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慧眼看透人心
4205000000028

第28章 练就生意场上的慧眼(9)

还应该看到,争胜逞强的人当中有性格使然者,也有社会经验不够不谙世故者,后者常常是年轻人。对于他们,更多的应该是正面引导和点拨,开拓其眼界,增长其见识。这类人一旦成熟,一旦对社会有了初步认识,便会改变过去那种争胜的态度。

总之,迁就只适合那些比较有理智的人,对于不明智的人,不妨晓以厉害,挫其傲气。

识兢兢业业与嘻嘻哈哈之人

兢兢业业的人工作踏实刻苦,不偷懒,像一颗沉默的树,做了也不说,这是一种典型的传统劳模,是“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农民精神。而平时嘻嘻哈哈、工作时也不正儿八经专心致志全心投入的人,可能给人的印象不如兢兢业业者那样踏实肯干,因此一部分识人者往往喜欢有能力而知道服从的人才,不愿用后一种。

实际上这两种人应区别对待。嘻嘻哈哈的人工作作风轻松,有利于调节工作气氛,如果属于智慧型的幽默,大有提倡的必要;如果是庸俗的笑料,则多半不是人才。兢兢业业者固然有他们的优点,但你琢磨不透他的心思,不知道他深藏在内心底处的动机,如果对看不准内心的人舢以青睐,委以重任,可能会引狼入室,带来巨大损失。

只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才可以真止做到忘我地工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才是做大事成大器的胸襟。用这个标准来考察那些兢兢业业工作的人,就可以发现他们深藏内心的本质。

但是,对于整天嘻嘻哈哈的人,如果都是些低级庸俗无聊的,那么顶多是一个能干好本职工作的一般员工,而难以独立担当某方面的主事者。这种人可用,但不值得提拔。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人由于不像兢兢业业者那样小心翼翼,因此你把握不准他会在什么时候,在哪个环节上出毛病,一旦造成损失,往往不会小。

优秀的人才当然是既有敬业精神,又能轻松幽默地与他人相处的人了。但要求愈高,数量自然也越少。因此对识人者来讲,一般不要求全,目标可以定高些,但在实际看待别人时,突出其可用的某一点,并能将其发挥到尽限就行。这如同女子化妆,聪明的做法常常是突出最好的一点,比如眼睛或嘴唇,而淡化不理想的,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探究员工优缺点之间的联系

人的性格特征是非常有意思的双重载体,人的优点与缺点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那么,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短处,来知道他的长处呢?才能出众的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无论你发现对方的什么缺点,你也很自然地会发现他对应的优点。抓住这一思路去看人识人,总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人们的短处和长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许多短处之中可以蕴藏着长处。有人性格倔强,固执己见,但他同时必然颇有主见,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轻易附和别人意见。有人办事缓慢,手里不出活,但他同时往往有条有理,踏实细致。有人性格不合群,经常我行我素,但他可能有诸多创造,甚至是硕果累累。

由此推论,性格正直的人缺点在于斥责别人而不留情面;性格刚强的人缺点在于过分严厉;性格温和的人缺点在于过分软弱{性格耿直的人缺点在于拘谨。然而,正直的人如果不抨击邪恶,明辨是非,他也就称不上正直了,既然喜欢他的正直,就不要全盘否定他好责人过,好责备人恰好是正直的标志。刚强的人如果不严厉,也就称不上刚强了,既然喜欢他的刚强,就不要责备他的严厉,严厉恰好是刚强的表现。温和的人如果不软弱,他也就保持不了温和的性格,既然喜欢他的温和,就不要责备他的软弱,软弱恰好是温和的标志。耿直的人如果不拘谨,他就保持不了耿直的性格,既然喜欢他的耿直,就不要指责他的拘谨,拘谨恰好是耿直的表现。

优秀的识人者其高明之处,就在于短中见长,善用短处。

用长处也可以用短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有其长处,也必有其短处。人之长处固然值得发扬,而从人之短处中挖掘出长处,由善用人之长发展到善用人之短,这是用人艺术的精华之所在。有所短的人,不一定一无是处;有所长的人,往往有他不足的一面。从不足观察他的长处,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然有短者,未必能长也。有长者必以短为征。”即一个人有其短处,未必一定就有相应的某种长处。而一个人有某种长处,就一定会有相应的短处为其特征。因此,观察一个人的短处,他那相应的长处也就可以知道了。

此论是对中国古代观人术的重大发展。在舂秋时期,孔子就曾经说过“观这,斯知其人矣。”在孔子的时代,识人还主要是从一个“仁”的角度来判断君子和小人。可以说,孔子虽然能够观过知人,但还是只从道德的框架中去观察人、判断人,其眼界还是较狭窄片面的。而在三国时代,曹操为了识别和选拔实用的人才,就突破了孔子惟德是举的道德模式,不拘一格,惟才是举。这对刘劭的观人之术有很大的影响,他从德、才、智、力等方面的角度鉴选人才,并且不但看到了人才的长处和短处,也看到了人才的短处和长处之间的互相依存辩证关系,不因其有短处,而不见其长处,而且能从其短处中看到长处,这可以说是一个认识的飞跃。无独有偶,美国总统林肯也曾窥此奥妙,他说:“我的生活经验使我相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这真是“东心西心,学理悠同”了。

以工作的能力与脾气性格来区分人

在日常工作中,有不少领导者是以人的本事与脾气来区分和识别人的。即:

很有能力,性格又很好的人为上上之人;很有能力,但脾气不好的人为中上之人;虽无能力,但也无脾气的人为中下之人;既无能力,但性格粗暴的人为下下之人。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不仅仅要识别上上之人,能重用能人而且要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整体合力,才能办成事业。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既要看其优点、主流,也要看其弱点、不足。如下面10种性格的人各有利弊。

①诚实而轻信他人的人,容易被蒙蔽。

②廉洁而不知施惠的人,容易被侮辱。

③聪明而性格懒散的人,容易被袭击。

④机智却胆小怕事的人,容易被窘迫。

⑤善良而难下狠心的人,容易被困扰。

⑥暴躁而急于求成的人,容易被拖垮。

⑦勇敢而轻易舍身的人,容易被激怒。

⑧贪婪而好占小便宜的人,容易被收买。

⑨坚韧而刚愎自用的人,容易被利用。

⑩懦弱而依赖他人的人,容易被欺骗。

运用“无为而治”来了解人

无为而治不仅是一个人安身立业的一种办法,而且也是了解人的一种好办法。人们在平常的接触中,说话都很自然、随便,谈吐具有真情实感,从日常的言谈举止中,往往容易了解其内心活动与基本水准。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人们的基本水准让它突然拔高是不可能的,但让它不表现、不反映也是很难的。所以,注意从无意之中了解人,是有经验人的做法。

认清下属的真面目

人世间有许多假象,人身上也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看似优点,实则致命之缺点。知人识人者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认识和发现具有真才实学之人,而不会鱼目混珠。

华而不实者

这种人口齿伶俐,能说会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初一接触,很容易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并当做一个知识丰富、义善表达的人才看待,但是,需要分辨他是不是华而不实。华而不实的,善于说谈,而且能将许多时髦理论挂在嘴上,迷惑许多识辨力差、知识贫乏的人。

三国鼎立之时,北方青州一个叫隐蕃的人逃到东吴,对孙权讲了一大堆漂亮的话,对时局政事也做了分析,辞色严谨正然。孙权为他的才华而有点动心,问陪坐的胡综:“如何?”胡综(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说:“他的话,大处有东方朔的滑稽,巧捷诡辩有点像祢衡,但才不如二人。”孙权又问:“当什么职务呢?”“不能治民,派小官试试。”考虑到隐蕃大讲刑狱之道,于是孙权派他到刑部任职。左将军束据等人都说隐蕃有王佐之才,为他的大材小用叫屈,并亲为接纳宣扬。因此,隐蕃门前车马如云,宾客盈集。

当时人都奇怪这种有人说隐蓉好,有人说隐蕃坏的情况。到后来,隐蕃作乱于东吴,事发逃走,被搜回而诛。由此可见对似是而非的人的辨识的确不易。

貌似博学者

这一类人多少有一些才华,也能旁及到其他各门各类的知识,泛泛而谈,也还有些道理,似乎是博学多才的人。但是,如果是博而不精、博杂不纯,未免有欺人耳目之嫌。貌似博学者大多是青少年时读了些书,兴趣爱好都还广泛,但是因为小聪明或者是学习条件与环境的限制,终未能更上一层楼,去学习更精专、更广博的东西。待学习的黄金年龄一过,虽有精专的意愿,但是已力不从心,最终学识停留在少年时代的高峰水平上,不能再进一步。即便有这样那样的深造环境,由于意志力软弱,也只得到一些新知识的皮毛。这种人是命运的悲剧,尚可以谅解。如果是以貌似多学在招摇撞骗,则不足为论了。

不懂装懂者

不懂装懂的人,生活中着实不少,尤其以成年之后为甚,完全是因为爱面子、怕人嘲笑的缘故。有一种不懂装懂者是可怕的,他会因不懂装懂,给企业带来许多损失,尤其是技术上的。还有一类不懂装懂者,是为了迎合讨好某人,这种情况有的是违心而为,在那种特殊场合下不得不如此,有的则是拍马屁,一味奉承。

滥竽充数者

这一类人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如何明哲保身,维护个人形象。总是在别人后面发言,讲前面的人讲过的观点和意见,如果整合得巧妙,也是一种艺术,使人不能觉察他滥竽充数的本质,反而当做精辟见解。这种人也有他的难处,如南郭先生一样,想混一口好饭吃。如果无其他奸心,这也不碍大事。否则,趁早炒鱿鱼,或疏远之为妙。

避实就虚者

这一类人多少有一点才干,但总嫌不足,用一些旁门左道的办法坐到了某个职位上去。当面对实质性的挑战时,比如现场提问,现场办公,固无力应付,就很圆滑地采用避实就虚的技巧处理。按理说这也是一门本事。这种人当副手也还无大碍,但以小心为前提,否则他会悄悄地捅出个无法弥补的大漏子来。

鹦鹉学舌者

自己没有什么独到见解和思想,但善于吸收别人的精华,转过来就对其他人宣扬,也不讲明是听来的。不知情者自然会把他高看。这种性质说严重一点,是剽窃,因不负法律责任(如果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比如论文、书刊,则性质比言论要重得多),而会大行其道。这种人没什么实际才干,但模仿能力强,未尝不是其长项,也可适当利用。

固执己见者

这种人不肯服输,不论有理无理都一个样。这类理不直但气很壮的人,生活中处处可见。对待他们一个较好的办法是敬而远之,不予争论。如果事关重大,必须说服他,才能使正确的政策方针得以实施。首先应分析他是哪一类人。本来贤明而一时糊涂的,以理说之,并据理力争,坚持到底。私心太重而沉迷不醒的,则用迂回曲折之道,半探半究地讲到他心坎上去。实在是个糊涂虫,不可理腧、顽固不化的,就动用权力强迫之。

看他是否对人真诚

若看待人接物,对于全面认知他人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待人态度与接物姿势对一个人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他如果对别人不很积极,那对你自己也就不会怎么积极,如果他对别人忠厚,那么也会一如既往地对你。

不仅是与人交往要以诚相待,而且处事做人一定要保持这一美德。虚伪、表里不一的行为不能为社会所接受,只会被人疏远。诚实是赢得好人缘的第一原则。

着眼于一个人的诚实品德,可以推知其人是否可以有所发展,因为以诚可以动人,至诚则可以博得天下之心。只有细察待人的诚意,才可能建立比较贴心的友谊。

看他做人是否守信

商业要讲求商业信誉,没有商业信誉的企业迟早要归于失败。做人也无不如此,一旦失却做人诚信,那就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结局。

看一个人守信与否,可以判断其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不守信誉的人与好友约定相见会经常迟到,但和客户谈生意时却一定比对方提前。

这样的人总认为彼此既然是好友,守不守时没有关系,殊不知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大错特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