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40610400000007

第7章 编织工艺

第一节脏毯

藏毯主要产于西藏及青海、甘肃和四川的藏族地区,其中西藏拉萨、日喀则、江孜以及青海湟中等地的藏毯尤其有名。20世纪初,自英国和印度的商人进入西藏的亚东和江孜地区后,藏毯不再仅仅作为向帝王朝贡的贡品,而开始作为西藏的大宗物品远销印度、英国乃至北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藏毯的生产和贸易快速发展,产品档次不断提高,远销欧美的等几十个国家。

藏毯的传统生产工艺,经过2000年的实践提炼和发展而形成了以“穿杆结扣法”为主的编织特点,并贯穿于梳、纺、染色、捯线、手工纺织、平剪和洗涤制作等生产流程,具有密实、厚重、平软、细腻,色泽鲜艳、洗涤不褪色、不掉行和经久耐用等特点。传统的藏毯使用天然的植物和矿物染料进行染制,其色泽柔润自然,并且不易脱色。藏毯特有的打结编织法,使得毯面形成自然的横向条纹,看上去重重叠叠、层次分明。藏毯经过粗剪和精剪的多次加工,最终达到图案突出、线条清晰的效果,并增强了毛绒的厚实感,体现了粗犷、古朴之美。加之浓厚民族色彩的图案花使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堪称工艺精湛、美观大方,在国际市场享有很高声望,与波斯地毯、东方艺术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

一、藏毯的类型

藏毯藏语叫“年森”,大体分为三种:一种用牦牛毛绒捻纺的毛线和羊毛套织而成最佳的长毯属上品,可以样式不变花纹,质地柔软、美观大方、重量轻,适宜在藏南气候温和的地方用。另一种是用绵羊的细毛捻的毛线织成属中品,这种藏毯有素色和花样两种,花样藏毯用彩色毛线织成,这种毛毯也较薄,城市居民普遍喜欢。还有一种是用牦牛毛和羊毛线混纺织成或用纯羊毛线织成,属下品,混纺强的藏毯黑白分明,煞是好看,深受农牧民的欢迎。这种藏毯,比较粗厚,耐磨耐脏,适合外出旅行之用。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藏毯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寺院用毯,包括禅毯、幡毯、柱毯、挂毯、法舞毯和门帘毯等,其图案与配色极为讲究,多用龙纹、八吉祥、金刚杵等佛教图纹;另一种是民用毯,包括萨垫、卡垫和鞍毯等,其更注重实用性,图案多为虎皮纹、狮纹、龙凤纹、花卉纹以及一些吉祥符号。其中“萨垫”是指铺在地上的毯子,一般铺陈在茶桌前,其规格多为4尺×8尺、6尺×10尺等,宽度一般都不超过6尺。“卡垫”则是指铺在坐垫表面的裁绒垫子。鞍毯可分为马鞍垫和马鞍盖,藏族人民一向重视对马匹的装饰,因此鞍毯也极讲究。

二、藏毯的图案

传统藏毯的图案风格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装饰图案纹样亦十分丰富多彩,其中单独纹样主要有:龙、凤、仙鹤以及象征吉祥的动物、植物和山水等;组合纹样有吉祥雍仲图符、“鼎”纹、“寿”字纹装饰、日月宝贝、吉祥八宝、国王七宝、二龙戏珠、凤凰牡丹、龙凤呈祥、万字永结等;此外还有属于汉地佛教文化的各种纹样。

西藏地毯图案构图的特点,大致分为五大类,即:江垫式、龙凤式、满地铺式、城廓式和嘎雪巴式。

江垫式:把取自锦缎上的缠枝西蕃莲式的波状图案,织在卡垫上的统称为“江垫”。当然卡垫图案来自锦缎的不单这一种,其它几种也有不少图案来自锦缎,但这一类形式比较明确单一、特别,也比较集中,是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约定俗成的。

龙凤式:龙凤式是所有龙凤图案卡垫的总称,它是按图案内容区分的,例如: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穿云龙、蛟龙闹海、二龙逐凤、凤凰戏牡丹等等,其纹样多半也是来源于锦绣服料。在长期流传中,有了固定格式,都离不了龙、凤、云、花、水,且多是反转对称或相向对称。

满地铺式:这一类图案的纹样来源极为广泛,内容也很丰富,有取自藏靴上绣花纹样的,有取自古代中原的绣花衣料上的,有来源于藏族建筑装饰上的,也有从印度丝绸和织锦上搬来的等等。无论它们的内容和风格有多么大的差异,但在章法形式上却有着很多相近的地方,如:纹样布满全毯,且分布均匀,通常无边。整个图案往往形成两个或三个较为明显的节次,两端两个节次一般都取对称形式,不管中间一个节次所占面积大小,或者只有两个节次,两端总是以向心的趋势向“半个线”集中,人们把这样特征的地毯称作满地铺式。

城廓式:藏语中把锁口“丁”字纹的叫“加架”意即汉地城墙。其特点之一是有边框纹样,而且多带“丁字纹”小边,形如城廓,人们借助这层意思把凡有完整边框纹样的图案称作“城廓式”。最常见的大边形式有四种:锦纹盒子边,盒子里的纹样多为暗八仙、佛八仙、国王七宝或三者杂而用之;水纹边;花草边;八仙、八宝和七宝边。

嘎雪巴式:嘎雪巴·曲杰尼玛,江孜贵族,曾任西藏地方政府的噶伦。他对卡垫图案尤有兴趣,通过对内地近代丝绸刺绣的研究,吸收了剌绣被面和剌绣衣料上的大花大叶以及整枝花的形式,并结合卡垫的生产工艺特点,创造出一种类似内地“彩花式”的新图案,深为藏族群众所喜爱,人称“嘎雪巴白萨”。嘎雪巴式的特点是章法自由流畅,形象色彩突出,有些像内地早期的“彩花式”图案,但又不讲究气势空间,花纹比较均匀地分撒在所有的空地里,其典型格式是四角有四块水纹。分类者把后来的一切大朵大枝,三点交错或两点对称排列的花卉图案,全部归入这个类型。

三、藏毯的色彩

藏毯花色美,用色丰富,过去染色用料主要是植物、矿物、色土等,将其调配制成各种不同颜色,其次是从印度、尼泊尔等邻国进口化学颜料。目前江孜、日喀则等卡垫厂家的产品,使用的多是进口或内地生产的化学染料,也有的厂家仍然沿用土产染料。

土产颜料的基本颜色有蓝、绿、黄、红、紫红、金黄、白、棕、黑等几种。

蓝色:仁布县出产的一种叫“挺”的蓝色矿石,经过粉碎、研磨后就可使用。使用时要加入适量的“究鲁”,是仁布县出产的一种灰黑色的泥土,其自然状态很像炉焦子,遇水溶解,两种染料备齐加工后,投入染池,搅拌均匀,再将毛纱放入染池,浸染一天以上即可得蓝色,浸染的时间越长,所得的蓝色越深。还有一种叫做“惹木”是印度进口的颜料,质硬如石。用清水泡,等吃透水以后再将其研细呈糊状,加入50℃左右的温水,搅拌均匀后随即把毛纱投入浸染,五分钟后可以得到月蓝色,十分钟就能得到二蓝色,半小时即可染成深蓝。用“惹木”时同样要加入适量的“究鲁”作为助剂。

黄色:黄柏、梓子、大黄等植物均可染得黄色,其中大黄用得最多。大黄藏语叫做“秋落”,它的叶可以染浅黄,根可以染深黄,另有一种发红的大黄根还可以染成锈红色。

绿色:用大黄叶罩染深浅不同的蓝色纱即可得到不同的绿色,但染得的绿色近似于干菜绿,色头不甚鲜艳,如果用深黄罩染不同深浅的蓝色纱,就会得到不同色泽的秋香绿。

除了上文提到的天然颜料,藏毯还有“斯秋”、“玛秋”、“白土”、“纳翠”等矿物和“达巴”等植物染料。天然颜料的着色后稳定性强,持久,又能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比较好,由于是传统工艺,操作熟练,质量可靠。由于采集、加工这些染料所用时间长、工序繁杂,如今大多数人都使用化学颜料,虽然成本高,但简便快捷。

第二节藏被

由于纺织藏被用料多,售价高,产量低,在旧西藏只能供少数富裕差巴和贵族们享用,一般百姓无力纺织或购买。西藏和平解放后,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其生产规模和产量有了很大发展,并已成为大众消费品。

藏被传统产品有爱尼、爱松、爱西和足介4种,具有细洁、平整、柔软、密度紧、质地厚、传代性强的特性。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西藏高原高寒,风沙大,又不产棉花,藏民利用本地羊毛原料制作被子。重量一般为5——10公斤。藏被细结柔软,防风防寒性强,经久耐用,为睡卧保暖佳品。它的规格主要有四种,即单股线、双股线、三股线和四股线织的高级藏被,重量分别为5公斤、7公斤、8公斤和12.5公斤不等。

第三节氆氇

氆氇为手工织成的毛呢,也叫藏毛昵,是藏族人民手工生产的一种毛织品,可以做衣服、床毯等,举行仪礼时也作为礼物赠人。氆氇是加工藏装、藏靴、金花帽的主要材料,相传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藏族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而普及。

氆氇细密平整,质软光滑,作为衣料或装饰的优质毛纺织品,是以西宁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首先将羊毛用纺锤拈成线,借助简单纺架手工操作。用此方法,一个技术熟练的妇女,一天可织近3米氆氇。然后将羊毛用纺车纺成线,再用梯形木结构织机纺织。织氆氇用的是老式木棱织机,织好以后是白色的,宽24厘米左右,可以作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彩的。

一、氆氇的类型

传统氆氇主要有加翠氆氇、毛花氆氇和棉纱氆氇三种。

加翠氆氇——斜纹编织,有紫红、枣红、深红、草绿等颜色,幅宽约27厘米,匹长18米左右,一匹正好适合缝制一件藏袍。加翠氆氇的纬线极紧密,因此用其制成的藏袍不易被雨雪淋透,适应牧区多变的自然气候。

毛花氆氇——横纹编织,色彩鲜艳、质地厚实、挺括耐磨,一般用于缝制褐衫的镶边或做藏靴的靴腰。毛花氆氇的花型可以分为十样锦和十字花两种:前者又叫条花或邦丹,是用彩色纬纱织成红、绿、黄、紫、蓝、白等不同颜色的彩条,每幅图案用8个左右的颜色对称循环排列;后者又叫档子花,是在十样锦的彩条的基础上,在每个循环间以5厘米左右的白色或黄色的彩条格隔开,格内印4枚或5枚红蓝或红紫色十字做点缀。

棉纱氆氇——其颜色、规格和用途同于毛花氆氇,但适于衣料镶边之用。

二、氆氇的等级

氆氇根据选料不同,由优至普通依次分为5个等级,即“协玛”、“提玛布珠”、“卡夏”、“果日”和“青孜”。

“协玛”——取用绵羊的下颌至喉部以及绵羊背上的软毛编织而成,不足部分再从绵羊身上挑选细软的羊毛补齐。

“提玛布珠”——取用绵羊背上的软毛编织而成。

“卡夏”——多取用绵羊细毛,取料差于“提玛布珠”。

“果日”——取料比“卡夏”又差一等,织成品较粗糙。

“青孜”——取用粗、细羊毛的混合毛,且粗羊毛多于细羊毛,织成品是最次的氆氇。

从前富裕人家多用“协玛”缝制袍子,一般家庭的人平常穿用“提玛布珠”缝制的袍子,在节日或重要的日子才穿用“协玛”缝制的袍子。农民则大部分穿着用“卡夏”或“果日”缝制的曲巴。“青孜”则主要用来制作鞋帮、鞋垫和门帘内衬等。

三、氆氇的制作

织氆氇的木制机藏语称“特赤”。织氆氇时先将经线一端固定在氆氇机上,再将经线穿在篦子状上下有梁儿的工具中。纬线绕在比筷子略粗的竹竿上,在竹竿空心中插进铁丝,将其固定在梭子里。织氆氇时手脚并用,脚踩踏板使经线上下移动,将装有纬线的梭子来回在经线中穿梭。穿过一次便用篦子状工具推打几下纬线,发出“哒、哒、哒”的响声。推打后使纬线紧紧固定在经线上。如此操作直至织完氆氇。

将织好的氆氇搭在木杆上,用瓦片刮氆氇里外两面,直至刮出毛为止。随后用一种叫“刺玛”的荆棘燃一小堆火,两人配合将氆氇外层在火上平展地燎一遍,接着用钝菜刀刮去上面的余烬,可使氆氇挺括美观。然后在氆氇面上撒上青稞酒糟后折叠起来并拧紧后放入水中用脚踩,待用手能摸出毛为止(一般踩一天)。接下来在氆氇两头穿木棍拧出水,拧干水后两人配合一段一段地拉展氆氇,之后一人抓住氆氇的一端,一人把氆氇用力卷在木棍上,缝上露出外面的一端,将裹成一卷的氆氇置于一块木板上如擀面条般来回用力滚压一天最后拿到屋顶上晒,在未干透有点潮湿时就可染色了。

染色时在院子里置好染锅,烧上火。染色前先将核桃的干外果皮放入染锅,再倒入染料。用木棍搅拌后缓缓放入氆氇,熬一个多小时;将染料水冷却后不急于捞出氆氇,泡上半天至一夜,使颜色固定之后捞出氆氇到水清的河边漂洗晒干。在氆氇未干透之前就卷起阴干,期间须经常翻看,以不使氆氇发霉。若置于日光下暴晒,氆氇就将变得松软、不挺括,影响质地。等级越低的氆氇,工序就越少且简单。

第四节邦典

邦典是藏族妇女的藏装上的一种特殊标志,是一种五颜六色、细横线条的氆氇(藏袍原料),后来成为藏族妇女喜爱系在腰间的装饰品,也就渐渐成了藏式围裙的代名词。它的原料与氆氇相同,但比氆氇单薄、精致、小巧。藏族人用邦典来制作妇女的坎肩、围裙和挎包,或者镶嵌在藏袍边上,现代人还用它装饰客厅的墙壁。

邦典是羊毛织品,编织精密,美丽大方,色彩艳丽。它的生产首先要将羊毛纺成线,再染色和刷毛,织成条状后再缝合成围裙。围裙织法独特,编织精密。邦典有宽纹和细纹两种,宽纹以强烈的对比色调相配制,具有粗犷明快的风格,为广大农牧区妇女所喜爱;细纹以纤细的相关色调组成娴雅温和的格调,为广大城市妇女所选用。

邦典的制作工艺并不简单:最初的原料是上好的羊毛,经过梳毛捻线(细捻为经,粗捻为纬)、上织机(经机梭打、编织等)、织图、着色、反复浆染、揉搓、晾晒等工序,一条成品的邦典才能完成。其中,染色是用藏族特有的民间工艺调制的岩石和植物染料,羊毛线可以染出20多种艳丽的色彩,而且绝不会褪色的;制作邦典时捻线更是费时费力的活,男人干不了,所以自古就是女捻线,男织机。

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是藏族围裙的主要产地,因而有“邦典之乡”的美称。据有关资料显示,杰德秀镇生产毛织品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生产围裙也已有五六百年。在历史上该镇店铺众多,家家户户都拥有一台或多台织机,所织造的氆氇曾为历代贡品,相传文成公主所穿的氆氇服装便产于该镇。经过世代传承和改进,杰德秀镇的毛织品在品种、图案、色彩和技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镇上几乎家家生产毛织围裙,产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及西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