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桎梏,如果对负面情绪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就会很容易影响生活。
几年前,东京电话公司处理了一次事件。一个气势汹汹的客户对接线生口吐恶言,他怒火中烧,威胁要把电话连线拔起。他拒绝缴付那些费用,说那些费用是无中生有。
他写信给报社,并到公共服务委员会做了无数次申诉,也告了电话公司好几状。最后,电话公司派一个最干练的调解员去会见他。
调解员来到客户家里,道明来意。愤怒的用户痛快地把他的不满发泄出来,调解员静静地听着,不断地说“是的”,同情他的不满。这次见面花了6个小时。
调解员与愤怒的客户就这样会了4次面,到最后,客户变得友善起来了。
调解员说:“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甚至没有提出我去找他的原因。第二、第三次也没有。但是第四次我把这件事完全解决了。他把所有的账单都付了,而且撤销了那份申诉。”
事实上,那个用户所要的是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他先以口出恶言和发牢骚的方式取得这种感受。但当他从一位电话公司的代表那儿得到了重要人物的感觉后,无中生有的牢骚就化为乌有了。
这个聪明的调解员就这样轻易地驾驭了负面情绪,把负面情绪转化成了一种成功的动力。
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还需要在头脑中装上一个控制情绪活动的“阀门”,让情绪活动听从理智和意志的节制,而绝对不能任其自流。
凡是理智和意志能有效地节制情绪的人,也就能基本保持情绪的平静和稳定,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驾驭自己负面情绪,努力发掘、利用每一种情绪的积极因素,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保证。
许多不善于利用自己情感智力的人,面对负面情绪侵扰的时候,总感到无所适从,心灵任其啃噬。
不少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感觉,诸如,自己穿了件时装,别人会怎样评价;自己的某个动作,别人会如何看待;甚至不小心说了一句什么话,也会后悔不迭,总担心别人会因此对自己有看法。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是非常累的,无疑会对自己的情绪有负面影响。
莫娜在某届运动会上被公认为夺冠人选,她进场时引起了大家的欢呼,她也很高兴地对大家挥手致意。
不料,这时的她被台阶绊了一下,摔倒了。
面对如此多的观众,莫娜感到十分没面子,心里升腾起一种羞愧的感觉,直到进入比赛,她还没有从羞愧的情绪里走出来。结果,她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比赛成绩远远落在了其他队员的后面。
其实,一些小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别人根本没有在意或早已忘却,只有你还记在心里耿耿于怀,这就是人们无法战胜自己的体现。人们总是努力地想去扮演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形象,然而这似乎太苛刻了,只会加重你情绪的负面影响,给自己的心理造成障碍。
所以,学会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我们成功的前提,更是我们身心健康的保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仅让你重新获得主导权,而且你会发现所有的难题你都能够轻松驾驭了!
除了我们自己以外,没有人能贬低我们。如果我们坚强,就没有什么不良影响能够打败我们。
——B.T.华盛顿
舍得之间
舍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
舍与得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生的长河中,人们常常面临着舍与得的考验。
旅行者在茫茫的沙漠中迷了路,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没有饮水,他饥渴难忍,死亡的时刻向他逼近。
他在心里暗暗地提醒自己:水!水!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找到水源。
凭着一股强烈的求生本能,他在沙漠中艰难地跋涉着。找啊找啊,他终于发现了一块小石板。在小石板旁边,他又发现了一个汲水机。
他迫不及待,使劲儿地抽水,却怎么也抽不上来。
正在他心灰意冷、懊丧不已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水壶,壶上盖着塞。当他拿起水壶准备一饮而尽的时候,看到了上面写着这样几行字:“旅行者,在你发现这个水壶时,它也许只剩下半壶水了。你把这半壶水灌进汲水机中,井里才能打出水来。记住,走之前把水壶灌满。”
他小心地拔开塞子,果然看到半壶清水。望着水,他犹豫起来,是马上倒进干渴的喉咙,还是照纸上所写倒进汲水机?如果倒进汲水机而打不出来水,自己岂不渴死?
最终,他果敢地拿起水壶,倒进了汲水机。然后,他果然打出了清冽的泉水。
旅行者痛快地喝了个够,一种由衷的幸福从心里洋溢出来。
休息了一会儿,他把水壶装满水,盖上塞子。然后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先舍得半壶水,才能打出满壶的水来。
事实上,生命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会在给予时才能变出万千种。在给予中没有变化的东西既不值得给予,也不值得接受。如果在给予别人时你若有所失,那么,这种给予不是真正的给予,因而也就不会有所提升。如果你勉为其难地给予,这种给予便失去了意义。你在给予和接受当中所怀的意愿是最为重要的,你的意愿应该总是为给予和接受者创造出快乐。
当给予是无条件和真诚的时候,回报也是成正比的。所以给予这一活动必须是充满快乐的——你的精神务必在给予时产生快乐的感觉。这样在给予背后的能量就会成倍地增长。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位僧人看见巷子深处有盏小灯笼在晃动,身旁的人说:“瞎子过来了。”
僧人百思不得其解,问那个盲人:“既然您什么也看不见,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人说:“黑夜里,满世界的人都看不见,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
僧人若有所悟:“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呀!”
盲人却说:“不,也是为我自己。虽然我是盲人,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在黑暗中碰撞我了。”
其实道理就这么简单:给予了别人,自己同样有所获得。只想“借光”,而不挑灯,那么,你的人生将永远在黑暗中穿行。
练习给予法则易如反掌:如果你需要快乐,就给予别人快乐;如果你需要爱,就学会付出爱;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关注和欣赏,就先学会对别人关注和欣赏;如果你想物质上富有,先帮助别人富有起来。
事实上,得到最简易的方法,是让别人得到他们所要的。
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个人、公司、社会和国家。如果你想幸福地拥有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那就学会祝福每个人都如意吧。哪怕仅仅是有给予的想法,有祝福的想法,哪怕仅仅是一句简单的祈祷,都会影响到他人。
当你学着付出你所追求的东西时,你同时也在促成编排一出优雅生动、活力十足的舞蹈,它构成了永恒的生命的律动。想要得到必先付出,舍得之间不仅是智慧的彰显,更是人格的升华。
“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
——《了凡四训》
别让习惯害了你
习惯固定了人们的思考模式,使生活成为机械化的程序,结果是复杂了你的生活和你的心情。
习惯控制着我们的生活:你习惯每天早上6点起床,早餐的食谱基本是固定的;之后浏览固定的一份当天报纸;之后准时上班,不会注意沿途新开的商店和重新修整的草坪,想的是今天的工作时间表,从不迟到;工作更是一些例行公事和惯例的做法,包括与下属吃饭,与客户吃饭,与公司的经理共进午餐等等。
你有了固定的轨道和角度,可能只对自己的观念感到愉快,无法接受别人的或者新的观念。习惯性情绪越多,个性也就越萎缩,从而逐渐失去创新的想法和动力,使我们成为受习惯支配的机器。
在习惯的支配下,我们对这个嘈杂的世界、混乱的时空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劲,也许只有到临终的时候,才会悲哀地发现,自己的一生,原来是这么的不幸福。
那么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来源于“简单生活”。文明只是外在的依托,成功、财富只是外在的荣光,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有人问我,“简单生活”是否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存款过活,并清心寡欲?这是对“简单生活”的误解。“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丰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欢,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
点金石是一块小小的石子,它能将任何普通金属变成纯金。据流传久远的羊皮卷上说,点金石就在黑海的海滩上,和成千上万的与它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石子混在一起。
羊皮卷上还记载另外一个秘密:真正的点金石摸上去很温暖,而普通的石子摸上去是冰凉的。有一个人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这个秘密,他购买了一些简单的设备,在海边搭起帐篷,开始一个一个检验那些石子。
海滩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如果他捡起一块普通冰冷的石子将它就地扔下,他可能会重复拾起这块石头,会做许多徒劳无益的劳动。对此,他十分清楚和明智,所以,一旦捡到的石子摸起来是冰凉的话,他就扔进大海里。
捡石头,扔石头,就这样重复干了一整天,也没有摸到一块温暖的石头。但是,他似乎并不气馁,依然接着干了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三年,他还是没有找到点金石。
点金石像一颗希望之星,激发了他无限的热情,使他能继续这样干下去。捡起一块石子,是凉的,将它扔进海里,又去捡起另一颗,还是凉的,再把它扔进海里。
但是,有一天上午,他捡起了一块石子,而且这块石子是温暖的……他随手就把它扔进了海里——他已经如此习惯于做扔石子的动作,以至于当他真正想要的那一个到来时,他还是将其扔进了海里!
习惯有时会成为阻碍你成功的障碍,让你扔掉握在手里的机会——坏的习惯尤其如此。检视一下你生活和事业中的所有习惯,看哪些习惯会成为你成功的障碍,然后改正它,切勿被习惯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