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氏族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村东北,是江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距今约7000年左右,反映了钱塘江流域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通过对河姆渡遗址的居住区发掘,发现了木结构建筑遗迹,出土的木构件总数在千件以上。河姆渡的气候使房屋建筑不同于北方半坡氏族,它的建筑以木构地面建筑为主,由早期的打桩立柱架空的干栏式发展到栽柱式地面木构建筑,有成排的木桩,大量的横板和竖板,还有很多带榫卯的构件。房顶用草木搭成,并且抹一层草筋泥,以便抵御风雨。
在河姆渡遗址的下层,发现有大量的金黄色的稻谷,还有带绿叶的稻茎,经鉴定是人工栽培的籼稻,这是迄今在我国发现最早的稻作遗存,说明我国栽培稻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河姆渡遗址发现有大量的菱角、芡实、橡子、酸枣、麻栎等水陆生长的果实,说明采集在日常生活中还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河姆渡的刻画在陶钵外壁的长嘴高腿腹稍下垂的猪纹,说明猪的饲养已为人们熟悉和喜爱。同时饲养的动物还有水牛等牲畜。渔猎生活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性生产活动,在水上从事捕捞,河姆渡发现有木桨,足以证明在江南水乡乘坐独木舟漂浮在江湖水面捕捞鱼虾已较普遍。
河姆渡人使用的也是石器、骨器。河姆渡的骨耜更是用于水田耕作的主要农具。从手工业制作的陶器来看,河姆渡是用掺和碎草稻壳等有机物的粘土,烧成夹炭黑陶。为了适应人们生活的需要,陶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二经二纬编织的苇编,麻布也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河姆渡氏族还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当时还没有也不可能产生明显的私有观念,更没有条件发生贫富悬殊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