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我的孩子最优秀
4036700000006

第6章  把爱装进孩子的心里

概述: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认为,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人格和道德是第一位的,人格发展和道德完善的意义远远胜过智力的开发。“仁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根本,是完整人格必须包含的一部分。“学会关心”是教科文组织的口号,其主旨在于就是为了加强仁爱教育,希望人们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等等。

第一节孩子,你要尊重别人

敬人、爱人是仁爱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社会人,一个生活在高度文明时代的人,在交往中互相尊重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本准则。一个具有自我尊严感的人,应当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尊严与个性。不尊重他人,实际上就是不尊重自己,也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一位身着职业装的时尚中年女人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美国着名企业“亚联集团”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女人一脸的不愉快,她示意孩子坐在一张长椅上,接着便不停地跟男孩说着什么,并且越来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高。终于,小男孩绷不住了,委屈地哭了起来。于是女人从随身挎包里掏出一包香香的纸巾,抽出一张为男孩擦了擦眼泪,接着随手便把用过的纸巾丢在地上。女人对面不远处是一个打扫卫生的老人,看到被丢在地上的纸巾,老人走上前去,看了中年女人一眼,似乎是在说,您这样是不对的,然而女人对老人撇去满不在乎的一眼,老人沉默着捡起那团纸扔进一旁的垃圾桶内。接着女人又开始不停地责骂,男孩依然不停地哭,女人又一次次把擦眼泪的纸扔在了地上。于是老人只好一次次走过来把那纸捡走,这样重复了六七次。就在这时,女人突然指着老人对小男孩说:“你都看见了吧!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将来就会跟他一样没出息,做这些既卑贱又肮脏的工作。”听到这里,老人平静地对中年女人说:“夫人,这个花园是亚联集团的私家花园,按规定只有集团员工才能进来。”女人诧异地看着老人,继而理直气壮地说:“当然了,我是‘亚联集团’所属公司的部门经理,就在这座大厦里上班!”边说边拿出一张名片丢在了老人的身上。老人从容地从地上捡起名片,扔进了垃圾桶。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转过身打了个电话。看到自己的名片被人扔进垃圾桶,女人本来十分生气,正想和老人理论,却发现自己的一个顶头上司匆匆地走过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接着只听见老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公司的职务!”中年女人感到非常吃惊,他转头看着自己的上司。她听到的回答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女人的脑袋嗡嗡直响。这时候,老人径直朝哭泣的小男孩走去,温和地对他说:“人不光要懂得好好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尊重每一个人。”说完,就朝大厦走去。中年女人由生气变成了惊呆,过了一会儿,中年女人才回过神来,她向自己的上司问道:“那个清洁工是谁?”上司用同情的眼光对女人说道:“他是咱们集团公司的总裁,根本不是什么清洁工。”……

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必须尊重他身边的人,这和身份地位没有关系。在这个故事中,中年女人除了不尊重老人的劳动果实,更重要的是不尊重老人的人格。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赢得下属以及其他人的尊重,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尊重是一种爱,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不希望受到贬低、嘲弄等不礼貌的待遇。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自己出发,真正做到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别人。只有每个人都这样做了,那么我们才能得到来自于他人的尊重。

瑞典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城市,那里的人们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天,一个外来的旅游者向一个瑞典当地人问路,瑞典人耐心地为这位游客做了指点,但在这个过程中,另一个过路人却一直等在旁边。等到指路的人走后,他才上去告诉游人:“他告诉你的路是错的,我不想让他感到难为情,所以等他走了再告诉你正确的路。”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负有决定性的责任。孩子出现任性、飞扬跋扈、自我为中心等人格倾向时,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如果从小给孩子培养其尊重他人的意识,长大以后,他便会懂得自爱自尊和尊重他人,也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反之,则会形成自私的心理。我们要想孩子学会尊重,首先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尊重,并且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是一种美好的事情。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家长就要注意在家庭中实行民主的策略。凡事多征求孩子的意见,最好少用命令、教训的口气、语调同孩子说话,多用情感交流的语言,让孩子觉得你是在与他谈心。要多让孩子参与成人的活动,包括谈话。如果大人只顾自己说话、看电视,而将孩子“晾”在一边,会让孩子感到受冷落。当孩子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是重要的,就会产生自我成就感,同时也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来。

大人在谈话的时候,千万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说他的不是之处,这会让孩子觉得暴露了缺点,很没面子,经常把孩子和别的孩子做比较也是很伤孩子自尊心的。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要正确对待,不犯错的孩子是没有的。对于孩子的犯错,要就事论事,批评的同时要照顾孩子的尊严。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无论写在脸上,还是“憋”在心里,孩子都能感受到。孩子就是在尊重中学会尊重的。如果孩子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要他如何去尊重别人呢?

第二节孩子的恻隐心,你爱惜了吗

“恻隐之心,仁也。”恻隐心是仁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孩子的天性中都有“善”的一面,比如看到别人哭泣,自己也会觉得难过,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会主动过去帮忙,这就是孩子的“恻隐心”。1岁多的孩子就能大略体会其他人的感受,并会主动安慰别人,如看到家人因伤心而哭泣,孩子会摇摇晃晃地走去给对方一个拥抱。

到了幼儿时期,孩子对他人的悲伤已经可以采取有效的行动,例如,如果有其他的孩子伤心哭泣,孩子可能会走过去拍拍他,或想些好玩的点子,企图安慰他、帮助他度过伤心的时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却逐渐失去了这份美好的“恻隐心”,取而代之的是冷漠甚至残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缺乏同情心了呢?虽然社会环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的家庭教育缺乏正确的方法和观念也是重要的原因。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讲的是一个女孩由于被另外一个女孩抢走了所谓的“男朋友”,便召集很多“姐们儿”、“哥们儿”,对其进行殴打和侮辱,最后还将这些经过录了像。

当时感到震惊不已,中学生本来该是纯洁善良的,女孩更应该是充满了同情心的,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让人不堪入目的事件呢?然而当进一步了解后,才发现,这样的事情一点都不奇怪,只要再百度上搜索“校园暴力”,你会看到无数甚至比这件事情更加让人难以相信的事情。很多中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同情心”为何物,他们的观点就是,和自己无关的事情绝不去管,但只要妨碍了他们的生活,就叫他吃不了兜着走。

15岁的玲玲,是吉林某市一个中学的初一学生。因为和同桌产生矛盾,被对方用圆锥扎了上百针,之后又遭到十多人的围殴。同是孩子,对待朝夕相处的同学咋就能下得去狠手?无独有偶,广东陆丰一名15岁初中生,因与同学发生口角,居然向同学泼洒硫酸,造成18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有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学生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暴力,近三成的学生承认自己曾遭遇校园暴力,而八成以上的学生对校园暴力深怀恐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部分孩子的同情心缺失呢?

就家庭教育来说,的确是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如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要求过高、过分严厉都会造成孩子缺乏同情心,这也是很多家长都容易犯的错误。

对孩子太过宠溺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弊端,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围着自己转。久而久之,孩子必然会形成自私、娇蛮的本性,不会从别人角度思虑问题,最终造成孩子恻隐心的泯灭。

中国人向来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然而,中国十几亿人口中,能够出人头地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长大后还是会成为一个普通人。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产生失落和自卑感,继而对周围的人和事也没有任何感情。一位老师说,她班上的一些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一名学生平时学习不错,有次考试不尽如人意,妈妈三天不搭理她;另一名学生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被爸爸打了一顿……在这样的期望中,孩子渐渐也会变得非常功利,甚至自私冷酷。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太过严厉,缺少必要的关怀,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声呵斥,一旦孩子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标准,责骂、体罚都不在话下。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仇恨,对周围的环境都不信任,又怎么会对别人产生同情心呢?

为了保护和挽救孩子与生俱来的恻隐心,我们要改变以往错误的方法和态度,给孩子营造一个友爱、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另外,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要明白,自己的言行会在无形中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自己在对待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时也要帮上一把。社会上总有一些弱势群体,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去关注一下,让孩子知道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还可以鼓励孩子捐出自己的图书、玩具和衣物,为他们送上祝福的话语。孩子在送出爱的同时,也会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第三节孩子有“不”的权利

仁爱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懂得爱、学会爱,然而有的父母在实施仁爱教育的时候,却忽视了孩子的本性,这样的教育是违背儒家思想的,是一种极端的做法。

比如在孩子不情愿和别人分享的时候,有的家长会采取强制手段让孩子屈服。只有在孩子自愿的情况下,爱心才会有意义。人的本性是只有在满足了自己生理或是心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能有闲暇考虑到他人。我们的教育首先必须遵从人性。否则,即使孩子暂时顺从了,其爱心也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

有这样一件事情非常典型,有一个学校为某受灾地区组织募捐,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由于是自愿的,就有几个学生由于家境比较贫寒而没有捐钱。没想到老师居然将几个没有捐款的小学生叫上讲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轮流打手心。

其实爱心本来就是超出责任范畴以外的,是一种自发、自愿去付出或做出牺牲的行为。所以“自愿”是衡量爱心的第一准则,在暴力或舆论等任何形式的逼迫下,违背自己意愿所做出的超过责任以外的任何付出和牺牲都不是爱心的行为。

然而我们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确存在着这样的陋俗,很多时候孩子们奉献自己的爱心都是被动的,甚至爱心还会被用“多少”来衡量,有的孩子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甚至会想方设法地从父母那里要钱,这实际上已经不是献爱心,而是满足一种虚荣心了。

另一种脱离本性的教育是要求孩子做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在这一点上,社会舆论导向存在的问题很严重。比如看到有人落水,即使自己不会游泳也应该跳下水救人,因为这样才是一种伟大的、舍己为人的精神。而这种教育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很多孩子会认为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舍己救人,否则就会被指责。

一个小孩子路过水库,突然听到水里传来救命的叫声。原来有个到这里游泳的小孩游到深水处,因为体力不支,就要溺水了。孩子听到呼喊声,赶紧四处找人,正好看到一名正在巡逻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凭着良好的水性,把落水的孩子救了上来。后来此事被当地的媒体知晓了,就派了记者过去采访。当问到那个路过的孩子怎么想到找工作人员帮忙时,孩子说,当时没想那么多,看到有大人来就赶紧告诉他有人落水了。记者又问:“情急之下,你没有想到过下水救那个孩子吗?”孩子听了脸有点红,于是小声说:“我不会游泳。”

实在不明白这位记者的用意何在,难道非要看到孩子不会游泳而下水吗?难道只有那样才是救人吗?其实,孩子大可不必脸红,爱人之前,一定是自己的力量能够达到。相反,那位记者真该好好反思一下,对于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又聪明的孩子他都做了些什么。

孩子的“脸红”多么叫我们这些成年人感到不好意思啊!在过去的社会宣传中,的确存在着很多盲目的英雄主义情结,而忽视了救人者作为一个人,拥有生命的权利。这是一种拔高的教育,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些不会游泳而跳进水中救人,最终失去宝贵生命的孩子,那些不具备相关能力却冲进火中的少年,难道我们在颂扬见义勇为的宝贵精神的同时,就没有一种深深的惋惜吗?

所以,我们有必要告诉孩子,作为施救者,一定要首先考虑自己有没有救人的能力。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危险的,不可以轻易尝试,否则就有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要理智地思考怎样才能帮助别人,同时保证自己没有危险,这才是一种负责的爱。只有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的对待他人体现的爱,才能真正称之为爱。而珍惜生命,同样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恪守的一个原则。

第四节爱国的人是幸福的

“仁爱”从最初就包含着爱自己的国家的含义,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给仁爱赋予了更多新的意义,然而,爱国依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知道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个人,一个不爱国的人是不会感到真正幸福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灾难频仍、艰苦备尝,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才使中华民族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所以就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着名诗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长大后成为具有民族和民族精神的人才。

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是一种社会价值,但对一个社会而言,它更是一种真实的情感。父母要注意激发、调动孩子的这种情感,利用一切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表达爱国情感的能力。这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特别重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今后的成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很注重对孩子爱国思想的教育,更是在宋庆龄只有15岁的时候就做出让她带妹妹美龄一起到美国留学的决定。临行前宋嘉树说了这样一番话:让你们到美国去,不是让你们去看西洋景,而是要把你们造成就不平凡的人,回来报效自己的祖国。这条路很艰辛,荆棘丛生,你们要随时随地准备付出代价,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不要终止你们的追求。

宋庆龄深谙父亲的教诲,在美国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并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从而为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但又是最普通、最平常的,是融入一个人日常生活每一言、每一行之中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对于一个人来说,祖国首先代表地球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的一切,高山大海、原野河流、地下矿藏、地上鸟兽都和自己息息相关,都深深地刻印在自己生命的轨迹之中。爱祖国,爱的就是这一条条大河、一座座高山,祖国还代表着一个人群,一个有着和自己血肉相连、处处相依的团体。爱祖国,就是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和亲戚朋友,爱我们共同的祖先和共同度过的历史,祖国还代表一种文化,国家与民族相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爱祖国不仅要了解民族的语言习惯、服饰、风俗习惯,更重要的是要认同民族的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认同国家也是一份情感,是一份血浓于水的热情与爱恋。

然而近些年来,有一部分人的国家观念非常淡薄,个别人甚至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来。许多未成年人也受到不良诱导,在国家观念和情感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问题,这从另一方面论证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是一个人情感发育的基地和摇篮,更是一个人爱国情感的最主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发生地。家长们要充分利用家庭的独特环境,注意运用日常生活中孩子比较熟悉的元素,使家庭里的爱国主义情怀伴随着孩子的每一步成长。对于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生活在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下,正规教育体系、主流价值影响力日渐减弱;而非主体、非主流的社会信息却丰富多彩,影响巨大。再加上开放的社会造就了当代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因此简单的观念灌输、强制性的行为约束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更无法保障教育的效果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一些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渗透式的教育,使爱国成为孩子情感的一部分。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处处有意识地宣传爱国,例如旅游时启发孩子去认识祖国河山之美,家庭团聚、朋友聚会时可提醒孩子体会亲情友情和团体之间的温暖,让孩子多接触民族的、传统的历史和文化。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榜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的一些英雄人物形象已经失去了对孩子们强烈的吸引力,所以应树立那些时代感强的,与孩子生活实际贴近、孩子们感兴趣的榜样人物,如体育明星、航天英雄等,易激发起孩子们的崇敬感,让孩子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情怀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得开国家,国家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一个没有国家概念的人,一个对国家没有情感的人,是不能够快乐成长的。

第五节地球也需要我们的爱

“仁”包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内容,仁爱的对象不仅是人类自身,还包括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以及孕育生命的地球。所以仁爱教育不仅教育我们的孩子要关心身边的人,还要学会关心我们生存的环境,乃至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然而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对于环境的保护却没有做到位。乱砍滥伐、过度开发使得很多地区完全失去了原有的本色,水源缺乏、灾难频发、气候异常……地球已经向我们发出严重警告,难道我们还要无动于衷?面对这一切,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地球的现状,让他们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呢?

关心环境、关爱地球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来完成的事业,同时更要求我们每个人都以身作则,从身边小事做起。只有这样,地球才会在我们的保护中变得越来越美好。

首先要教育孩子爱惜家中的物品和环境。孩子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度过的,要让孩子懂得珍惜家里的每一件物品,从家用电器,到日常消耗品,都是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制造出来的,都是父母用辛勤劳动所得薪金买来的,因为他们的来之不易,所以一定要倍加珍惜。另外,由于这些东西都是由各种自然或者工业材料生产的,所以爱惜它们就等于是一种对环境的保护。除了爱惜家庭物品,家长还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环境的建设中,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他的责任感,即使走向社会,这种责任感也会督促他即时即地参与公共事业。

其二,要教育孩子爱护社会公共环境,要求孩子不乱扔垃圾、乱泼脏水、不在公共过道堆放杂物、定期清扫房前屋后或楼道阳台,遇到那些不讲卫生的邻居,要给予必要的劝诫。小区花园、公园等场所是属于大家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维持它们的整洁和美丽。

其三,要教育孩子爱护自然环境。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破坏自然环境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对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要爱护。让孩子积极参加保护自然环境和美化自然环境的活动,并鼓励他们同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作斗争,不让自然环境受到无谓的伤害。

大自然用各种丰富的资源养育着人类,然而这些资源并不是无限的。世界人口的过度膨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天灾不断,如今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水煤不足等严重问题都已经凸显。所以父母一定要向孩子讲清浪费资源的危害性,引导孩子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粮做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然而,这些只是我们能够做的很小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废弃的电池不能乱丢,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等,这些都可以间接地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在关心环境、关爱地球的问题上,做父母的不仅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学生”,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是平等的。为了人类的未来,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加入到保护生存环境的行列。

第六节化解孩子的冷漠

冷漠是一种流行病,不仅仅局限在个别孩子身上,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往往可以看到冷漠在许多本应该天真无邪的脸上驻足。孩子的表情为何会如此冷漠,这样的表情下又隐藏着怎样的一颗心呢?

一天晚上,某中学宿舍发生一起打架事件,其中一个身高马大的学生对另一个瘦小的学生拳打脚踢,当时全宿舍的同学都在场,可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劝阻,直到后来被检查宿舍的老师发现才得以制止。当老师向在场的同学询问情况时,得到的答案非常一致:不知道!老师很无奈,生气地说:“你们不是都在这里吗?那当时你们在做什么?”孩子们还是一脸无所谓,有的说我在看小说,有的说我在玩游戏,有的说我在发短信……

孩子的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真的让我们感到可怕,冷漠标志着孩子心灵的麻木和责任感的消失。父母们要意识到:冷漠的孩子很难拥有幸福的人生。冷漠会伤害周围的人,也会使自身难于体验幸福和美好,更会使整个民族逐渐走向分崩离析。冷漠发展到极端,会使人的行为无法理解。

家长与孩子之间,本应该有非常亲密的感情,可是,生活中却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对他们很冷淡,不愿意多交流,有时在某件事上意见不统一,甚至出手攻击家长。有几则振聋发聩的新闻,向我们揭示了当代孩子的情感淡薄程度。

一个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的小女孩,在邀请两个男子到家里过夜被奶奶拒绝后,居然下手勒死了年迈的奶奶。事后还用平静的语气讲述了整个过程,还口口声声说和奶奶关系很好。

一名16岁的女孩因为父母吵架离婚,觉得他们完全不考虑自己的感受,竟然狠心将他们杀死碎尸。

一个12岁的男孩,由于嫌妈妈平时管得太严,竟在妈妈的饭里投毒。

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案例,无不向我们警示着:孩子的情感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荒芜。他们的冷漠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埋怨社会,埋怨时代,然而却很少有父母会想想自己的责任。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孩子如此冷漠、极端的心态和行为呢?

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孩子“爱”的不当,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都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孩子的心理逐渐被扭曲,一旦不能随心所欲,就要采取极端的手段扞卫自己的“权威”。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爱的缺失。很多孩子从很小就被送到托儿所,很少和父母亲近,一些留守儿童甚至常年都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由于缺乏父母面对面的关爱,致使孩子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心态也会渐渐不健康。另外,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首要要求往往局限于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则很少关注,这些都会造成爱的缺乏。最后是环境的影响,社会上一些欺诈现象,以及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同样会深深地影响孩子。

面对孩子的冷漠,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用心去爱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并且让他们学会去爱身边的人,警惕孩子冷漠心态的滋生与发展。

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家长,有责任为孩子营造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氛围。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环境里,能切身地感受别人的痛苦,了解别人的需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并且在别人需要时主动伸手援助,那么,冷漠绝对不会主动找上孩子。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和周围的人融为一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要保持家庭的和睦团结,只有这样,孩子才有机会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每个孩子都不可能与生俱来就有冷漠的心态,所以,对孩子表现出的爱心和热心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如孩子把自己亲爱的玩具送给正在哭的小朋友,为上坡的三轮车夫助上一把力,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学生……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不但强化了孩子的热心行为,也将抑制冷漠心态的滋生。

冷漠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人际关系较差,有的几乎没有一个朋友。但是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朋友,没有朋友的人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会加剧冷漠的心态。要矫正孩子的冷漠,首先就要帮助他找到自己的朋友,战胜孤独。要积极地帮助孩子摆脱小自我,走入集体,比如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让孩子参加一些公共活动等。其实即使冷漠的人,在他的内心也有柔软的地方,也渴望真正的友谊,所以,让孩子学会交朋友是打开孩子尘封的心,化解其冷漠的好方法。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领养一些被遗弃的小动物,也是培养其同情心的一种好办法。孩子和动物有天生的接近本能,加上那些动物都是被人遗弃的,所以在照顾动物的过程中,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也会被激发出来。而领养遭到遗弃的小动物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提倡的善举,即使我们成年人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感染。

冷漠,绝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块绊脚石。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清除这块绊脚石,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助互利的关系,一个懂得同情并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同情与帮助,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说不定你会发现,自己的心也是牢牢戴着一个防护罩,在打开孩子内心的同时,你的冷漠也将被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