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雪球专刊第128期:旅行见闻录(国庆特辑)
42185000000006

第6章 德日游感,两国有何异同

作者:@Rered_刘锐,发表时间:2016-08-06;

原帖链接:https://xueqiu.com/4991508222/73001426

七月份游历了日本和德国,近距离地感知了一下这两个二战的发起国和战败国。和大家分享一下游感。

先说说共同点

首先两个民族都是非常内敛不张扬的国家,性格内向保守,刻苦钻研,纪律严明,忠诚可靠。这样的性格使得他们在工业发展的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在20世纪初叶都成为区域的经济强国。经济起来了慢慢就开始不安于自身现有的利益,开始了扩张之旅,人之常情都一样。而上面这些性格和经济的优势很容易让他们在扩张的初期取得辉煌的成就,从而使他们的陷入过度自信不可一世的癫狂状态,很难在意识形态上进行自我修正。最终过度膨胀的自信使得其走向对抗全球的不归路,难免最终落得满盘皆输。试想当年要是日本占了韩国东北从此作罢,那里现在很可能就是日本的;要是德国攻下波兰就此停歇,波兰现在就是德国的一个州。

这点和投资一样,一开始投资如果老是赚钱其实非常危险,因为会自信心过度膨胀,天下老子最牛。难免后面被一个黑天鹅直接打回原型,永远要敬畏市场。

这就不得不佩服美国,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军事牛冠全球,但是在越南战争上的损耗,很快就在国内引起了强力的抗议热潮,最终认输撤退。这样有效的自我修正着实不易,让人敬佩美国的开放民主的环境。

再回到德日,二战失败之后百废待兴,日本明显走在了前面。这主要得益于日本全部被美国占领,美国为了日本重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但是德国被美苏欧各势力割据占领,在随后的很多年都是冷战的核心对峙区域。直到1990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德国统一之后才再一次冲到了经济发展的最前沿。而这时日本辉煌了20年的高速发展正在迎来一场大崩溃。

现在日德都已经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业制造的能力无与伦比,质量更是全球认可。但同时也都和新一代的信息革命、互联网浪潮失之交臂。两国人民的性格决定了他们思想比较保守,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比较慢,这已经完全跟不上今天世界技术高速发展快速迭代的环境。虽然他们有能力去几十年如一日地把一个产品做到精益求精无可挑剔。可是现在的互联网革命要求你能够在一年就把一个全新理念的产品做到精益求精并推广到全世界,这明显不是德日执着的工匠精神的风格。

还有一个共同点,两国人民都酷爱吸烟,没想到如此发达的国家烟枪这么多。这个方面可能和北上广10年前差不多一个水平。

说完共同点,再来说不同点。

日本

日本大家都比较熟悉,日本人特别注重用户体验,所有的产品都是以人为本,同时融合了大量的日本文化元素,让人看着舒心,用着顺心。日本人的工匠精神被用在了所有他们从事的事业上,所以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生活文化产品都非常让人满意。这也是除了日本丰田的汽车,他们的寿司、空手道、漫画、AV也能够在全世界广为流行的原因。

我也进了一家DVD店学习了一下,四层,第一层是常规电影,第二层全是漫画DVD,第三层全是漫画AV DVD,第四层全是真人动作DVD。以前能叫出名字的屈指可数,现在才知道品种的数量级是用千计的。买了正版动作片,三上悠亚,店员推荐是现在最火的,虽然明知道是有码的,但是想到看了一辈子都没付过钱还是支持一下吧。DVD一般就是100元人民币,最火的200元人民币的样子,这样看来我这辈子真没少给国家省外汇呀。

城市里每一个大楼的汽车出口都有人看着,一旦有车出来就会非常客气地控制过往行人。在一个人力成本这么贵的地方还要雇这么多人做这种我认为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事情,可见其对客户体验的重视程度。

这次出行主要是去爬富士山,3776米,我不得不说这是我爬过的山设施最为齐全的,齐全到让人发指的地步。首先你根本不用自己背水,沿路很多休息站都可以买,价格虽然贵些但都还合理。上山的道路标识清晰明确,路也铺得极其完善。最让人惊讶的是还专门为下山铺了一条火山岩的之字形碎石路,宽阔平展,下山的时候完全可以跑着下,这实在是登山者奢华的享受。当然如果是中国直接一个缆车连上去,可惜就失去了爬山的意义。

推荐登山爱好者去爬爬,两天一夜,比较容易。

德国

德国产品更加偏重于其强大的工业机械能力,强调纪律性,所做出的产品主要以工业产品为主,大型,自动化是他们的特色。但是民用产品就显得非常冷冰冰,并且使用感受非常不友好。当然德国并不是一个以旅游为主的国家,所以他们系统的首要任务是服务当地人,所以游客的便利性并不是他们考虑的首要重点。

首先的就是签证申请,虽然要求多但是我还能应付,可是其他国家都会给你3个月1年之类的,德国给你的天数严格按照你的飞机的进出时间,十分精确,留给游客的灵活性为零,客户体验差极了。再例如停车付费机或者是地铁站的自动售票机,我就碰到了有不找零的,或者是你必须准备好足够多的硬币以应付精确到角分的投币要求的机器,实在让人恼火。这些都给德国整个游程带来了一种紧张的感觉,生怕任何计划外的闪失导致更多的麻烦。

德国的建筑,大多新建的新房子看上去都灰灰冷冷的感觉,更多注重的是功能性,但从美学角度来说真的非常单调。更加糟糕的是无处不在的涂鸦,从机场一直到市区,涂鸦基本遍布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最要命的是涂鸦水平太低了,完全没有任何艺术性,和中国三线城市的城市牛皮癣有的一拼。看这样子就知道德国的绘画艺术水平了,所以此行直接掠过一切艺术馆。

参观了不少富丽堂皇的宫殿,看过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些房子里都没有浴室,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时候还没能够设计出供水系统,欧洲人毛孔粗大,所以嘛大家为了掩盖自己的体臭就发明了香水。到现在香水变成了奢侈浪漫的代名词,其实我们亚洲人皮肤细腻,没有体味,不用去学欧洲人用香水了,用了我还以为你没洗澡呢。

说到食物就太乏善可陈了,啤酒爱好者还能算是福地,但吃的基本就是扭结面包加香肠,至多再配点酸白菜,痛苦极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无论在德国的老城唯美的咖啡店里,高档的百年饭店里,还有那些飞驰的敞篷车里,你看到的不是俊男美女,而绝大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个在国内可真的是完全相反。问了当地的朋友才知道是因为社会经济都非常稳定,通货膨胀不高,导致只有经过一定的积累,到了一定级别之后你才能消费得起这些,但是当你到了这个级别,基本就挺大年级的了。而年轻人大多都在为事业打拼,租房结婚生子基本就消耗掉了所有的收入,所以基本都只能天天扭结面包加香肠。

在德国的时候正好碰上连着几个恐怖事件在巴伐利亚州发生,奥林匹克枪击案发生的几天前还在奥利匹克公园玩呢。我其实还真被德国的******人数给吓到了,感觉到处都是他们的影子,主要是这些人在德国太显眼了,女的戴着头巾往白人堆里一站,非常突兀。

顺带说一下台湾,在外面爬山经常碰到台湾人,台湾人其实很好认,基本都带着他们的青天白日旗。走到哪里都要拿出来秀秀。应该是因为越是没有的东西就越珍惜的原因吧,一个不被世界认可的“国家”对自己的归属感格外在乎。

反观中国,没有人出去旅游还会带面国旗,其实我们甚至连国庆都很难见到有人家会挂出国旗来。国家现在就像空气一样对我们极其非常重要但是完全没有感知,只有到你失去她的时候,你才会感到她的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