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安门北、鼓楼南,有一座名为后门桥的石桥,由于其为漕运的重要孔道,位置显要,熙熙攘攘,是一个热闹的所在。
清末时,距该桥很近,有一个轿子铺,专供操办婚丧嫁娶事宜,老板姓刘,为汉军八旗,因其做事灵活、待人诚恳,店铺的生意一直不错。可是,民国以后,随着洋车、汽车、电车等更为便利的交通工具的普及,轿子逐渐被时代所抛弃,刘家轿子铺的生意一落千丈,不可同日而语。
1915年,民国四年,正当刘老板一筹莫展之际,一件喜事暂时冲淡了他愁云惨淡的面容:他的妻子为他诞下一位公子。看着孩子那圆圆的脸庞和大大的眼睛,他放佛看到了整个家庭的光明和希望,于是,他给孩子取名刘明光。
为了让小明光有能力支撑起即将破败的家,他的父亲毅然将其送入旁边最好的私塾使其接受系统的教育。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小明光天资聪慧、敏而好学,从不偷懒耍滑,绝对是一个读书的料。可是,长期的入不敷出逐渐让这个家陷入到了窘迫之境,在温饱甚至都无从解决的时候,上学显然成了一种奢侈与多余。
刘明光终究还是没能走上读书仕途之路,他不得不像个大人一样为生计而犯愁动脑、奔波辛劳。在他的童年时代,最让他兴奋的便是能够忙里偷闲到附近的杂耍场子去听段相声。他十分着迷于这种形式简单却包容万象的节目,也十分崇拜那些口若悬河口吐莲花的相声艺人们,尤其是张寿臣先生说单口相声时,仅仅一人,寥寥数语,就能让人开怀大笑拍案叫绝,这是怎样的魔力与神功啊!
每次当他挤进人群听相声时,他都像在盛夏时节跳入清凉的河水一般,让他感到整个身子透着那么爽快与舒畅。他有些贪婪地享受着每一分钟的快乐,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点,甚至忘记了自我。有些时候,他不得不选择离开,只是因为他的肚子早已经瘪得难受而起义了。
“爹、娘,我要去学相声。”
当稚嫩的声音传入父母的耳中时,二人都惊愕不已,特别是父亲,甚至有些怒不可遏:小小年纪就自甘堕落,真是枉费了自己一番苦心。
“你要是再说这样的话,小心你的腿!”
他这样恐吓着孩子,认为这样就能彻底断绝他的想法。
“明光他爹,你说说,如今的光景,你不让他学门手艺,总不能让他要一辈子饭吧!再说了,他现在被相声弄得五迷三道的,去学别的肯定是心不在焉那。”
他的父亲在经过冷静思考之后终于转过了弯儿:既然他认定了要学相声,凭着他的性情,是无人能阻止得了的。那不如干脆就让他试试,学门手艺总算是个吃饭的门路。
于是,他们辗转找到崇寿峰老师,为刘明光开蒙。崇寿峰艺名崇疯子,满族,擅长单口,尤爱研究历史掌故和逸闻趣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深感刘明光肯下功夫、思维敏捷,是一个说相声的好材料。可他本人放荡不羁,且艺业不够精湛,难以胜任授业解惑之重托,于是便没能正式收徒。
在刘明光的心中,其实早就有了一位师傅的形象,那就是他十分崇拜的张寿臣先生。他在听相声的时候曾经见缝插针向张先生请教过很多问题,都得到他的认真解答,此后,他就下定了要拜他为师的决心。
几经周转,刘明光终于如愿以偿的拜在张寿臣的门下,成为他的第三个弟子,这一年,刘明光13岁,张寿臣29岁。拜师后,刘明光改艺名为刘立棠,后来又改名为刘宝瑞。之后来看,刘宝瑞成了张寿臣年龄最大的徒弟。
刘宝瑞在学习相声之前,有没有如他在节目中所说的那样在油盐店、裱糊店或木器店学徒,我们对此无法得知。但事后证明,学习相声的确成了他所认为的“该着的事情。”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投了名师,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在他人面前沾沾自喜。恰恰相反,作为名师之徒,自己应该更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毕竟不能因为自己,而砸师傅的招牌、丢师傅的脸面。
刘宝瑞知道,由于自己嗓音不佳,是典型的阴阳嗓,此时并不被师傅和同行们看好,但俗话说“勤能补拙”,于是他便付出比常人多出几倍的努力:由字的发音开始,一个字一个字进行练习,务求每个字的音韵腔调都能准确到位,然后便练习句子,继而练习大段台词的“贯口”,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无论三伏酷暑,还是十冬腊月,他都勤练而不辍。有一次室外大雪纷飞,为了提起练习的精神,他毅然站在雪地之中,背“贯口”和绕口令,有时偶不留神,背错了一两个词句,竟抬起手来,朝自己懂得通红的脸颊之上“啪、啪”就是两掌,丝毫不留情面……
正是这种精神和毅力,让刘宝瑞顺利迈过了嗓音这道坎。在以后的演出中,他的声音,从近处听,不喧不闹;在远处听,干净清楚。刘宝瑞的阴阳嗓甚至成为独具一格的特点和优势,被后人所追捧和喜爱。这种将先天不好的嗓音改造成自己招牌的举动,就如同京剧大师周信芳和评书大王单田芳先生那样。
嗓音条件是一个相声艺人的根本所在,刘宝瑞改造嗓音,一方面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所谓“熟能生巧”,在吐字发音、音色音调的调配上努力改进;另一方面,还要懂得“藏拙”,即自己不适合的作品不要强求,“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刘先生显然是不能唱的,但他把其他三门功课做到了极致。这些都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成果和长期的舞台经验。
1929年,14岁的刘宝瑞开始在天津南市联兴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长期合作伙伴和一辈子的至交好友——马三立。刘宝瑞的卖艺生涯从此启航。
同年,电台里播放的一段经典传统相声《扒马褂》让天津听众眼前一亮,电波中马三立和赵佩茹的熟悉声音让他们自觉地聚拢了耳神,但另一个特征明显的声音却显得十分陌生。事后,喜爱相声的天津观众四处询问,才记住了刘宝瑞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刘宝瑞,又一颗相声明星正冉冉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