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经商就学胡雪岩
4286600000053

第53章 湖丝扼喉 (2)

胡雪岩和官府挂钩挂得太紧了,他脑子里想事儿也难免带上了一股子“官气”,比如这次他产生这种傻念头,这就是“官气”在作怪(商人的思路不是这样的),这样一来,胡雪岩的思想进一步被束缚住了。

第三,老胡从做买卖的第一天,就是做钱庄的。而“钱庄”这一行有个特点,那就是只对“买卖”贷款,而不支持“实业”。

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钱庄只愿意投资给买卖人,投资于商业,而不投资于工业,认为在大清国搞工业,风险过大。

当然,这也是很实际的一个想法。

商业,也就是平常说的“做买卖”,投资额小,周转快;开工厂,投资额要大得多,回款又比较慢。民间的钱庄多是小生意,开工厂对他们来说投资过大,周转过慢,加上对技术又不了解,对工厂的“赢利前景”不托底,这样一来,他们当然就不愿意把钱拿出来办工厂搞实业了。

可能有人说了:胡雪岩不一样吧,他的阜康钱庄很大,实力特别强,不是那些“小钱庄小生意”呀。

对,胡雪岩开的是大钱庄大买卖,但胡雪岩这个人的思路,并没有超越“小钱庄小生意”的范围。

出于这么一大堆原因,胡雪岩终于决定不开缫丝厂,这就为他将来和洋人竞争失利埋下了隐患。可是话说回来,“社会进步”就是这么残酷,前面的人失败了,摔倒了,后面的人踩着前人的身体继续前进。

胡雪岩不开缫丝厂,一心收丝,结果失败了。可他的失败,却点醒了整个“浙江商帮”。

胡雪岩阜康钱庄的垮台,把和他一起做着蚕丝生意的湖州南浔那“四象八牛七十二狗”全给惊动了!这些人一个个关起门来深思细想:为什么这么强大的阜康,这么出众的胡雪岩就倒了?

想来想去,这些商界奇才们终于明白了:原来只搞商业不搞工业不行,站不稳!早晚会被洋人打垮。

很快,“四象八牛”们行动起来,真金白银纷纷出手,在“公和永”丝厂之后,上海很快又有了第二家华商办的丝厂,接着就是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直至开到几十家。

在办丝厂这个事儿上,曾经帮着老胡收丝的庞家始终是先锋!光他一家就开了“世经缫丝厂”和“通益公纱厂”两个厂子,就连早期办得不成功的“公和永”也咬紧牙根儿不断追加投入,终于在光绪十三年(1887)渡过难关,打开了市场。

十来年时间,在上海的华商丝厂已经成了气候,这些大商家觉得钱庄规模太小,放贷太保守,干脆又专门集资成立了一个“浙江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中国人自己的银行,它要“兴”的是工业。

中国的“现代工商业”,这才真正起步了。

3.陷入困境:且说胡雪岩斥资数百万两白银尽力收购“辑里湖丝”,使这种“世界丝王”在上海市场上基本脱销,洋人跑来商量,老胡坐地涨价,洋人就联起手来,拒收“辑里湖丝”。

结果洋人和老胡打起了“持久战”。对洋人的联手抵制,胡雪岩并不怎么在乎,他跟洋商打交道不是一次两次了,知道商战就像攻城略地一样,看谁坚强,看谁狠,到最后还能站着的,就会大赢特赢。

于是老胡一边咬紧牙关,不在价格上松口,同时拿出资金交给庞怡泰丝行,继续收进“辑里湖丝”。可胡雪岩并不知道,此时的他,已经陷入困境了。

从光绪八年(1882)起,欧洲出现了一场经济危机,世道变差了,在伦敦的交易所,生丝价格已经开始下跌。因为当时欧洲列强各国早有了电报线,连跨洋电报都架设起来了,经济危机,生丝跌价,这个消息在半个世界都传遍了。

可这一年大清国的电报线还没形成网络,也没与洋人的“海线”连接,所以胡雪岩没能及时掌握这个消息。

确实,“辑里湖丝”是独一无二的“丝王”,现在“丝王”全被胡雪岩囤走了,用这种丝织出来的上等丝绸,暂时就缺少原料了。可单就这一点,还不足以制服洋商。

对洋人来说,这种高档丝绸的供应最好不要断,可真要是断货了,对他们来说,也并不“致命”。

第一,欧洲发生经济危机,导致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尤其是奢侈品的需求量大减。而“辑里湖丝”织出来的高品质丝绸,正是一种奢侈品,眼下人们对它的需求减少了。

第二,这些高级丝绸,在欧洲还有存货,即使一年收不到“辑里湖丝”,欧洲的丝绸存货也不至于卖光。

第三,奢侈品,永远不是必需的。就算真的收不到“辑里湖丝”,用别的丝织出来的绸缎一样可以卖。就算在欧洲,那些有钱人里有几个人懂得区别丝绸的好坏呢?

所以洋商们很快达成了共识,今年——光绪九年(1883),他们不收购“辑里湖丝”了。除非胡雪岩肯把“辑里湖丝”的售价降下来。

看了这些,可能读者已经感觉到了。

这么说来,即使胡雪岩的钱庄不破产倒闭,在这场和洋人之间的价格博弈中,他恐怕也赢不了?确实是这样。

像大清国这样单纯出口原料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国家,它们出口的物资一定会被洋人不断压价,不断贬值。这一次胡雪岩就算不破产倒闭,他借“辑里湖丝”这个高端品牌和洋人打价格战,也一定会输。其结果是,老胡不但不能借着“辑里湖丝”的涨价,推动整个中国生丝的价格走高,反而会因为他和洋人博弈失利,导致“辑里湖丝”被折价收购,同时拖累所有国产生丝价格全线下跌。

事实上,胡雪岩最终不得不压价出售了全部“辑里湖丝”,而大清国的生丝价格确实在连年下跌,逐渐走低。

光绪九年,出口生丝九万六千一百三十九担,得银一千九百二十五万四千八百

六十九两,每担生丝折银约二百两。

光绪十年,出口生丝十万五千四百零一担,得银一千八百三十万五千八百二十

二两,每担生丝折银约一百七十三两六钱。

光绪十一年,出口生丝九万零二百三十三担,得银一千五百二十万零一千九百四十六两,每担生丝折银约一百六十八两五钱。

老大帝国,封建专制,文恬武嬉,愚民政策,仇视商道,不思进取。整个大清国的颓势,单靠胡雪岩一个人,“辑里湖丝”一个品牌,能起什么作用呢?

可是话说回来了,胡雪岩在这笔垄断“辑里湖丝”的生意中,所担的风险似乎也不算太大吧?

不大,风险完全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胡雪岩是盯准了“辑里湖丝”的本身价值,而且确定这种生丝可以较长时间保存,他自己投入资金的数额上也是心中有数的(全部投资不到他总资产的三分之一)。这笔生意如果成功,赚到了,利润会相当可观,如果不成功,到最后不得不低价卖出,也不至于被洋商压价压到不能接受的程度。

就是说,赚了,利润挺大;赔了,赔不了多少。

对呀,胡雪岩是个精明、谨慎的大商人,他做生意心里是有数的,怎么可能拿自己全副身家去冒无谓的风险呢?商人嘛,当然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让自己尽可能冒最小的风险。

可能有人说了:老胡这个人眼下就应该倾尽全部身家,把那两千万两白银全拿出来,背水一战!这么干一定很爽,很有劲!因为他做这笔生丝买卖,不是为了他自己,是为了国家利益,是在“为中华民族争光”啊!

呵呵,打肿脸充胖子,闭着眼瞎折腾,这可不是一个商人应有的思路。

胡雪岩是个钱庄老板,他首先要对他钱庄里的储户负责,不能拿着人家的钱去瞎冒险!否则他就不是商人,而成了“伤人”了……

很多事儿上都可以有传说,在“做生意”这个事儿上,可不能有传说!

比如说,传说左宗棠左大帅“跨马提枪大吼一声直冲进叛军群里,杀了个七进七出……”这行。

可要是传说胡雪岩“倾家荡产拿出两千万两白银囤积全中国所有的生丝,要为国争光给中国人争气……”这就不行。

要是做生意的人都拿这位“传说中的”胡雪岩当了榜样,一个个都置客户的利益于不顾,倾家荡产去“为国争光”,做这种没底的买卖,那得毁掉多少生意,给咱这国家造成多大损失!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所以说,咱们中国人对胡雪岩这个人误解太深,对商人、商业太不了解,更是不了解事实就瞎谈论。

4.风云突变:就在胡雪岩因为囤丝而陷入僵局的时候,又一个麻烦悄然临头了。

当时世界上的第二号列强法国人,派出人马跑到远东闹事,出兵侵略了大清帝国的属国越南,大清国得知消息后,派兵进入越南北方,中、法两国在越南的东京(就是今天的河内,当时它不是首都,越南的首都在顺化,已被法国人控制)一带对峙,战事一触即发。

这里又有一个谣传,说关于这场战事,左宗棠主战,李鸿章投降,为此,李鸿章决定陷害左宗棠,而要陷害左宗棠,就得先陷害一下胡雪岩……

没这么回事儿,历史和故事永远是两回事儿。

法国对越南的入侵始于同治元年(1862),也就是说,始于整整二十年前!

可是大清国知道这个消息却非常晚,因为越南对大清国不信任,害怕大清朝廷知道法国入侵越南的消息后,立刻派军队进入越南。所以越南国王一直故意瞒着大清朝廷。加上越南离北京万里之遥,山高水远,越南小朝廷跟大清朝廷的联系也不紧密,只是个空头的“属国”罢了。结果法国侵略越南这么多年,大清国这边硬是不知情!

到了同治七年(1868),太平军旗下的一支小队伍因为在国内站不住脚,退进越南,在保胜(今越南老街)一带扎了下来,当时约有三百来人,后来发展到两千多人,首领叫刘永福,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黑旗军。

同治十二年,法国探险家安邺上尉率领一支小部队北上,连陷河内、海阳等四省,越南国王赶紧请驻守此地的刘永福帮忙,刘永福在河内城外设下埋伏,大败法军,把安邺杀了。法国人慌忙退出了河内。

想不到这个黑旗军还真厉害!越南国王一高兴,立刻封刘永福为三宣提督,让他带着黑旗军帮越南人对抗法国兵。

同治十三年,法国人强迫越南签订了第二次《西贡条约》(这个条约被清廷称为《甲戌条约》),进一步控制了越南。

这时候越南国王实在顶不住了,眼瞅着要亡国了!这才向大清朝廷求援。

得到消息后,清军立刻开进了越南北方,和法军在河内地区迎面对峙。

这时候,出于民族大义,刘永福黑旗军已经和清军站在一起,共同迎战敌人。当时云贵总督岑毓英每个月给黑旗军五千两银子的军费,又悄悄提供枪炮,强化黑旗军的战斗力。

但是为了外交上的需要,这个事儿没有挑明,大清朝廷表面上不承认跟黑旗军有联系。

为啥这么办呢?因为刘永福是越南国王册封的“三宣提督”,也就是越南朝廷承认的正式官员。他跟法国人打仗,等于是“听命于越南国王”的,是越南人请他打法国人的。这样对大清国来说,外交上就更主动、更灵活了。

这时候,曾纪泽(还记得吧,强硬的外交家,骂胡雪岩的那位)被任命为大清驻法国公使,跟法国人谈判,李鸿章也在天津开始和法国驻清公使谈判。

后来法国人一边谈一边打,黑旗军和清军也不客气,就跟法国人在河内、山西(都是越南的地名)等地打起来了。

也是在这时候,左宗棠左大帅说了:你们这些人打得不够漂亮,不够狠,让我去越南,像在新疆收拾阿古柏那样,狠狠收拾法国佬一顿!

是这么个事儿。

所以说李鸿章和左宗棠在法国侵略越南这个事儿上,他俩一个将、一个相;一个谈外交,一个说打仗,两人各谈各的,实际上没啥矛盾。

但是不知为啥,这些事儿大清国的老百姓们都不知情。当时就有很多人出来指责李鸿章:你应该上前线!你不上前线,光在天津谈判,议和,你就是卖国贼!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们觉得李鸿章以前是淮军大帅……

可这些人就没想过,眼下李鸿章担任的是北洋通商大臣,正在负责外交谈判这个工作,到底是外交工作要紧,还是前线指挥官的职位重要?大清国有很多将军,却没有几个外交人才,把李鸿章弄到前线当指挥官去了,外交工作交给谁去办?

外交就是外交嘛,怎么到了李鸿章这儿,外交谈判就被人说成“议和”了呢……

对此李鸿章给了四个字的评语:以珠弹雀。瞎闹!

当然,这四个字立刻又被人歪曲得一塌糊涂,成了攻击李鸿章的弹药了。

唉,乱得很,谣言满天飞,弄得人没办法。

眼下中、法两国关系紧张,眼看着要打仗,这就使得上海、宁波等地原本因为欧洲经济危机而显出的萧条经济雪上加霜,银根吃紧。在这种情况下,洋商们更不肯去买老胡手里那批“辑里湖丝”了。

眼瞅着胡雪岩在同洋商斗法中越来越处于被动,却想不到,一场更大的危机突然降临。

胡雪岩在上海的阜康钱庄分号,遭到挤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