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42929100000062

第62章 陕西艺术演出(市场)业发展概况

艺术演出业是文化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艺术演出业从根本上讲是以艺术创作和生产为核心,通过艺术产品为人民大众提供文化娱乐消费品的行业。演出业的经营主体由三部分组成:演出团体、演出公司、演出场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演出市场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突飞猛进、急剧扩张阶段,接踵而来的国内演出徘徊不前甚至不断滑坡,港台与国外入境演出畸形发达、泡沫繁荣阶段以后,终于开始走向结构合理、稳步发展的道路。规范有序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演出市场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初步呈现出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

从演出市场主体来看,初步形成了演出团体、演出公司与演出场所三类演出经济实体分工配合、协作发展的主导格局;在横向上,除了国有演出单位以外,集体、个体、中外合作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演出实体不断产生发展,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荣的局面。从演出体制来看,传统的计划演出体制正在向市场演出体制转变。国有演出单位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由事业型、行政型向产业型、企业型转变,由福利型、供给型向经营型、效益型转变。专业演出团体普遍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内部体制改革,并且取得成效,正在由单纯的演出生产单位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演出生产经营单位。国有演出公司多数实现了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合理分离,经营能力迅速提高,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型演出公司,并且已经自成网络,形成了演出市场的基础构架,成为演出流通环节的中坚力量。许多国有演出场所以演出为主业,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各类演出单位面向市场不断转变自身生产经营机制,适应市场不断提高自身生产经营能力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功,演出市场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基本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从演出类型来看,营业演出取代计划演出成为整个演出活动的主要部类,部分计划演出开始具有营业性质,向着营业演出的方向演变。计划演出包括政府举办的艺术节、评奖、汇演、调演和节庆演出等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广泛,具有强烈的代表性、示范性、导向性。营业演出作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演出消费的主要形式,演出场次约占演出市场总量的80%以上,愈来愈成为演出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演出的结构、布局与形式来看,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收到明显成效,港台歌星充斥演出舞台、严重冲击演出市场协调发展的不正常状况得到控制,为高雅艺术与民族优秀艺术营造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在政府的提倡与扶持下,高雅艺术与民族优秀艺术的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大幅度增长,社会反响热烈;通俗艺术演出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演出市场的品类结构逐渐得到优化。演出市场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专业演出团体走出剧场小舞台,迈向社会大舞台,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各行各业服务,演出场地由剧场扩展到体育场馆、歌舞娱乐场所、旅游景点,扩展到部队、学校、厂矿、企业,扩展到农村广阔天地,演出形式日益多样化。农村演出市场在专业演出团体与民间剧团、民间艺人的双重推动下走向活跃。

艺术演出(市场)业是陕西文化产业中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近年来,陕西省始终坚持“在演出中求生存、在市场中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改变经费投入办法,向演出倾斜,加大对艺术演出的扶持力度,引导演出团体走向市场,寻求发展空间,做大做强陕西的艺术演出(市场)业。

文艺演出业在文化艺术服务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艺术服务业是核心文化产业之一。其中,文艺演出业在陕西文化艺术服务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省文化艺术服务业固定资产原值为9.05亿元,总产出为3.89亿元。而文艺演出业的固定资产和总产出分别占总量的38.67%和37.28%。艺术培训业、艺术品业、图书馆服务业、群众文化服务业、其他文化服务业的固定资产及总产出之和只占总量的五分之三强。

近两年来,陕西的演出市场可谓好戏连台,异彩纷呈,全省举办各类大型文艺演出300多场,票房收入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其中很多有影响、效益好的演出都是由民营公司运作的,比如,开启音乐之门——暑期音乐夏令营系列演出,西安国际音乐节,现代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民营公司已成为陕西省演出市场的生力军。

2002年,文化部通过修订《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大幅度地调整了演出市场准入政策,取消了演出单位主体资格的所有制限制,全面实行对内开放。2003年政策效应得到初步释放,由于破除了所有制和行业壁垒,大量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涌入演出市场,演出市场发展加速。

陕西省举办了2003中国东西部演出交易会,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余家演出管理和经营单位参加了交易会,共有1500个演出项目在会上进行展示、推介。

2003年,陕西省文化厅在演出市场的管理上,积极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中,对演出主办方在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从演出单位递交申报材料开始一直到演出结束都给予大力支持和全方位指导、扶持,由“单点式服务”转变为“在线式服务”,也就是说,从主办方递交材料之日起直到演出散场,文化主管部门都全程服务,切实从“办文化”向“管文化”和“扶文化”方向转变,为演出单位排忧解难,为演出活动保驾护航,把西安的演出市场做成音乐歌舞爱好者的圣地、艺术家和明星施展才能的福地、演出经纪机构和投资方赚钱的宝地。

正是采取了这种全程在线式服务的管理模式,两年来,在陕西举办的演出场场成功,并取得双赢,为演出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2004年至2006年,陕西省共举办各类演出93940余场,其中国有专业演出5.5万余场;大型组合及港澳台演出50余台,演出近80场。涉外演出28台,60余场,邀请了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波兰、奥地利、印度、朝鲜等30多个国家的优秀表演团体来陕西省演出。定点涉外演出90批(次),演出11800余场(次);引进国内表演团演出40余台,演出近100场;省内外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演出26900余场(次)。

目前陕西有演出经纪公司16家,其中15家为民营公司。这些民营公司竞争意识强烈,机制灵活,市场抓得准,由他们策划经营引进的各种演出活动,无论是港台或大陆歌星演唱会,还是歌舞音乐会无一“流产”。丰富多彩的演出激活了陕西的演出市场,呈现出周周有演出、月月有好戏的繁荣景象。

演出市场的火爆不仅让古城老百姓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另一个收获是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演出业中来,并向做大做强的目标迈进。他们在不断扩展文化经营视野的同时,也出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演出场所开始向大剧院转移。由陕西民营文化企业的龙头——陕西阳光丽都实业集团投巨资的阳光丽都大剧院的建成,就是最显著的标志。

陕西民营文化企业日益增多、演出市场日益繁荣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文化部新出台的《演出管理条例》,得益于省文化主管部门转变观念,消除所有制歧视,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型新形象。

西安曲江一直在发展演出业,在其各大旅游景点,一般都有常驻的演出项目。2006年,《梦回大唐》新加坡巡演成功,在东南亚刮起了一股盛唐旅游风;大型山水情景舞剧《长恨歌》被称为是国内唯一以“真山、真水、真历史”为背景,在故事的发生地演绎的大型情景舞剧;《2006·盛典西安》的成功举办则创造了曲江历史上最辉煌的艺术盛典。通过一系列大型演出活动的成功举办,曲江文化集团对演出业的理解逐步加深,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西安》的策划也因此成为现实,《印象·西安》将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力争在2008北京奥运会前推出。

西安演出市场在全国的起步不算太晚,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被全国市场托起来。1994年的“十大金曲颁奖典礼”和1996年的“崔健摇滚晚会”都相当成功,崔健、张明敏、奚秀兰以及黑豹乐队等一批明星的巡回演出,将西安的市场曾经搅得风生水起,应该算是西安演出市场开放的起步。

但后来西安演出市场渐渐与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拉开距离,走入低谷。一直到2002年之前,西安演出市场都是投资商们醒不来的噩梦。

西安的演唱会市场的复苏迹象,始于2001年9月份的罗大佑西安个人演唱会,当时的门票破天荒地卖出了3万张。

业内人士介绍,这场演唱会是北京的公司组织的,虽然没有走出赔钱的怪圈,但却是第一次把正规操作带到了西安市场。如果说西安的演唱会市场有自己的运作流程,那也是这次演唱会模式的沿袭。而且开创了场地内可以放进观众的先河,成为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歌迷与歌星近距离接触的演唱会。

但真正的变化是从2002年开始的,9月,刘德华在西安举办个人演唱会大获成功,演唱会的可观收入,到现在都是西安演唱会史上的票房神话。更重要的,这是西安人自己操作的演出。后来的各类演出活动,尤其是演唱会市场都开始逐步增温。

来自陕西省文化厅市场处的数据显示:仅从2003年到2005年,在全省举办的大型演出就达140余台,500余场,全省各类演出共计近2万场。

2006年,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榜首。歌剧《司马迁》、话剧《又一个黎明》、商洛花鼓戏《月亮光光》等十多部作品分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等众多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