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的资本(智慧生存丛书)
4318800000015

第15章 高效工作方圆处世是成功的重要资本(1)

毛遂自荐要会说话

现在社会招聘的广告越来越多了,表明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重视了,同时,现代人不再是坐待“伯乐”的谦谦君子,“毛遂自荐”不再受到世人非议。为了使自己的才智和潜能得到最佳的发挥,人们往往需要自我推荐。招标的答辩、招聘的面试、求职的自荐,都需要恰当的言辞、充分地展现自我而求得认同。

一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张某去面见一位企业家,试图通过面谈,向这位总经理推销自己--到该企业任职。由于这位经理见多识广,根本没把这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放在眼里。没搭上几句话,总经理便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说:“我们这里没有适合你做的工作。”这位机灵的小伙子若无其事地说:“总经理的意思是,贵公司人才济济,已完全可以使公司得以成功,外人纵有天大本事,似乎也无需加以聘用;再说像我这种涉世不深的大学毕业生能否有成就还是个未知数,与其冒险使用,不如拒之千里之外,是吗?”

他说到这里突然故意中断,用微笑直视总经理。沉默了一会,总经理终于开口说:“你能将你的经历、想法和计划告诉我吗?”小伙子又将了他一军:“噢!抱歉,抱歉,刚才我太冒昧了,请多包涵。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值得谈吗?”说完,小伙子又沉默了。

总经理反而急切而坦诚地说,“请不要客气。”

于是,小伙子将自己的经历、学历及对该企业的看法作了较系统的阐述。总经理听后,很快改变了态度。当即对这位大学生说:“你讲得很不错,我决定聘用你了,明天就来公司报到。你的言谈显示了你的潜力,在我这里是会有用武之地的。”

许多应征求职的青年,见了经理就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学历,经历,或有些什么才能等等。然而,十个应征者中会有九个同样说这些话,经理对哪一位也不会给予特别的注意。

陈君看到了一段广告,得知一家公司需要有特殊才能和经验的人,于是就去应试。

他在去应试之前,先搜集了这位经理的有关资料。见了经理他就说:“我很愿意在这里工作,我觉得能为你做事,是最大的光荣,因为你是一位发展大事业成功的人物,我知道你18年前创办公司的时候,只有一张桌子,一位职员和一部电话机。你经过坚毅筹划,努力奋斗,才能有今日这样大的事业,你这种精神令我钦佩,值得后生效仿。”

所有成功的人,差不多都乐于回忆当年奋斗的经过,尤其愿意向年轻人讲述某个成功的活动。这位经理亦不会例外。所有到经理处应试的人,大都是毛遂自荐自己的能力,但陈君一下就抓住经理的心理。因此经理先生就很高兴地讲述他最初创业时,仅有15000元的资本,这种小本经营,处处受到别人讥笑。但他毫不气馁,艰苦奋斗,星期日亦照常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到16小时之久,经过了长期奋斗才有今日成就。经理不断地谈论自己的成功小史,陈君始终在旁边洗耳恭听,且以点头来表示钦佩。最后经理对陈君很简单地问了一些经历,于是对旁边的副经理说:“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了。”陈君后来留在经理的身边,成了他得力的助手。

演讲让梦想成为现实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一个人的口才直接影响到生存状况,好好地把握一次表演机会,你的人生将无比亮丽。

岗索勒斯博士念大学的时候,发现芝加哥的教育体制有很多缺点,他相信:如果他是一校之长,一定可以校正时弊。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自己办学校实现理想,不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要将计划付诸实施,他需要100万美元。他从哪里着手才能得到这100万美元呢?这是他最为关心的问题。

每天晚上,他都带着这样的念头睡觉,早晨又怀着这个念头起床。无论走到哪里都把这个念头放在心上。翻来覆去,直到这个想法变成心中挥之不去的渴望和目标。

大部分人会说:“我的主意不错,但光有一个念头,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反正我永远得不到那100万美元。”但岗索勒斯博士不这样认为。他后来说在一个周六的下午自己关在房间里使劲地想,有什么办法可以筹到钱来执行计划。他已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一直都在想,但他除了想之外,什么也没有做。

行动的时刻已经来到!

他当即拿定主意,要在一周之内,弄到那100万。怎么弄到他不去多想,重要的是决定一周之内把钱凑齐。一种很奇怪的自信感席卷而来。这种感觉是他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为什么老早不下这个决心?这笔钱一直在等你!他心里似乎有种声音在这样说。

他马上打电话给报社,宣布说第二天早上要讲一篇题为“如果我有100万美元,我要做什么”的演讲。

他马上着手准备演讲,坦白地说,准备工作并不难,因为实际上他已经为此准备了两年时间。还没到午夜,他已经写完这篇讲稿,带着信心上床睡觉。这时,他感觉到已经看见自己拥有了100万美元。

第二天一大早,他到浴室去朗诵那篇讲稿,然后跑下楼来,祈祷那篇讲稿能吸引一些人,愿意捐助他需要的金钱。在祈祷的时候,他再一次有了自信。相信那笔钱会现身出来。兴奋之下,他没有带讲稿就出了家门。一直到走上讲坛,准备好要开始演说了,才发现自己忘了带稿子。

回家去拿已不可能,他的潜意识为他提供了演讲所需的材料。开始讲的时候,他闭上眼睛,全心全意发自内心地去讲。他不只是向听众说、还向想像中的上帝说。他说出来了,如果他有100万美元,他要做些什么,并描述了心中的计划,说要筹建一所大型的教育机构,年轻人可以在其中学到实际的事务,同时发展自己的心智。

讲完以后,他坐了下来。有一位男士缓缓从前面第三排位置上站起来,往讲坛上走去,伸出手对他说:“尊敬的先生,我喜欢你的演讲,相信你要是真有了100万美元,一定可以做到你说的每一件事情。为了向你证明我相信你的话和我对你演讲内容的信心,请你明天早上到我的办公室来,我会给你100万美元。我的名字是菲立普·亚默。”

就这样,年轻的演讲者拿到了100万美元。他用这笔钱成立了亚默理工学院,也就是如今的伊利诺理工学院。

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含义

从一个人的书信就能看出他的谈话风格是否简洁。我们应当方求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含义。

商业信件更要注重简洁、明确,尽量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全面的意思。成功的商界人士的信函都行文简练、内容全面、主题明确,别人需要两页纸的篇幅,他只要十来行字就可以说得一清二楚。一个从未谋面的人,从他的风格独特的信件,就可以看出他的整个思想状况。

写商业信件时,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发电报,每个字都需要花钱,要用最少的字表达出全部的内容。这种练习非常有益。在写完一封信或一篇文章之后,多看几遍,多改改,尽量删去多余的话,做到字字珠矶、句句精炼。通过学习简洁的表达方式,可以改掉长篇大论的坏习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做到惜墨如金。同时,这样的练习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如果能用三言两语就能表达出丰富的含义,就是驾驭语言的高手,别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

很多年轻人应聘失败,得不到自己向往已久的职位,就是因为求职信写得乱七八糟,让人不想再看第二眼。相反,一些人得到理想的职位,是整洁、严谨的求职信帮了大忙。我曾亲眼看见一个人事经理在一大堆应聘材料中翻拣,只挑写得简洁、干净、一目了然的信看。经验丰富的老板会从信中看出许多东西。虽然没有看见求职者本人,但是一封信写得拖沓冗长、充满自我吹嘘之词,怎么也无法让人相信他的能力。

你也许会征询我的意见,如何才能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功,自己是否具备这个能力。我首先要看你这方面的才能:说话是否直截了当,是否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而不是拐弯抹角、拖泥带水。如果缺少这方面的能力,我敢肯定,你做什么也难以成功。模棱两可的人总是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他辛苦劳作、四处奔波,最后却一无所获。而直截了当的人知道问题的核心所在,能一举击中问题的要害。正是这一品质,帮助他获得事业的成功。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谋篇布局,努力寻找一种合适的表达力式,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堪称经典之作。

乳品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为了保证奶油的质量,哪怕一小块可能变酸的脱脂乳或其他杂质,也要清除掉。所以,若要自己的思想能够不朽,必须删除繁冗的语句,做到表达精确。用最少的字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思想,做到语言平实、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这才是一篇经典之作。

如果一个年轻的作家在作文之初,就牢记这样的思想,尽量删去每一个无益的字,做到表达简洁、文章短小精悍,不浪费读者的时间和精力,那么,这种严格的训练不仅会使他掌握写作技巧,也会使他的文章和专著大受欢迎。即使他认为自己已经写得很好了,但仍然愿意对某篇文章或某个部分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进行修改润色,使自己的表达更有力、更清晰、更简洁,那么他就会大吃一惊:原来自己在写作时语言重复、说话啰嗦、表达模糊;但同时,他会很高兴地看到,自己可以更简洁、更明了地表达思想。

深受人们爱戴的作家都可以用明白无误的语句表现自己的思想。他们会删除那些赘语和不必要的词句,对每一个词都精挑细选,对每一句话都精雕细琢,他们尽量让每一篇文章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磨蚀其中的思想。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朗费罗的《生命之歌》、莎士比亚的不朽名作,并没有因时间久远而失去魅力。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谋篇布局,努力寻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之作。凡是被称为不朽作品的诗篇,都是这样深思熟虑、精心锤炼的结果。那些名垂千古的作品,其作者往往经年累月才写出一首诗或一个章节。有些作家只是因为某段精辟的话或几行诗而声名鹊起,而有的作家虽然著作等身,却没有什么名气。由此可见,作品能深受喜欢还是如过眼烟云,其决定性的力量在于思路清晰、表达畅达、语言简练。

一些年轻作家常常把英国小说家吉卜林取得的成就归结于他的天才。毫无疑问,他确实具有非凡的文学才能,但是,有多少年轻作家会像吉卜林那样,为了表达得恰如其分、简明扼要,在一篇文稿问世之前把它重写八到十遍?不具备著名作家的智慧,若再不愿付出和他们一样多的劳动,怎么会写出好作品呢?许多年轻作家的毛病是沉溺于堆砌语言,让华丽的词藻掩盖思想,冗长的篇幅让人昏昏欲睡。他们应该认真想想特罗姆·爱德华的建议:“还有东西要写吗?如果没有,赶紧打住。”

对某一个主题没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是不可能写出有分量的文章的。读者从作品内容中可以迅速看出你是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是不是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如果只是简单地“炒冷饭”,贩卖别人的知识,是糊弄不了读者的。如果你对某一主题的知识非常有限,就不可能表述清楚,自己的浅薄和无知会暴露无遗。

要想写出一篇佳作,必须满腔热情。为了对某一专题有彻底了解,必须全身心投入,而不能像奴隶一般被动地劳作。写作是因为你热爱写作,而不是被迫写点什么;是因为你有话要说,而不是故意想说出什么惊世之言。在自己写出值得一读的内容之前,必须把它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如果自己首先不被所写的东西打动,如果自己不能与笔尖流淌的文字产生共鸣,如果不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就休想感动读者。没有倾注自己强烈感情的文章,是不可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

坚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

喜欢听好话似乎是人的一种天性。当来自社会、他人的赞美使其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时,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悦和鼓舞,并对说话者产生亲切感,这时皮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因赞美而缩短、靠近,自然就为交际的成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背后说一个人的好话比当面恭维说好话要好得多,你不用担心,你在背后说他的好话,很容易就会传到他的耳朵里。

对一个人说别人的好话时,当面说和背后说是不同的,效果也不会一样。你当面说,人家会以为你不过是奉承他,讨好他。当你的好话在背后说时,人家认为你是出于真诚的,是真心说他的好话,人家才会领你的情,并感激你。假如你当着上司和同事的面说你上司的好话,你的同事们会说你是讨好上司,拍上司的马屁,而容易招致周围同事的轻蔑。另外,这种正面的歌功颂德,所产生的效果反而很小,甚至有反效果的危险。你的上司脸上可能也挂不住,会说你不真诚。与其如此,倒不如在公司其他部门、上司不在场时,大力地“吹捧一番”。这些好话终有一天会传到上司的耳中的。

有一个员工,在与同事们午休闲谈时,顺便说了上司的几句好话:“陈征这个人很不错,办事公正,对我的帮助尤其大,能为这样的人做事,真是一种幸运。”没想到这几句话很快就传到陈征的耳朵里去了,这免不了让陈征的心也有些欣慰和感激。而同时,这个员工的形象也上升了。连那些“传播者”在传达时,也顺带对这个员工夸赞了一番:这个人心胸开阔,人格高尚,真不错。

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能极大地表现你的“胸怀”和“诚实”,有事半功倍的效用。比如,你夸上司,说他公平,对你的帮助很大,而且从来不抢功。以后,你的上司在“抢功”时,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顾忌,也会手下留情。

如果别人了解了你对任何人都一样真诚时,对你的信赖就会日益增加。

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会被人认为是发自内心、不带私人的动机的。其好处除了能给更多的人以榜样的激励作用外,还能使被说者在听到别人“传播”过来的好话后,更感到这种赞扬的真实和诚意,从而在荣誉感得到满足的同时,增强了上进心和对说好话者的信任感。

如《红楼梦》中有这么一段:

史湘云、薛宝钗劝贾宝玉做官为宦,贾宝玉大为反感,对着史湘云和袭人赞美林黛玉说:“林姑娘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凑巧这时黛玉来到窗外,无意中听见贾宝玉说自己的好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两人互诉肺腑,感情大增。

因为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在湘云、宝钗、自己三人中只赞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好话就不但是难得的,还是无意的。倘若宝玉当着黛玉的面说这番话,好猜疑、小性子的林黛玉恐怕还会说宝玉打趣她或想讨好她呢。

多在第三者面前赞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