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比如“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庄王葬马”等,“楚王断缨”也是一则千古传颂的历史故事。
有一次,楚庄王大宴群臣,使美人行酒。饮到傍晚,席间欢歌笑语之时,突然一阵风,吹熄了所有蜡烛。漆黑之际,楚王的爱妃许姬悄悄告诉楚王,刚才有人乘机摸了她的玉手,而她也扯断了此人的帽带,要求庄王根据这个线索查出此人是谁,然后给以严惩。
不料楚王听了之后,小声呵斥她说:“怎么能因为妇人之节而辱士呢?”说完立即大声命令不要点烛,还对众人说:“寡人今晚务要与诸位同醉,大家也都要尽兴才是,不断缨者不能归。”于是,群臣都拉断了帽子上的缨穗。这时,庄王才命令重新点燃蜡烛之后,与群臣尽欢而散。这便是有名的“绝缨会”。
后来楚与郑争霸,楚王伐郑,有一健将单独率数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逼郑的首都,使楚王声威大震。而且他经常奋战在前,五次战斗五次全胜敌军,终使楚军大胜。后来有人问他如何能够如此勇猛,不惧怕牺牲,原来此人就是当年在欢宴上调戏许姬的人。
修身点拨
能做到“明知故昧”,这种涵养,同那种“睚眦必报”的人比起来,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楚庄王对部下调戏自己爱妾的行为不予追究,还主动为那人解围,免得尴尬,这种豁达又细心的做法,无法使当事人不感动,无法使他不在以后的日子里拼死效命。
古人有“骂如不闻,看如不见”的“柔弱”功夫,既能避免是非,又更利于成功,有时候面对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时,我们不妨做一下取舍,如果选择了一个方面,另一个就大度地放过,必能得到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