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鼓励儿童的主动精神,帮助儿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领导他们,引导他们的兴趣。
——克鲁普斯卡娅
从小接触各种艺术
艺术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长智力,注意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会使孩子身心更健康,使孩子更加聪明乐观。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成为艺术家,但是最起码他们可以成为热爱艺术,懂得欣赏艺术的人。因此,条件允许的时候,应尽量教给孩子一些音乐。不要认为不想使孩子成为音乐家,再教他音乐就是浪费时间。要知道,生活中如果缺少了艺术,就如同生活在荒野中。
斯特娜夫人,出生于美国,曾就读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在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教语言学。她在仔细阅读老威特的书籍之后,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样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斯特娜夫人别具一格、清新实用的教育方法,对成千上万的中国父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迄今为止对我国家庭早期教育影响最大的一例教育个案。
斯特娜夫人的女儿维尼夫雷特,在母亲的教育下,3岁时就会写诗歌散文,4岁就可以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时已经掌握了8种语言。从5岁那年开始,她的诗歌和散文就被各种报刊刊载,其中有的被汇集成书,获得一致好评。
斯特娜夫人也非常注重培养女儿的艺术修养,她认为,艺术能够使孩子思维活跃。
因此,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斯特娜夫人就开始培养女儿的乐感,她曾买了能发出1,2,3,4,5,6,7的七个音的小钟,让孩子在玩的时候,轻松识别音符。并且,斯特娜夫人还每天坚持播放古今名曲给女儿听,有时候,还会让保姆给女儿唱歌。
为了教女儿乐谱的读法,斯特娜夫人总是想一些与此有关的游戏。比如她在屋中把东西藏起来让女儿找。这是儿童经常玩的游戏,不同之处是,为了使游戏更具艺术色彩,斯特娜夫人还利用了钢琴。比如,当女儿一走近藏东西的地方时,妈妈就会渐渐弹出低音。走远了,妈妈就会渐渐弹出高音。假如女儿不注意声音的高低,则不会轻而易举地找到被藏起来的东西。这一方法对训练女儿的艺术感觉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为了使孩子形成节奏和音调的观念,斯特娜夫人还会教女儿跳舞。并且,她还建议那些不会唱歌也不会乐器的母亲,最好每天给孩子听唱片。斯特娜夫人常常同女儿一起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斯特娜夫人认为舞蹈能够使人体形优美,同时可以使身体更健康。
在教孩子练琴时,斯特娜夫人反对只注重技巧的方法。她有一位朋友,曾为孩子请过一名小提琴教师。在半年之中,这位老师只教孩子练习技巧,致使孩子不仅没有学会音乐反而开始对音乐产生厌恶情绪。而小维尼练习小提琴时,斯特娜夫人总是用钢琴给她伴奏,这让孩子总是很愉快。对音乐的兴趣也日益浓厚。
女儿的成长过程始终伴随着音乐和舞蹈,因此她几乎没有多少日子是不愉快的。斯特娜夫人始终坚持她的观点,坚持她对女儿进行的艺术细胞的培养。事实也证明了,她的这种教育方式是成功的。
艺术能激发人的创造灵感。对拓展他们的创造力有利无弊。
——斯特娜夫人
数学可以很有趣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只要父母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为了孩子,请做个“有心人”。
斯特娜夫人非常注重女儿的全面发展,但是她却发现女儿对数学并不是很感兴趣。为了培养起女儿对数学的兴趣,斯特娜夫人曾通过游戏法很容易地教会了女儿数数,然后又用做买卖的游戏很容易地教会了女儿钱的数法,可是,当她教女儿乘法口诀时,却没有前面那么顺利:这是女儿有生以来第一次厌弃学习。通过这件事,斯特娜夫人发现孩子也是非常厌烦死记硬背的。为此,她又把口诀编成了歌词教给女儿唱,可是依然不见效果。
女儿小维尼已经5岁了,她已经可以用8个国家的语言说话,并且还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其神话、历史和文学方面所掌握的知识均已达到中学毕业生的水平,可是,在数学方面,女儿却依然不会乘法口诀。
为此,斯特娜夫人苦恼了。尽管她很担心女儿偏科,但是却并未强迫女儿死记硬背乘法口诀,因为她知道“强制”灌输根本行不通,这样不仅不会帮助孩子真正学到知识,而且还很容易扭曲孩子的性格。
为了消除这个烦恼,斯特娜夫人去拜访了洪布鲁克教授,洪布鲁克女士是芝加哥斯他雷特女子学校的数学教授,她在数学教学方面有着非常高明的技巧。
听完斯特娜夫人的担心后,洪布鲁克说:“尽管你女儿的确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但这决不意味着片面发展,是你的教法不合适。由于你本人喜好语言学、音乐、文学和历史,所以你就能把这些知识通过很有趣的方式教给女儿,女儿也因此学得很好。可是由于你本人不喜欢数学,你就不能很有兴趣地教,女儿也因此厌恶它。”
为了能让女儿对数学产生兴趣,斯特娜夫人向洪布鲁克教授请教了一套教数学的方法。
洪布鲁克教授的建议是让孩子首先对数字产生兴趣,用做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可以把糖果或大豆等装入盒子里,母女各抓出一把,数数看谁的多;或者在帮助剥豌豆时,一边剥一边数不同形状的豆荚中各有几粒等等。
洪布鲁克教授还建议她和女儿一起玩掷骰子的游戏。刚开始的时候是用两个骰子玩,玩法是把两个骰子同时抛出,假如出现5和4,就把5和4加起来得9分。如果出现3和3,就得6分,比得数,得数大的就有再玩一次的权利。或者是把这些分数分别记在纸上,等玩够4次或8次后再计算得数,并由此决定胜负。
回到家后,斯特娜夫人便按照洪布鲁克教授的建议教女儿数学,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女儿对这类游戏很感兴趣。当然,在女儿尝到这种游戏的乐趣之后,斯特娜夫人仍采取洪布鲁克教授的建议,那就是把女儿每次玩这种游戏的时间控制在一刻钟以内。因为几乎所有的数学游戏都很费脑力,一次游戏一旦超过一刻钟,便会有疲劳之感。在用两个骰子持续了两三周后,她们又把骰子数量增加到3个,4个,5个,6个。
接着,斯特娜夫人把豆子和纽扣分成两个一组的两组或三组、三个一组的三组或四组,并把它们排列起来,数数各有多少个,然后,在纸上写下结果,最后把这些做成乘法口诀表贴在墙上。如此一来,女儿就懂得了“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的道理,而且高兴极了。更复杂的游戏可以依此类推地继续做下去。
当女儿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后,斯特娜夫人又常常同女儿一起做模仿商店买卖情景的游戏,这样才能使女儿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商店”所卖的物品有的用长短计算,也有的用数量计算。价格都是实际价格,钱也是真正的货币。斯特娜夫人经常去女儿开办的“商店”买各种物品,并且用实实在在的货币支付,女儿也会按照价格表进行运算,必要的时候,还得找给妈妈零钱。
另外,每当小维尼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或者帮助家里干活儿的时候,妈妈就会付钱给她。同时,小维尼还能不断地收到从杂志社和报社寄来的稿费,她把这些钱用自己的名字存入银行,并计算利息。于是,小维尼对数学的兴趣日益浓厚。
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留在心里的。
——柏拉图
学画的男孩
教育孩子要让他们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人的思想不能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上,只有打破常规,用本性去思考问题,才能取得观念上的突破。
小男孩到了上学的年纪。妈妈把他送到了学校里。
在他的眼里,学校那么大。当他发现他的教室紧挨着校门时,他觉得学校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老师走进了教室说:“我们今天学习画画。”
小男孩非常高兴,因为他喜欢画画。他会画狮子、老虎、狼、小猫、小狗……
于是,他忙拿出新买的画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等一下。”老师突然说。
直到全班的学生都停止了画画,看着老师的时候,老师才说:“现在,我们来学画花朵。”
小男孩赶忙开始用粉红色、橙色、紫色、黄色的蜡笔,画他自己的花朵。
“等等,我来教大家。”老师又把大家打断。
于是大家看到老师用红色的粉笔画了一朵花,又用绿色的粉笔画了茎,然后转过身来,面对大家说:“大家按照黑板上的画吧。”
小男孩看了看老师的花,又看了看自己的,他还是喜欢自己画的花。
尽管如此,他还是把按照老师画的那朵花的样子,画在纸上。
第二天上课后,老师说要学习用黏土做东西。
小男孩在家里也做过,做过蛇,做过小板凳,还做过小汽车……
“我们先来做个盘子。”老师边说边做。
小男孩很快就做出了各式各样的盘子。
“照着老师的做。”老师边说边做,她做了一个深底的盘子。
小男孩还是比较喜欢自己做的盘子。
然而,他还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做好的盘子揉在了一起,再照着老师的方法做那个深底的盘子。
很快的,小男孩就学会了看着、等着,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事。直到最后,他已经不再创造自己的东西了。
再后来,小男孩全家要搬到另一个城市,小男孩也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
这所学校更大,而且教室也不在学校门口。他需要爬上楼梯,走过长廊,才能到达教室。
上课的第一天,老师进来说:“今天,我们学习画画。”
小男孩赶忙抬头盯着老师,等着老师往黑板上画画。可是老师说完那一句话就走下了讲台,她什么都不说,只是在教室里来回走。
老师走到男孩身边,看了看男孩,问道:“你不喜欢画画吗?”
“很喜欢啊!我们画什么呢?”
“随便画,自由发挥吧。”
“那我该怎么画呢?”
“画你喜欢的东西就行了。”
“可以用任何颜色吗?”
“当然了,假如所有人都用一个颜色,画相同的图案,那我怎么能知道是谁画的画呢?”老师笑着说。
于是,小男孩赶忙拿起画笔,开始用粉红色、橙色、紫色、黄色画出自己的花朵。
小男孩喜欢这个教室,即使走进教室需要爬很久的楼梯,还要穿过长长的走廊。
世上的父母似乎认为命令孩子是父母天经地义的权利。通过命令来指挥孩子的行为,只能从行为中夺走孩子必不可缺的兴趣。总是靠命令行事的孩子,一旦没有命令,自己就什么也不会做了。
——井深大
地图的背面
孩子的思维是最活跃的,他能想到很多大人想不到的东西。要善于抓住孩子这个特点,并引导他不断向前发展。
希尔顿先生正在准备明天演讲的稿子,小儿子鲁克在一边不停地吵闹。
无奈之下,希尔顿先生随手拿来一本旧杂志,翻开那页世界地图的插页,并将该页撕下了,又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鲁克说:“鲁克,如果你能把这张地图拼好,明天我就去给你买那个你向往已久的小坦克模型。”
希尔顿先生以为这样会使儿子花费整整一个上午,甚至还需要下午的时间,这样他就会安静下来了,自己也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但是,安静了不到10分钟,鲁克就推开了他的房门,手中拿着那份拼好的世界地图。希尔顿先生对儿子以如此快的速度拼好一幅被撕碎的世界地图感到震惊,他问:“鲁克,你怎么这样快就拼好了呢?”
“啊,爸爸,”小鲁克说,“这很简单。因为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起来,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只要这个人拼的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
希尔顿先生灵光一闪,说道:“谢谢你,鲁克!你替我准备了明天演讲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则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
苹果里的星星
孩子的的想象力比较丰富,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就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托马斯从祖母家回来,跑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你知道吗,苹果里有一颗星星!”
“哦?”妈妈边做着手中的活,边漫不经心地回答,她想,这孩子的想象力太奇特了。或者是祖母给他讲了什么童话故事吧。
托马斯很热心:“您是不是不相信?”说着打开抽屉,拿出一把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道,“妈妈,我要把苹果切开给您看看。”
“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妈妈说,显然有点不耐烦。
“来吧,妈妈,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托马斯边说边切苹果。
“切错了!”妈妈喊道。
我们都知道,通常“正确”的切苹果的方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可是托马斯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
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拿给妈妈看:“瞧,妈妈,里头有颗星星吧。”
家庭衰老就等于说那家的人意气消沉,思想腐朽。
——哈代
自以为是的后果
教育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自以为是,要帮助他培养起勤于思考的习惯,这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艾玛带着女儿来到一片荒野之地。那里荒芜人烟,灌木丛生,偶尔有几只野鸭子飞过。
“妈妈,我们来这里做什么?”女儿感到不解。
“来这里是为了让你看看妈妈曾经的家。妈妈曾经就住在这里。”艾玛眼睛望着远方,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给你讲一件过去发生的事情吧,仔细听啊,亲爱的。”
“在很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偏远、封闭的小镇,人们安居乐业。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有各种好玩的事情打发时光,唯一的娱乐就是收听镇上的两个电台:一个电台专门广播名人消息和一些幽默笑话,另一个电台则播放天气预报,当然了,绝大多数人是从来不听天气预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