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一个折射着时代变迁的名词。
在改革开放之初,如果说谁是大学生,对谁就是最大的恭维。谁都为成为一名大学生而感到骄傲自豪。那时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响当当的国家干部,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那个时候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高考升学率低,能考上大学者十不有一。以我所在的中学为例。我的所在的中学是一所乡中学,规模在全县能排在第二。77年考大学,只有两个人考上,考得最好的是合肥工业大学,当时的全国重点大学。78年我们全校理科三个班约150人考上了7名,其中本科3名,专科4名。全校文科只有我一人考上,可见考大学之难。
那时的大学生还很少,国家对大学生实行统招统分,也就是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学生无需自己找工作。当时叫“分配”,多年后这个名词才改成“就业”。大学生大多分到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分到企业的很少。只要考上了大学就成了“国家人”,“国家人”自然很风光。
但这种风光持续了还不到10年,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教育体制的全面展开,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一阵阵扩招中,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峻。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01年为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10年631万……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80%,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2010年下降到65%。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将会持续严峻。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2006年达到85万。如果按一次就业率65%计算,2006年就有149万人不能顺利实现初次就业。这个数字意味着,在每1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中,就有3到4名不能顺利实现就业。
从薪酬方面看,也折射了大学生就业中的尴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让很多人惊讶地认清了大学生和民工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进城务工农民的月薪平均预期是1100多元,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平均预期仅为1000元。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出了问题。
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招工难,这种尴尬的局面近几年一再上演。教育专家指出,与以前相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矛盾已经从“入口”转移到“出口”,从入学难转移到就业难。我们不妨来看看这几组镜头:
镜头之一:失业大军成了没有方向感的“新盲流”。
今年3月6日,找了几个月工作未果的来自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广告专业的胡良奎,入住深圳宝安北路人才市场附近的一家每天只需10元住宿费的“十元店”。在这里,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一些大学生正在陷入找工“新盲流”中。“十元店”附近到处都是背着包、拿着地图、脸色沉重的大学生。他住在一个挤了14人的小房间里,空气中弥漫着脚臭味。整栋“十元店”旧楼里,聚集了几百名来深圳找工的应届大学生。一天中午,找工失意的胡良奎在“十元店”旁吃快餐时,看到一个漂亮女孩坐在对面一个劲儿地喝免费汤。胡良奎从旁人那里得知这是一位找工的大学生,现在没钱吃饭。胡良奎给她买了份快餐,结果女孩看着快餐就扒,痛哭失声。
在上海浦东新区最繁华的陆家嘴地段,也汇聚了100多名和广州、深圳“十元店”里相似的外地大学生。他们住在一幢破旧大楼第12层的简陋房间里,名称更时髦些,叫“求职村”。他们入住短则几天,长则一两年。吃3块钱一份的蛋炒饭,住15元一天的架子床,早出晚归,出门光鲜,归来垢面。几十人共用一台热水器,甚至栖身门板之上。
镜头之二:“面霸”成了“拒无霸”。
“面霸”是今年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行话,是指乐此不疲参加面试的人;“面霸”再被拒绝无数次而坚忍不拔的,就成了“拒无霸”。
广东海洋大学国贸专业的应届本科生吴锦方为了在广州找到一份工作,在今年2月份的20天内在网上投了近1000份简历,“连吃饭时都按着键盘投几下”。他得到过30多个面试机会,他赶了20多个,“差不多有两个星期,我就是部面试机器,从早到晚都排满了面试”。他对薪水的预期也随次递减,从1800元降到1500元,再降到1000元。“如果连每月1000元的工作都找不到,那我只有离开广州了。”他告诉记者。幸好,他最终找到了工作。但毕业于山东工商学院陈示富则没有如此幸运,他在“求职村”1204房间整整住了一个月,面试24次,参加13场招聘会,简历递出不计其数,结局还是空手而归。
镜头之三:考霸的无奈。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管理学院政治学专业的王胜德,被同学戏称为“考霸”。从去年12月25日起,他去过十几个城市考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检察院、法院、北京、上海、大连、福州、广州、深圳……”为了考公务员,他已经花了5000多元,这3个多月中有2/3时间在路上、在东莞至广州的火车上,他站着复习公务员考试资料,再站回来。“在东莞,没地方住,我就和同学的哥哥一起挤在民工棚里,蚊子乱飞,屋子很暗。”
据教育部门公布,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平均招录比达79.9:1。竞争比例最热的职位是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节能与科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竞争比例再创新高,达4961:1,出现了近五千人争一职位的现象。
报考公务员因为这种激烈竞争而在各大高校里“白热化”起来。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和惨淡的现实,有人自杀,有人患上抑郁症,有人最后迫于无奈杀猪、当仓库管理员、卖糖葫芦……
事实上,高等教育即使规模扩张迅速,大学以上学历人口数仍然只占我国总人口的5%、劳动力人口的10%。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相比于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也有不如。所以,有的专家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不是真正的大学生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严重不匹配。专家归纳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九大原因。
一是高校扩招影响。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6年为413万,6年内增长了仅4倍,增长速度超过就业市场容纳的速度。
二是学生就业渠道不畅。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三是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四是高校专业设置错位。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校培养不出来;高校培养出来的,市场又不需要。
五是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而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
六是学生仍然期望过高。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七是学生缺乏求职技巧。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八是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我国目前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九是文科教育质量低下。由于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
要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就业胜经第29条:找工作要比读书难得多,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这将是你人生第一场硬仗。在3个大学毕业生当中必定有1人不能及时就业。不是你就是别人,为什么必定就是别人?居安思危,苦练本领,素质过硬,才能占据主动。任何侥幸心理,都将可能使你面临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