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
43360300000004

第4章 识别关系定位,成为社交大赢家(1)

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的关系定位,比如学生和老师、家长和子女、领导和下属、妻子和丈夫,这些关系有远近、上下、高低、大小的不同,也会造就不同的人际关系,每一种关系都有约定俗成的相处模式,面对这些关系,人们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反应。根据这些反应,可以判断对方的心态。

1.地位是关系的分水岭

在现在的社会,三个可以互相转化的定义决定了地位的不同:金钱、权力、名望。人们根据金钱、权力、名望,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而由于地位的不同,相互接触时会有微妙的变化,根据这些反应,可以判断出你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当然,地位反应虽然大多时候依从客观地位,但更多时候,人们对自己的主观地位认知。一个没有弱者或强者自觉的人,你很难在他身上看到地位反应。而通常,这种强者或弱者的自觉越重,这种反应也就越留着痕迹,越容易观察。

因地位异同而产生的不同反应,也可以分为三类:表情神态、动作举止以及语言。

(1)不同地位的人,在神态表情上有所不同

下属在面对领导时:表情恭顺、严谨甚至严肃,眉毛低垂,眼睑张开度适中,嘴巴抿起来,用低眉顺眼来形容最恰当不过。领导越威严,下属个性越恭顺。有些时候,没有架子的老板和才华出众的员工,同样会出现这种反应。平时,你看着员工可能和老板之间有很多平级之间才有的玩笑,但某个雷池,作为员工的他是绝对不敢越过去的,不信你看看他和亲密朋友在一起时的样子,你就知道了。

很多人总觉得,领导的表情应该是嚣张跋扈的,实际上嚣张跋扈是自负导致的,而自负的另一面是自卑,这种心理并不正常。因此,一个心态健康的领导,他的表情应该是沉稳淡定的。

(2)不同地位的人,动作举止上也有反映

有“自我认知”的下属,在身体的各个方面都会体现出“下”,在所有有领导的场合,他们都会不自觉地放低身体。比如握手,下属会在握手时习惯性地鞠躬、低头,甚至双手握住领导的手。在中国酒桌上还衍生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那就是当两人碰杯时,下属会把杯子放低——低于领导的杯子,领导见状,如果客气的话,也会把杯子放低一些,但却比下属稍高。

除“下”之外,下属还有习惯性的冻结反应。比如在办公室里,一群正在聊天的员工,一旦见到一个很有威严的领导,大家会马上闭口不言。在电梯里,下属习惯性地做出于冻结式的站法,趋近于立正,而领导往往悠闲自得、旁若无人。

领导在下属面前,其举止动作可以总结为:轻松自在。很多不太自信的领导,总觉得要时刻绷着脸,昂首挺胸,以为这样才可以体现出作为领导的威严,实际上一个真正的领导其实不太在乎这些,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做到这一切。

(3)不同地位的人,在言语上表现比较明显

在言语方面,下属往往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下属的自我冻结心态,使得他们在说话时会显得越发恭谨谦卑,对领导也多用尊称。

除此之外,下属在对领导讲话时,会习惯性地使用正式语言,尽量避免口语化。而领导的语气相对比较无所顾忌,并且祈使语气居多。而一个喜欢用语言炫耀优越感的领导,并不是一个正常的领导,只能说是一个自我认知的领导、一个自负且自卑的领导。

除了这三方面之外,领导还有一种心态,几乎是所有领导都会自觉不自觉展现的,那就是无视感过强。虽然不会鄙视下属,但领导却会不自觉地把下属无视掉,把下属当成自己计划运行的一个工具或部件。

领导与下属只是相对的概念,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关系又会变成平等者。一位叫玛乔丽的年轻领导者,她是一家医药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最近被提拔为市场部总监。她和这一职位的另两位候选人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尽管玛乔丽比另外两人年轻,而且没有他们经验丰富,但她的工作表现一直是最突出的。玛乔丽升职本在情理之中,但升职后与朋友之间的相处却出现了问题。有时她在高管会上对好友进行了批评,之后马上又要和这位好友共进午餐。玛乔丽怀念和好友无话不谈的时刻,也怀念他们曾给予自己的支持。于是,她和老朋友开诚布公,在乎他们的感受,并向老友们保证,自己看重这份友情,在未来也一样。他们的友谊也一直延续了下去。

2.变色龙效应:越亲近的人,越容易模仿

人类的行为会自发地形成一种趋同性,人类的这种潜意识的趋同性行为,我们称之为同步反应。比如在教室里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打哈欠,那么马上会有几个人跟着他一起打哈欠。比如大学期间,一个女生寝室的姐妹们之间关系非常要好,那么只要是开学期间,他们的月经几乎都是同步的。

一般而言,同步行为的一致性与双方关系的和谐度成正比。在双方的会面中,如果两个人关系和谐、相互欣赏,那么他们的同一行为会很多、很细微。反之,同一行为则很少。也就是说,你只有欣赏喜欢一个人,才会去模仿他,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容易模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是在不断地模仿学习的,孩子模仿父母,老师,同学等等。敌人之间是很难产生这种心理的。

同步反应对人的趋同性影响有三类:情绪影响、举止影响、语言影响。

(1)情绪同步反应

中国一直有夫妻相的说法,那就是我们看到一对夫妻时,会发现越看越像,不仅仅是生理上相像,而且是气质、动作、表情都很像。比如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他们在婚后的表情就越来越像。这些都是由于面部表情的同步反应。

相爱的人会模仿对方,因此当夫妻一起微笑或者皱眉的时候,他们的面部肌肉也在做着同样的运动。长年累月共同的情感体验相同,面部肌肉就会越来越相像,这就是夫妻相的成因。而且有研究结果显示,夫妻不仅会越长越像,而且他们面部的相似程度与婚姻的美满程度成正比。

不仅仅是爱人之间,在朋友之间也会有同步反应。朋友高兴时,讲个不好笑的笑话,你也会捧腹大笑;朋友心情低落时,你也会跟着伤感。还有时候,你路过一个陌生人的葬礼,你并不认识死者,但不由得感到悲伤。在球场里,当一个球星进球后,他的球迷会激动欢呼,你并不是这个球员的球迷,也往往会跟着激动起来。

(2)行为同步反应

人们在言行举止上的同步反应,更像是下意识地模仿。

一对感情深厚的姐妹,同时看到一盆迷人的蝴蝶兰,一个张大嘴巴,说“哇!”,在同一时间,另一个的反应也一模一样;一对心有灵犀的朋友,一起观看篮球比赛,眼看球就进了却又出了篮,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再用点力就好了”;一对志趣相投的同事,刚参加完讨论会,两入回到办公室,都带着笑容,频频向对方眨眼。

可以说,两人志趣相投、相互欣赏产生了“同步行为”,反过来,“同步行为”又促进了彼此的内心交流,加深了彼此的好感与欣赏程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为地制造“同步行为”,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让双方的交往在不经意间变得和谐愉快。

(3)语言同步反应

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感叹:如果有口语语境的话,胜过在课堂上学十年。在大学里,如果寝室里有一个东北人,很快全宿舍就会全部都发出这样的宣言:“我们这嘎的猪肉炖粉条子贼拉的好吃,嗯哪。”如果有一个四川人,就会全部都这样说话:“瓜娃儿要不要得。”

据说有一个周杰伦的狂热歌迷,他非常喜爱周杰伦,每天都要看周杰伦的演唱会和采访,并在生活的一切细节上尽可能地向周杰伦“看齐”。几年下来,学会了台湾腔不说,他的一举一动也与周杰伦很相似。经过化妆师稍微化妆之后,竟没有人能分得清他和真的周杰伦孰真孰假。这位歌迷一开始的模仿行为是故意的,而非同步反应;但最后,他开始潜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周杰伦,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他会与周杰伦那么相像。

3.认同你可不是简单地说“好”

认同反应是由于对某事物表示赞同,由于恰当的认同反应会令对方产生好感,所以很多人习惯于假装认同反应。认同反应是对方认同某人或某事物时,对信息源发出的自然而然的系列微反应,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都很协调,而假装的认同反应往往滑稽夸张。

认同反应的最基本动作是点头。当然文化不同,具体意涵也有所区别:印度人表示同意的动作是柔和、愉快的偏头、歪头或左右摇晃,表示反对时还是会摇头,但神情和动作都有所不同;中国人用点头表示“是的,我知道了,我明白”;而美国人的点头,则是致意,表示同意和正面肯定语句时的动作。几乎所有的脊椎生物在表达顺从时,都会弯腰致敬,这是表示顺从的意思,人类至今保留着鞠躬的行为习惯,而点头其实就是鞠躬的简化版。

真正的认同,其表情和愉悦有类似:眉毛松弛呈自然拱形,前额平缓放松;下眼睑凸起提升,出现笑容特有的沟纹;上眼睑微微闭合,配合下眼睑使眼部出现闭眼趋势;由于颧部肌肉的运动,导致嘴角向上、侧后方牵扯提升,面颊会隆起;下巴自然地向两侧完全展开,形成大笑特有的长沟纹。同时,点头幅度会加大。

身体姿势在认同时也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开放的身体姿势:伸出双手,敞开胸怀,都是身体开放的证明。比如:当客户在听取你意见时,若正面朝向你,说明他在认真倾听;若轻松地抱起双臂,说明他在思考;若用躯干直接对着你,则说明他很认同你推销的产品,或者很认同你本人。

认同反应通常在语言上的表示较少。鼓励性、肯定性的语言会言简意赅。

应届毕业生小王在一家公司实习,其领导是一个姓张的总监。张总监平时习惯戴着一副墨镜,上班时也不摘下来,据前辈们说,除了老板没人见过张总监的眼睛。这样一位上司,难免让下属有些害怕,平时同事们有说有笑,可是张总监一出场,大家立即屏息凝神各干各的去。

小王有了一个好提案,但由于还是实习生,没有参加例会的地位,所以无法把这个提案提出来。于是就只能硬着头皮去找冷酷的张总监,向他陈述提案。在陈述过程中,张总监始终抱着肩膀,没有其他的肢体动作,由于带着墨镜,也看不到他的眼神。小王颤颤巍巍地给自己的报告作了总结。本以为接下来会是无视甚至批评,却没想到,张总监放下了胳膊,朝小王点了点头,简单地说了句:“挺好,去做!”当时小王有点愣住了,傻傻地问了句:“啥?”张总监似乎隔着墨镜看了小王一眼,“我说,去做一做试试看。”小王“哦”了一声赶紧走出经理办公室。当天下午,美术组就有一名美编来小王这里报到,说是张总监让她来的,而且张总监还给了小王很多实习生不具有的公司资源权限。

以此看来,认同反应也会给人鼓励。如果你在与一个晚辈或者下属交流的时候,你想要给他信心,不妨做出一副认同反应的样子。即使不太赞同,也不要直接反驳他。比如说,“你的意见很好,但是要不要再斟酌下?”

4.把我的漂亮羽毛展示给你

炫耀其实就是竞争,就是证明我比你强,从而得到他人肯定,借此完成自我实现。炫耀的产生原因可以追溯到动物阶段。动物的炫耀本能是出于繁衍的需求,是为了避免争夺配偶权的殊死搏斗,而通过炫耀的方式来分出高下。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因此也属于炫耀的物种。也正是由于人类的进化,人类的炫耀行为,也得到了进化,变得复杂多样,有的又很隐蔽。

先要说明的是,炫耀并不是一种负面行为,炫耀是为了得到认同感,而认同感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比如象鼻海豹如果没有值得炫耀的长鼻子,就会孤独终老,而没办法把自己的基因流传下去。实际上,认同感是群居动物的本能。比如狗,主人的抚摸是狗非常重要的渴求,可以作为正面鼓励的奖励。很多生物学家认为犬科动物比猫科动物更为进化,支持他们这种说法的一个理由就是:犬科动物拥有更强的社会性。

当我们认同他人时,产生了认同反应;而当我们渴求他人认同时,就会把这种渴求表现出来,这种表现行为,就是炫耀反应。炫耀反应并非每个人都会有,往往只有这种渴求他人认同的需求比较强的人,才会炫耀。炫耀的产生与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有些人或许一辈子不会炫耀什么,而有些人则一生都在为炫耀活着。

一个人炫耀时,其情绪最主要的特点是得意,表情的主要特征是:嘴部抿住或微微张开,形成大括弧;眼睑稍微闭合;眉毛松弛;额头抬起,能看到细微皱纹;身体状态也是呈现放松和舒适的。微笑和自信,就是洋洋自得。

所有人在肯定自己的某种事物时,都会有自得情绪,也会有或轻或重的自得反应,这种反应是炫耀的前提。但如果当事人不满足于这种自得,需要寻求其他人赞同时,就产生了炫耀。女性的化妆、戴首饰,非必要的衣物,都属于炫耀行为。男性的留胡子,练肌肉,归根究底,也属于一种炫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