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博弈密码
39395400000044

第44章 人品弈:道德标尺不能弃(1)

在人生博弈中,当参与者的能力持衡时,这时,人品的博弈就会决定最后的胜负。一个人品欠佳的人,谁都不愿与其共事,即便能力再好,也不会得到领导的重用。拥有好的人品,才能获得别人的爱戴和尊重,拥有成功的人生。

1.要成熟而不要世故

成熟是人生的一种气质,而世故则是人品的一个污点。世故的人会让人不可靠近,不愿意靠近,造成了人生的失败。

生活中,大多数人觉得做人很难,人们渴望自己早一些成熟起来,可往往却又无法分清成熟与世故的界限,陷于世故的泥坑。那么,到底怎样区别成熟与世故呢?

成熟者能看到社会或人生的阴暗面,却不被阴暗面所吓倒,表面上沉静而内心却有一腔热血。因为面对黑暗面,有不平而不悲观,既坚信希望在于将来,又执着于今天的努力。世故者也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但他们分不清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他们因为曾在事业、理想、生活、爱情等方面遭受过打击或挫折便冷眼观世,觉得人生残酷,社会黑暗。在生活中,成熟与世故的具体区别表现为:

(1)真诚与虚伪

成熟者知道社会是复杂的,因此人的头脑也应当复杂些好。遇事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不轻信,不盲从;与人交往,考虑复杂些而不失其赤子之心,“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如果遇见不熟悉的人,“切不可一下子就推心置腹”,因为这样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可以多听少谈,真正了解后才可以敞开交流思想。这是鲁迅先生待人的经验之谈。世故者由于过多地看到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因而错误地认为人世间没有真诚可言。与人做“披纱型”的交往,犹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妇女披上自己的面纱一样,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对人外热内冷,处事设防,奉行“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处世原则。同友相交,虚与周旋,别人的事自己探听尤详,自己的事隔墙难闻,说给别人听的,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

(2)互助和利用

成熟者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坚持互惠互利,互帮互进的态度,有福共享,有难共当,患难时见真情。世故者考虑问题时以利益为先,交往的热情则同于己有用之程度成正比,即使是对同一个人也不例外,犹如果戈里小说《死魂灵》中的主人公乞乞可夫一样,在刚当小职员时,百般讨好巴结上司的麻脸女儿,当博得上司的好感,当上了科长,站稳了脚跟之后,便马上翻脸不认人,那个痴情的姑娘便成了他愚弄的对象。

(3)坚持原则与看风使舵

成熟者遇事头脑冷静,坚持原则,有主见,自己该干什么仍干什么。世故者观风向,看气候,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投人所好,八面玲珑,采取“随风倒”的处世方法。就如有人所刻画的那样:当世故者同多愁善感的人交际,便把自己打扮成多愁善感的人,说话时,眼睛里有时还会泪光闪闪,转身同性格多疑的人交际,他又会俨然装得深沉起来,与对方一起分析别人如何有可能损人利己,奉劝对方应采取何种态度来对付;而同率直爽情的人谈话时,他又会马上变得嫉恶如仇,马上为朋友打抱不平,两肋插刀;然而同喜欢息事宁人、凡事调和的人在一起时,又显示老谋深算,久经风霜的样子,把那些正直的举动说成“简单”和“幼稚”,仿佛发生的一切麻烦都是因他不在场而造成的。逢人迎合不吃亏,他中有我成“朋友”是变色龙者的秘方。

(4)直面现实和玩世不恭

成熟者对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做敢当,有“舍我其谁”的大丈夫气概,往往小事糊涂,大事清楚。世故者游戏人生,采取滑头主义和混世主义态度,专搞中庸,惯于骑墙。他们和人可以谈天说地,但只是摆现象,不下结论,迫不得已时也有些不言而喻,“大家早已公认”的结论。遇有原则问题需要辨明时,则莫问是非曲直,要不然就是模棱两可,怎说怎有理的话。与人意见不一时,便以“今天天气……哈哈哈”的态度加以回避。所以世故者往往不动声色地冷眼旁观一些事情,不惹是非,明哲保身。

(5)奋进与沉沦

成熟者和世故者也许都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人生的磨难。但前者把挫折当成奋飞的起点,重新认识社会与自我,奋进不已;后者则或者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或者干脆对一切无所谓,企求超脱社会,也许还会同恶势力同流合污。

成熟是人生的一种气质,而世故则是人生的一种疾病。世故的人在交往中被人们认为太有“心机”。实则不然,这恰恰是没有“心机”的表现。他们让人不可靠近,不愿意靠近,导致了做人的失败。

2.为人宽厚,大度为本

做人宽容大度,可以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对人对己都是大有好处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要告诉人们“大肚能容,宽厚为本”。人一旦有了自私、狭隘的心理,不利于与人相处,在为人处事过程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信奉“为人宽厚,大度为本”的宗旨。

为人宽厚,意思是告诉人们,对那些对不起自己的人,要用不计前嫌、热情对待来取代斤斤计较、有仇必报,这样不仅可以彻底消除彼此向的隔阂,而且还是提高人气的好方法,你包容了对方,对方出于感恩,有可能还你一个更大的人情。

为人宽厚,大度为本,这是做人的一种大智慧,古人曾多次运用。

古代南宋有一个叫沈道虔的人,家有菜园,种有萝卜。这天,沈道虔从外面回家,发现有一个人正在偷他家的萝卜,他赶紧回避开,等那人偷够了走后他才出来。又有一次,有人拔他屋后的竹笋,沈道虔便让人去对拔竹笋的人说:“这笋留着,可以长成竹林。你不用拔它,我会送你更好的。”他让人买了大笋去送给那人,那人羞惭地没有接受。沈道虔就让人把大笋直接送到了那人家里。沈道虔家贫,常带着家中小孩去田里拾麦穗。偶尔遇上其他拾麦穗的人相互争抢麦穗,他就把自己拾到的全部给争抢的人,争抢的人非常惭愧。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素以仁厚着称乡里。一次,邻居家的猪跑丢了,而此猪与曹节家里的猪长得一样。邻居就找到曹家,说那是他家的猪。曹节也不与他争,就把猪给了邻居。后来邻居家的猪找到了,知道搞错了,就把曹节家的猪送回来了,连连道歉,曹节也只笑笑,并不责怪邻居。

沈道虔和曹节表面看来,无是无非,甚至显得窝囊懦弱。但实际上,却显出了他们宽大厚道的为人。偷萝卜拔笋争麦穗,是不好的行为,但也是人穷家贫的无奈,何必深责?替他掩藏几分,反倒能使他自惭改过。邻居错认猪,尽管有自私一面,但失猪对一般人家也毕竟是大损失,情急之下错认,也可以理解。古人一心为他人着想,宁可自己吃亏,正是胸襟宽阔、与人为善的体现。

大度能容,宽厚待人,对促进社会交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人在社会上闯荡,怎么能不与别人发生冲突、产生矛盾呢?在冲突与矛盾面前,如果能像大肚弥勒佛一样“容天下难容之事”,以谅解的态度去对待别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对待你的态度终归会改变,这样双方的矛盾不就解决了吗?

在受到他人误解、与人因冲突彼此产生隔阂时,应该有“单恋”的精神。不要因为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恶劣,而改变自己宽厚待人的原则,始终以友好的方式对待对方。正是这种“单恋”的做人态度,才能唤起对方的良知。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三国时期,东吴老将程普原先与周瑜不和,双方关系相当紧张,周瑜并没有因程普对自己不友好,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而将程普的过错,全部包含在自己宽大的度量中。

久而久之,程普被周瑜的宽宏大量所感动,令他钦佩不已,以至与周瑜交往若“饮醇醪自醉”,就像喝了又浓又醇的美酒,让人心爽神清。

由此可见,为人宽厚,大度容人,是促使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消解矛盾和冲突的一剂良药。

当然,宽厚与大度都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这要求我们在社交活动中,必须摒弃个人私欲,不能被自私自利的想法控制了思维,为自己的一己之利与他人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伤害了他人。同样,像那种“报复之心”、“妒嫉之念”作祟时,更应该及时消除,不能让它们在自己的脑海中存活。要想做到宽厚待人,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还必须有点忍让精神。无缘无故受到冤屈时,只要不伤大雅,就让它过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3.以德立身,泽己及人

以德立身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一个有崇高德行的人,即使物质上一穷二白,也会处处得到他人的拥护和爱戴。

人的品行、德行就是“德”,自古“才”与“德”并重,形容一个人最好的词语就是“德才兼备”。

一个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很能结识真正的朋友,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因为这种人不是搞一锤子买卖,就是过河拆桥;这种人在家庭中,也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极有可能造成亲人的痛苦和不幸;他们还甚至可能因为某种利益的驱动,铤而走险而落入法网……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的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终导致失败将是必然的。

但必须知道,以德立身,还必须以自律为前提,一味讲“哥儿们义气”并不在以德立身之列。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社会上,缺德之友最终会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定时炸弹。

例如,明知这笔贷款不合手续,但因为对方是朋友,所以大开绿灯;明知这个项目不能担保,因为受朋友的委托,所以还是办妥了。诸如此类经济犯罪案件多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他们重朋友、讲义气,交往中自以为彼此很了解底细,因此在合作中绝对信任对方,毫无防备,不能办的事也不好意思拒绝,这样,如果被缺德之人利用,必然会毁了自己的前程。

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的人生全部过程,是一个人做人最根本的原则。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于人的要求虽有着不同的变化,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它对每个人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定律是不变的。

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主主义者、着名的科学家,一生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是,富兰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无法与人合作,做事经常碰壁。

富兰克林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他为自己制定了13条行为规范,并严格地执行,他很快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不因为饮酒而误事。

2.缄默:讲话要利人利己,避免浪费时间的琐碎闲话。

3.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排出时间表,办公桌上永远都不零乱。

4.决断:决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须准确无误地履行你所下定的决心,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改变初衷。

5.节约:除非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好处,否则不要乱花钱,不要养成浪费的习惯。

6.勤奋:不要荒废时间,永远做有意义的事情,拒绝去做那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事情,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永不间断。

7.真诚:不做虚伪欺诈的事情,做事要以诚挚、正义为出发点,如果你要发表见解,必须有根有据。

8.正义:不做任何伤害或者忽略别人利益的事。

9.中庸:避免极端的态度,克制对别人的怨恨情绪,尤其要克制冲动。

10.清洁:不能忍受身体、衣服或住宅的不清洁。

11.镇静:遇事不要慌乱,不管是普通的琐碎小事还是不可避免的偶然事件。

12.贞洁:要清心寡欲,如果不是有益于身体健康或者是为了传宗接代,尽量少行房事。绝不做任何干扰自己或别人安静生活的事,也不要做任何有损于自己和别人名誉的事情。

13.谦逊:要向耶稣和苏格拉底学习。

道德没有统一的标准,德的前提就是尽量帮助别人,做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事,而不损人利己。这看似无“好处”可获,却是人品博弈中一种处世的策略。

4.诚信是人立足的根本

诚信是一笔无价的财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损失了钱财,可以再赚回来,而丢失了诚信,你必将成为孤家寡人,举步维艰。

大事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做成的。人讲信用,才会在社会上吃得开,别人才会信任你,你的人气才会旺,人气兴旺事业自然会兴旺,所以,诚信是人立足社会之本,也是一个人做大事的宝贵资本。

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曾经告诫他的儿子说:“当你什么都不能留下的时候,只要留下诚信,凭这一点,你就可以东山再起。”无独有偶,韩国现代集团的郑周永也是这样的践行者。

郑周永是一个由白手起家变成韩国首富、世界顶尖富豪的传奇人物。郑周永不但经商有术,而且后来他弃商从政,也成为世界瞩目的新闻人物。毫无疑问,郑周永是个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尤其对现代商人而言更是如此。

在郑周永弃商从政的1991年,现代集团的销售额达到510亿美元,居世界大工业公司的第13位,资产总额900亿美元,居世界工业公司的自有资产额的第2位。郑周永的个人家产,据他自己说是40多亿美元,但权威人士估计达65亿美元。

1915年,郑周永出生在三八线北侧一个破落的书香之家,他在家中的孩子中最大,下面还有7个弟弟妹妹。由于人口多,生活很贫困,10岁的时候,他一面读书一面参加繁重的劳动。

1933年,18岁的郑周永到汉城一米店当伙计。因为正直能干,身患重病的米店老板把店铺交给他全权管理。当了店老板的郑周永先后将父亲及全家20多人接到了汉城。

1947年他创办现代土建社。在这个基础上,他于两年后将土建社扩展为现代建设公司。

1950年初,郑周永的现代建设公司已初具规模,成为一家拥有3000万韩元资产的中型企业。6月朝鲜战争爆发,他的得力助手、二弟郑仁永劝他携款回老家避乱,但他却南逃到釜山。釜山当时成为韩国政府的南迁地,因为战争原因,急需建房屋与军营,且造价昂贵。郑周永抓住这一机会,先后至少承建了300栋军营,造价只需20多万元一栋的房子,得到的承建费用却在100万韩元以上,让他大赚了一笔。

能拿到军营的承建权,与郑周永平时做生意讲信誉是密不可分的,战争年代人心惶惶,更需要诚信度,郑周永因此捡了便宜。然而,讲诚信有时是要付出代价的,1953年郑周永承包釜山洛东江大桥的修复工程,就亏了大本。

承包到洛东江大桥的修复工程后,物价不断上涨,偶尔下跌也幅度不大。加上汹涌而至的洪灾提前到来,冲走了大批准备好的修桥材料,开工后一算总费用,比签约承包时的预算要增加4倍!这意味着完工后不但赚不到一分钱,还要亏赔上7000万至8000万韩元。

郑周永骑虎难下。怎么办?是建还是停?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停止修建,宣布公司破产,以保住昔日的积蓄;另一条路是冒着亏血本的代价硬挺下去,这样可能会把过去的积累全部赔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