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中外名人传记大全集
4217800000050

第50章 艺术名流(4)

肖邦作为作曲家已经深为大家所熟悉,最有利的证明就是肖邦创造性的艺术成就在不断地为更多的世界听众所接受和传播。他是一位非凡的作曲家,他用非凡的艺术天赋创造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他也是唯一一位专注于一件乐器创作的作曲家。尽管华沙的音乐团体都建议他可以创作一些歌剧和管弦乐作品,但肖邦认为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只有通过钢琴才能真正达到他所追求的艺术目标。他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他的音乐思想,包括波罗乃兹、玛祖卡、华尔兹、夜曲、奏鸣曲、前奏曲、叙事曲、钢琴协奏曲、回旋曲和变奏曲等。他是那个时代具有独立风格和诗歌精神的伟大作曲家。1848年在英格兰举行音乐会后,伦敦的《每日新闻》这样写道:“肖邦的作品显示了他杰出的创作才能和他对作品的表现能力。他的音乐风格之独特,是以前任何一位大师都不可能达到的。我们从没有听到过如此美妙、如此激动人心的音乐。”

西方音乐之父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也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由于他一生杰出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音乐之父”的美称。他的作品是历代著名作曲家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的埃森纳赫城的一个音乐世家。生活在这个小城镇的人们非常热爱音乐,据说在它的古代城门上刻写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上回响”几个字。

大约从16世纪开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在这个家族所出的二十多代音乐家中,以巴赫的成就最高。

巴赫的父亲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风琴师。他早年丧父后,便在哥哥的指导下学习音乐。幼年的巴赫对音乐兴趣浓厚,学起音乐来异常刻苦,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也开始在作曲方面暂露锋芒。

7岁那年,巴赫入当地一所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上学,在学校他是个成绩超群的学生。他还参加由学生组成的圣歌队,在各种节日演出中、在婚丧大事的仪式上唱宗教歌曲,挣一些钱交学费。

据说他哥哥藏有当时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大师韩罗伯盖尔、凯尔多人作品的手抄谱。巴赫好几次想看这些谱子,都遭到了他哥哥的拒绝。但巴赫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都会悄悄起来,从书柜里拿出这些谱子,借着月光抄起来。就这样抄啊,读啊,半年过去了,终于被他抄完了。顽强的性格、不屈不挠的精神、刻苦勤奋的自学,是他后来取得成功的原因。

1702年,巴赫从神学校毕业了。巴赫的学业是优良的,他完全可以上大学深造,但为了生活,不得不自谋职业了。这一年,他在吕奈堡小镇谋得管风琴手职务。1704年,他又谋到阿恩什塔特新教堂管风琴师的职位。这个教堂有一架性能很好的管风琴,就是这架管风琴强烈地吸引了年轻的巴赫。在这里,他全面充分地掌握了管风琴和古钢琴演奏的技艺,开始享有演奏名家的声誉,同时,他多年辛勤钻研艺术的首次成果成熟了。他这时创作的耶稣复活节大合唱《你不要把我的灵魂抛弃在地狱里》,就具有宗教音乐所少见的戏剧性,曲中的苦难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乐队中对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的运用作了大胆的尝试。

这时他还作有一首流传至今的古钢琴作品《为敬爱的哥哥远行而作的随想曲》,是为其兄雅各赴瑞典任宫廷乐师而作。从这些早期的作品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巴赫的创作思想是在音乐中探求如何表达普通市民的生活和普通人的感情。

但是,年轻的巴赫在教堂弹奏管风琴时,往往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创造性的热情。这就破坏了宗教音乐惯有的规范,引起了上司的不满,时有冲突发生。1705年秋,巴赫利用一个月的假期,到吕白克去听德国著名音乐家狄特里赫·布克斯特朗德的音乐会,由于没有钱坐马车,只得步行去。

当时在汉堡的亨德尔也曾到这里来听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会。布氏的创作和高超的演奏技艺使巴赫赞叹不已,壮丽的管风琴曲和大合唱使他神往。4个月的时间转眼即过,已大大超过了假期。当巴赫回到阿恩什塔特的时候,上司暴跳如雷,竟对他进行正式审判。

也是在这次,巴赫结识了许多艺术界人士,其中有不少德国的杰出人物。当大管风琴家莱因肯听了巴赫的演奏后,非常兴奋地说:“我原来以为这种艺术要泯灭了,但我在你的创作中,看出它获得了新生。”

巴赫22岁时与其表妹玛利亚·芭芭拉结婚,共生下了7个孩子。玛利亚去世后,巴赫同女歌唱家安娜·玛德莲娜结婚,又生下13个孩子。巴赫的子女共有9人长大成人,其中有3个孩子继承父业,成为很有影响的音乐家。他的次子卡尔·菲力普·巴赫长期居住于汉堡,被称为“汉堡巴赫”;第三个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长期居住于伦敦,被称为“伦敦巴赫”。他们在音乐史上都很有地位,对海顿、贝多芬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巴赫的第二任妻子的名字是安娜·玛德莲娜,也正是巴赫《第二小步舞曲》的别名,《第一小步舞曲》的别名是《玛利亚·芭芭拉》,也是他第一任妻子的名字。巴赫给自己深爱的这两个女人创作了大量的曲子,最著名的是《小步舞曲》,其中的主旋律正是帕卡贝尔的《卡农》。

后来,他的第二任妻子去世了,为了让儿女能够受到高等的教育,巴赫新任了乐长职务,包括组织和训练圣歌队,教学生拉丁语,写作教堂礼拜等。

当巴赫为了发展德国音乐向宫廷索取几文钱而屈辱地写申请的时候,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微薄的收入勉强养家糊口。

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使晚年的巴赫患了眼疾,两度开刀无效,终至双目失明。1750年6月28日,巴赫在莱比锡与世长辞。他的死没有引起显著的社会反应。他被安葬在圣·约翰教堂的墓地。

一颗巨星就这样陨落了!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和《d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他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巴赫的音乐,可以说是构成欧洲音乐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对于整个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来说,巴赫的音乐成就可以说是架在这座殿堂上的圆顶;对于其后的欧洲音乐发展来说,虽然直到19世纪巴赫才具有真正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一旦产生,便对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当巴赫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具有新的文化意义时,他的音乐作品才对现代音乐具有“启示录”的意义。而对于后人来说,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可能理解欧洲音乐;未能深入研究过巴赫的作品,就难以成为一个严谨的、精通其专业的音乐家;若不能透过巴赫音乐纯朴的形式、精练的技巧乃至宗教音乐形式上的“外壳”,体验到巴赫音乐中蕴藏着的很深的思想情感,也就难以透彻地认识巴赫音乐的本质。

在巴赫生活的时代,德国处于政治分列、经济落后的状况,文化艺术暗淡无光。外国的如法兰西、意大利、英吉利的文化,在德国占绝对优势,自己的民族文化受到轻视。恩格斯曾形容道:“从那个时候起,棍棒和鞭子就在国内占了统治地位;和整个德意志一样,德意志农民降低到极卑微的地位。”在这样情况下,教堂自然成了人们寄托精神情感的地方。

巴赫在世时并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大部分作品非但没有得到出版,也不为人们所理解。“伟大的巴赫”反倒是指他的儿子埃曼纽尔·巴赫。当时人们只承认巴赫是一个演奏家、乐器鉴定家。他在音乐创作中所建立的丰碑伟绩,在他死后多少年方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所推崇。

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作品时,惊呼道:“他不是小溪,是大海!”这句话道出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巴赫才华的赏识和赞叹。巴赫的才华及其音乐形式的多样,以及思想的深刻犹如大海,以它的深奥莫测的渊流、变幻无度的色彩、悠然而逝的啸声,令人肃然起敬。巴赫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虽然大部分已散佚,但留下的也不少,约有500多部。

音乐史上作品多产的作曲家也不乏其人,但一直到今天,在乐坛上能与之相比的人却是寥寥无几。除歌剧外,巴赫的创作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恩格斯称他为德国黑暗时代的“闪光”。

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

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他的名曲《蓝色的多瑙河》,就像一只歌颂生活的鸽子,飞遍了全球。

施特劳斯于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维也纳,他的父亲也叫约翰·施特劳斯,为了便于区分,人们称其父为老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但施特劳斯的成就比他父亲大,故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但一般情况下,提到约翰·施特劳斯这个名字,通常特指小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从小爱好音乐,小的时候,父亲指挥的乐队经常在家里排练,由于平时耳濡目染,他在7岁时就写出了第一首圆舞曲。可是父亲极力反对儿子学音乐,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孩子跟自己一样疲于奔命。老约翰·施特劳斯常为应付演出而搞得筋疲力尽,这种永不得闲的日子使他心情焦躁,终生不得安宁。因此,施特劳斯幼年时未能学习音乐,而被送去学商业,16岁后他曾在家里学习当银行家的课程。但是,他依然酷爱着音乐,并得到了母亲的支持,他母亲暗中请老约翰·施特劳斯乐队领班教他拉小提琴,后来还请到教会里当乐长的约瑟夫·德列克斯勒教他作曲。

施特劳斯18岁时,因为父亲不要他学音乐,甚至告到法院,结果施特劳斯胜诉。这一年,他尝试写宗教音乐,但是他感到与自己的个性格格不入。他一直喜爱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音乐,尤其是奥地利人民喜闻乐见的维也纳圆舞曲,以至于后来他的才华在此得到极大发挥。

1844年,19岁的施特劳斯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取得市当局的许可,组织了一个乐队,在当时第一流的舞蹈场所举行了第一次演奏。在这场演奏会上,他正式登台指挥。演出的作品有他创作的《寓意短诗圆舞曲》及其他的三首圆舞曲,而《寓意短诗圆舞曲》在听众“再来一遍”的强烈要求下,竟连续重奏了19遍。可以说,这次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第二天,维也纳一家报纸写道:“好好休息吧,兰纳。晚上好,老施特劳斯。早上好,年轻的施特劳斯。”这足以表明年轻的施特劳斯时代到来了。

施特劳斯的音乐活动得到了维也纳市民的支持,他组织的乐队开始与父亲的乐队分庭抗礼,甚至他们也能到外地巡回演出了。1846年,他表面上已和父亲和解,但他拒绝加入父亲的乐队,依然率领着自己的乐队进行演出活动。

1848年爆发欧洲革命时,年轻的施特劳斯怀着真挚而激动的心情加入了革命队伍,他身穿国民自卫军制服,用琴弓指挥《马赛曲》。同年,他第一次出国巡回演出到罗马尼亚,他代表奥地利人民向奥地利领事说:“人民要求民主和自由,不需要你这样的官吏。”

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施特劳斯开始着手创作规模较大的演奏会用的舞曲体裁,他的许多优秀的维也纳圆舞曲是在这以后创作出来的。19世纪70年代是他创作轻歌剧以及大型舞曲的时期。他之所以要创作轻歌剧,主要是受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和奥地利作曲家索贝的影响。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和《安娜波尔卡》等120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于世,施特劳斯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作有《雷鸣电闪波尔卡》等120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

在19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施特劳斯一共创作了36部轻歌剧,包括《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其中《蝙蝠》和《吉卜赛男爵》已成为维也纳轻歌剧的代表作。他只用了42天就完成了《蝙蝠》这部作品,《吉卜赛男爵》在他60岁生日前夕上演,连续演了84天。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施特劳斯演奏了风靡全球的《蓝色多瑙河》。直至今天,这名曲作仍在世界各地的大剧院里演出。

施特劳斯是个多产作曲家,他的作品号码编到479号。他的轻歌剧欢快热情、幽默而格外富于韵律性,以明朗、舒展的旋律著称的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对其他体裁的专业音乐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施特劳斯的一生完全在创作和演出中度过,他的指挥和演奏光彩焕发,能使听众为之心旷神怡;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也赢得了许多作曲家如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封·彪罗和瓦格纳的高度评价,封·彪罗曾称他为“绝妙的魔术家”,并说,“他亲自指挥演奏自己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使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音乐享受。”

约翰·施特劳斯于1899年6月3日在维也纳逝世,时年74岁。维也纳人民为他举行了有10多万人参加的盛大葬礼。

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施特劳斯那富于生活气息的优美动听的、反映人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的作品,仍然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现代雕塑的开拓者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现代雕塑的开拓者,闻名世界的伟大雕塑家,他的《思想者》、《青铜时代》、《吻》、《巴尔扎克纪念碑》、《雨果纪念碑》等都是后世公认的传神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