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吃来发泄情绪、试图改善情绪的,并非只有“夜间进食综合症”患者,还有情绪型暴食者。
情绪型暴食者,顾名思义,即因为异常情绪(伤心、欢喜、孤单、无聊等)而不是饥饿产生的暴食行为。比如曾经的网坛霸主莫妮卡—塞莱斯。
莫妮卡—塞莱斯是历史上人气最旺的女子网球选手之一,她16岁时(1990年)就夺得了法网冠军,成为最年轻的大满贯冠军。但是,就在她的网球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在1993年德国汉堡站的1/4决赛的休息时间,一个名叫君坦·帕奇尔的格拉夫球迷,从看台溜到她身后,将尖刀刺入她的后背。当时,莫妮卡只有19岁。
后来,背上的伤口痊愈了,心灵上的伤口却依然存在。从那时起,她开始恐慌,害怕没有亲人陪伴;开始失眠,几乎每天都需要依靠镇静剂才能入睡;也开始暴饮暴食,试图用饮食来消除自己的紧张情绪。
1996年,走出困境的莫妮卡夺得了澳网冠军,但更为不幸的一件事发生了——她的父亲因癌症去世。在这样的打击下,莫妮卡的暴食症复发了,体重超过了正常体重35磅。据莫妮卡说:“在所有这些发生后,吃成了我治疗心病的方法”、“每天很早就开始吃,但深夜还要吃夜宵”、“你随便说一个城市的名字,我可以告诉你那里最好的意大利餐馆在哪里”。
为了重回网坛,莫妮卡决定减肥。为此,她雇了一些很棒的训练师和营养师,买了很多饮食方面的书籍,甚至背熟了每本书上的所有内容。但是,她还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食欲。
一次又一次地节食失败之后,她才意识到“关键不是食物,而是情绪”,只有她自己才能控制情绪、食物和体重,而不是她的家人、她的教练或者那些优秀的训练师。于是,她开始改变自己的观念——“食物只是食物,不是什么逃避的方式”。最终,她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体重。
正如莫妮卡所言,情绪型暴食症的关键不是食物,而是情绪。只有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住进食量。当然,能控制他们情绪的,不是专家,不是熟悉的人,更不是陌生人,而是他们自己。
大家都知道,世间很多事物都有周期,有高峰也有低谷,人的情绪也是如此。这可能和我们人体能量的循环有关系。而食物也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救情绪低落,但长期这样做,就会破坏我们身体原有的情绪周期,让我们离积极情绪越来越远。因此,情绪型暴食者要想办法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放下内心的抗拒,不要管它是怎么来的,也不要想怎么让它走,要允许自己不高兴,相信花落总会花开、低谷过后就是高峰,而不是把止饥解饿的食物当成拯救情绪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