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因为供大于求,一妻多夫制家庭的矛盾必然存在,此时就必须有人作出妥协。比如在同房时,年长的丈夫会比较谦让,主动给年青的弟弟提供更多的机会。这看似是道德问题,其实是自然问题,因为年纪越大,精力越有限,弹药贮备不足,竞争能力也随之下降。所以谦让是必须的,而不是应该的。
除了亲情和自然趋势,宗教信仰也在平抑雄性竞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某些宗教特别强调逆来顺受与禁欲意识,有人甚至因此而相信,与其他婚配制度相比,一妻多夫制显得更加伟大,因为独自拥有妻子的男人必然更加自私,共妻的男人才真正懂得合作。此类评论明显带有乌托邦色彩,本质上是一种精神阉割,有时比刀割还要彻底,可以从心理上克制雄性竞争的欲望,是宗教教义为自然选择服务的重要表现。
女人也容易出现问题,特别在与外界接触较多的社会,比如印度的某些部落,有些女人因为利益与爱好的关系,很容易在各位丈夫间搬弄是非,挑起几个男人之间的敌意。正因为如此,受到不公正对待的男人也就有了更多出轨的理由。愤愤不平的女人当然会施以报复,这都动摇了家庭的基础。所以一妻多夫制婚姻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稳定。
那么,这样一种奇特的制度有什么理由存在呢?
毫不例外,那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大凡采用一妻多夫制度的地区大多比较偏远封闭,比如地处高原旷野或深山峡谷,那里自然环境恶劣,耕地零散而贫瘠,获取的生产资料往往仅够生存,所谓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男人的双手根本忙不过来。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男人除了自相残杀,最好的策略就是互相妥协。兄弟之间没有自相残杀的必要,因而也更容易达成妥协,这就是兄弟共妻得以成型的根本机制。有的男人在雄性激素的刺激下纵然会冲冠一怒拍案而起,发奋要竞争更多的资源,却极有可能得不偿失,甚至血本无归,因为可供选择的出路并不多,同时意味着得到女人的机会也不多。这时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如果得不到一个完整的女人,得到部分女人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三个男人共用一个妻子时,他们就平均拥有了三分之一个妻子,那也要比零个妻子好得多。所以他们接受了共妻的命运。
既然获得生产资源如此困难,维护既有财产当然也非常不易。兄弟共妻可以确保众多男人呆在同一屋檐下,他们不必面临分家的困境,财产当然也就更加集中。基于这种考虑,维系较大的家庭以保有较多的财产就变得顺理成章。这样的家庭在械斗中无疑会占据一定优势——两个男人对阵一个男人总能占点便宜,何况多夫家庭的男人发泄途径不畅,脾气更加恶劣,胜利只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而财产数量与社会地位又密切相关,有资格“把酒问青天的人”先得是有钱买酒的人。显而易见,女人起到了纽带的作用——不是性的纽带,而是财产的纽带。
如果某个男人非要娶个完整的妻子与大家庭分开另过,他可能面临更加贫困的前景,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靠自己的双手争取到理想的财富,社会地位也因此而一落千丈,甚至因此而沦为乞丐。
是一个人去做乞丐呢,还是呆在温暖的大家庭里和其他兄弟共用一个妻子呢?何去何从,应该不难抉择。
明白了这个道理,或许你不会奇怪,在一些偏远部落,一妻多夫制家庭虽然没有一夫多妻制家庭富有——那些家庭本来就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但他们的家境往往要比一夫一妻制家庭更加殷实。道理很简单,极度贫困的家庭没有什么财产可供保护,兄弟们纵然共用一个妻子也仍然穷得叮当响,那又何必共妻呢?一起受穷与分开来受穷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反而更加倾向于单独娶妻。
现在奇怪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贫困的家庭反而有实力娶得起完整的妻子呢?难道娶妻不需要成本的么?
这其实并不难以理解,女性数量本来就与男性持平,在相对封闭的一妻多夫制环境中,有些女人面临着出口的实际困难,必然有人会因此成为剩女。所以,穷光蛋乘机娶一个完整的妻子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多余的女人需要作出现实的选择——要么嫁给穷光蛋,要么呆在家里做老处女,要么听从宗教的号召出家为尼。视野开阔的家庭则会考虑将女儿远嫁他乡,只要到了人口稠密地区,女人从来不必担心没有男人。田野调查证实了这一点,一妻多夫制地区嫁出的妇女远远多于娶入数量。如果没有远嫁途径,又不想呆在家里做老处女,还有另一个方法把自己处理掉,那就是做情人,这在一妻多夫制地区非常多见,其实就是类似走婚的习俗。所以,走婚制原本应是一妻多夫制抖落的碎屑,其表现形式更加接近于多夫多妻制,对此需要用单独的篇幅加以介绍,那似乎要比一妻多夫制更为有趣。
可以看出,一妻多夫制处于一个狭小的夹缝中,受到了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和多夫多妻制甚至是光棍制的四面夹击:一旦人们变得富有,就会玩一夫多妻制;贫困者选择一夫一妻;极度贫困的,当然只有打光棍。人口密度越大,选择的余地就越多。是以自古以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就很少见到这种婚配制度,它经过上下拉扯已经分崩离析了,最后只剩下两种明确的婚配形式: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当然,还有穷得一钱不值的光棍,不是他们不愿意与人共妻,而是没有女人愿意被他们共用——她们更好的选择是与别的女人共享富有的男人。
除了被几种婚配制度打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制约着一妻多夫制的发展,即后代数量不足。
客观而言,在恶劣的环境下减少生育数量本来是适应行为,几个男人与同一个女人结婚正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早在明朝时就有笔记指出,夷蛮之地的一妻多夫家庭养育不蕃。现代科学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据坚赞才旦在《真曲河谷一妻多夫家庭组织探微》中的统计:一妻二夫制家庭每个男子的平均得子率是2.26;一妻三夫制的平均得子率是1.5;而女人平均得子率都是4.5。这正符合一般原理——女子多夫并不能提高后代生育率,男人多妻则可能增加后代数量,只有一半妻子或三分之一妻子时,后代当然随之减少。所以总体而言,一妻多夫制确实有助于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清政府也曾制定鼓励蒙、藏地区男人出家的政策,对平抑特定地区的人口数量起到了显著作用。但那属于外界干预,而一妻多夫制则可以看作是内在的适应机制。
正因为这几方面的原因,一妻多夫制社会正变得越来越少,因此也遭到了主流社会的歧视——不是因为级别高下之分,而是因为少见多怪。
我们并不认为一妻多夫制是低级的婚配形式。对人类不同婚配制度的理解也应坚持自然选择的观点,不宜认定某种婚配制度高级或者落后,它们都是对特殊自然环境的适应。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以作为佐证,即一妻多夫制并不出现在那些比较原始落后的地区,比如在南亚丛林中,真正落后的土著部落绝不采用一妻多夫制,而是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倒是相对比较发达的部落才有一妻多夫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偏僻地区的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在文明社会的强力冲击下,一妻多夫制最后必将分崩瓦解。就算我们不认为那是落后的婚配制度,它仍然会被抛进历史的尘埃中。除非自然环境发生不可预测的激烈变化,导致人类的生存异常艰难。或者残酷的战争消耗了太多的男人,否则一妻多夫制将很难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怎么样,如果你是不靠谱女青年,还会对一妻多夫制感兴趣吗?
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你必须要找到足够多的男人支持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