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也许能经常听到孩子背诵这句名言。但真实的生活中,你的男孩有这样博大宽广的胸怀吗?也许,他可能是一个教室脏了也不会主动打扫、同学病了也不会主动问候一声的自私孩子。
认识孙哲是在一次中学生的主题班会上。我记得当时大家讨论的话题是“21世纪我们如何做知识的主人”。
到会的50多名中学生发言积极踊跃,让我深深地感到现在的孩子的确是处于一个信息时代,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早已不同于当年的我们,因此,他们的将来也肯定会迥异于我们这一代人的。
我正在听学生们的谈话时,目光却意外地落到一个男生身上。只见他双手托腮,趴在桌子上,脸上的表情淡漠,好像周围的环境跟他无关一样冷静而超脱。
我很奇怪这么热烈的气氛为什么会影响不到他?而他游离的眼神也告诉我,他的心似乎并不属于这里。
我把我的观察告诉了主持会议的老师,老师若有所思地看了那个男孩一眼:“孙哲,你有什么想法也谈谈看嘛,今天是让大家各抒己见的主题班会,你也应该积极地参与进来。”
老师的话似乎打断了这个叫孙哲的男生的遐思,他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来看了看大家。
“我……我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觉得这样挺浪费大家时间的,这些话题对我们这些高三的学生来讲太不现实了,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是在明年的高考前把功课准备好,那才是对我们实力的一次真正考验。”
孙哲的话让原本挺活跃的气氛一下子凝固起来,毕竟,对这些高三的学生来讲,现实还是现实。
那次主题班会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孙哲的话让同学们的脸上都笼上一层忧郁的色彩。老师本想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给这些面临高考压力的孩子们换一下脑子的计划也宣告失败。
跟老师一起回到办公室,谈起那个男生孙哲,老师也一脸的无奈:孙哲这样的学生啊,我们当老师的真是爱他在心口难开。
他从小在国外生活过,什么加拿大、美国、日本都待过,一直到小学毕业才回到中国。因此,他的性格让人很难捉摸,学习上他很优秀,是我们班里的考试冠军,不管大考小考,不管哪一科,他回回考第一。
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孩子现实得厉害,也自私得厉害,在班里从来听不到他做的好人好事。
但他把自己管理得很好,包括做值日生,他课桌下的那块地儿总是用墩布擦得干干净净的,而教室里怎么样,他从来不管。
找他谈话,他还振振有词:‘我把自己管理好,等于是帮别人。’
可能是因为他在国外受的熏陶是教他这样为人处世?好像国外的孩子也不全是这样的,我觉得这孩子的性格就是比较冷漠。学校里一发起捐款捐物的活动,孙哲就特别不喜欢,同学们动员他拿出点同情心来,他却说:‘同情是纵容懒惰的人的借口’。
他在学校里寄宿,同宿舍的同学都看不惯他,每天打开水的时候,他总是只拎着自己的水瓶去水房。而且回来后还用细铁丝把水塞跟下面锁起来,他的这种狭隘也真是这种年龄的孩子少见的。
我曾经跟他父母谈过孙哲的问题,可他父亲是常驻国外的工作人员,他母亲长年在国外陪伴他父亲,两夫妻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力不从心。孙哲一直住在舅舅家,但好像跟舅舅家的关系也处得不好。
所以,我发现这孩子长期处在这样一种缺乏真正的亲情温暖的环境里,就容易变得如此现实和冷漠,为了保护自己他又必须得学会自私和狭隘一点。
我同孙哲的母亲谈起孩子的成长环境问题,可她总是叹气,说实在是无法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因此,她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能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品质问题将来再解决都来得及。
我觉得孙哲的母亲想得有点太简单了,从我们老师的角度来看,孩子的品质问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从小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将来一旦固定就不太容易改变。尤其是像孙哲这样的孩子,本身就欠缺完整的家庭教育,再没有及时的人格培育,就很难保证他能够形成一种健康而良好的品质。这样的孩子即使是考进了名牌大学,也可能会因为品质的问题而不被社会接受。毕竟,他将来是要学会跟社会相处的。
“像孙哲这样的孩子学校里多吗?”
以前少见,但现在是越来越多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孩子们所能享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可他们反而变得越来越自我,而现在的家长们也一味地强调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的形成往往不够重视。
像这种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在品格上却存在严重缺陷的孩子,在家长眼里都算不上是大毛病,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就有些不可收拾。
去年,我们学校就处理了这样一个高三学生。本来那个学生的成绩非常好,报考的都是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可这个孩子平时就特别自私,从来不愿意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有一次,学校到郊区植树,他为了逃避,竟以一棵树10元钱的价格,把他的任务交给了钟点工,让钟点工穿上他的校服,在队伍里混了半天,后来还是让老师给发现了。
为了这件事,老师找了他父亲,可他父亲说‘这是小事,我儿子要是考了80分以下你找我,像这样的事,说明他有经济头脑的,应该表扬他,而不是找家长。’
就是这个孩子,在高考前夕出了问题。当时他们都在上电脑培训课,因为人多机器少,学生们都得轮着上机操作,可他一上机器就不愿下来,同学催了他一下,他就特别不高兴。后来,这个同学的手机放在教室里不翼而飞,陆续地有不少同学不是少了参考书,就是丢了钢笔、电子表,那一阵搞得同学们人心惶惶的。
后来,学校打了‘110’报案,警察一来就什么都明白了。这个男生把所有的东西完好如初地交了出来,并请学校原谅他。
当我们去通知他的父亲时,他父亲根本就不相信:‘我儿子每个月的零花钱就好几千元,他怎么可能去偷别人的东西,你们不是搞错了吧?如果搞错了,伤害到我儿子的名誉,我是要打官司的。’
可一见到他儿子,这位父亲就没辙了,因为他儿子已经承认这些都是他干的了。
‘你为什么要这样?你要什么你跟爸爸说,爸爸什么时候没满足过你?’
听说学校要开除这孩子,这位父亲流泪了。
孩子也害怕了,他哭着说:我也没想到要偷别人的东西,只是他们处处都不让着我,我特别生气,我拿他们的东西,只是想报复一下他们。看到他们丢了东西的着急劲儿,我就觉得出了一口气,本来想再还给他们,可一想这样他们就知道是我干的了,告诉老师,老师也会批评我,索性就把东西收了起来。
其实这些东西我根本就不喜欢,我只是觉得我是班上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他们不让着我,还处处跟我争,我知道他们都是嫉妒我,所以我报复了他们,心里就平衡了,我不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我请老师和学校原谅我,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可是,由于这孩子的行为给班里的许多同学都造成了损失,精神上也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许多家长都联名上书学校领导,要求处理这个学生。最后,学校还是忍痛割爱,劝其转学,只可惜了他真是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大学苗子。
后来,我们听说这孩子落榜了,因为高二前夕的这件事,给他造成的压力也特别大,所以,本来稳操胜券的北大也与他擦肩而过。
不过,这孩子在现在出事,我们还是觉得庆幸,毕竟他还小,还有改正的可能。如果等到他真的走进大学校门或走上社会,再因为自己的不良品质恶性膨胀,造成的后果可能就是毁了他的一生。
这件事让他父母也会充分认识到自己教育上的不足。可不少父母还不能真正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也是我们这些老师感到特别着急的事情。
有的孩子实际上就是受家长的影响,如果家长是比较自私、爱占小便宜的人,孩子往往也会有这种习气。有的家长本身比较自私,凡事只考虑自己合适不合适,看重自我的利益,那么,他们的孩子也一定会有那斤斤计较的毛病。
现在咱们之所以强调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看到了我们以往培养孩子时的欠缺,现在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是跟让他掌握多少知识一样重要的事。
那天在那所中学的采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对这种成绩优秀却有性格问题的学生也是“心有千千结”,充满了无奈和遗憾。
毕竟,有些问题是他们所解决不了的,跟家长反映,家长们也不太重视,这也是使一些孩子失去改变的机会、以至于出现不该出现的后果的原因。
一个很炎热的星期六的下午,我在心理咨询中心接待了一位来自大学校园的咨询者。
这个19岁的大二男生,长得眉清目秀,带着一副无框眼境,看上去文质彬彬。
他向我诉说自己最近一直焦虑不安,心绪不宁,马上就要开学了,因为上学期他同班里的同学关系处得特别紧张,与宿舍里的同伴们搞得也不融洽,他现在特别害怕再回到校园里,可又不能不继续把大学读下去,所以,他现在已苦恼得睡不着觉,不知道该怎么办。
为了了解这种天生无法与人相处的个性的成因,我特意先让他把自己介绍了一番。
我原来在高中时就是班里成绩特好的学生,我平时住奶奶家,只有周末才回父母家,因为,他们那里离我的学校特远。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很少管我,除了有时间问我学习上的事儿,别的从来不跟我谈。我奶奶也70多岁了,自从我爷爷去世后,她就特别地宠我,对我是有求必应,我爱吃豆皮,她一次倒三辆公共汽车跑到那家店去给我买回来。
在奶奶身边长大的我特别霸道,我那些姑姑、叔叔的孩子我都跟他们合不来。本来他们每个星期天都来看奶奶,可我讨厌他们,奶奶就让他们不要再来了,就是奶奶这么宠着我的做法让我养成了唯我独尊的脾气和个性。
在高中的时候,因为我成绩好,老师也特别宠我,所以我从来不在乎有没有同学跟我一起玩儿。而且那时功课特别紧张,大家每天都在拼命学习,也没工夫在一起玩儿,反正,学校的活动我从来不参加。我父母为此还老夸我懂事,知道自己的前途重要,他们也从来不支持我参加班级活动。
后来,我如愿以偿地考进了这所重点大学,我奶奶也特别替我骄傲,总说我有出息都是她的功劳。我开始也是这么以为的,可后来就感觉特别不对劲儿。
因为我们这所大学在全国都很有名,所以,考进来的都是各地的尖子生,以我的成绩在他们中间顶多是中下等,这让我挺受不了的。刚一入学,我还挺骄傲的,可一考试我却是班里的后10名,这是我从来没想到的事情,对我打击挺大。
因为情绪不好,我开始跟宿舍里的同学发生冲突,先是我嫌他们晚上睡得太晚,开着音乐吵得我无法学习。后来,他们又嫌我不讲卫生,把整堆的脏衣服到处乱放,以至于搞得别人都不愿意到我们宿舍里玩儿。我跟他们吵了几次架,就觉得无法在学校住下去了,我一赌气,就搬回了家。
可有几次,学校里晚上有讲座,结束晚了,我就没有车坐了,只得再回宿舍待一晚上。他们几个像商量好了似的,一见我回来了就凑到一起打牌,又说又笑特热闹就是不理我。
我看出他们是有意孤立我,心里也特别扭,我就找辅导员谈了这件事情。结果,辅导员还把我批评了半天,说我太孤傲,不合群,跟同学们老是摆架子,同学们都反映我性格孤僻。我觉得辅导员并不理解我,我对通过老师解决问题失去了信心。
我开始在学习上下功夫,我想只要我成绩好,还怕你们不服我。可是大学里的课程跟中学真的是不一样,而且,在大学里人们对学生的评价也不是单纯靠分数,这时候什么人缘、品质、能力就显得特重要。
所以,虽然我的成绩一度考到了班里的前三名,可是,我发现大学同学们喜欢的还是那些特会处理关系,跟谁都能合得来,而且能为大伙儿干点事的人。
我由于在中学的时候养成了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的习惯,所以,到大学里就特别不适应这种活跃的校园生活。因为我不参加集体活动,老师也找我谈话,我心里就特烦,老怀疑是我们宿舍里的同学背后打我的小报告。
那天我回到宿舍,把一盆凉水全倒在了那个我怀疑的同学的床上。
晚上我们宿舍八个男生都没有睡觉,他们说要给我‘治病’,轮番跟我谈话,我说,‘我没病,我有什么病,我有病能考上大学吗?’
可我那同学说:‘这就是你的病,你以为你考上大学就了不起了,这世界上就剩下你了是吧?别忘了,你身边还有千千万万比你强的人,你这样的脾气将来走出校园才是真正不被人欢迎的。’
不管同学怎么说我,我认定了自己没有错,是他们不懂得怎么配合我,而不是我不懂怎么去跟他们相处。
我回去跟我奶奶说,我奶奶也说,‘甭理他们,你做得没错,他们不搭理你,你还懒得搭理他们呢!’
现在我在班里真的是很孤立,尤其是我在同屋的那个同学床上倒了一盆水的事儿传了出去,我在学校里特有名。大家都以为我精神不好,其实我知道自己没病,挺正常的。我也挺愿意跟同学们来往的,可就是谈不到一块儿去。他们的观点总是跟我拧着,我没法说服他们,后来,我就索性放弃了跟他们交流。
现在,我在学校里是独来独往,宿舍我也很少去,因为,我一去他们就都走了,弄得我也觉得特别没意思。尤其是前几天,我奶奶突然去世了,我突然觉得一切都没了底,以前不管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回到家里还有奶奶听我说,不管我对我错,奶奶一定是支持我的。可现在奶奶没了,我心里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谁还能帮助我,想起学校我心里就紧张,那里没有一个可以帮我的人,他们都对我有成见。
跟我父母,我过去就没有说心里话的习惯,他们也没有跟我沟通的习惯,所以,我什么事也不跟他们谈。在他们眼里,我是个特听话特有出息的孩子,邻居们都羡慕他们有我这样一个好儿子,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有多痛苦。我找不到可以理解我的人,找不到对我好的人,我觉得社会太残酷,对我要求太高了。
我希望能找出一个办法,让他们别来伤害我,过去还有奶奶保护我,可现在我只能自己来保护自己。我觉着跟人相处太累了,累得我都不想再活下去,我现在走在大街上,看到那么多人的面孔我就害怕,我不想与人打交道,可我又无法躲开他们。我一直相信我是很优秀的,可为什么就没有人喜欢我。
看来是压抑了很久,这个自称姚姚的大二男生谈起自己的苦闷就滔滔不绝,一直谈了两个多小时。
一直在仔细倾听的我,终于在他停顿的时候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认为别人喜欢你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子?”
“那肯定是很宠我呀,譬如说很佩服我,在很多事情上很迁就我,凡事要以我为主,要照顾我的情绪,替我着想,处处配合我。”
“可是你觉得这有可能吗?”
“为什么没有可能?我过去不就是一直这样过来的吗?他们多宠我呀,我奶奶,我父母,还有我老师,在很多事情上都是他们迁就我,配合我,为什么现在就不可以了?我没变呀,我比原来还长大了,为什么大学里的同学就不像中学里的同学那样佩服我?”
看着姚姚瞪大了迷茫的眼睛,我心里想这又是一个患了“大学生活不适应症”的孩子。每年的暑期都会有这样一批孩子,需要找心理专家咨询一番,为了他们新生活环境的“不适应症”。
从姚姚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的确是个学习非常优秀、但品格上却一塌糊涂的孩子。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他从小跟着溺爱他的奶奶长大,缺乏跟父母交流的习惯,我们就不难想象他的性格轨迹是怎样形成。
由于老人盲目地溺爱孩子,容易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单向思维的习惯,凡事只往有利于他的那一方向去考虑,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后,孩子的自我意识过重,遇上问题不会双向思维,所以,就会出现走极端的选择。
而且,人在中学时代跟大学校园里的人文环境截然不同,像姚姚这样在中学里因为成绩好而备受老师宠爱的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比比皆是。尤其是像他现在读的这所名牌大学,是全国的精英学子会聚的地方,因此,姚姚所期望的那种关注和另眼相待并没有出现,一直渴望自己是别人的敬佩对象的姚姚,对此十分的失望和沮丧,这种心态也影响到了他跟同学们的相处。
由于不具备真正跟人平等交流、对话的能力,心态失衡的姚姚在跟同学们接触时,总是抱着让别人来附和他或者服从他的想法,所以,就屡屡地跟同学闹得不愉快。
姚姚对此十分苦恼,也十分困惑,更让他对自己是否优秀产生了怀疑,他开始对自己的一切都不自信起来。因为不自信,他怀疑同学打自己的小报告,也因为不自信,他在最疼他的奶奶去世以后,一度产生了绝望的情绪,最后还是因为没有了自信,他开始产生“自闭”或者叫“交际困难”的症状。他开始害怕人群,害怕与人打交道,想要逃避现实,以不理任何人的姿态来掩饰自己内心特别渴望知心朋友的愿望。
正是这样,“交际困难综合症”又使他为自己找到了与同学们相处失败的理由,那就是没有人会真正理解他,自然,就没有人会真正接受他。
在他所有的倾诉中,他没有说过自己的一个“错”字,这也是容易产生单向思维的人的一种特征,那就是他永远是对的,别人永远是错的。这种观念使他无法反思处理问题的方式,他也就无法找到问题的症结。
在姚姚的父母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家长的影子。有不少家长像姚姚父母一样,把与孩子的交流当成一项可以省略的事情。时间一长,连他自己都会觉得跟孩子讲话是一种费劲儿的事情,索性就放弃。
可是跟孩子的交流很重要,就像你又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一样重要。因为你们要他生而为人,还要教他如何做人,如果他们长成一个人,却不懂得如何做一个被别人接受的人,那他活得该有多痛苦。
可如何做人你知道,因为你都经历过,不在关键的时候把你的人生经验告诉孩子,那你收获的可能就不是一颗愉快的果实。
譬如19岁的男孩姚姚。在他的叙述中,听不到任何他父母对他的建议,听不到他对父母倾诉苦衷的时刻,只有他面对父母时的沉默寡言和他想把心事对父母倾吐,又怕破坏了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乖孩子”形象,让父母失望。
对人生的困惑,对社会的严酷缺乏想象,让姚姚对未来充满了悲观,几乎要毁了他一直建立在沙砾上的自尊。而在许多孩子的生活当中,这种沙砾还在不断地增加,像姚姚这样的孩子还在源源不断地被塑造出来。
面对姚姚的痛苦,我想只有以毒攻毒,用彻底打破他的自尊的方式,迫使他学会双向思维,用角色换位的意识去重新考虑他在社会上的位置。
我首先肯定了姚姚,他的倾诉对他摆脱困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姚姚充分认识到他的问题的症结,我首先批评了他的父母。我建议姚姚回去后,主动与父母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沟通关系。
“可是他们都很忙,他们没有时间听我说话,我怕他们说我烦。”
“我相信,姚姚,当你把你面临的困境告诉他们以后,他们会拿出时间来听你说,别怕他们会拒绝,你是他们的儿子,没有什么比看着你痛苦而更让他们难受的事情。你别怕把自己的脆弱暴露在他们面前,人都是脆弱的,他们也不例外,正是他们平时把自己包裹得太严实了,才让你不敢告诉他们你真实的感觉。”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我奶奶真正理解我,心疼我。”
我对这一点毫不怀疑,奶奶心疼你这是隔辈的感情,是很正常的,可你要是说奶奶能够理解你,我认为是错误的。奶奶对你的理解是一种顺从,是一种因为溺爱而产生的顺从,而正是老人的顺从才养成了你什么都要别人来理解的思维习惯。
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理解别人,替别人考虑的感觉?实际上你不是最优秀的,可正是亲人对你的宠爱给你造成了一种错觉,让你以为你是最了不起的,这也是你与别人相处不来的最致命的地方。
其实,你应该知道这个世上优秀的人很多,尤其是你的周围,都是‘天之骄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胜出者,你能说他们不优秀吗?
与人相处虽说是一门艺术,可只要你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人际关系,与大家平等、真诚地交往,我想找到朋友并不难。
“可是我现在害怕与人打交道。”
这是因为你从极端的自信到了今天的极端不自信。是你自己的性格过于极端,一个具有健康心态的人是不会极端的。所以,姚姚,我认为你首先要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心态调整过程。就像你明白了为什么会不被别人接受时,你会找心理咨询专家咨询一样。
心态调整不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主要是看你的愿望是否迫切。譬如说你现在很需要一个知心朋友来跟你共担奶奶去世的痛苦,那你完全可以去找一个比较信任的朋友,去跟他倾诉一下你的难过。
这种信赖会帮你们迅速建立起超越一般人的友谊,他会成为你的好朋友,有时候,善于真诚地倾诉心声就是可以帮你找到朋友的最好的方式。
还有什么叫作朋友?朋友就是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在你难过的时候安慰你,在你高兴的时候与你一起分享快乐的人。
这就是说做你的朋友是付出而不索取的,你要别人接受你的友情,你首先要是一个愿意付出自己的人,是一个可以放下自己的事情去无偿帮助别人的人。
我想这样得来的朋友、情义都是无价的。
所以,姚姚,改变你自己只为自己想的思维方式,也是你能够跟同学们和谐相处的一个条件。当你真的被大家接受的时候,当你重新获得大家的友情的时候,你的自信自然就会使你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可我真的能行吗?我可以改变吗?”
面对我的鼓励,姚姚仍然有些迟疑。
炎热的午后,这个男孩脸色苍白,一双使劲克制着眼泪的眼睛红红的,充满了不自信。我觉得要想让这个男孩再次鼓起走进生活的勇气,首先是要他寻找失去的自信。
“姚姚,我能问你一下你到这儿来跟别人商量过吗?”
“没有,是我自己决定来的。”
“所以,姚姚,其实你还是很有勇气和胆量的孩子,你可以自己一个人跑来面对心理咨询专家,说明你很有改变自己的信心。我是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的。对你来说,让大家接受你只是个时间问题,只要你接受我今天的建议,做一个会为别人着想的人。”
那天下午姚姚是在暮色中朝我挥挥手、一转身融入身边的人流的。一直眉头紧锁的男孩,走的时候终于冲我微笑了一下,还腼腆地说了一声:“阿姨,谢谢你!”
他个子不高,穿着也很普通,所以,很快我就无法在人群中再找到他,其实,有时候,融入人群就这么简单。
从外表上看,这个叫姚姚的男孩还真是那种乖乖巧巧、文文静静的孩子,可是有谁知道他的内心竟刮过一场这么大的风暴,而他几乎在这场风暴中崩溃。
所以,需要提醒的还是孩子的父母们,并不是孩子进了大学校园就万事大吉。由于环境的不同,学习方式的不同和人际关系的日益重要,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这种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别等着孩子把困惑当作绝望的时候,才想起来帮助他。
我给姚姚留下了家里电话,我对他说:“尝试着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改变以往的形象,用‘我与大家交朋友,代替大家与我交朋友’的处事方式来寻找友情。如果大家不接受你,或者你改变以后仍然找不到好朋友,那你就给我打电话,我会做你永远的朋友。”
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我没有接到过姚姚的电话。我相信,这个19岁的男孩已经走出了困境,重新在同学们中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该如何去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友情。
心灵思索
不少家长把孩子视为“小皇帝”,一味地娇惯、偏爱和护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的不良品德和习惯往往包庇护短。吃饭穿衣一切事务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让家长干什么,家长就干什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自私、任性、冷漠、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家长要意识到,过度关怀孩子不是无私的行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理智的,有限度的,更不能溺爱,否则就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要重视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父亲要教育孩子爱母亲,母亲也要教育孩子爱父亲。孩子重视“亲情”,自然就会懂得关心别人。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和分享。在家中,父母与其他家庭成员要与孩子一道分享好的饭菜,禁止孩子吃“独食”。父母要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让孩子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解愁。让孩子在享受父母关怀的同时,也细心关心父母,让孩子真正懂得“爱人者,人恒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