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种动物都集聚成群生活,因为动物的群居在迁徙、御敌和捕食等方面有很多好处。
过群居生活的野生动物更安全些,因为几百双敏锐的眼睛能及早发现敌人。群居动物不但能在群中相互嬉戏,更便于集体狩猎。
狐狸是犬科动物中最散漫的食肉动物,不过群体生活。
然而到了难捕食的冬季,它们也集聚起来,共同设法去捕捉狍子一类的较大的动物。
狼成群结队偶尔也会伤人;豺集中力量可以去围攻鹿群;而成群的鬣狗甚至能捕食年老的狮子。
海豚的凶猛近亲——虎鲸成群围攻鲸,甚至能把鲸撕成碎块。独角鲸在严冬时成大群聚在一起,在同一地方游动,不断地潜上潜下,把水搅浑,以免海水结冰。如果在它们生活的北极浮冰区没有一个很大的未冻水面,独角鲸就会窒息而死。
河狸以及热带的文鸟也都聚在一起, 共同修筑“住房”。
各种动物与自己的同类集聚在一起,除了能得到这些明显的好处外,过集体生活还有另外一些益处。目前对这些益处还没有深入研究,但是这些益处是比较明显的。
科学家们发现,当蚂蚁和白蚁数量很多时,它们干起活来就很积极,比那些离群的要干得好些。这种奇怪的现象,被称为“组群效应”。
两三个蜚蠊在一起,比单独时能选择更正确的逃跑路线,能更好地识别方向。金鱼在一起时的胃口比单独时要好些,即便是吃同量的食物,集体时比单独时要长得快些。金鱼和其他一些鱼类,成群时消耗的能量也少些,在需氧方面可以说明这一点——单独的金鱼需氧量显然要多些。
有些动物的组群效应不典型,但也可看出组群现象,如丸花蜂、蝇、象虫、蝗虫、家鼠和鸡等。大群的动物,比小群或单独时,受到凶猛动物的伤害会少些,这一点曾用某些动物做过实验。成群的动物,并不仅仅能增加警觉性,而且还具有集体的心理震慑作用,可以使来犯的敌人仓皇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