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洋未解之谜
43615700000012

第12章 马尔他岛巨石之谜

地中海上的马尔他岛,位于利比亚与西西里岛之间。

1902年,在这里的首府瓦莱塔一条不引人注意的小路上,发生了一件引起世人轰动的大事。有人盖房时在地下发现一处洞穴,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这里埋藏着一座史前建筑。它由上下交错、多层重叠的多层房间组成,里边有一些进出洞口和奇妙的小房间,旁边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孔。中央大厅耸立着直接由巨大的石料凿成的大圆柱和小支柱,支撑着半圆形屋顶。整个建筑线条清晰,棱角分明,甚至那些粗大的石架也不例外,没有发现用石头镶嵌补漏的地方。天衣无缝的石板上耸立着巨大的独石柱,整个建筑共分3层,最深处达12米。

这些不可思议的史前地下建筑的设计者是谁?在石器时代,他们为什么花费这么大的精力来建造这座巨大的地下建筑?人们对其百思不解。

11年后,在该岛的塔尔申村,人们又一次发现了巨大的石制建筑。经过考古学家们挖掘和鉴定,认为这是一座石器时代的庙宇的废墟,也是欧洲最大的石器时代遗址。这座约在5000多年前建造的庙宇,占地达8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精巧,雄伟壮观,好多个祭坛上都刻有精美的螺纹雕刻。站在这座神庙的废墟面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宏伟的主门,通往厅堂及走廊错综的迷宫。

在马尔他岛上的哈加琴姆、穆那德利亚、哈尔萨夫里尼,考古学家们曾几次发现精心设计的巨石建筑遗迹。哈加琴姆的庙宇用大石块建造,也是最复杂的石器时代遗迹之一。有些“石桌”至今仍未肯定其用途。石桌位于通往神殿门洞内的两侧,神殿里曾发现多尊母神的小石像。穆那德利亚的庙宇,俯瞰地中海,扇形的底层设计是马尔他岛上巨石建筑的特征,这座庙宇大约建于4500年前,有些石块因峭壁的遮掩而保存得相当完整。

最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蒙娜亚德拉”神庙,这座庙宇又被称为“太阳神”庙。一个名叫保罗·麦克列夫的马尔他绘图员仔细地测量了这座神庙后发现,这座神庙实际上是一座相当精确的古老的脊椎动物——文昌鱼文昌鱼是低等脊索动物,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少,只分布在我国的厦门市和青岛市等海区。文昌鱼生活在沿海浅海的浅水中,有时在水中游泳,经常潜藏在水底的粗沙里,只露出身体的头端,从水中摄取食物。文昌鱼的身体细长而侧扁,头端和尾端尖细,一般长约50 毫米左右,外形很像一条小鱼。其实,它与鱼有很大的差别,它的身体半透明,没有真正的头部,没有眼,也没有像鱼那样的偶鳍等。所以,文昌鱼并不是鱼。

“海之魔女”—马耳他岛巨石建筑太阳钟。根据太阳光线投射在神庙内的祭坛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显示夏至、冬至等一年的主要节令。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从太阳光线与祭坛的关系推测,可以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这座神庙是公元前10205年建成的,离现在已经整整1.2万年了。

这座神庙的存在,又一次打乱了人们的正常思维方式。1.2万年以前,神庙的建造者们居然能有那么高深的天文学和历法知识,能够周密地计算出太阳光线的位置,设计出那么精确的太阳钟和日历柱。这一切该怎么解释呢?

马尔他岛的面积很小,仅246平方千米。但在这样一个小岛上,却发现了30多处巨石神庙的遗址。不少学家的研究表明,这些巨石建筑的建造者们在天文学、数学、历法、建筑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有些研究者甚至推测判断节令的历法标志,而且还可用作观察天体的视向线,甚至能当做一台巨型计算机,准确地预测日食和月食。

石器时代的马尔他岛居民真有这么高的智慧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为什么他们在其他领域却没有相应的发展?是什么因素激发了他们建造巨石建筑的疯狂热情?而这些知识又为什么莫名其妙地中断了?

对于这一切,至今仍没有人能够回答。巨石无言地耸立着,把一切高深莫测的疑问保持在一片沉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