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鬼面前,“巴塞尔协议”简直就像是一个简陋的篱笆。
影子银行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就是华尔街魔鬼的出笼。
1930年5月,根据海牙国际协定,由欧美和包括日本在内的央行组建国际清算银行,最初的目的是处理一战后德国的赔偿和清算等问题。但此后由于西方各国央行之间也需要紧密的合作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于是承担拿起了这一职责。如今,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同为世界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为了防止银行过度进行冒险投资、减少国际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降低银行系统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开始设计银行监管协议一《巴塞尔协议》,并得到银行监管委员会成员十国的认可,1992年正式实施。《巴塞尔协议》最重要的一条规定就是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持8%的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最低要达到8%。因此,银行持有的资产风险越高,要求持有的资本金比例就越高,其目的就是限制商业银行过度冒险,保护储户利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另外,《巴塞尔协议》将风险资产按权重划分,意在减少银行家们减少对高风险资产的持有,但世事难料,事与愿违的事情总是高概率的。
对银行家们来说,保持8%的资本充足率,就相当于至少有8%的资本不能被用于投资,这等于大大提高了经营成本,自然也影响盈利能力。于是,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开始盘算如何绕过《巴塞尔协议》。各国金融机构普遍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增资,即增加自有资本,确保达标;一是压缩资产规模,实现相对达标。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一向聪明过人,当然会有很多办法。其一,可以把风险高、占用资本金较多的贷款项目转移出银行的财务报表,设立特别目的载体(SPV)和各类表外投资工具,把成百上千笔贷款捆绑起来后放入资产池,再运用打包、评级、分层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这些产品变成有不同风险程度、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证券;其二是创新了信用衍生品,这样许多贷款项目不需要转移出财务报表,却仍可以把信用风险暗藏于各种产品中悄然转移出去;其三是增加持有《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低风险资产,1992年以来,各类低风险资产类项目增长异常明显,就是出于这一原因。比如,房地产项目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一直被视为低风险资产,因此美国各银行都大幅增持房地产资产。房地美和房利美各类抵押贷款证券风险权重只有20%,所以也称为美国各银行争相持有的低风险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04年初到2007年2季度,美国银行的资产增长了2倍,但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长却缓慢的多,如索罗斯所指出:“《巴塞尔协议》在认定银行持有的证券风险低于一般贷款风险方面是错误的,因为,它忽视了证券所聚集的系统风险,而这恰是加剧金融风暴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经济扩张期,各金融机构竞相扩大“杠杆率”,实际上许多金融机构都绕过了巴塞尔协议;而在危机爆发后,各金融机构又过度压缩资产,以维护自有资本充足率,实际上加重了信用危机,也对对实体经济产生更大的负面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