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清瑜和关礼是大学同学。两人同级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他们是在学校的广播台认识的。
大一的夏天,天南海北的同学汇聚一堂,蒋清瑜就混迹在浩浩荡荡的军训队伍中。一个清凉的傍晚,空中传来袅袅的歌声,她从来没听过如此美妙的音乐。抬头一看,传来声音的是一只广播。军训结束,学校各类社团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抢人大战。面对眼花缭乱各式各样的组织,蒋清瑜坚定地等啊等,终于等到广播台招新,于是她递交了自己的报名表。为此,蒋清瑜遭到了室友的“嘲笑”。因为她是一个广东人。
广东人怎么了。蒋清瑜心里不服气,好歹自己以前读小学中学都是学校的朗诵高手,普通话在周围的同学里也算标准。再说了,大学所在的地方不过是个西南城市,很多本地同学说的未必比她好。带着这样的自信,蒋清瑜参加了广播台播音部的首轮面试。学姐委婉地建议蒋清瑜去旁边的技术部试试看,她顿时明白了。虽然无缘主播,凭着从小到大的音乐功底,进技术部倒是绰绰有余。蒋清瑜觉得反正是玩,不如玩点以前没玩过的。就这样,蒋清瑜留在了广播台的技术部。
第一年她在广播台过得很开心。背井离乡的孤单在广播台得到了释放,她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表达在节目中。也是在广播台,蒋清瑜认识了河北男生关礼。他一口带点京腔的普通话让蒋清瑜觉得分外动听,而关礼觉得其实蒋清瑜的普通话虽然说得不是很标准,但是声线很好。一来二去,两人看对了眼,好上了。
两个人正式开始恋爱是在大二开始的时候。关礼是个微胖界的瘦子,嗜吃如命,自称吃货,百无禁忌。而蒋清瑜是个瘦子中的瘦子,来到外地上学,更觉得饮食不合适,自然比在家时更瘦些。关礼拉着蒋清瑜纤细的手,心疼得发出啧啧的感叹。从那以后,两人之间的主要议题就是吃,任何活动和计划都是吃的前奏和铺垫。学校旁边的小吃、火锅、家常菜,到处都留下了他们成双成对的身影。只可惜,蒋清瑜还是没能打开胃口接纳这些重口味的食物,每次都是关礼大快朵颐,而蒋清瑜浅尝辄止。不要好奇难道就没有清淡些的选择,蒋清瑜告诉关礼,出了广东省,哪里都是重口味。
好在粤菜名声在外,大学城里没有粤菜,市区还是有那么几家声称自己正宗的。关礼带着蒋清瑜吃了几家,吃到第五家蒋清瑜终于点点头。关礼瞬间有种“我的天空,星星都亮了”的豁然开朗。从此以后,这家粤菜馆成了两个人的定点饭店。每逢节假日,关礼就带着蒋清瑜进城,逛逛商场,轧轧马路,一近饭点,准时上粤菜馆报到。脆皮乳鸽,豉汁红衫鱼,竹荪鸡汤,蒜蓉粉丝蒸扇贝,在蒋清瑜眼中是家常小菜,却是关礼能给她最好的饕餮。一只巴掌大小的脆皮乳鸽三十多元,一道简单的菜心炒腊味三十多元;红衫鱼在广东不是什么名贵水产,在这西南远离大海的地方,也是算是价格高昂的海鲜;在蒋清瑜家附近的菜市场几块钱秤一斤的扇贝,一两块钱一个的生蚝,在这里都价值不菲。看着蒋清瑜吃得开心,关礼总是心满意足的样子,他开心地告诉蒋清瑜,自己特别庆幸交了个吃粤菜的女朋友,现在关礼也觉得,粤菜是八大菜系里最博大精深的一系,最应该发扬光大的一系。
这可不是关礼为了哄蒋清瑜高兴而说的。作为一个热爱驴肉火烧和驴肉火锅的北方汉子,关礼已然被蒋清瑜这个小巧玲珑的南方姑娘和精细别致的粤菜给收服了。关礼从小生长在北方,自己身边的女性从奶奶姥姥到妈妈姑姑姐姐妹妹还有女同学前女友都是骨子里的直爽泼辣,而他最初见到蒋清瑜的时候,直觉以为这是一个江南水乡的姑娘——清透水灵,正如她的名字“清瑜”,清澈的美玉。后来说起这段的时候,关礼开玩笑说蒋清瑜欺骗他的感情,因为他印象中的广东姑娘应该是黑黑瘦瘦的。关礼也是后来才知道,江南美女是水乡滋润出来的,而广东姑娘的水灵是汤水灌出来的。
有时候蒋清瑜给妈妈打电话,关礼在旁边听着。开始他不明白为什么蒋清瑜妈妈总是抱怨她一个人在外地读书没有汤水喝,没有“住家饭”(家常饭)吃。慢慢地他也懂了,这是广东人特有的表达关心的方式,完完全全体现在吃上。吃好代表一切都好,吃不好就完蛋了。这种饮食文化一开始让关礼很不适应,要知道,他是一个有番茄炒蛋就可以吃三大碗饭的河北男生。在讨蒋清瑜欢心的过程中,他也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种细腻的感觉。原来,食物真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蒋清瑜的性格就像她从小喝到大的“阿妈老火靓汤”一样,清甜又不失醇厚。
到了大四,学校要从偏远郊区的新校区搬到市区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区。老校区的欧式建筑别有一番风味,适合谈情说爱拍照,但是住宿似乎就简陋了一点。于是关礼和蒋清瑜商量,决定和另外两对情侣同学在学校旁边寸土寸金的地方合租了一套房子。租的房子里有个小厨房,只是厨房里没有做饭的装备。大家凑钱买了锅碗瓢盆和一台电磁炉,不想做饭的时候可以下个面条。合租既保留了宿舍的热闹也有私人空间的清净,但蒋清瑜有时还是会用“苦不堪言”来形容这样的生活。因为房东没有配抽烟烟机,大家也觉得不是做饭必需品就没有买。偏偏那几位同学嗜辣如命,做起饭来能呛死蒋清瑜和关礼。在这一年里,他们俩吃饭除了学校食堂就是外面的餐馆,加上房租,生活费骤增。蒋清瑜时常盘算着,如果她和关礼两个人找一套远些小些的房子搬出去,生活会不会好过些。算来算去,蒋清瑜倒是练出一手煮面条饺子汤圆的绝活。
关礼是地道的北方人,虽说平常迁就蒋清瑜吃得很清淡,可有一样蒋清瑜反过来绝对服从关礼,就是大小节日必须吃一顿饺子。什么立春夏至,端午中秋,只要蒋清瑜和关礼在一起一定会吃饺子。身为广东人的蒋清瑜,饺子在她的印象中只存在于春晚,她眼中的饺子是皮薄粉嫩晶莹剔透的虾饺。蒋清瑜第一次和关礼一起吃饺子,关礼就恶作剧地给她推荐了茴香馅儿的,他以为蒋清瑜一定不能适应这种奇怪的口味,没想到蒋清瑜吃得津津有味。关礼吃饺子,一定要吃附近那家东北人的手工饺子,从和面擀皮到包饺子全程手工完成。关礼这时总要赞一下自己妈妈包饺子的手艺,他说,擀面皮是有讲究的,一张皮要擀得中间厚边上薄,才能承托住肉馅的重量,吃起来又不觉得面粉太厚重。两人住在一起之后,蒋清瑜为了照顾关礼的口味,特意在家里准备了一些速冻饺子和挂面,让关礼想吃的时候立刻就能吃上。她还学会了“三开的饺子两开面”,意思就是煮饺子要在第一遍水开之后连加两次凉水,让饺子汤再沸腾两遍。煮面条只要加一次凉水,沸腾两遍。关礼还教会了蒋清瑜吃饺子和汤圆的时候可以适量地喝点汤,这叫“原汤化原食”,帮助消化的。
一个北方人和一个南方人的融合程度直接体现在这两个人的食物上,如果在吃这方面不能实现和谐和统一,这段感情也将岌岌可危。关礼和蒋清瑜聪明就聪明在一开始就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完美地拿出了解决方案。
两人毕业时,蒋清瑜的心愿终于达成,他们存够钱搬出去自己住了。关礼继续读研究生,而蒋清瑜习惯了温吞懒散的生活,选择了在家工作,写书写剧本。空闲的时间多了,自由的空间也大了,蒋清瑜开始研究厨艺。不得不说,每个广东女人骨子里都有煲汤的基因,没过多久,蒋清瑜就能无师自通地将大部分家常汤水煲得和自己妈妈不相上下。妈妈喜欢排骨汤,每天清晨到菜市场买回两三根新鲜的排骨,配上时令食材,有时是甘甜的胡萝卜玉米,有时是鲜美的响螺海底椰。偶尔奢侈一把,就有令蒋清瑜垂涎欲滴的鲍鱼。妈妈经常警告蒋清瑜,煲汤之前的排骨一定要汆水,这样才能去掉排骨上的血沫,吃起来更健康。通常妈妈唠叨完这句之后,就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外婆煲汤似乎并没有这一道工序,不知道是主妇们越来越讲究,还是食材越来越不安全。
讨厌油烟味的蒋清瑜至今不会炒菜,如果有炒菜那一定是关礼的杰作,蒋清瑜负责蒸煮煲。两人有闲情逸致的时候能联手打造一桌饕餮。关礼不在家的时候,蒋清瑜就自己煲一锅汤,煮一点米饭,就着汤渣(汤里的食材)就是一顿,自己吃完还可以给晚归的关礼留一些。像港剧里的主妇一样,对不在家吃晚饭丈夫孩子说,我给你留了汤,热一下端给你喝。然后丈夫孩子就会说,唔该(谢谢)老婆,唔该(谢谢)妈咪。
一个女人将所有的爱都融化在她所煲的汤里。这是蒋清瑜对自己妈妈一辈女性的总结,她认为自己远远还没做到那一步。她和关礼在一起四年了,风花雪月过,也柴米油盐过。简简单单的生活不需要太多我爱你的露骨表达。想知道她爱不爱你?想知道他爱你有多深?看看今晚的餐桌都有什么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