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达和周润发因为30万借款的事情而绝交,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吴孟达、周润发是无线艺员训练班的同班同学,两人交情很深。当时吴孟达走红时,周润发还在跑龙套。吴孟达帮了周润发很多,周润发也非常感激。1971年吴孟达考入TVB艺人培训班,演了《楚留香传奇》里的胡铁花后事业一度冲到顶峰,用他自己的话说“红得就像现在的周杰伦”。但他1980年欠下30万元赌债,无戏可接,破了产。他只好向好友周润发借钱遭拒,两人一度绝交。
“我当时第一个想到的是最好的朋友周润发,没想到他对我说了一句:你自己解决!当时我非常恨他,我领悟不了那句话,30万对他来说算什么啊?我想自杀。”吴孟达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受伤。不仅周润发,身边所有朋友以及他的师弟杜琪峰也都认为他是一块烂泥。回想往事,吴孟达眼泛泪花。
1988年,吴孟达和周星驰相识,开始了第一次合作。此后,他重整旗鼓,成为了周星驰的御用配角,事业再一次达到了顶峰,而回望过去,他了解周润发的举动绝不是很看重金钱的人。周润发热衷慈善公益,在圈中有口皆碑,在汶川大地震捐款中,有一笔上千万的匿名捐款。很明显,周润发不借钱是为了帮助吴孟达,不忍他继续沉沦下去。吴孟达后来能重整旗鼓,除了要感谢周润发外,还应该感谢一个人,他也向杜琪峰借过钱,遭到拒绝。
所谓的救急,用一句古谚可以理解为饥渴时点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不救穷是说古人讲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把钱给穷人,倒不如教穷人怎么样赚钱,如果直接给钱,会让穷人有依赖心理,有的更加不思进取。就像当初周润发和吴孟达一样,如果周润发那个时候帮助吴孟达,吴孟达也许并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成就,也许他就此成为了别人口中的那块扶不上墙的“烂泥”。所以,与其帮助朋友解决一时之困,不如鼓励他脱离苦海,而不是让朋友继续在苦海中沉沦。
老人家的名言“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更提示我们,长久坚持一件事很难。让你的朋友明白,我可以扶你一把,不能背你走路,只有这样,受于困难之中的朋友才能独立行走,甚至健步如飞。这世界需要爱心,对弱者的扶助无可厚非且值得提倡,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强调贫困者的窘境而忽略了贫困的根源,古有“救急不救穷”一说,不是没有道理。在大家扶助贫困的同时更要让被资助的朋友认识到贫困的根源,这才是助人之本。
不要随意打听朋友的隐私
每个人心里几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不管是情感上、学习上的,还是人际交往中的,总之涉及的领域特别广泛。每个人都在尽力地维护这片属于自己的领地,避免他人的践踏,哪怕是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也绝对不能动。然而,在生活中总是有那种好奇心重的人,不仅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还喜欢广而告之。其实,即便是你关系最密切的朋友,甚至是不会生你气的家人,都不应该随意地去打听对方的隐私。尤其是网络发达的年代,每个人几乎都没有隐私可言。隐私能够保存在内心中,而不被对方发现,几乎已经是最昂贵的请求了。
其实,能守住秘密,这既是对他人秘密的尊重,也是个人自尊的一种表现。但是仍有一些人因为某些虚荣心在作祟,而松动自己的牙关,既让自己处在“大喇叭”的境地,又让朋友蒙受了损失。我们都知道守住别人的秘密,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别人对你寄予了无限期待与信任时,也同样附赠了你许多无形的压力。若想要自己不用有话憋着不讲,你可以从一开始就不要去打听朋友的隐私。
公司新来的同事小周,刚开始的时候与大家相处得还算融洽,但是没过多久,大家就开始有意无意地疏离他了。原来小周刚到公司的时候,大家看他为人亲切,也乐意与他交往。可是慢慢地就发现了他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总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为此还惹上了不少口舌是非呢。
有一次,他跟小李一起去吃饭,在路上碰到了另一个部门的主管。相互打过招呼以后就各自离开了,小李也没有针对那个主管有太多的话题。但是吃饭的时候,小周的好奇心上来了,开始询问那位主管的个人事情,比方说那位主管的性格、喜好,甚至连别人的家庭情况也要探究一番。小李对此很是反感,匆匆吃过饭以后便自己离开了。
小周无事的时候,喜欢在别人的工位上待着,还翻看别人电脑里的文件和抽屉里的私人物品。用他的话说,大家都是同事,要经常在一起工作的,不存在什么秘密。他的这些不良习惯引起了大家的反感,因此他经常因为这些事情而与同事产生争执。渐渐地,同事也开始疏远他,甚至连自己的电脑都设置了密码。
其实,小周的这些行为,在心理学中,被称之为好奇心理和控制心理。好奇心理是人类的天性,但是由于社会和道德的约束力,被逐渐地化解。而小周自身不仅缺乏约束力,连本来正常的好奇心理也被他种种让人厌烦的行为扭曲了。其实,好奇心和控制欲是并存的,现实生活中,大家都会有意无意地在打探别人隐私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隐私设置防护栏,以便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来保护自己,不使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
人与人交往中,保持适当的距离,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所以,一个人总是能做到在保护自己隐私的同时也能尊重别人的隐私。即便是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绝大部分人也是非常忌讳别人探听自己的隐私的。
王静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她从不打探别人的隐私,当然,也不允许别人来打探她个人的事情。在公司,她没有关系特别近的同事,跟大家的关系也不是那么冷漠、紧张。对于工作上的事,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到了吃工作餐时或者坐在了班车上,她就俨然成了另外一个人:别人谈论家庭、孩子、游玩聚会的时候,她总会戴上耳机,以局外人的身份与他们保持着距离。其实也不是她故意装神秘,恰恰相反,她把自己的圈子分得很清楚,在不同的人面前她会说不同的话,扮演不同的角色。以致于很多同事都不知道她的家庭住址,也不清楚她家孩子的年龄。不过在王静看来,这样其实挺好的。她认为,跟同事聊过多的私事,聊得愉快还可以,如果不愉快就有可能让人产生误会,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所以,她从不跟同事谈自己的私事,也不去打探同事的私事。
我们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那么一群人,他们时常聚集在一起有说有笑,东家长李家短地谈论着别人的事,有时更过分地是拿彼此的隐私开玩笑,以了解到更多的隐私为傲。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那么,如何做到尊重别人的隐私,并且有效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呢?下面给出一些技巧作为参考。
1.不主动透露自己的隐私;
2.在交际中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3.谨记他人的家庭与自己无关;
4.女人的底线是年龄,男人的底线是金钱;
5.抑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可刨根问底;
6.切莫拿隐私作为交换;
7.远离搬弄是非的人;
8.上司的隐私碰不得,同事的隐私要回避;
9.开口前请三思,不可做传播隐私的源头。
需要谨记的是,不是任何人都喜欢他人来打探自己的隐私的,更不要说拿自己的隐私开玩笑了。因为当自己的隐私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时候,自己便会从内心产生一种不安,这种不安恰恰是与我们追求的心理安全感相违背的。所以,凡事尽可能管住自己的嘴,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与人交往尽量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获得好人缘。
再伟大的交情,也要拿捏好尺度
“再伟大的交情,也要拿捏好尺度”。这是一种智慧的处世哲学,意思是说为人处世的尺度要把握好,给彼此都留一些余地。不管做什么都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可太过。若苦苦相逼,把一件事或一个人逼到了悬崖边,那对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事。凡事不做绝了,留一丝回旋的余地,在未知的道路上将会更加安全和稳定。
我们在生活中,唱的并不是独角戏,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分寸得当、见好就收的处事方式,给了对方或某事转机的余地,这也是一种宽容。这样做,有利于我们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设置一个标尺,这对于处在残酷社会中的我们来说尤其重要。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学会见好就收,因为留有余地,才有足够的回旋空间。
给人留下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下余地。若一味把人逼到死角里,就算赢得了胜利也不一定是好事。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因此留一丝回旋的余地,既是宽容大度的表现,也是维护人际关系的必要手段。就像走马行车一样,如果一下子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方,想要再调头就不容易了。因此,为人处世分寸得当,才能做到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坠入地狱》是英国当代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的作品,当时,安尼什就是凭借这一雕塑一举成名。
有一天,英国一名记者采访了安尼什·卡普尔。这位记者在工作外,也是一个雕塑爱好者,在聊了一阵后,他向安尼什·卡普尔请教怎样才能塑造出一个完美的作品。
安尼什·卡普尔笑着说:“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秘诀,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来讲,要当好一名雕塑家,要塑造出一个好作品,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了: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二就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
记者对这个答案感到很迷惑,于是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而且鼻子大眼睛小的话,那雕出的人像岂不是很难看吗?”
安尼什大笑起来,解释道:“因为鼻子大眼睛小,才会有修改的余地啊!如果鼻子大了,就可以往小里修改;如果眼睛小了,则可以雕刻得大一点。反之,如果一开始就把鼻子雕小了,便无法再加大;而眼睛如果雕大了,要想再改小可就太难了。”
记者笑了笑,顿时明白了留有余地的智慧。
其实仔细想想,安尼什留有一丝余地的智慧,在做人做事上也可以很好地体现。也就是说,为人处世,分寸得当,给自己和他人留一丝回旋的余地,话不说满、事不可做绝。这既是一种美德、智慧,也是一份情怀。
遇事拿捏分寸,留够余地,也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是做人处世中很关键的一个策略,也是一种审时度势后的思想升华。余地和后路每个人都有,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留出来。这一条后路,既是一种保全自我的策略,也是一个再生的机会。
一个善良之人往往能替别人考虑,因此也时常为他人留下余地,虽然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些金钱或名利,但最终却获得了比金钱更重要的感恩之心。我们应当灵活地处理事务,给人或事留有余地,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要把人和事往绝路上推。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对自己来说结果一定是好的。
在一个深夜,科朗先生加班回来。突然看见自己门口有一个人在东张西望,另一个在撬门锁。科朗先生毫不犹豫地拨打了报警电话,就在这两个小偷被押上警车的一瞬间,科朗先生发现他们都还只是孩子,其中小的一个仅有10岁。
经过法院审判,他们本应该被判半年监禁,但是科朗先生于心不忍,觉得这事还有回旋的余地。于是向法官求情道:“法官大人,我请求您,让他们为我做半年的劳动作为惩罚吧!”
经过科朗先生的再三求情,陪审团最终通过了请求。科朗先生把他们带回自己家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友好地对待他们。不仅教他们学习,还和他们一起吃饭劳动,讲做人的道理。半年后,两个孩子不仅身体强健,还学会了各种技能,而且他们已经不愿离开科朗先生了。科朗先生说:“你们还年轻,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很多年后,两个孩子一个成了一家大公司的经理,另一个则成了大学教授。而且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都会赶来与科朗先生聚在一起。
科朗先生本可送他们去监狱受惩罚,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凡事不可做绝,见好就收,留一丝余地比较好。于是科朗先生在解救了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相反,如果科朗先生没有这么做,而是把孩子送进监狱,那么半年后他们出来还是小偷,说不定还会向科朗先生报复。做事不留余地,那么以后遭灾的也许是我们自己。
人在社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拿捏分寸。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留一些回旋的余地,才会有足够的弹性空间。分寸这东西,就像一颗潜在的种子,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但谁都明白,只要大家达成共识,最终必然都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