肾阳,菊花也具有明目、安神作用,绿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防辐射功能,尤其对于电脑一族甚为有用。
午餐的时候,也可以喝一杯热牛奶或者果汁,对于暂时的放松有益,而且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等营养,本身就具有抗疲劳的作用,果汁可以补充维生素C,而维生素C可以缓解疲劳。也可以嚼一粒口香糖,研究证实,嚼口香糖可以缓解压力,有利于疲劳的恢复。
快 乐 小 站
国际上流行的“3R 原则”是消除“太累”的较好方法,即:放松(relaxation)、退缩(reduction)、重整(reorien鄄tation)。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尽量避免遭遇“太累”源,尽力放松自己的情绪,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或期望值。对已存在的“太累”现象要力求寻找一个平衡点。
小方法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