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别了,北上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41820600000013

第13章 整个夏天都在564次列车上颠簸

7月19****离开北京,回到了湛江。我的档案还在北京,由母校就业中心暂时托管。

松江的学校看起来是没有指望了,我决定实地考察下一个目标——宁波的一个职业学院。这是一个民办学校,经过几次电话商谈,他们同意接受我,要我过去签协议。

我没有在民办高校工作过,对民办学校了解很少。我的原来单位上几位同事从部队转业以后在湛江一民办学校上课,从他们那里得知,一些民办学校管理很死,规矩多,要求教师坐班。民办学校给老师的基本工资低,上课课时费也低,一个月想挣4000块钱非常困难,除非上很多课。比如,每周上课20节以上,这样人当然很累很辛苦。民办学校还有一个与公办学校不同的就是,学校不注重科研,科研教研也很差,对老师的要求主要在教学,只要能上课就行,科研是次要的。我从同事那里对民办高校的了解就是这些。

从有关信息我了解到,宁波这所学校在民办高校中办的还是不错的。为了慎重起见,我和我爱人两人决定一道来宁波,对这座学校进行一番实地考察。

宁波是浙东一个重要港口城市,像湛江一样城市不大,但非常的干净,绿化的非常好,市区布局精致,绿树成荫,风光秀丽。这个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

我们从宁波火车站下车,经过城区,坐上5路车找到了学校。学校在宁波的西边,离市区约半个小时的路程,离梁祝公园不远。

职业学院的领导对这次招聘非常重视,人文系主任接待了我,然后给我引荐到人事处处长,再引荐给院长。年轻的院长非常热情,对我妻子的工作问题亲自拍板,安排我妻子做辅导员,工资跟正式编制一样。由于浙江省规定进入正式事业编制需要硕士研究生学历,这样我妻子就不能进入正式事业编制,退休按企业编制处理,学校交五金。“宁波的五金缴纳水平是全国是最高的”,人事处领导说。

至于我的待遇,从人事部门的介绍看,还是比较理想的。学校给引进的博士总共有十来万元,在校园内安排一套两居室的过渡房,据说,副高能拿到10万元,正高在12万左右。这在高校中还是不错的。有人总以为南方高校工资如何高,其实,南方高校比北方是要高一点,但也不想人们想想的那么高,更没有像一些人说的20万,除非你是特殊引进的知名专家。为了稳妥起见,我特定电话询问了我在宁波工作的一位亲戚,他有几位同学在这个学校当老师,不过是硕士毕业的,初级职称。他告诉我,他的那几位同学目前的收入大概每月三四千左右,我觉得校方的说法需要进一步证实。

晚上学院我们与老院长吃了一顿饭,老院长原是浙江大学的领导,在北京工作过,是一位专家型的领导,非常健谈,也很有见地,不久前还出了一本介绍学院成长历程的书,很遗憾,我没有读到这本书。从老院长的交谈中,我感到他们对这个学校的管理有章法,办学有想法的。

“事业管理专业就全仗你了”,临别时,人文系主任对我说。看起来,他对我是有期待的。我有点忐忑,因为我是学宗教的。宗教管理与事业管理有一定联系,但区别还是明显的。

我们这一次宁波之行收获还是有的。美中不足的一是学校位置有点偏,小孩读书不大方便。而且家属问题由于进不了编,退休以后待遇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上说,我们基本比较满意。

我们没有立刻签协议书,因为当时还有杭州一个学校有意向接受我们。与宁波那所学校谈完以后,我们驱车来到杭州,杭州这个学校在滨江区,位置好,学校环境好。这个学校是2009年底,浙江省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招聘会接洽上的。当时接待我的是该校人事处处长。经过面谈,她对我的情况比较满意,可以说在北京我就与人事处达成初步协议。后来我与人事处领导通了几次电话,主要问题还是家属安排。人事处领导表示,他们已将情况汇报给学校,估计有难度,但他们设法争取。

我们在杭州找到那所学校,人事处处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对于我的安排应该说是不错的。至于家属问题,解决一个工作可以,但是人事代理,工资待遇比较低。我爱人在湛江是事业编制,工作环境相当理想,听到处长这么一说,她又犹豫了。最终还是没有与这个学校签约。

我妻子每每说起我们的求职,总要后悔没有与这家学校签约。在她心目中,杭州这个学校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现在想想,即使我的工作没有解决好,到杭州那个学校也是不错的。哪怕到宁波也比现在强。”她说。

当然,在求职的过程中,说后悔的话是没有用的。因为机会稍纵即逝,人家不会把那个位子一直留着给你。

我们又从杭州折回湛江。

整个夏天,我们为了工作的事来回在这条线上奔波了几次,反反复复,没有实质性进展。时间过得真快,很快一个暑假就要结束,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上海一位朋友答应帮我们忙,在松江原来应聘的那所学校和其他上海的学校试试看。我的这位朋友在上海事业有成,人脉广泛。我想,只要他答应帮忙,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一直等到新学期快开学,上海还没有消息。我实在等不及了,已经9月初了,还没有任何消息。我预感上海一时无望,无奈之下,只好厚着脸皮给宁波打电话。这时我直接打给了人事处处长和院长,他们以为我不去了,听我说还想去,他们爽快地同意了,要我过去签约,并参加新教师培训。

听院长这么一说,我又立刻购票驱车来到宁波。从湛江前往上海方向的只有一趟车,564次列车,从湛江到浙江金华的。这趟车我过去坐过,后来到北京读书,几年没有坐了。564是过去那种老式车,没有空调,敞着窗户。电扇开起后,嗞啦嗞啦的响,由于噪音大,车厢里似乎讲话都听不清。这趟车是名副其实的老爷车,逢站必停,逢车必让。有时一让就是半小时、一小时。车停下来的时候,车厢里像蒸笼一样,少说也有40多度。坐这种车那可真叫遭罪。一趟车坐下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脸上漆黑漆黑的,头脑里昏沉沉的,满脑子都是车轮声。如果买不上卧铺,就只能坐硬座,20多小时坐下来,整个腿都肿了一圈,至少要三两天才能恢复过来。整个夏天,这趟车来回我坐了不下七八趟。

到达宁波天色已晚,考虑学校已经下班,我没有直接赶到学校,而是在市中心的一家旅馆住了下来,准备第二天再到学校。也似乎是命运作弄人,正当我准备第二天去和学校签约时,不早不迟,那天晚上我的这位上海的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松江那个学院的院长过两天要见我,和我谈谈。听他这么一说,我觉得上海是差不多了。上海差不多,就没有必要再到宁波去。如果签了约又不去,毕竟不太好。这样想着,第二天,我就没有到宁波那个学校。而是立刻折回上海,等待松江的这位院长的约见。我感到,这次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谁知道,这一等就一直等下去,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不知道是不是这位院长太忙了,把事情给忘了,还是怎么的,后来竟然杳无音信。没有办法,在上海空等了几天以后,我只好回到湛江。

如此阴差阳错,我的整个计划全打乱了。这可以说是我求职的一个转折点。宁波是不好意思再去了,自己反反复复,实在是给自己丢脸。好不容易找个单位就这样丢掉了。松江去不成,上海其他高校也没有希望,我的工作的事又重新陷入了僵局。这时已是2010年9月初了。

回过头来想想,宁波是我整个招聘过程中遇到的最为合适的一个单位,首先,上至院长,下到人事处、系里都对我的到来都很重视,可谓盛情难却。其次,由于他们当时缺乏学科带头人,去之后在专业建设上是有舞台的。再者,家属安排总体还不错,根据人事处的测算,家属当辅导员,一个月4000月收入没有问题。但就是这样,这次应聘最终还是无果而终,至今想想还有点觉得对不住人家。这个教训也是非常的深刻的。我为自己的草率付出了代价。

与此同时,华南有几个学校也有考察我的意向。其中一个是深圳的一个职业学院。对方系领导打了几次电话,约我去面谈,并承诺报销往返飞机票。对于深圳,我总有个偏见,以为那是文化的沙漠,不适宜搞宗教学。在网上看到的也都是对深圳不好的评价。我与一位在那里工作的老乡打了一个电话,老乡的意思是说,第一,学校开的工资在深圳一般,不算高。第二,深圳的治安不好,街头常常有抢劫的发生。听老乡这么一说,我又打消了去深圳的念头。当然,最关键是还是这家学校不解决家属工作。学校明确表示学校只能解决一个临时工,每个月不到2000元。在深圳得到这样的结果,我们去显然是不合适的。

深圳不去也罢,但丢掉杭州、宁波两个单位是一个明显的失误。

就业胜经第13条:见异思迁,得陇望蜀,当断不断,是求职的大忌。因为优柔寡断,临时改变主意,结果许多机会都耽误掉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