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讲《老子·四十九章》“圣人无心”
无心插柳柳成荫,事情要靠“无心”做成。
《老子·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
圣人皆孩之。
老子说:
圣人没有心。不是没有心,而是以百姓的心为心,想人所想。善人我也善待他,不善的人我也善待他,就得到了善。讲信用的人我相信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相信他,就得到了信。圣人处天下,不敢不害怕。圣人治天下,反倒不害怕了,只是一个求清静。人个个都有私心,专注于自己的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唉,圣人引导他们回归自然,乃至清静无为,就像对小孩子一样。
“心”,思想。
“圣人无心”。圣人没有思想,也没有智慧,有的只是一片自由状态与自然状态。
“百姓心”,即常人心,即做人求虚荣,做事求成功,等种种贪婪欲望。
歙歙,音xīxī,害怕。
“浑其心”,淡其心。“浑”,浑沌,即清静无为的自然状态。
“孩之”,把他当小孩。孩,动词,以之为孩。
老子这段话主要讲圣人与常人之间是个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圣人引导常人,回归自然,投身大道。圣人想获得引导常人的资格,就要包容。常人有心(有私心)、常人不善、常人不信(不讲信用)、常人只管自个,这些人性不好的一面圣人统统包容。
不是改正他,而是包容他。
好比江河不会把地面清洗干净再流过去,而是什么地方都流。
再来读宋诗。
洪炎《山中闻杜鹃》:
山中二月闻杜鹃,
百草争芳已销歇。
绿阴初不待薰风,
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
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
何用多言伤我情。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很妙:“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杜鹃杜鹃,你自己要回去也没有回去的地方,又何必声声叫唤。说那么多话让我伤感呢?
说是伤感,其实是厌烦。杜鹃鸟天天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其实它能归到哪里去呢?最可笑的是它还劝人“不如归去!”色不讨人厌?
好比一个在外面跑的行人,他心里还有微弱的希望,启己也还知道家乡的方向,因此他还能继续走下去。但这时他碰到一个疯子对他说:
“你应该去那里。”还指给他看。
或说:“你应该回去。”还作恳劝状。
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当然是要毫不理会,走自己的路。
有人要问:“你怎么知道那人是不是疯子?”
回答是:“正因为我不能确定他是不是疯子,所以我不能理他。”
没有人不被试探的。
你无论走到哪里,到处都能遇见试探你的人。他们想从你身上套东西,语言闪烁,又不时透露出“机会”与“希望”让你钻。
当然不要理会他。
我们尤其不要理会那些充满玄机的话。
有话请直接说。
凡是听到太深奥的话你就不要听,并且说:“对不起,你说的我听不懂。”走开,离去,最好永远不要再相见。
有的人自以为说话很妙,处处充满玄机。碰到这种情况你不必理会,他的玄机、他设的局自然失效。
一切机巧全然无用,从现在开始,你要用最没有技巧的方式活着。
但应知道,我们说话不是为了说服谁,甚至不是为了沟通,我们说话是为了向可以说得上话的人倾诉。在另一个时候,比如春天,我们用歌声代替说话。人的嘴巴,是用来赞美人与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