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记忆规律是怎样的
按照今天对大脑的认识,人的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两个部分,右脑被人称为祖先脑,即是这个人祖祖辈辈经验与教训的积累。它不但是这个人家族的历史积累,还是整个人类的历史积累。一般来说,这一部分大脑中的积累平时被闭锁着,只有到了某一时刻,才能打开它。不过,有时即使打开了我们可能也不知道,它产生在直觉与预感里,帮助我们处理了某一件事情或躲避了某一个灾害。
人所以成为了人,有一些东西是用不着教生来就会的,就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哭,就想要吃奶,于是就自然而然地寻找着妈妈的奶头。吃饱喝足了就安静了下来,酣然甜睡。
动物也有这种本领,刚出生的小鸡如果遇到一只老鹰飞来,它就自动逃到了母鸡的怀抱底下去,而鸡若是遇到了黄鼠狼,那就只有咯咯叫的份了,这时候它会脚软与心慌,绝不会几只鸡组织起来奋而反抗,将黄鼠狼赶出鸡窝。
与人打过无数次交道的苍蝇与蚊子,就有叫人抓不到,同人类捉“迷藏”的本领,这种本领,当然不可能是有一只老蚊蝇在那里办飞行学习班,把年轻的刚出生的子弟集中起来授课,叫它们如何躲避人类又能欺侮人类,例如如何用锥子扎进人的肉体内吸血等等,而是与生俱来的。要是没有遗传,新生的蚊蝇就可能不懂得如何找食吃而饿死,或者被人类喷了一种药就一下子铲除干净。
人的潜意识有很大的程度是从右脑中调动起来的,有时人会下意识地想这样做而不想那样做,就是潜意识起了作用。当某一种危险情况出现后,你突然会做出这种反应而不会做出那种反应,最后躲开了危险,这种瞬即反应几乎用不着“想一想再做”这样一个过程,这些都是右脑的积累在起着作用。
科学家发现,大脑之谜很大程度上就是右脑之谜。
“右脑是祖先脑。右脑有一个隐蔽得很深的重要功能:保留和储存通过遗传因子留给后代的全部信息,因而被指称为‘祖先脑’。右脑储存的祖先遗传因子,随时随地都向后代昭示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方向。与右脑有别,左脑是储存着出生以后所有信息的‘自身脑’。
“右脑是无意识脑。客观存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基础。左脑是‘意识的’心理过程的中枢。做梦、顿悟、灵感等‘无意识’心理过程,则主要是右脑的功能。左脑不会‘说话’,它缺乏语言功能。
“右脑是节能脑。右脑不需要很多能量就能高效率地工作。这是与它独特的处理信息方式密切相关的。右脑储存的信息是左脑的10万倍。这使得它处理信息的方式与左脑有别。右脑用表象思维,左脑用语词思维。右脑信息处理机制是空间依赖的、同时的、并行的,左脑是时间依赖的、序列的、串行的;右脑是形象的、直觉的,左脑是逻辑的、理性的;右脑是描述的、模似的,左脑是分析的、数学的。
“右脑是行动脑。人类的行为,特别是大量情绪性的行为,均处于右脑的控制之下。右脑的直觉判断不是以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的方式达到的,而是顷刻之间达到的。右脑这种‘整体审视、瞬间判别’的高度组织特性,有利于人类趋利避害、保存种群。
“右脑是创造脑。人类的创造之魂在右脑。右脑的祖传因子、10万倍于左脑的信息量以及迅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使它具备了卓绝的创造天性。”(注1)
上面的这些话,将右脑的功能都说清楚了,它的“硬盘”的储存量比左脑多了10万倍,应当说是够了。当然,它绝不是所有祖先大脑中知识的全部堆积,而是有选择的储存。
还有的学习与积累就是你个人亲自的获取,是这个人现实中感觉与学习所得,这一部分就储存在人的左脑里,所以,左脑被称为经验脑或自身脑。一个人活了多久,就积累了多久,所以,它顶多只有几十年(人的一辈子或半辈子)的积累,而右脑却有着数万年数十万年的积累。
现在有的科学家提出开发右脑的智能,如果这部分封闭与半封闭的储存真的能开发到一半甚至大部分,那么活着的人就受益匪浅了。
不过,有些科学家指出,有一些天才和怪才,正是右脑里的潜意识被破坏了的结果。这是因为,人类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积累而行为有了一定之规,有了束缚,有了框框,也有了脑袋瓜储存的局限。没有了这部分积累,头脑里会生长出补偿效应,使另外一左脑袋变得更加聪明,这个人可能变得怪诞,却会异常专一与独特。
现在,让我们来问一下,难道人的脑袋就真的那样灵通,又那样无限,把前辈祖宗数万年的学习经验全部储进右脑里面,只要开发出来就全部能用了吗?难道人的脑袋不会像我们的电脑硬盘或软盘一样,有一个限度,装到一定的程度就饱和了吗?
的确,我们不承认“无限”这样一种说法,任何的储存都会有装满为患的时候。
人的头脑所以不会储满为患,就是因为它还会“忘却”。
用不着我们多作解释,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亲身的体验,这种体验总结起来大约有如下几个特点:
1.幼年脑子较空、脑细胞活力强的时候,记忆力好,容易学进东西,所以,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说法,“幼学如吃”,把所学的东西吃进去了,刻进去了,那时的记忆最深刻,如果到了中年或老年,再补充学习就较为困难。要想学好一门外语,最好是少年时代学习。
2.印象最独特的东西、重复得多的东西记忆也就深刻,而一般化的东西就容易忘记。试想,一辈子中认识许许多多的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刻在我们的记忆里,除了亲人与知心朋友,只有打过交道并且有某一点印象非常深的人才不会遗忘。
3.到了中年之后,人的记忆力从高峰下降,脑细胞的活力也在减退,所以,忘却的东西多起来了,想记忆的东西也要重复数遍才有可能记住。但是,我们还知道,就在这时,幼时的东西却常常泛在脑海里,而忆旧时也常常是不多的几个当时印象极深的东西经常浮现出来。
以上的这三点让我们懂得,头脑并不是无限的,它有一定的容量,它记忆的只是幼学的东西、印象深刻的东西,而筛选、淘汰、忘却则是随时在进行着。
从这个角度来看,善忘并不是个缺点,反倒是个优点,正是一边善忘,另一边才能增加记忆,才能学习新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真的什么都能记住,不会忘记一丝一毫,那么,这个人的脑瓜子很可能早就疲劳过度,而出现脑猝死了。
人的右脑与左脑的记忆规律都是如此,一边吸收,一边遗忘,一边储存,一边筛选。
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他可能记不得老师批评他多少次了,但他记得老师打他手心直到打肿了的那次;一个少年与其他孩子经常打架,他记不得动过几次手了,但他记得自己被打伤,身上留下伤疤的那一次。
而愈是教训惨痛的记忆,就愈深刻。所以,失败的教训就比成功的喜悦更能刻进人的大脑里。
而人的大脑,我们可以看做为一个大的“基因位库”,它的储存模式,实际上就是生殖基因的储存模式。
人的大脑与人的基因,尤其是人的生殖基因,即男人的精子与女人的卵子,都是连结一体的。就像我们头脑里生气,手心会出汗,浑身会发抖一样,这种记忆也会进人到基因的储存中去。不过,当一对夫妇生出了一个孩子后,
不但他们的左脑中的记忆也转化到这个孩子右脑里去了,并且这个孩子的右脑里有着父亲母亲两个的遗传,当然,这两个人的遗传中也有着上几辈亲人的遗传在内。
这样,这个孩子的左脑便继续在现实生活中接受新生事物,获得新鲜经验,继续着自己的积累与筛选工作。
由此可见,人的基因中的遗传,并非是传递着祖祖辈辈的全部内容,而只是传递着最本质的最具有特征的最深刻的东西,而这个孩子一生中从出生到老死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因此基因的遗传就是特征的遗传、个性的遗传。
从以上诸点,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如下的认识。
如果只谈一个人后天的学习与经验,也即后天环境对某个人性格的影响,那么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是幼儿到少年时期的经验最为重要,对一生的作用也最为深刻;其二是生活中巨大的挫折与教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与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儿童时代的影响占据着一个人性格形成的一半,还有另一半是成年时重大事件对于这个人的教训。
一般地说,儿童时代,这个人是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即使是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或者有一个亲人去世,起码还同另一个亲人生活在一起,这个亲人就是这个孩子的主要授业者,他(她)的言教与身教,对这个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可能还包括幼儿园与小学的老师)当然,整个大的环境也起着相当多的作用,他的生活是幸福温暖,还是受虐受压;是富裕用不着操心,还是要为诸事发愁;是遭受到连灾叠祸,还是诸事顺遂;是在同事朋友中受人敬重,还是一只被人歧视的丑小鸭……这些东西,都会在他幼小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直到老死都磨灭不了。而正是幼年的经历与记忆,对一个人的性格成长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二、少年是性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
那位帮助越王勾践打天下的范蠡,功成身退后,到了山东的陶地经商,自称朱公,但是人们还是称他为陶朱公,也即陶地的朱公。这个人善计谋,懂运筹,所以没有几年就成了一个大富翁。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鼻祖,老子是道家鼻祖,这位陶朱公可以称得上中国商家的鼻祖。
然而,这时他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家庭问题。他有三个儿子,二儿子因为在楚国杀了人,被关进了楚国的监狱,陶朱公决定用金钱将他赎出来,花多少钱都不在平,还是儿子的命重要。
他先派小儿子去执行这顶任务。可是大儿子听到不干了,认为父亲不派老大反而派弟弟去,这不是说我不堪重用也是不孝顺吗?所以坚决要去。范蠡的老伴也替大儿子求情。结果,范蠡只得改变初衷,派了大儿子去出这趟差。
范蠡让儿子带了许多的钱和一封信,并交代长子道:“你把钱带到楚国,交给一个叫庄生的人,就不要再管了。”长子到了楚国,发现这个叫庄生的人家徒四璧,院内杂草丛生,按照父亲的指示,他把钱交了,庄生说:“你可以赶快离开这里了,即使你弟弟出来,你也不要问什么原委。”可是,长子不放心,他偷偷地在楚国住下来等。他又怕这个庄生不牢靠,自己出面拿钱去贿赂楚国的权贵。
庄生虽穷,却是个非常谦直的人,在楚国有很大的威望,对于陶朱公的贿赂,他并不想接受,只准备事情办成后退还给他们。大儿子并不知情,还以为这个庄生是个穷光蛋,只会收钱不会办事。
庄生向楚王进谏,说某某星宿相犯,这对楚国不利,只有广施恩德才能消灾免难。楚王听了庄生的建议,就命人封存府库,大赦天下。
范蠡的长子听说弟弟马上会出狱,认为是自己的钱起了作用,而父亲送给庄生的钱却是投到水里去了。他不甘心,就跑到庄生的家里,又把钱要回来了,还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浪费老爹的钱。
庄生受到了侮辱,觉得他受到了一个毛孩子的欺骗,很是恼火,便开始使反劲。他又进官去对楚王说:“我以前说过星宿相犯之事,大王准备修德回报。现在我听说富翁陶朱公的儿子也在楚国做囚徒,他家里的人拿了很多的钱在贿赂大王左右的人,如果这事处理不好,老百姓还以为大王不是体恤社稷普赦天下,而是由于陶朱公儿子的缘故呢。”楚王一听,觉得不错,就先把范蠡的次子杀棹,再赦放其余的罪犯。
这下子鸡飞蛋打一场空,大儿子只得边哭,边收拾弟弟的尸骨回家去。
范蠡的老伴当然悲痛欲绝,而范蠡本人却不哭反笑,他说道:“我早知道派老大去一定会杀死他的弟弟的!他并非不爱他的弟弟,只是因为他年少时与我一同创业,那时我们家很穷,所以养成了他吝啬金钱的秉性,我选小儿子是因为他一出生我们家就十分富有,所以他轻视金钱、挥金如土,派他去办事,他绝不会从庄生那里把钱要回来。”
范蠡不愧是一个有谋略的高人,但是这件事因为用人不当,还是葬送了自己的次子。
我们再用这个例子,一方面说明人的性格同事情的成功与失败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说明,人在小时候养成的性格,会伴随他一生。同样都是范蠡的儿子,大儿子吝啬,小儿子大方,都是因为父母教育与家庭环境造成的,即使到了范蠡巨富之后,大儿子的性格仍不会改变,结果他成了无形的杀手,把弟弟杀掉了。
我们有不少的平凡人,都有着家庭破裂与贫困的悲惨的童年,他们或是受家庭暴力之害,或是受同伴(同学)欺负之苦,甚至有不少人离家出走,流浪到社会,受到黑社会的诱迫,男的沦为一个小流氓,女的沦落为娼妓,这种遭遇会扭曲这些人的性格,他(她)们成长之后,会有两个方面的走向:其一是向社会报复,仇恨社会,做一个“复仇女神”;其二是决心出人投地,做个“人上人”,干出一番作为来。当然,这里的所谓人上人也是有好坏之分的,他可以成为黑道的老大,也可以成为一个名人与领袖。我们知道,鲁迅先生的童年不但家境贫寒,而且常受一个叫做沈八斤的顽童欺侮,他又打不过八斤,所以曾画一个人躺在地上,一支利箭插在胸口,旁边写上“射死八斤”几个大字;而日本著名的漫画家手冢治虫(即我们中国人看到的画《铁擘阿童木》的画家)小的时候也是个常受人凌辱的儿童,每天放学回家,母亲都会问他:“你今天哭了几次?”他就回答:“八次。”还有那个演《007》电影的美国演员,也有一个悲惨的童年。这些人正是由于有了受辱的经历,才促使他们发奋图强,成为一个社会一段时期里的有作为者。
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称它为“反弹型释放”也就是说,一个人就像是一个弹簧,如果它没有遇到什么压力,那么它就是原样的,如果它遇到了压力,它就被环境压缩了,压力愈大,它就愈收缩得厉害,但是,他在收缩中积聚了能量(反弹力),一旦到了他可以伸张之时,它就用反弹来释放自己的能量,做出一番事业来。但是,我们要记住,反弹与释放是必然的,而向哪里释放却是不一定的,它可以从正道上释放能量,也可以从邪途中排泄而出。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少年时遭受到某些挫折并非是坏事,它可能会增加这个少年今后成为人上人的欲望力,问题的重心是要如何将这股反弹力引上正当正常的轨道,不使它成为危害社会的破坏力。
美国的《读者文摘(中文版)》在2000年6月刊有这样一篇文章:《贫民窟的小花》,它介绍了一个从收容院里走出来的小女孩洛勒丽最后考人哈佛大学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就是在童年受压时积蓄了能量,不过幸好她走上了正道。
洛勒丽由45岁的单亲母亲一人抚养,母亲靠救济金、食品券和陌生人的施舍过日子。在她9岁时,两人都住在收容所里,就是那个破烂的收容所,也是早上7点半必须离开,直到晩上5时半之后才能回来住。
她的母亲个性种动,又喜欢流浪,遇事又总是犹豫不决,尤其是小事,例如晩餐吃什么,或何时出门赶巴士。反过来,她在大事上却往往心血来潮便决定了,诸如出售家当,或仅因为他处谋职容易,或气候温和,或生活费用低,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搬家。
洛勒丽的日子过得很苦,为了逃避,她寄情于书本之中,构筑自己的幻想世界。
外祖母去世后,母亲觉得去加州也许生活容易些,便离开俄勒冈州,来到加州圣巴巴拉。
洛勒丽渐渐变了。她本来爱读莎士比亚,喜欢长途步行,常傍着火炉吃饼干,如今却不再是这样了。
洛勒丽在加州两处收容所住过之后,变得愤世嫉俗,知道世上有贫富之分。她回忆说:“在加州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不去上学,而是与朋友去商店偷东西。我知道这是错的,可是我喜欢漂亮衣服,喜欢朋友。我的双臂戴满了我喜欢的塑胶和金属镯环。”
洛勒丽常在母亲面前晃动手镯发出叮当声,至于来源,则往往撒谎,母亲并不怀疑。后来有天下午,洛勒丽和朋友在商店偷东西被擒,警方把两人母亲传了去。
另一女孩的妈妈一见到女儿就破口大骂。洛勒丽的母亲没说什么,只伤心地望着洛勒丽。洛勒丽的心一沉,明白自己已粉碎了母亲始终珍惜的惟一信念:那就是对人、尤其是对女儿的信任。从那时起,她再也没有偷过东西。但在另一方面,她也渐渐看出母亲三心二意的个性和无序的生活方式已带来恶果。
洛勒丽失望之余常嘲讽母亲:“你做工没有长性。”说了以后,她非但没有觉得泄了愤,反而更难过了。她爱母亲,她的性灵是母亲培养的。可是日子如此艰难,她要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
母亲倒是个永不泄气的乐天派,见到女儿不愉快,决定搬回俄勒冈州。
两人回到俄勒冈州,起先是同姨妈,姨父及其6个子女一起生活。姨妈家很简朴,但洛勒丽看到冰箱里总是有鸡蛋和牛奶,衣服柜里总有折叠整齐的干净衣服,不免愕然。每件外套都用衣架挂起,无指手套成对成双,每餐吃什么都预先有计划。
姨妈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守规矩,要求洛勒丽不得缺课,每个星期都带孩子上教堂。
洛勒丽参加教会的少年班,牧师教导她要宽恕并关爱他人。洛勒丽还注意到,不管她母亲行为多么古怪,姨妈从不批评或指责。姨妈与姨父完全心无芥蒂地敞开家门接纳这母女两人。
洛勒丽为此问过姨妈,姨妈回答:“她是我妹妹,你是我外甥女。她的个性跟我不同,但这并不表示我对她的爱会少一些。”
洛勒丽若有所悟。她随母亲在加州流浪期间,心头曾郁积怒愤,如今逐渐消解了。她明白母亲已经尽了力。
不过洛勒丽的学业并无起色,到了初中一年级再次辍学,原因是对课业感到腻烦,还有另一个理由:她用心作了一篇文,却因太像成年人的手笔而被老师责为抄袭,她很生气。
洛勒丽的母亲仍然坚信,只要得到适当的栽培,这朵小花定会绽放。她认为洛勒丽需要优良的环境,周围要有很多好学校,文化活动频繁,近处还要有多所大学。她于是查阅美国地图。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她突然对洛勒丽说:“我们搬到波士顿去。”
下面的故事我们就长话短说了。洛勒丽到了波士顿后,开始是举目无亲,但是她矢志学习,得到了英文老师的赏识,把她介绍给昆西中学辅导“文化传统顶目”的主任査尔斯;麦克拉夫林,这位恩师得知她喜欢读书后十分高兴,为他设计了一套适合她智力和需要的课程,这以后,她节节努力,最后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名学员,后来又连续4年成绩优异,获得儿童研究的学位。
她其实不是一个名人,只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孩子,她的经历也不算太出人意外,我们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例子,是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可以丰富我们的思维理论。
这个故事给予我们的第一点认识是,洛勒丽的母亲与姨妈,是一对亲姐妹,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却有天壤之别,她的母亲颇有些像吉卜赛人,喜欢流浪,没有计划性,总是把生活搞得乱七八糟,而她的姨妈,却是一切都处埋得井井有条,一切都讲究理性与秩序的人。故而一对夫妻所生下来的子女,确实像龙生九种,各有个别。
第二点认识是,洛勒丽真是好险,差一点走入了歧途,幸好她的那帮朋友里没有大奸大恶之辈,不然,只要有一个歹徒带着她为恶,她就可能走到万劫不复的境地。而当她小偷小摸被捉之后,很快在母亲的眼神里迷途知返了,这说明她母亲的基因里存在着善良的因素。
第三点认识是,她的母亲虽然不会计划,但是运气不错,误碰误撞,为孩子选择了一个好的环境。例如她搬到她姐姐家里去住,这一步走对了,因为她的姐姐与姐夫都是很善良的人,都是爱她们的人。这期间,只要有一个人,姐姐或者姐夫嫌弃她们,就会更增加洛勒丽的心灵创伤;而她母亲灵机一动,要搬到波士顿去,这一步又走对了,在那样的环境中,洛勒丽找到了自己的恩师,对她以后的成长实在帮助巨大。
这有点像中国古时的典故,孟母三迁。孟母培养孩子有很明确的目的,而这位洛勒丽的母亲却带着若干的盲目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走对了路。
总而言之,洛勒丽的生活环境并不好,而且少年时走了一点弯路,所幸仍是在她的成长期中,被环境和爱纠正过来了,使她得以有了一个美满的结局。
三、童年形成的性格影响人的一生
香港有一位“珠宝大王”名字叫谢瑞麟,大约这个响亮的名字中国人都听到过,你若是到香港去旅游,想买一些珠宝金器带回来,那么你就肯定会去光顾谢瑞麟开设的店铺。
这个谢瑞麟有着一个苦难的童年。
自小在老虎岩(现称乐富)的木屋区长大,童年时惟一的娱乐便是随父亲到街上去收购破铜烂铁。由于40多年前香港正处于战后百废待兴的时期,正值人学年龄的谢瑞麟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
“日治的时代,我们穷人的生活很惨,吃没得吃,穿又没得穿,从7岁至11岁,我只是吃猪菜、番薯叶煲粥充饥。”谢瑞麟的父母为让他有一技傍身遂送他到一间金铺当学徒,他在那里学了7年师,吃尽了苦头。“当学徒的第一年没有工资,但什么都要做,扫地、倒痰盂、洗碗碟、煮饭买菜等,那时我最渴望得到的是一对售价3港元多的‘冯强’皮鞋,但也没能力购买。”谢瑞麟说,当时最大的慰藉就是把“打斧头”得来的钱省下,然后到大光明戏院看戏。
当谢瑞麟在金铺学满师后,发觉自己只懂得足金的镶作技术是不够的,于是多用一年的时间,到珠宝行学会了西金的镶作。当一切的功夫都学会后,谢瑞麟便自己创业开金铺,那时他只不过21岁。
他向赏识他的行家借了3000港元,买了50两黄金,租了一间房子和买了一些生财工具后,便正式开始了他的黄金之旅。“那时我没钱请师父,只收一个徒弟,每日埋头苦干达16个小时。”经过5年克勤克俭的生活,以及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生意逐渐兴隆,谢瑞麟雇用的员工数目亦达至40人。1970年的时候,生产厂房增至13个。同年,谢瑞麟珠宝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谢瑞麟珠宝行于1987年上市。有了更强的资金来源后,公司的规模在1991年时已达到员工1100人。在1997年全盛时期取得过亿元的纯利,销售网遍布祖国内地(大陆)、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共75个销售点。据员工讲,谢瑞麟即使已贵为上市公司的主席,仍保持着勤奋工作的习性,他可以全年365天投入工作,因他喜欢以赚钱多少来评定自己的成就。
靠着他个人的努力,谢瑞麟终于建立了一个跨国的,起码是东南亚闻名的珠宝公司。这个成功,说明了谢瑞麟有着十分顽强的性格。这种倔强的性格使他能够克服困难,但是基于他那份过强的自信心,把致富与金钱看得太重要了,这又使他投人于更迫切地追逐财富的狂热之中。
在1981年和1982年,谢瑞麟已不满足于单纯做珠宝生意赚钱了。他贸然涉足地产和眼镜零售业,用珠宝赚来的钱大手买人商铺和物业。可是他进入的时机不对,香港遇上了中英谈判引发的信心危机,地产价格应声下跌,谢瑞麟在此亦铩羽而归。
他没有躺倒,包扎了“伤口”重新再来。谢瑞麟投人自己的老本行珠宝事业,在他的经营之下,规模做得更大。谢瑞麟对自己评价说:“我适合香港环境,做事勤力、肯拼搏、信用好。”想必是凭着这个性格特点,他才能够化险为夷。
由于1987年他的公司上市,他又找到了出击的机会。不过,可能由于那股压抑数年的雄心,使他变得更加急功近利。联交所在批核谢瑞麟上市资格时,鉴于他在1981年和1982年时挪用大量资金炒卖楼宇,令公司亏蚀甚巨。为免他重施故伎,损害股东的利益,于是在招股书中写明:“本集团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的珠宝首饰,不再参与地产有关的业务(惟珠宝业务与眼镜业务正常经营中,所须参与者除外),亦不再作与珠宝无关之投资。”
联交所可谓对他知之甚深,给了他严格的制约。
在作出承诺不足一年,谢瑞麟的欲望开始膨胀。他于是破戒斥资收购湾仔大街一个1.8万平方米地盘权益。他这个明显违反规定的举动旋即引起联交所的不满,要求他为所作交易做解释。在触怒了联交所后,谢瑞麟才想办法解除禁令所帯来的限制,他曾尝试把旗下地产业务分拆上市,但因为遭联交所和证监会否决而告吹。最后,他在1990年成功夺得裕兴地产控制权,作为集团投资地产的旗舰。
谢瑞麟看见别人做房地产十分容易地赚钱,又开始动心。1990年他再度涉足地产业。他欲在地产市场一展身手时说:“这次不同于上次,以前没有钱,现在则流动资金充裕,过去的历史证实,投资物业赚钱最稳健。”的确,1991年4月物业价值升值四成,证明他当时没有判断错误,可惜的是,这只潜藏已久的狮子太过雄心,刚出洞便想尽揽外面的猎物,于是招致另一次失败。
谢瑞麟急于事功,一下子买人大量的物业,致使集团截至1991年2月负债达9亿港元,负债比率高逾140,单是利息支出已达700万港元。员债过重下,谢瑞麟必须想办法减负,于是同年6月把裕兴股权连同湾仔地皮一并以两亿港元出售,买家是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
命中注定谢瑞麟与地产无缘,在出售股权和地皮后,中英就新机场谈判渐趋明朗,更在7月中签订新机场谅解备忘录,楼价上升得如坐火箭,结果杨受成在该地皮之上建成英皇集团中心,总值约20亿港元,而谢瑞麟只能捶胸顿足,眼巴巴地看着这“肥美烧鸡”落人别人口里。而这位杨受成,就是捧红许多香港艺人(如容祖儿、谢霆锋)的大老板,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是谢瑞麟让杨受成很快富了起来。
聪明人绝不会在同一块石头上绊三次跤,这句哲人的话被谢瑞麟打破了。
谢瑞麟是个生意场上的聪明人,可他偏偏摔了“三次跤”在1997年6月,即是本港楼市接近顶峰时,谢瑞麟斥资金5亿港元,向丽新集团购入尖沙嘴宝勒港的宝利商业大厦。于是,在1997、1998年度,集团负债升上最高位,金额达13.4亿港元,负债比率升至自1992年以来的最高点,达100。为了减轻集团的财政压力,自1998年开始,集团不断变卖资产减债。其中有为数不少的物业要蚀让给买家,例如谢瑞麟1999年8月出售海逸豪园两个单位时,合共蚀850万港元。同年9月又再以蚀让价810万港元出售西半山荟萃苑一单位,亏损额达520万港元,而位于铜锣湾轩尼诗道455至457号铺则以3500万港元出售。
谢瑞麟只得变卖资产抵债。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谢瑞麟的性格与作风来了。他少年时代十分困苦,是靠21岁时白手起家打出来的天下,因此,我们可以说,谢瑞麟几乎是同越大夫范蠡的长子一个样,十分吝啬和看重钱财,并想急于使自己快富大富起来,正是这种挣大钱的急性病,使他栽了三次大的跟斗。
但是,我们也看到,谢瑞麟正是少年时的苦难磨炼与独立创业精神,培养了他不屈不挠的个性,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了再爬起来,永不言败。
有意思的是,我们也看到了这里面存在着一种机运,谢瑞麟注定是该做珠宝生意的,与房地产无缘,一做房地产就输,如果按现实主义的态度看问题,那么他在珠宝行的生意中是个内行人,而在房地产生意中却是一个外行,并且珠宝生意可以说是一种稳妥生意,而房地产却是一种与炒股具有同样不可测因素的“风险生意”,他的失败,就失败在自信心太强,挣钱太心急,盲目涉足于外行生意所致。
成亦萧何,败亦萧何,谢瑞麟成亦由于少年时期的磨炼与性格的成型,败也是他少年时养成的急于改变自己命运的心气。
这个失败的例子恐怕能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教训,当我们到达中年时,当我们的事业有了开端与成就时,我们再要做下去,再要决策,就必须审视一下自己的由少年时养成的性格,看一看存在着什么缺陷,然后再加以弥补。
但是,话又说回来,人的最难处不是认识外部世界,而是认识自己,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估计得过高,往往认为自己的任何决策都是正确的,即使明知错了,还想拿客观理由来搪塞,很难自以为非,人类这种自我欣赏自我高估的积习,恐怕是事业成功的最大敌人。
四、人生中还会有一至两次的转折
现实生活对于人性格的影响,儿童至少年时期的经历是绝不能低估的。这数年或十数年的教训,会让这个人记一辈子,也不知不觉地“运用”一辈子。
少儿时性格因素会在两个方面显示其作用。其一是它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其二是它会转化到遗传基因中去,使他的孩子带上若干的印痕。因为这个人到了青年时代就会恋爱与结婚,而少年时的影响正赶在了他结婚之前。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了人的本性是很顽固很难变化的,尤其是最本质的一些方面。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人的本性有着易变的一面,即当某个人遭遇到重大挫折和教训之后,这种打击会使这个人产生龟缩力和性格的转向力,这时人的性格就可能产生一次重大的转换。现在有一个电视剧,名叫《撞破南墙》,撞到“南墙”不回头,正是说明了那些具有固执性格人的固执性。不过,社会的阻抗力量有时是十分强大的,或者你没有把“南墙”撞破,却把自己脑袋撞破了。脑袋撞得鲜血直流,南墙还依然如故,那么,这个人怎么办呢?总还得屈服于墙下,总还得易道而行吧。面对这样的情况,不改一改自己的性格就行不通了。
像康有为、梁启超的锥新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的顽固势力把持朝政,不改初衷与性格的谭嗣同决心撞“南墙”而死,其余不敢撞‘‘南墙”的人都逃跑了。这以后的下半生,不仅仅是他们的思想、情绪、观念都为之一变,性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像谢瑞麟先生,三次投资房地产,三次栽了大跟斗,今后虽然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不会变,但性格的某些部分(例如急躁的急功近利性格与思想)恐怕就会变一变了。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男人与女人,尤其是女人,到了更年期之时,脾气与性格也会为之一变。这是人人都可以体会到的,用不着多讲。
人的心情、想法、性格是否会变,取决于身体内部激素与其他生化物质的变化,比如,我们的心情不好,或者某些男子得了抑郁症,原来乐观谦和的人突然变成了一个焦躁不安,粗暴无理,甚至殴打妻子和孩子的不讲道理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外因很可能是失业(中国人叫下岗)、失恋、受压或其他重大变故,内因则是与脑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神经传递素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颇有关系。有些遗传缺陷或其他原因会导致脑中神经传递素的数量发生变化。而有些轻度的抑郁症可能是由于睾酮不足;睾酮不足可以引起诸如疲乏、消沉、性功能障碍等典型的抑郁症症状。
这就是说,一个人在出生之后,儿童及青少年阶段,身体里的生化学物质是充裕的和平衡的,进人更年期或老年之后,数量减少了,平衡被破坏了,于是就产生了情绪与性格的变异。
这就是我们在这一节里阐述的第二个问题,一个人的性格,到了中年或老年还会有一变(至少是一变),但是,这一变与少儿时不同,少儿时的经历会进人基因遗传,这时就不会了。因为凡是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绝大多数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到了十几岁二十几岁。这时,作为性格有变化的父母亲,他们只能通过口头教育或书信联系把自己的教训告诉自己的子女,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不重蹈父母的覆辙,进一步完善与塑造自己。
五、感谢对手,感谢危机,感谢压力
少年吋代家庭的不幸与经历的艰辛,会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也会慢慢遗传到他后来所生子女的基因里;而中年时遇到的突变,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同时这个人会言传身教,告诉自己的后代。
我们人从出生到死,会经常碰到生活环境与生活状况的大起大落,地震与海哮,天灾与人祸,生意的成败和官运的跌宕,婚姻的结合与离异,子女的成器与不孝,朋友的忠信与背叛。如此等等,一生中会遇到太多的意外与不幸。正像我们曾经说到过,人的基因每十秒钟便会受到一次外界细菌、病毒和气候不适等的侵袭一样,我们人也每天每时都可能受到这些不幸的折磨。上面说到的少年时代与中年吋代的性格养成和转换,其实一言以蔽之,就是压力与挫折铸成了人的性格。
我们的左脑是记录现实生活经验的大脑,以上这些例子,可以进入到脑子的记忆库存中去,右脑却不会作全部的记录,它已经省略了许许多多的具体部分,留下的是一个本质的记忆。
右脑本质记忆的规律只有一条,那就是人类的基因所以有今天的成就(这种成就造成了人的多种多样性格),就是拜赐于对手、对抗,拜赐于危机与压力。
有位动物学家对在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动物考察中,发现一个现象:河东岸的羚羊生殖能力比西岸强,它们的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这位动物学家起初不解,羚羊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都相同,何以有此差别呢?根据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动物保护学会作了一个试验,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捉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被狼吃掉了。谜底被揭开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出没着一群狼。羚羊生存在一种“竞争氛围”中,优胜劣汰,增强了生存能力。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袷恰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的缘故。
这种生态现象,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对竞争、对敌手的看法。有压力,有挫折,有经常的变故,能锻炼意志,增强抗争力。记得有一顶医学资料表明,一年里不患一次感冒的人,患癌症的概率是经常患感冒人的6倍。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憎恨对手与压力,反倒要感谢对手与压力,因为正是压力与挫折才使我们变得坚强,变得聪明,变得对社会有了适应能力。
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中国的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孟老夫子也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难、挫折、压力、对抗与竞争,其实正是使一个人能够成熟其性格,使得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先决条件。我们平常的生活经历都会使我们知道,山区里的家境困难、生活凄苦的孩子,反而学习好,城市里家庭富裕、生活优越的孩子,反而难成大器,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每个人一生出来,他的基因里已刻下了这个经受挫折与压力的结果,这个基因已难改变了,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左脑对现实的摄取,使我们的经验与阅力再翻腾几个起落,让我们的性格变得更加坚强与抗风顶浪。
注释:
苏开源:2000年4月5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