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没有谁不渴望成功。但很多人付出的不少,而得到的回报却不多,原因何在?主要就是不善于谋事,不懂得做事的方法,没有准确把握做事的时机。因为,做事要讲究谋略,也就是说要能分清轻重缓急,既要有长远打算,也要有近期目标。否则你今天做的事就会成为明天的累赘。
机会来时绝不能放过
做事解读
一个人在漫长的成长经历中,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能更好地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善于抓住机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机会,就看你自己能不能很好地抓住机会、把握机会。
哲理导航
培根说过:“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如果你没抓住,再抓就只能碰到它的秃头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
在一个小村落里,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汹涌的洪水淹没了整个村庄。
这时候,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对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相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地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共在的! ”
转眼前,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的侍奉您,为什么你不肯救我! ”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我已经给了你好几次机会。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
幸运和倒霉往往与利用时机有关,有些人在时机失去之后才顿足扼腕,那么他便注定只是一个十足的倒霉蛋;而有些人明白时机稍纵即逝,因而能及时把握,所以,他的一生都仿佛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1856年,南北战争结束,上天赋予了卡内基绝好的机会,他预料到,战争结束之后,经济复苏必然降临时,经济建设对于钢铁的需求量便会与日俱增。
于是,卡内基义无反顾地辞去铁路部门报酬丰厚的工作,合并由他主持的两大公司 ——都市钢铁公司和独眼巨人钢铁公司,创立了联合钢铁公司。同时卡内基让弟弟汤姆创立匹兹堡火车头制造公司和经营苏比略铁矿。
卡内基认为,美洲大陆现在是钢铁时代、铁路时代,需要建造铁路、火车头和钢轨。于是卡内基开始了进攻。他在联合制铁厂矗立了当时世界最大的一座高 22.5米的熔矿炉,聘请化学专家驻厂,检验买进的矿石、龙石和焦炭的品质,使产品、零件及原材料的检验系统化。卡内基的努力令许多人过去的担心成为“杞人忧天”。
1873年,经济大萧条不期而来,银行倒闭,证券交易所关门,各地的铁路工程支付款突然被中断,现场施工戛然而止,铁矿山及煤山相继歇业,匹兹堡的炉火也熄灭了。
卡内基断言:只有在经济萧条的年代,才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钢铁厂的建材,工资也相应便宜。这时,其他钢铁公司相继倒闭,向钢铁挑战的东部企业家也已鸣金收兵,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绝对不可以失之交臂。于是卡内基走进股东摩根的办公室,谈出了打算建造一个钢铁厂的计划,这个反常的做法,使其赢得了巨大的利润。
1890年,卡内基兄弟公司吞并了狄克钢铁公司之后,一举将资金增到 2500万美元,取名为卡内基钢铁公司,随后又更名为 VS钢铁企业集团,建立了卡内基钢铁王国。
机会总是会出现的,当机会出现时,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敏锐的眼光,能不能及时抓住它。
做事真经
在把握机遇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敢闯敢拼,才能克服那些平日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从而使自己健康迅速地成长成才。如果退缩了、放弃了,便会使事情半途而废,把机遇白白浪费掉,其结果显而易见,在未来社会中即便不被淘汰,也注定是碌碌无为之辈。学会向他人借力做事解读
会借别人的手帮自己干活,就等于自己在干活。无论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顾客,或者是你根本不曾相识的人……只要你会“借”,就能够使他们心甘情愿地帮你做事,做到“毕其智为己所用”,就一定能够心想事成。
哲理导航
人并不是天生注定一辈子与成功无缘的。只要有灵活的头脑,同时能抓住机遇,一样能勤劳致富。比如王氏兄弟,他们经商获得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在发财的机遇面前,巧妙地借用他人,将资金灵活运用。
有着大学学历的王仁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错打成“反革命”,判刑 10年,1981年获释。出狱后,摆在王仁昌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生存。当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头脑聪明、嗅觉灵敏的王仁昌立即捕捉时机,用妹妹从别人手里借来的 260元钱,在汉正街开始了商海生涯。此时的湖北武汉三镇日渐繁荣,汉正街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王仁昌的百货摊一人忙不过来,弟弟王仁忠便来帮忙。
1981年春节之后,当别人还蒙在鼓里时,王氏兄弟就开始悄悄赊销武汉制伞厂的老式雨伞。3.7元一把进,3.9元往外批发,每把伞可净赚 0.2元,下一次进货时结清上次赊的货款,一月可周转 2~3次。勤扒苦做三个月,王氏兄弟的能耐和信誉在汉正街已是有口皆碑。不久,已有近十家商贩醒悟过来,以相同方式卖伞,而且批零兼营。竞争日益激烈,商贩间抓信息、抢速度,“钩心斗角”,同拥挤热闹的汉正街一样紧张忙碌。
哥哥的知识智慧加上弟弟的实践经验,两兄弟很快就发现一种广州产的新式折叠伞款式新颖,小巧玲珑,且伞的色彩鲜艳,销路肯定会更好。时间非常紧迫,必须要抢在别人前面抓住机会!但手里的钱远远不够,赊销别人又不干。此时,两兄弟因信誉好,同伞厂的合同已改为一月一结,正好一个月的周期里把赊货赚来的钱拿去进广州货,卖完了再结武汉伞厂的钱。为了尽快在月初将赊货变成现金,兄弟俩一咬牙,决定每把伞以比进价还亏一毛的价格批发。“王仁昌的伞 3.6元一把!”一时间,两兄弟的伞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商贩疯狂抢购,而别人的伞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
1985年,兄弟俩又抓住了一个机会,并再次以其出色才智,在 20天内,以 1万元资本做成一笔 370万元的生意,净赚 60万元,此事至今都令武汉三镇的批发商叹为观止。
当时,武汉针棉织品批发公司准备将仓库里积压的价值 370万元的手套、袜子、内衣内裤一次性 5折出手。汉正街很多人都知道这消息,可谁有本钱和胆量去一次吃进 180多万元的货?就在别人摇头叹息之时,王氏兄弟俩却在家里密谋策划,设计了一个使“自己的风险最小化,所获的利润最大化”的方案。
第二天,兄弟俩找到武汉粮食局百货经营部,提出两家联手吃下这一笔生意。实施步骤是:王氏兄弟俩以 1万元现金交给粮食局作抵押金,粮食局作保并开具一张为期一月,数字为 185万元的延期支票给针棉织品批发公司,换针棉织品公司出货。王氏兄弟负责一月内将货销完并付清支票款。王氏兄弟进一步开出双方合作条件:利润二八分成,粮食局二,王家兄弟八。如果王氏兄弟一月内不能销完货,将按支票额的 20%向粮食局赔款。这时双方打着相同的小九九:粮食局有钱,但无经营才能,吃得了货却怕销不动;王氏兄弟没钱,但有经营才能,销得了货却吃不下货。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很快,这一优势互补的策划水到渠成。王氏兄弟将这批货按质量好坏和不同样式,照一定比例搭配成 3万~5万元一份,以原价 7.5折发给了汉正街各批发商,一时间人人争抢提货。
其间,两兄弟又动脑筋 ——将市场细分,对症下药。按各批发商不同的经营风格和性格进行货物分配。比如老年人经营求稳求慢,周期较长,两兄弟就将质差价低的“死货”销给他们;而性格急周转快的年轻商贩,就发给俏销的货,以加快周转速度。就这样,仅 20天,针棉织品批发公司积压多年的内衣内裤就被兄弟俩销售一空!最后,两人以 1万元的本钱净赚 60万元。
整个 20世纪 80年代,王氏兄弟一边紧守着自己的门市做稳定的长线产品批发,一边瞅准时机,抓住此类短线生意,狂赚一笔。此后,两人大胆反季节做儿童手套生意,成为汉正街“手套大王”。每年 6月份价格最低时到嘉鱼县订做,资金分月投入,减少了压力; 10月份出货,10天内售完。第一年 11万双手套一天销空,第二年 30万双,第三年销到了 60万双,利润率达到 110%!
王氏兄弟就是这样靠着自己的智慧紧紧把握住一次次的机遇,从穷人圈里脱颖而出,成为汉正街赫赫有名的资本大户。
而拥有全世界私人船只吨位第一的是美国人丹尼尔·路维格,他的成功完全是靠“借钱”来发展的。最初,路维格打算借钱把一艘货船买下来,再改装成油轮,因为载油比载货更为有利可图。他到纽约去找几家银行谈借钱的事,人家看了看他那磨破了的衬衫领子,又见他没有什么可做抵押,就拒绝借钱给他。路维格来到大通银行,他对大通银行的总裁说,他把货轮买下后,立即改装成油轮,他已把这艘尚未买下的船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石油公司每月付给的租金,正好可以每月分期还他要借的这笔款子,他提出把租契交给银行,由银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这样就等于在分期还款。
大通银行的总裁听了路维格这番奇怪的言论后,心想:路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会十分稳妥,除非有预料不到的重大经济灾难发生。但退一步而言,假如路维格把货轮改装成油轮的做法结果失败了,但只要这艘船和石油公司存在,银行就不怕收不到钱。
于是,大通银行同意把钱借给了路维格,路维格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船,改成油轮,租了出去。然后又利用这艘船作抵押来借另一笔款子,从而再买一艘船。路维格的精明之处在于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来增强自己的信用。
这种情形继续了几年,每当一笔债付清之后,路维格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而是由他放入自己的口袋。
后来路维格又准备着手筹建造船公司。他设计一般油轮或其他用途的船只,在还没有开工建造的时候,他就与人签约,愿意在船完工的时候把它租出去。路维格拿着船租契约,跑到一家银行去借钱建船。这种借款是延期分期摊还的方式,银行要在船下水之后才能开始收钱。船一下水,租费就可转让给银行,于是这笔贷款像他开始借款买船时一样付清了。等到一切手续办妥,路维格就成了当然的船主,可是他当初自己并没有花一毛钱。
当路维格“发明”的这种贷款方式畅通之后,他先后租借别人的码头和船坞,继而借银行的钱建造自己的船。就这样,路维格有了自己的造船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购买了路维格所建造的每一艘船,他的造船公司就这样迅速地发展起来。
“借力”不仅是发财的高招,也是一个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只凭自己的能力,会做的事很少。当然,自食其力的人是很值得别人去尊敬的。但如果你同时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就可以无所不能、无往而不胜了。
做事真经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出身贫寒、运气不佳、资源短缺……这都不是你的错。但只要你能够领悟“借力”的思想,学习“借力”的方法,掌握“借力”的技巧,从此你便能够开始走向成功。
巧干远胜蛮干
做事解读
有这样一句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 ”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巧干”是一种分析判断、发明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敏锐机智、灵活精明、充满活力的反映,也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哲理导航
在工作中,我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当遇到难题的时候,一味地埋头苦干虽然是无可厚非的,不过要想迅速攀到职业“顶峰”,这是远远不够的。这还需要我们懂得如何“巧干”。巧干强调分析判断、以巧制胜,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最终巧妙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的这两个事例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家公司招聘一名业务代表。进入决赛的甲、乙两名应聘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被通知前来面试。
甲在面试期间,面对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就在他自我感觉良好之际,负责面试的考官忽然递给他一把钥匙,并随手指了指室内的一扇小门,笑吟吟地说:“请你帮我到那间屋里拿只茶杯来。”
甲接过钥匙就去开那扇小门,钥匙很容易就插进了锁孔,可就是拧不动、打不开。甲非常耐心地鼓捣了好一阵子,才回过头来,很礼貌地问那位翻看材料的考官:“请问,是这把钥匙吗?”
“是的,”考官抬头看了看甲,又补充一句,“错不了,就是那把钥匙。”然后就接着看他的材料。
甲打不开门,就转身走回考官的面前,很为难地说:“门打不开,我也不……”
考官打断他的话:“那好吧,你回去等通知吧,一个星期之内如果接不到通知,就不用等了。”
轮到乙了,在回答问题时乙尽管不太流畅,可他很快就凭着那把钥匙在那间屋里取来一只茶杯。考官为他倒了一杯水,高兴地告诉他:“喝杯水,然后签个协议,你被录用了。 ”
原来,那间屋不止一扇门,除考官房间的那扇内门外,还有一扇与考官房门相邻的外门。乙打开了外边的那扇门,取出求职成功的那只茶杯来。
在工作中,我们花费了很大的工夫,却始终不愿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考虑些其他的方式,考虑其他捷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就是转换角度后的另一扇洞开的门。
下面的这个事例从另一个方面阐释了这个道理。
麦克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他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欢跟随工作而来的丰厚薪水 ——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只增不减。但是,另一方面,他非常讨厌他的上司,经过多年的忍受,他发觉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一个别的公司高级主管的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职位并不费劲。
回到家中,麦克把这一切告诉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个教师,那天刚刚教学生如何重新界定问题,也就是把你正在面对的问题换一个角度考虑,把正在面对的问题完全颠倒过来看——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了麦克听,麦克也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听了妻子的话后,一个大胆的创意在他脑中浮现了。
第二天,麦克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是请公司替他的上司找工作。不久,他的上司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尽管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他的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正好这位上司对于自己现在的工作也厌倦了,所以没有考虑多久,他就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这件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上司接受了新的工作,结果他目前的位置就空出来了。麦克申请了这个位置,于是他就坐上了以前他上司的位置。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在这个事例中,麦克本意是想替自己找份新工作,以躲开令自己讨厌的上司。但他的妻子让他懂得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结果,他不仅仍然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摆脱了令自己烦恼的上司,还得到了意外的升迁。
工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任务,在处置不同的情况时,需要我们因时因地制宜,做出不同的决策。做事时,需要一种求实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按科学规律办事,自觉用理智战胜冲动,用巧干代替蛮干。
做事真经
巧干即是抓住了事情的关键本质,并找到具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减少劳动量,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机会属于有心人
做事解读
在我们的周围,有的人有所成就,有的人一事无成,有的人意志消磨了,有的人仍在苦苦追寻,而大多数的人都在埋怨没有机会,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
哲理导航
机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熟视无睹的、微小的地方,通过敏锐的观察分析和发现得来的,并努力地把想法变为行动,让机遇成为现实。那么,机会在哪里?如何把握机会?答案是机会就在你的脚下,就在你的身旁,看你如何去发现和把握。
在一家大型企业有甲、乙、丙三个白领,白领甲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但却只限于空想,并没有付诸实践。白领乙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打听到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虽然白领乙也见过几次老总,但由于没有深谈,并没有给老总留下印象。白领丙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分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在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让老总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机会,大家都能看到,但由于对待的心理态度不相同,有的抓住成功了,有的轻易放过了。所以许多人虽然一生奔波不息、一身疲惫、一身风尘、一腔辛酸,到头来两手空空,一事无成,回首往事感慨连连、悔不当初,然而机会逝去了就再不会回来。把握机遇关键是实干,不能只是空想,实干成功,空想误事,这是真理。
一个人有天晚上碰到一个神仙,这个神仙告诉他说,有大事要发生在他身上了,他有机会得到很大的财富,在社会上获得卓越的地位,并且娶到一个漂亮的妻子。
于是,这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这个奇迹的承诺,可是什么事也没发生。这个人穷困地度过了他的一生,最后孤独的老死了。他上了西天,又看到了那个神仙,他对神仙说:“你说过要给我财富,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漂亮的妻子的,我等了一辈子,却什么也没有。 ”
神仙回答他:“我没说过那种话,我只承诺过要给你机会得到财富,一个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和一个漂亮的妻子,可是你却让这些从你身边溜走了。 ”
这个人迷惑了,他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神仙回答道:“你记得你曾经有一次想到一个好点子,可是你没有行动,因为你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这个人点点头。
神仙继续说:“因为你没有去行动,这个点子却在几年后被另外一个人发现了,那人毫无顾虑地去做了。你可能记得那个人,后来他变成全国最富有的人。还有,你应该还记得,一次城里发生了大地震,城里大半的房子都毁了,好几千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子里,你有机会去帮忙拯救那些存活的人,可是你却怕小偷会趁你不在家的时候,到你家里去打劫,偷东西。 ”这个人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神仙说:“去拯救几百个人,那是你的好机会,那个机会可以使你在城里得到多大的尊荣和荣耀啊!”
神仙继续说:“你记不记得有一个头发乌黑的漂亮女子,那个你曾经非常强烈地被吸引的、你从来不曾这么喜欢过一个女人,之后也没有再碰到过像她这么好的女人?可是你想她不可能会喜欢你,更不可能会答应跟你结婚,你因为害怕被拒绝,就让她从你身旁溜走了?”
这个人又点点头,可是这次他流下了眼泪。
神仙又说:“我的朋友啊!就是她!她本来应是你的妻子,你们还会有漂亮的小孩。跟她在一起,你的人生将会有许许多多的快乐。 ”
有一句话更是将“机会”分析得入木三分:机会像小偷,他来时悄无声息,可是当他离开时,你却发现自己损失惨重!正是因为机会如此神秘而又如此重要,所以有多少人穷其终生满世界寻找实现心中梦想的机会。可是这样的人又往往会空手而归,因为他们不知道最好的机会其实就在“身边”!
做事真经
我们每天身边都会围绕着很多的机会,包括爱的机会。可是我们经常却总是因为害怕而停止了脚步,结果机会就溜走了。我们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敢跟人们接触;我们因为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跟人们沟通情感;我们因为害怕失落的痛苦而不敢对别人付出承诺。最后,也会因为这诸多的害怕而失去太多的机会,终其一生一事无成。
处理事情时需要弹性
做事解读
为人处世要讲究弹性,也就是凡事要灵活一点。比如,面粉放上水揉一下,然后一捏,面粉很容易散开,但是你继续揉,揉过千遍万遍以后,它就再也不会散开了,这是因为它有了弹性。
哲理导航
所谓弹性,那就是能屈能伸。刚硬的玻璃,虽然明澈,却经不起丸石的一击;细柔的藤条,因其坚韧,才使它充满活力。在有些场合,比如在大是大非的原则上,我们应该像玻璃一样刚硬透明,但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上,我们又必须像细柔的藤条一样,显示它的灵活性与多变性。
有一位新婚不久的年轻人,通过重重面试,终于获得了一份工资待遇颇高的工作。为了在公司好好发展,他与妻子商量,在离公司不远的地方挑选了一套房子,两个月后,他们好不容易把家从南部搬到北部。
谁知,当他把一切安顿好之后,自己也慢慢地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公司经理竟主动问他:“会不会介意调到国外去工作?”他当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说回家以后好好考虑一下。
对其他同事而言,这是个大好的机会。他虽然也非常高兴,但是一想到妻子,他便有了许多顾虑。一来,他才刚结婚不久,二来,这里的房子还是贷款买的,若为了追求工作上的挑战就抛下这一切,实在很难向妻子及她的娘家人交代。但若放弃了这个好的机会,自己一定会觉得很后悔。在内心挣扎了几天之后,他决定告诉妻子,并且争求一下她的意见。
当他把一切跟妻子说明以后,没想到妻子很明事理,她说:“明知道若不接受挑战,将来会后悔,就应该及时把握。再说,我们还这么年轻,如果现在都缺乏弹性不能去适应这多变的人生,以后还要怎么去面对更多的问题呢?你放心吧,就把它当做我们锻炼弹性和适应能力的机会吧! ”
这位年轻的妻子讲得好。根据美国人力资源市场的专家研究表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很多资深工作者或高层白领主管,都很容易在一夜之间丢掉饭碗,至于他们能不能东山再起,关键就在于他们是不是具备转换不同工作及职务的弹性。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等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这一奇异景色之谜,许多人不知所以,然而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夫妇。
那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友好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却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其他的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少顷,两人突然明白了什么,拥抱在一起。
做人不可无傲骨,但做事不可能总是昂着高贵的头。生活中我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时会让我们觉得难以承受。这时候,我们需要像雪松那样弯下身来,灵活应对。
做事真经
弹性是一种“无限”,也是一种承受力。转一个弯,退一步;忍一时,少说一句,多为别人想一想,都是开发弹性的捷径。当我们试过之后,便会发现,人生在世,弹性确实是一帖妙方,可以用来面对许多问题。
用别人的智慧武装自已
做事解读
借力,不仅要“借用”他人的智慧和头脑,更要学会对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做到可持续利用,而非竭泽而渔。
哲理导航
三国时的刘备,文才不如诸葛亮,武功不如关羽、张飞、赵云,但他有一种别人不及的优点,那就是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武装自己的头脑,善于团结那些有能耐的人为我所用。和刘备处于同一时期的曹操也曾言:“我任天下之智,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可见,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才能,并能为我所用的人,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力量。聪明的人总是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智慧的营养补充自己。因为,从别人那里借用智慧,比从别人那里获得金钱更为有价值。
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摩西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导者之一。他懂得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就可以做成更多的事情。当摩西带领以色列子孙前往上帝许诺给他们的领地时,他的岳父杰塞罗发现摩西的工作实在过度,如果他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人们很快就会吃苦头了。于是杰塞罗想法帮助摩西解决了问题。他告诉摩西将这群人分成几组,每组 1000人,然后再将每组分成 10个小组,每组 100人,再将 100人分成 2组,每组各 50人。最后,再将 50人分成 5组,每组各 10人。然后,杰塞罗又教导摩西,要他让每一组选出一位首领,而且这位首领必须负责解决本组成员所遇到的任何问题。
摩西接受了建议,并吩咐那些负责 1000人的首领,分别找到知己胜任的伙伴。这样,一层一层地进行了分解,使每一个组的人都有一个头领,每一个人的智慧都得到了利用,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
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一部美国经济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利用别人的智慧为我所用的发展史。
在 20世纪前,美国科技人才数量少,科研基础比德、英、法等国家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希特勒在德国执政,他实行排犹的法西斯政策,把一大批犹太人赶出德国。当时,美国敞开国门大力接收欧洲的犹太移民,吸收了包括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核物理学家费米在内的 2000多名犹太裔科学家,直接导致了“曼哈顿”工程的成功,抢先一步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了原子弹,为“二战”取得胜利赢得了军事技术上的主动。
“二战”以后,美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成为全世界高新技术的“霸主”,这与美国利用外来人才、借用他人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二战”后美国取得的科技成果中,有 80%是由引进的外国人才完成的。美国核武器的研制、《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移居美国的科学家们实现的。
加州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的教授沙克斯尼安在一篇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 2002年他对旧金山湾区 17家顶尖公司的 2273名成员进行调查后发现,其中 90%的人是在美国以外地区出生的。在这些非美国土生土长的科技人员中, 43%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沙克斯尼安认为这些美国以外出生的专业人员是全球经济转型的原动力。
有资料表明,从 1949-1969年,美国共抢挖了发展中国家 14.3万名高级人才,这些人在 20年内至少为美国创造了 1000亿美元的收入。 1969-1979年,美国接受的 50万专门人才中,有 37.5万人来自发展中国家。 1987年,在美国各大学深造的外国留学生达 30多万人,其中 60%攻读理工科,有 25%的外国留学生在取得科学家或工程师职位后定居美国,从而纳入美国的“人才库”。
另外,在美国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和科技人员有 1/3以上是外国人。进入 20世纪 90年代,在美国从事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外国人进一步增加,仅计算机领域就有 50%以上的博士是外国人。开发阿波罗太空火箭的高级工程师中有 1/3是中国人,华裔科学家占美国一流科学家总数的 1/4.20世纪最为引人注目的诺贝尔奖得主,全世界共有 400多位科学家先后登上过奖台,其中美籍科学家占 40%以上,近 10年诺贝尔奖得主 70%是美国人,其中一半是外国人后裔。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无比重要,对于一个企业、一个社会更是如此。曾记得《天下无贼》里面有一句搞笑的台词,是葛优说的,他说: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人才啊!可见,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宝藏。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
做事真经
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才能,并能为我所用的人,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力量。聪明的人总是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智慧的营养补充自己。因为,从别人那里借用智慧,比从别人那里获得金钱更为有价值。
出奇方能制胜
做事解读
出奇制胜就是打破常规,用对手意想不到的新奇手段战胜对手。它的核心,就是“变化”二字,而“变化”,正是宇宙间一切事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唯有发展变化的这个规律是不变的。
哲理导航
“出奇制胜”的方法早在我国古代就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之中,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属孙氏父子孙子和孙膑两人,他们常常“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的拿破仑、诸葛亮、毛泽东等人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出奇制胜”这个法则,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从而不断创造军事上的奇迹,取得辉煌的胜利。
齐泯王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老百姓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燕国见时机已经成熟,便派自己的得力大将联合另外几个国家一起攻打齐国。齐国的老百姓恨透了鱼肉百姓的齐泯王,因此燕国来犯时,齐军士气低沉,无心抵抗。后来,他们看到燕兵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心里过意不去,于是逃往莒城和即墨两城誓死抵抗。
燕军攻了好几年,一直都没有攻下莒城,于是只好转攻即墨城。
即墨城中的田单是位足智多谋的守城大将军。他想,和燕军硬来是不行的,于是想出了一个出奇制胜的妙计,叫“火牛阵”。他先叫城内的商人,假装拿着金银财宝偷偷送到燕军将领手中,告诉他们要投降,并且说:“我们的兵力不够了。请求大人千万别杀我们!这些珠宝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燕军一听,喜形于色,当晚就大摆庆功宴,大鱼大肉,毫无警戒。
再看这边,田单从城外收集来一千多头牛,并且将这些牛都披上五彩龙纹衣,尾巴上绑上草。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他一声令下,将领们齐刷刷地用火点燃牛尾巴上的草,牛被火烫到之后,疯狂的往前跑。燕军被群牛践踏的声音惊醒,只看到一大群五彩怪兽横冲直撞,燕军吓得屁滚尿流,四处乱逃。田单乘胜追击,不仅击退了燕军,还收复了被燕军占领的七十多个城邑。
“出奇制胜”这个法则不仅用于军事上,在商界它也屡建奇功,历代不少商界英豪就是运用它而击败对手,抢占市场,成为巨富的。不但如此,在体育界,在股市,在一切有竞争的场所,我们都可以看到“出奇制胜”的成功事例。
有一年,美国芝家哥举办规模很大的世界博览会。世界各大厂家几乎都将产品送去陈列。美国赫赫有名的五十七罐头食品公司经理汉斯先生,当然也不例外,将自己公司的罐头食品也送了去参加展览。但令他失望的是,博览会的工作人员派给他一个会场中最偏僻的阁楼。
博览会开始后,前来参观的人,拥挤异常,但是,到汉斯先生阁楼参观的人,寥寥无几。为此,汉斯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在博览会开幕的第二个星期,会场中出现一个新奇的玩意儿。前来参观的人常常从地上拾到一些小小的铜牌。铜牌上刻着一行字:“拾得这块铜牌,就可以拿它到阁楼上的汉斯食品公司换取纪念品。 ”
数千块铜牌陆续在会场上发现。不久,汉斯那无人问津的小阁楼,便被挤得水泄不通,会场主持人怕阁楼会崩塌,不得不请木匠设计加固。从那天起,汉斯的阁楼,成了博览会的“名胜”,参观者无不争先前往,既使铜牌绝迹,盛况也未削减,一直到闭幕。不用说,汉斯先生的这一奇招,使他转败为胜,打了个漂亮仗。
只要善于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就可以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奇妙之物、奇妙之事,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益。
澳大利亚有一家餐馆老板,挖空心思想出一招:顾客就餐后,吃得满意,可以多付款,吃得不满意,可以少付款。此招一出,许多顾客纷纷来餐馆就餐,并因把握不准“价格标准”而不好意思少付钱,餐馆每月获利竟比同行高出一倍多。
据统计,约有 90%的顾客超标准付款, 7%的顾客按标准付款,而钻空子的仅占 3%,这种出奇的经营方法,说明经营者有胆有识,勇于冒风险,并且善于研究消费心理,引导消费。好奇心驱使人们要来看个究竟,于是自然而然就迈入这家餐馆,使餐馆取得颇丰的经济效益。
出奇制胜,是一种智慧,就是要敢想常人之不敢想;出奇制胜,是一种勇气,就是要敢做常人之不敢做。
做事真经
出奇制胜,是社会竞争的普遍方略。许多人甚至成百上千的人都有着同一个目标,“相对而争利”。在竞争的队伍里,可能有许多精明强干、智慧过人之士。也许,获取目标所能采取的办法,差不多人们都想到了。这样,要想超出众人,出类拔萃,就必须有一点“绝招”,才能想人所未想,为人所未为,出奇制胜。
借势成事显智慧
做事解读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活得体面,活得潇洒,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之外,更需善于借势。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自身缺少某一样的时候,就要善于从他处借势。
哲理导航
一个人有无智慧,往往体现在做事的性格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然,借用别人的智慧,助己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成事之道。
东汉末年,曹操在平定北方、统一中原之后,统率 20万(号称 80万)大军沿长江东进,企图迫使占有江南六郡的孙权不战而降,然后一统中国。
这时候,屡遭败绩的刘备已退守到长江南岸的樊口。受刘备的委托,诸葛亮只身一人前往柴桑会见孙权。诸葛亮舌战群儒,坚定了孙权迎战曹操的决心,于是,孙权和刘备结为联盟,共同抗曹,孙、刘的军队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拉开了赤壁大战的序幕。
曹操军队不善水战,初次交锋,孙、刘占了上风。曹操命令荆州降将蔡瑁、张允训练水军,周瑜大会群英,巧施离间计,使曹操斩杀蔡瑁、张允。曹操失去善于水战的指挥,窘迫之际,将大船、小船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在一起。这样,大江之上,任凭风大浪大,战船不再颠簸,曹操以为得计。
周瑜得知消息,决心用火攻打败曹军。但是,时值冬季,江上多西北风,如果用火攻,不但烧不了曹军,反倒要烧了自家战船,周瑜为此坐卧不宁。而诸葛亮能察天文地理,早已测知冬至前后将会有一场大东南风出现,于是自告奋勇,要“借”一场东南大风,助周瑜一臂之力。
周瑜惊喜若狂,又得大将黄盖以死相助,以“苦肉计”骗得曹操的信任。在东南风乍起之时,驾着十余只载满浇上了油和裹有硫黄、干草等易燃物的战船,在夜幕来临之际,迅速接近了曹操的战船。黄盖一声令下,点燃干草,十余艘战船在东南风的劲吹之下,犹如十余只火龙,直扑曹操的战船。
刹时间,江面上烟火冲天。曹操的战船连在一起,一船着火,几十只船跟着起火,曹操的水军士兵大部分被烧死、溺死在江中。火从江面蔓延到曹军岸边的营寨,岸边的曹营也变成了一片火海。
孙、刘联军乘势水陆并进,曹操从华容道侥幸逃得性命, 20万大军损失殆尽。
让我们再举一个借势成事的例子:
198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决战在共和党候选人里根与民主党候选人卡特之间进行,由于当时二人的实力旗鼓相当,因此他们展开了美国竞选史上最激烈的争夺战。
当时的卡特是已经当政 4年的在职总统,但政绩并不突出,而且内政方面不能令人满意,令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猛增等等。人们对这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十分不满,怨声载道。而这些正好成了里根手中的王牌,他集中火力攻击卡特经济政策失误,并耸人听闻地宣称他要消除“卡特大萧条”。
而这时的卡特也抓住广大民众关心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指责里根增加防务开支的主张是好战之举。
里根与卡特就是这样唇枪舌剑,拳来脚往,双方一时难决雌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极为广泛。一个人的形象,在美国民众的心中往往占有重要位置,有时甚至直接决定了选民投谁一票。所以,总统选举,与其说是选民在选择候选人的政策纲领,不如说是在品味候选人的性格、智慧、精力、风度。在这方面,里根可以说是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
里根在当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后,他当年在好莱坞演过的电影,一下子成了热门,全国各地影剧院、电视台争相放映。这股里根影视热风,无疑替里根做了一次绝好的宣传。人们从影视中看到,当年的里根英俊潇洒、精明强干,而现在仍然生机勃勃、干劲十足,风度不减当年。
在里根影视风兴起的同时,他还借电视媒体极力展示自己的风采。在与卡特的电视辩论中,里根表现得能言善辩、妙语连珠,而卡特则相形见绌,呆板迟钝,结结巴巴。因此在投票之前关键性的一场电视辩论后,民意测验的结果,支持里根的人上升到 67%,支持卡特的人下降为 30%。1980年 11月 4日大选结果,里根以绝对优势大获全胜。
善于借势是成大事者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其绝佳效果在于借力发挥,占得主动;也就是说,它的直接效果是:花最小的力气,取得最大的收获。
做事真经
在现代社会中,借势是一种高智慧的谋略。借助势力,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搏大;借助势力解决自身危机,是一种获得优势或转危为安、转弱为强的策略。总之,生活中需要借势的情况很多,所以我们说,借势是不可缺少的成功谋略。
请耐心等待时机
做事解读
不管一个人经受了多少打击,也不管他经历了多少苦难,只要有恒心,有耐力,有毅力,总会找到生机。哪怕是那种不得不隐忍等待的时候,也应抱有希望和梦想,因为只要忍耐就一定可以渡过难关。
哲理导航
有时候人们忍耐一时之气,不是因为他们懦弱,而只是因为当时实力尚不如人,为了保存实力而不得不忍,等到有利时机来临时再一鼓作气地反击。很多成就大事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譬如唐玄宗李隆基。
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是一个专权放荡而又心狠手辣的女人。她自从登上皇后位置,便想把过去受的苦都弥补过来,处处仿效武则天,一心要专权。中宗临朝,她就垂帘于后,参与政事。中宗原本性情就温和,又与韦后同甘共苦多年,对她十分信任,所以很多事情都放手让她处理。而韦后一旦掌权,便安插亲信,消灭反对者。韦后在生活上也十分放荡,先后与武三思、和尚慧范等私通。
朝臣郎岌和燕钦融冒死上书,揭露韦后干乱国政,并控告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追随韦后图危社稷。中宗原本对安乐公主十分宠爱,因为安乐公主是他和韦后被贬庶时生下的女儿,从婴儿时期就跟着父母亲吃苦,所以他总觉得对不起这个小女儿,处处容忍她。可是这回中宗经过调查,认为情况属实,就有了废后的打算,并准备教训女儿一下。可是韦后和安乐公主竟然在中宗的食物中下毒,将这个温和的皇帝毒死了。
韦后在中宗死后,立他 16岁的幼子李重茂为帝,自己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宗楚客等劝韦后仿效武则天,革除唐命,谋害李重茂,另立新朝。已经被权力的欲望所深深迷惑的韦后,深忌原来做过皇帝的小叔子相王李旦,便筹划先除掉李旦,再害死李重茂,以清洗政敌防止暴动。
相王李旦之子临淄王李隆基,目睹韦后的暴虐行径,痛心疾首。面对韦后的强权淫威,他毫不畏惧,暗地招募勇士、豪侠及御林军中志同道合的人,策划着挽救唐王朝的命运,把皇权从韦后手中抢回来。兵部侍郎崔日用知道宗楚客等人的阴谋,就秘密派人通报李隆基,让他早作打算。
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等人秘密筹划,决定兴兵靖逆,先发制人。李隆基愤怒地说:“韦后干预朝政,淫秽宫廷,毒死中宗,临朝称制,现在又预谋屠杀幼帝,清洗异己,实在是天下共愤,罪不容诛。”但是很多人都认为韦后大权在握,京城各门都有重兵把守,御林军也在韦氏的掌握之中,万一机事不密,计划不周,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李隆基坚定地说:“大唐国运,危在旦夕,我作为皇室宗孙,怎么能坐视不问呢?古今成大事者,都要有一点冒险精神,铤而走险或许能够成功;畏惧退缩,只能坐以待毙!”他的果决感动了许多追随者。
还有人说:“这么大的事,应该先告诉相王,听听他的意见。”李隆基反对说:“我们发动大事,目的在于报效国家,事成则福归相王,不成则以身殉国,也不会连累相王。现在告诉他,如果他同意,则有参与险事的嫌疑;不同意又会坏了我们的大事。 ”
一切准备妥当后,在中宗死后的第十八个晚上,李隆基与刘幽求等人穿着便装,来到禁苑中找钟绍京商议。但是钟绍京临时反悔,拒绝接待李隆基等人。眼看离约定的时间还差两个时辰,李隆基心知这要是走漏了风声,大事就完了,很多人的性命也就要结束了。于是,他派刘幽求带重金从后门进去,煽动钟妻许氏。许氏果然一口应承,对钟绍京劝说道:“舍身救国,天必相助,况且你事先已经参与同谋,如今就是想不干也不成了,日后若是走漏风声,你一样会被韦氏杀掉的。 ”
钟绍京被说动了,同意帮助李隆基。
入夜,李隆基率兵潜入禁苑,御林军早已屯居玄武门。李隆基直捣御林军总管韦播的寝处,杀了韦播,然后提着人头集合御林军,慷慨宣称说:“韦后毒死先帝,乱政篡权,危害大唐国运。现在奉相王之命,为先帝报仇,捕杀诸韦和一班逆臣,拥立相王以安天下!如有助逆为虐者,罪杀三族。事成之后论功行赏。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大家快随我来!”
这番话得到御林军将士的响应和支持,李隆基率领众豪杰与御林军总兵钟绍京带领的三百丁匠,合兵一处,直趋韦后寝宫。韦后见乱,立即向飞骑营逃去。李隆基追上去,亲手诛杀了韦后。
李隆基从少年时起就心怀大志,但一直隐忍不发,直到韦后毒杀中宗,时机成熟,他才一鼓作气地率兵推翻了韦氏政权。他的忍而勃发一击即中。
忍耐是需要勇气的:对一个理想或目标全身心地投入,而且要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百折不回。懦弱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白朗宁所说:“有勇气改变你能够改变的,愿意接受你无法改变的,并且明智地判断你是否有能力改变。 ”
王猛出生在青州北海郡剧县,年幼时因战争动乱,他随父母逃难到了魏郡。在王猛年轻的时候,曾经到过后赵的都城 ——邺城,这里的达官贵人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他,唯独有一个叫徐统的,见了他以后非常惊奇,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徐统召请王猛为功曹,可是王猛不仅不答应徐统的召请,反而逃到西岳华山隐居起来。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应该干功曹之类的事,而是应该去帮助一国之君来干大事,所以他隐居在山中,静观时势变化,等待机会的到来。
公元 351年,氐族的苻健在长安建立前秦王朝,力量日渐强大。公元 354年,东晋的大将军桓温带兵北伐,击败了苻健的军队,把部队驻扎在灞上。王猛身穿麻布短衣,径直到桓温的大堂求见。桓温请他谈谈对当时局势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边把手伸进衣襟里去捉虱子,一边纵谈天下之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
桓温见此情景,心中十分惊奇,他对王猛说:“我遵照皇帝之命,率 10万精兵,号称正义之师前来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以安天下。可是,关中豪杰却没有人到我这里来效劳,这是什么缘故呢?”王猛直言不讳地回答说:“您不远千里来讨伐敌寇,长安城近在眼前,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来,大家都揣摩不透您的心思,所以才不来。 ”
桓温沉默良久。王猛的话正击中了他的要害,他的打算是,自己平定了关中也只能得个虚名,而实际利益是归朝廷所有的,与其消耗实力,为他人做嫁衣裳,还不如拥兵自重,为自己将来夺取朝廷大权保存力量。
正因为王猛一言即中,桓温更加认识到他的非同凡响,便道:“这江东没有人能比得上你。”
后来,桓温退兵了,临行前,他送给王猛漂亮的车子和优等的马匹,又授予王猛高级官职“都护”,请王猛随他一同南下。但王猛拒绝了桓温的邀请,继续隐居华山。开始的时候王猛的确是想借桓温这个机会来干一番事业的,但是他考察桓温和分析东晋的形势之后,认为桓温不是甘心久居人下之人,迟早会反叛朝廷的。以桓温的实力未必能够成功,自己在桓温手下很难有所作为。
桓温走后的第二年,前秦的苻健去世,继位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苻生。苻生昏庸残暴,杀人如麻。苻健的侄子苻坚想除掉这个暴君,于是广招贤才,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他听说了王猛的名声,就派尚书吕婆楼去请王猛出山。
苻坚与王猛一见面就像知心的老朋友一样,他们谈论天下大事,双方的意见不谋而合。苻坚觉得自己遇到王猛就像三国时的刘备遇到了诸葛亮;王猛觉得眼前的苻坚才是值得自己一生效力的对象。于是,王猛留在苻坚身边,积极为他出谋划策。
公元 357年,苻坚一举消灭了暴君苻生,自己做了前秦的国君,而王猛就成了他手下的得力助手,任中书侍郎,掌管国家机密,参与朝廷大事。王猛 36岁时,因为才能突出,精明能干,一年之中连升了五级,成了前秦的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为苻坚治理天下出谋划策,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杰出政治家。
公元 375年,王猛因病去世,终年 51岁。苻坚这时才 38岁,他为失去这位得力助手十分痛心,经常悲伤流泪,不到半年头发都斑白了。
古人说:“良禽择木而栖,贤巨择主而从。 ”王猛正是以此为目标,才会两度拒绝高官的召请,最终选择了苻坚为效力对象。他忍住了一般人求遇心切、急于求取功名富贵之心,直到遇到真正的明主才投身仕途,这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做事真经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挫折,或者机遇不足的时候,不妨也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只要沉住气,真正的机会总会来到面前的。
善于利用他人的智慧
做事解读
浩瀚的大海是由千千万万滴水汇聚而成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也是由个人聚集而成的,只有每一个人都发挥才智,集体才会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借助别人的智慧解决和处理问题,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哲理导航
创新需要我们最大程度吸收前人的成果,那些知识和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当然也可以为你所用。一个闭门造车的人很难搞出什么新创意,不利用前人智慧的人更不必奢谈伟大的成就。我们要善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拓全新的未来。
牛顿在科学上取得那么伟大的成就,当别人无比赞誉他时,他却谦逊地说:“我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的这句话,除了谦虚之外,其实还包含着深刻的启示:我们要学会利用前人已有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创新,就更可能成功。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爱迪生以别人已经证实的事实作为开始:一条金属线接触电之后会发热,最后还会发光,但问题却在于强烈的热度,很快就把金属线给烧断了。所以,光的寿命只有几分钟而已。
爱迪生在控制热的过程中,曾经历过一万多次的尝试。而他最后所发现的方法,也是以一项其他人都不曾察觉到的普遍事实作为根据。他发现炭是经过木头燃烧、被土壤覆盖,并在土壤中闷烧,直到木头被烧焦后所得到的产物。由于土壤的覆盖,致使流向炭的氧气量减少,只是供其闷烧而不会燃烧。
当爱迪生想到这个事实之后,便立刻联想到对金属丝加热的念头,他把金属丝放在一个瓶子里,并抽出瓶中大部分的空气。他利用这种方法发明了第一个寿命长达八个半小时的灯泡。
这种创新方法也可以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史坦堡是杂货业的一位成功的管理人员,在经营以康乃狄格州为基地的连锁事业时,他开设了为许多家提供大量货品的大型超市,为顾客提供价格低廉的服务。
这些连锁店经营得非常成功,使史坦堡在杂货这一行建立起相当好的声誉。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他想到杂货店的经营概念是否可应用到其他方面。
史坦堡想要以现代化的经销方法,在较大的市场上开一家大型办公室用品供应店,并提供给顾客一些有价值的商品。他和凯恩(一位创办大型杂货店的先驱)成立了智囊团,并在不久之后成立了第一家大型办公室用品供应店: Staples。
史坦堡的想法立刻激发他的竞争者,并对这一行造成重大的变革。虽然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但是 Staples的业绩却超过史坦堡想象的程度, 7年的营业额就超过了 10亿美元。
建超级市场的构想,并不是史坦堡发明的,但是他却能把超市的经营方式,应用到一个数十年来的普通市场,从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西汉时期的刘邦,运筹帷幄比不上张良、萧何,带兵打仗比不上项羽、韩信,可他却获得了天下,就在于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智慧。刘邦在建国后的一次庆功会上,曾向群臣解释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吾擒也。 ”
然而,与刘邦恰恰相反的是《三国演义》中马谡,这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满腹经纶、熟读兵书战略的风云人物。他自幼“饱读兵书,颇知兵法”。在蜀军平定西南时,马谡曾向诸葛亮提出富有战略远见的正确建议:“攻心为上”,足见其韬略之深,可是当他身为街亭之战的主将时,却因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导致街亭失守,酿造了一出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 228年)蜀将马谡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当时诸葛亮为了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亲率大军北伐魏国,攻打祁山。因蜀军一路军纪严整,士气高昂,接连得胜。曹魏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降蜀,一时响震于关中。魏明帝曹叡急忙从都城洛阳赶到长安,命大将张郃领兵抵御。诸葛亮派参军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不料,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又不听副将王军的劝阻,自作主张,“依阻南山,不下据城”,不近水,把军队扎营在山上。司马懿得知蜀军凭高扎营,驱大军一拥而进,四面围困,断绝了下山取水的道路,困蜀军于山上。一场街亭争夺战由此展开。魏军乘势攻山,马谡料难固守,持续数日之后便带乏兵突围而逃。扎营山下的王平欲领兵相救,适逢张郃拦路厮杀,又因势孤兵寡,只好仓皇而逃,撤退于天水。结果,蜀兵大败,失了街亭。诸葛亮不得不从天水退回汉中。赵云军队在箕谷也吃了败仗,好在赵云亲自断后,人物损失较轻。街亭一战,蜀军主力溃败,导致了诸葛亮初出祁山的全局失败。诸葛亮回到汉中,依照军法,斩了马谡,给赵云以降职处分,同时,上疏“请自贬三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街亭”。
可见,自以为聪明的马谡就是因为没有听从他人的意见,更谈不上借用他人的智慧,结果街亭失守,自己的性命也被白白地葬送了。
做事真经
一个人,不管他的能耐有多大,他的智慧和才能都是有限的。唯有借助他人的能力和智慧,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才能广采博集,发挥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更离不开他人的智慧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