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中外名人传记大全集
4217800000047

第47章 艺术名流(1)

天才艺术家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都是巧夺天工的传世名画。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总代表和最高体现者,他不仅是天才的艺术家,还是杰出的工程师和著名的自然科学家。

达·芬奇是佛罗伦萨公证人塞尔·皮耶罗的私生子。他的生母是一位年轻的农村妇女,在达·芬奇出生后不久,她就嫁给了别人。达·芬奇从小便和祖父、祖母及父亲生活在一起。

孩童时代的达·芬奇好奇心很强,他特别喜欢观察大自然的景色,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喜欢一个人坐在草丛中,观察色彩缤纷、姿态万千的花木,还喜欢钻山洞,探索秘密。对一些奇形怪状的小动物,他总是拿回家仔细观察、描绘。

有一天,他帮一个农民做了一块盾牌,并把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蛇、蝙蝠、蝴蝶、蚱蜢……还有一些奇形怪状叫不上名字的东西都画在了上面。父亲看后,觉得他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1466年,父亲决定把他送到佛罗伦萨名画家、雕刻家弗里基俄的画室学艺。弗里基俄看了达·芬奇的习作后非常惊喜,并欣然同意收14岁的达·芬奇为入室弟子。这也是达·芬奇一生中艺术发展最重要的转折点。

弗里基俄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他对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也有浓厚的兴趣。达·芬奇在这里更是如鱼得水,不仅学习了素描、绘画和雕刻,还开始涉猎科学研究,学到很多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这对他日后的艺术创作和研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弗里基俄教达·芬奇的第一课就是画蛋。尽管画了很多,老师仍没有叫他停止的意思。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道:“老师,为什么总要我画蛋?什么时候才能画完?”老师亲切而又严肃地对他说:“基本训练要练到手和笔能圆熟地听从大脑的指挥,那就好了。”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很是惭愧,于是他又默默地画起蛋来。

由于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自己的刻苦钻研,达·芬奇进步很快。年轻的达·芬奇在他老师的祭坛画《基督受洗图》中所画的两个披衣的天使,就让老师表现出了佩服的神色。

1477年,达·芬奇结束了自己的学徒生活,离开了弗里基俄的画室,开始了独立的创作活动。他的创作日益显示出他非凡的艺术才能,《吉涅芙拉·岱·宾奇肖像》画得精细逼真,他不仅把主人翁不十分端正的五官真实地描绘出来,而且细致得几乎把每一卷头发都表现出来。

韦罗基奥的作坊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达·芬奇在这里结识了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达·芬奇在20岁时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达·芬奇并不满足他的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类思想的各个领域。他眼光独到,做事干练,具有艺术的灵魂。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走到了一个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突然产生了两种情绪——害怕和渴望:对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会有什么怪异的东西。”他一生都被这两种情绪所羁绊——对生活的不可知性或无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这个神秘的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释其含义,描绘其壮观。

在达·芬奇早期的作品中,不仅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而且也日趋形成了他那精细、和谐、逼真独特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1842年,他离开佛罗伦萨前往米兰,在那里,他进行了许多大型的艺术创作。在这些作品中,最有名的当属为斯福查的父亲法兰西斯科·斯福查制作的骑马雕像,被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得到了同时代人众口一词的高度评价。

1495—1498年,达·芬奇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艺术杰作——《岩间圣母》和《最后的晚餐》,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美术史上不朽的地位。欧洲画坛认为,《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伟大画卷中的最佳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是千古不朽的杰作。

1503—1506年,达·芬奇另一幅世界名作——《蒙娜丽莎》问世了,这幅画非常优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蒙娜丽莎天真无邪的心底和旺盛的生命力。

《蒙娜丽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当时威尼斯公爵请达·芬奇为其夫人画一幅肖像。而当这幅画作完成之后,达·芬奇因为太喜欢这幅画,不舍得交工,就连夜打包,和仆人一起逃跑了。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

《最后的晚餐》绘制在米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的墙壁上。达·芬奇一改前人绘制“最后晚餐”围桌而座的布局,让所有人物坐成一排面向观众,而耶稣基督坐在最中间。

在绘画方面,达·芬奇把科学认识和艺术幻想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当时绘画的现实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反对抄袭和摹仿,提倡科学,主张向自然、生活、人民学习。他曾说:“画家仅凭实践和眼睛的判断作画而没有任何思想,就好像一面镜子,只是将放在他面前的物体反映出来,并不具有对它们的理解。”

在绘画时,他利用数学知识安排画面的布局,画中各部分的比例都经过认真的计算。他是第一个把艺术作用和科学知识完美结合起来的人。他还运用光学原理,使用线条来表现明、暗、背、向,使人物栩栩如生。

他不但是一位绘画艺术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多才多艺、知识渊博超出寻常人的想象。

达·芬奇随机记录的5000多页笔记被后人研究后发现:他在数学中首先使用加、减符号;他发现了立体几何学中关于正六面体、球体和圆柱之间关系方面的规律;他发现了抛物体的运动规律,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学,可以说开了引力学说的先河;他发现了杠杆原理,他明确得出结论:想以“永久运动”作为能源是不可能的。他在文稿中还表露了他对传统“地球中心说”的怀疑与否定,并提出人类可以利用太阳能为自己造福,这比后来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要早几十年。达·芬奇还推论地球本身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和历史记录,这些观点比近代地质学理论要早300多年。

达·芬奇还自行设计了很多种机器,如剪毛机、纺纱机、织布机、印刷机、卷扬机、抽水机、钟表、空调装置、内燃机、计步器、自行车、里程表、湿度表、起重机等等。在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螺丝刀的时候,他就创造了活动扳手、千斤顶、旋床、绞车、球形仪、天体仪、曲颈瓶、蒸馏器、潜水钟模型,等等。

他还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图样,从设计城市桥梁、下水道、教堂到设计官厅、舞台、剧场都表现了他杰出的建筑设计天分。

这些文稿和他的绘画才能一起见证了达·芬奇极其勤奋、辛劳的一生和他无尽的探索精神,更揭示出他多方面的才华和巨大的抱负。他揭示了无穷无尽的自然奥秘,并重新创造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美。

达·芬奇晚年被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邀入法国,弗朗索瓦一世给予了他至高的接待,将其安置于昂布瓦斯城堡中的克鲁克斯庄园,并时不时地去请教。1519年4月23日,年事已高的达·芬奇因病逝世了,据说他是在赶来的弗朗索瓦一世怀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在文艺复兴早期,人们盲目地接受传统观念,崇拜古代权威和古典著作。达·芬奇反对经院哲学家们把过去的教义和言论作为知识基础,他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到自然界中寻求知识和真理。他认为知识起源于实践,只有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他说:“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实践应以好的理论为基础。”达·芬奇提出并掌握了这种先进的科学方法,采用这种科学方法去进行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这一方法,后来在伽利略那儿得到了发展,并由英国哲学家培根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方法。达·芬奇的实验工作方法为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爱因斯坦、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在达·芬奇逝世之后的500年间,人类对他的研究与探索依然不断,在欧美各国和日韩、以色列等亚洲国家都有专门的达·芬奇研究机构。而对于他的祖国意大利来说,他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在这个国家,红酒、家具、餐厅、酒店、机场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物数不胜数。

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家、画家、艺术巨匠。他的绘画代表作《最后审判》被誉为“人体的百科全书”;他的杰作《大卫》不仅是他创作的精华,也是复兴古典艺术思想的典型代表。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东部附近的山城小镇卡普莱斯,当时他的父亲正担任着这个小镇的行政长官。刚出生的米开朗基罗,因为母亲体弱多病,被送到一个石匠家中抚养。据说,他后来成为雕刻家与此不无关系,他自己曾说过:“我在吸吮乳母(石匠的妻子)的奶水时就拿起了雕刻人物形象的凿子和锤子。”

米开朗基罗6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的家也败落了。父亲经常失业,家里越来越穷,但他还是把米开朗基罗送到佛罗伦萨的一家拉丁语学校去学习。米开朗基罗在那里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和文学,这些必要的教育为他以后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年幼的米开朗基罗还不能体会到这点,他在学校的学习很糟糕,他老是画画,回到家还往墙壁上画,为此,父亲常常打他,而且一次比一次历害。但是米开朗基罗本性难移,他不但依然故我,而且一再表示要当个艺术家。单凭这一点就能把老波纳罗蒂气疯,他希望家中的五个儿子都去经商,将来成为银行家,以重振波纳罗蒂家的贵族家业。偏偏他最喜欢的米开朗基罗不但不按他的想法去做,反而自甘“堕落”,一定要去干那有辱家声、靠手艺吃饭的行当。当时的艺术家社会地位卑微,被人们视同工匠,靠凿子、画笔谋生,为贵族们所不齿。

性格倔犟的米开朗基罗选定艺术生涯作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因为佛罗伦萨人热爱艺术的风尚给了他强烈的影响。其次,他的艺术才华使他对自己的选择相当自信,他那坚韧顽强的个性也使他在自己认定的事情上决不动摇。这是一种巨人的性格,也是他日后成功的保证。

最后,日渐贫穷的家庭现状也使他的父亲无力阻拦,当他父亲听说米开朗基罗到著名的基兰达约画室去学艺,不但不需要交付学徒费,反而能挣钱时,他言不由衷地妥协同意了。

基兰达约在艺术史上是个有地位的人物,13岁的米开朗基罗能拜到这样的名师,对他学习艺术大有帮助。米开朗基罗虽在这里只学习了一年多的时间,但他十分勤奋、刻苦,因此技艺进步很快。他在那儿除了大量地写生之外,还临摹了许多老画家们的作品,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所以深得老师基兰达约的赏识。

后来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罗伦索·美第奇召见了基兰达约,要他把自己两名最好的学生送到他新办的美术学校“庭苑”去学雕刻。基兰达约不敢违抗,于是米开朗基罗和基兰达约的另一名弟子被送往“庭苑”。罗伦索的府第在当时是来自欧洲各地的人文主义学者、诗人、艺术家和社会名流荟萃的地方,从1489年开始,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受到严格的训练和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在美术学校,米开朗基罗开始明白再高级的艺术也不外乎美与神圣的统一,这一美学标准便成为了他以后创作的准则。这里的学习补充了米开朗基罗普通教育的不足,他了解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朗读了但丁、彼特拉克、贺拉斯、维吉尔的诗。于是,他的第二天赋——诗歌也由此展现,此后,他写了不少诗,这些诗真挚自然,像从他的心里自然流淌出来的一样。

被佛罗伦萨称为“无冕之王”的罗伦索十分欣赏这位天才少年独创性的艺术才华,留他食宿于美第奇宫廷。美第奇宫廷丰富的雕刻收藏令米开朗基罗着迷,古希腊、罗马的遗产给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学习与探索以巨大影响。米开朗基罗的创作生涯开始了。

他最早的两件作品《梯旁圣母》和《半人半马者搏斗》已显露出米开朗基罗艺术风格的端倪,即以人物形象为中心,主要表现人体美,使人物形象充满着无畏的战斗热情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

1496年6月,21岁的米开朗基罗因家乡战乱来到罗马,被那里那些森林般的古代雕像所再现的卓越的艺术形象所吸引。在古典艺术的影响下,他开始了创作自己第一批大型石雕《酒神》、《哀悼基督》。

《酒神》以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巴库斯发明葡萄酒为题材,主要表现了巴库斯醉酒后憨态可掬的模样,在不平衡与平衡的冲突中表现人体美。酒神的左下方是一个自然支柱——一个坐在树桩上偷吃葡萄的小牧神,这个半人半羊模样的人给整个雕刻增加了生动、活泼、乐观的形象,而这种富有生活气息和幽默感的作品在米开朗基罗毕生的作品中是罕见的。

《哀悼基督》表现的是基督从十字架上被卸下来后,圣母玛丽亚抱起儿子尸体时悲痛的情景,这副雕刻给人一种震憾人心的神圣的悲剧美。这幅倾注了米开朗基罗两年心血的杰作问世后,轰动了罗马城。但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当时在罗马很少为人所知,因此人们纷纷猜测这是某位著名大师的匿名作品。知道这一情况后,米开朗基罗连夜赶到教堂,顶着一支烛光,在搭过圣母左肩的肩带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佛罗伦萨人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造像。”从此,米开朗基罗声名大震。这是米开朗基罗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虚荣这个弱点屈服,以后他再也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