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
醒后养神
科学证明,当人睡觉时,大脑皮层受到抑制,皮下中枢神经兴奋增强,许多生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表现为嗅、视、听、触感觉功能减退意识逐渐丧失,肌肉松弛减弱,伴有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改变,失去对循环变化的精确适应能力;同时,呼吸减缓,心率减慢,血压和体温下降,尿量减少,代谢降低,产热减少,发汗增多,瞳孔缩小,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减弱,颈部肌肉紧张,生长激素明显升高。
心血管疾病患者醒来如果快速从卧位变为坐位,突然下床活动,将会对身体造成很大损害。因为,这时思维处于朦胧状态血液黏稠,脑部急性缺氧缺血,容易跌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醒后养神三分钟的习惯,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正确的方法是醒后身体保持原来的姿势,闭目养神三分钟后再下床。此法简单有效,不用花一分钱,却能起到药物起不到的预防作用。即使是正常人,采用这种方法,也有助于避免因体位突然变化而造成晕厥或跌倒受伤。
正确午睡
人每天午休半小时可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绞痛发病率降低30%,因此正确午睡对身体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吃太饱或油腻
午睡前吃得太饱会使胃膨胀,膈肌升高,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太油腻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
2.不要立即午睡
饭后血液流向胃部,血压降低,大脑供氧减少,饭后立刻午睡易致大脑供血不足。因此可以先休息20分钟后再上床午睡。
3.睡前不要服降压药
人体入睡后的血压比醒时的血压会下降20%左右,睡前服药易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促使血小板等凝血物质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性中风。伴有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睡前忌服降压药。
4.注意睡姿
一些冠心病患者习惯于坐着打盹,这种姿势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使患者的心脏负荷加重,引起脑部缺血、缺氧加剧。心血管疾病患者午休时建议采取头高脚低的右侧卧位,这样可以减轻心脏的压力,防止打鼾。
5.把握睡觉时间
一般来讲,心血管疾病患者午睡时间以半小时为宜。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脏的耗氧和动脉压力,从而降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心脏也因而得到保护,对于延缓心脏衰老、预防心肌梗死具有重要作用。
秋天适当洗冷水浴
冷水浴顾名思义就是用冷水洗澡,它具有非常明显的保健作用。它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人体抵抗力。
进行冷水浴锻炼被称为“血管体操”,对心血管病患者而言,进行此项“运动”更是大有裨益。当人体一接触冷水刺激时,皮肤血管急剧收缩,大量血液流向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然后,皮肤血管又扩张,大量血液复又流向体表。在冷水浴的刺激下,全身血管都参加了舒缩运动。这种血管一舒一缩的锻炼,可以增加血管的弹性,它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洗浴情况,常见的冷水浴有四种:
①头面浴,即以冷水洗头洗脸。
②脚浴,双足浸于水中,水温可从20℃左右开始,这个温度与人体温度比较接近,水对人体的刺激较小,当人体逐渐适应后再逐渐降到4℃左右。
③擦浴,即用毛巾浸冷水擦身,不能用力太猛,时间不宜太长,适可而止。
④淋浴时开始水温保持在35℃左右,逐渐降到用自来水洗浴。洗浴前应先做“热身”运动,即用手揉搓皮肤,数分钟后感觉发红、发热为止;洗浴时,先往四肢部位“浇”水,数分钟后再冲胸、背部,让身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时间不宜过久,保持10~15分钟即可。
洗冷水浴不当也会给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心血管病患者在洗浴前应了解以下事项:
①每当剧烈活动后、空腹、饭后,不可马上进行冷水浴。
②不做准备活动,或者身体没有发热,不可进行冷水浴。
③体质虚弱,患有器质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情严重者,不宜洗冷水浴。
④冷水浴时,如出现寒战不止、皮肤起鸡皮疙瘩等症状,应立即停止。
睡前泡脚
脚被称为人体“第二心脏”。脚掌离心脏远,供血少,脚温低,容易积存代谢废物,易得病。睡前用热水泡脚是一种保护双脚的好方法,对心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1.促进血液循环
一般来说,体温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体温低血液循环也较低,体温升高血液循环也随之旺盛。泡脚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同时热水泡脚也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从而改善了心脏功能,降低了心脏负荷。
2.促进新陈代谢
热水泡脚促进了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体内分泌腺体分泌的各种激素,而这些激素均能促进新陈代谢。
3.消除疲劳
当人体肉体疲劳时,首先出现足部血液循环不良,代谢终产物,钙盐、乳酸微晶体等物质沉积。当人体某个器官功能不正常或患病时,由于病理反射的影响,使足部的血液循环更为不良,更容易产生沉积物。实验证明,疲惫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泡脚后,血液中的乳酸会大幅降低,恢复到几乎不感觉疲劳时血中的乳酸水平。可见,热水泡脚是消除身体疲劳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4.改善睡眠质量
足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用热水泡脚对神经和毛细血管有温和良好的刺激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反射到大脑皮层,对大脑皮层起到抑制作用,是兴奋的交感神经顺利地向副交感神经转换。副交感神经兴奋后,此时人处于安静休息状态,从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
需要注意的是,用热水泡脚应掌握以下方法:
①泡脚水温度:冬天适合温度40°~50°。
②泡脚时间要保持20分钟以上。
③泡脚水一定要浸过足踝骨以上。
心血管病患者在泡脚有一些问题需要格外引起注意。对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水温不宜太高,保持恒温,或者水稍冷可适当加入热水。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体质虚弱者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
做好防暑措施
夏天气温升高,气压低,湿度大,出汗增多,不仅加速人体皮下血管扩张,还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栓塞。同时在高温状态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造成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几率,威胁人体生命安全。心血管病患者要想安“心”度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可以达到人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②加强防暑降温。电扇和空调不要高档直吹腹部和头部;开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以25~26℃比较合适;夜间睡眠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受凉。同时,应特别注意刚从炎热的室外回来后,千万不要对着空调的冷风长时间直吹,这样最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导致心血管病患者发生意外。
③注意调节饮食。夏季饮食品种要注意变化,清淡易消化为好,适当多吃水果、蔬菜;不宜多进冷食冷饮;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之品;提倡“四低一高”即低盐、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
④注意增加饮水。夏季要特别重视及时饮水。饮水以少量多次为佳,饮水量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不要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⑤适当午间休息。要按时起居,保持充足的睡眠,午睡应在餐后半小时进行,以半小时为宜。
⑥不做剧烈的活动。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减少户外活动,更不宜参加剧烈运动。
⑦备好夏季防暑药以及急救用药,以备急需使用方便。
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室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运动要适量,避开上午六点到九点的高峰期。因为,该时段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经过一夜的睡眠,既没喝水又没活动,血液在血管里变得黏稠,血流速度变缓,容易诱发血栓的形成。最好将运动时间安排在较凉爽的下午或晚上,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头部,更不要在烈日下锻炼,且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当出现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的“桑拿天”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⑨尽量选择透气性好、吸汗的薄衣服,皮肤尽量少暴露。
⑩多吃清淡食物,多喝清凉解渴的饮料,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大量出汗时应喝些盐水。
性生活有节制
性生活不仅是一种中等体力活动,也是一种精神兴奋、情绪激昂的情感活动。但是,不适当的性生活会对心血管病患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在性生活时,呼吸和心跳都会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造成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塞而死亡,也可能会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骤升,导致“卒中死亡”。
不过心血管疾病患者没有必要过分谨慎回避性生活。在合理用药、适当休息、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可参考以下方法适当安排性生活:
①在性交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②性交前戏、性交和性交后爱抚3个阶段的时间合理分配应是2∶3∶2.心血管病患者要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时间分配,一般在数分钟之间。时间不宜过长。
③性交之前最好能有一段休息时间。“前奏”可以听轻音乐或者泡温水浴,这样有助于身体放松,舒缓紧张情绪。
④冠心病患者性交不宜过分频繁,时间不宜过长,最好选择省力的体位,如侧位。选择半坐位或坐位,还可以减少左心室扩张,防止心绞痛。
⑤高血压病患者特别要注意性交时的强度、节律和体位以保证血压稳定,避免意外发生。
⑥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与配偶彼此多交换过性生活时身体和情绪上的感受。
⑦在性交时发生胸痛、胸部紧束感或呼吸困难,应当减慢或终止性交,并把这些症状及时告诉医生。
⑧患者应避免在饱食后性交,饱腹性交会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使血液转移到胃肠道,容易造成心血管供血缺失。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一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上厕所排便时要格外小心,容易出现意外。因为当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腹压增高,而腹压的增高会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和心肌耗氧量也会相应增加。医学研究表明,排便时脑动脉压力可增加到20毫米汞柱,血压骤升会导致脑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①每天定时去厕所蹲坐,逐渐形成条件反射,时间最好选在每天清晨或早餐后。
②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如有排便感,就应立即去厕所。如果经常忽视便意,或因某种因素而强忍不去排便,会造成其他疾病的产生。
③排便时不要读书看报,否则容易使排便的时间过长,引发痔疮。
④采取正确姿势。排便时最好采取坐位排便,以减少身体屈折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也能避免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危险。
⑤做好清洁卫生。保持肛门清洁,每晚睡前最好用温水坐浴一次。睡眠时宜采取右侧卧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⑥多做提肛运动,吸气、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肛门呼气时放松,各做30次,早晚各一次。
(二)忌
热水泡澡
用热水泡澡能消除疲劳、舒经活血、改善睡眠,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保健方法。但是这种说法却不适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洗浴时应适当降低热水泡澡的频率,缩短泡澡时间,否则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威胁身体健康。
因为用热水冲洗,全身毛细血管会扩张,这种扩张导致体表的血管,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心血管病患者应当学会健康的泡澡方法。
1.水的温度应适宜
有些患者担心着凉,将水温调得过高,这样会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大量血液集中到皮肤表面,导致心血管急剧缺血,从而引起心血管痉挛。如果痉挛持续15分钟,就有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心肌梗死还会有猝死的危险。高血压病患者还可能会因血管扩张引起血压骤降,出现低血压,导致头晕、心慌等不良症状。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泡澡时温度适宜即可。
2.泡澡时间半小时
一般洗澡以半小时为宜,不要长时间把全身浸泡在热水中,因为体表的血管扩张,还会导致脑血流量的减少,使患者头昏眼花,严重者还会昏倒或摔跤,造成骨折。
3.泡澡前服药预防
对于患有严重冠心病的老年人,可选速效救心丸5粒或6粒,咬碎以后含于舌下,不可吞咽。如果出现胸前区憋气、闷痛,应再次含用,并把药量增加到10粒。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在洗澡前半小时可服1片硝酸甘油或1片鲁南欣康,这些都会使患者在泡澡时得到一定的保障,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4.洗浴动作要舒缓
洗澡时动作要舒缓些,不宜剧烈,每次可分主次重点洗,这样可以避免体力消耗过大。洗澡完毕之后,要慢慢站起来。洗澡后应休息半小时左右,以恢复体力。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热水泡澡,即使要洗澡,也要认真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家属),洗澡时有家人在场,这样才能在保持身体卫生的同时,避免加剧病情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蹲位排便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的保养调理中,上厕所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蹲位排便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病理改变使心脏的泵功能、血管的输送功能和血压的调节功能相对减弱,如果患者采取蹲位排便,由于身体的过度弯曲,使胸腔和下肢一起向腹部施加压力,就会对原本功能就处于“劣势”的心脏、血管造成更大的危害,尤其是在患者合兼有便秘的情况下,需要屏气来加大腹部的压力,就容易迫使腹腔脏器的血液大量流向心、脑、肺、肾、四肢等脏器,此时这些器官的血压值会比正常时高出1/3,从而使患者瞬间出现上半身血压迅速增高的一系列症状,从而危及生命。因此,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采取蹲位排便。
心血管疾病患者除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外,还应该注意排便的姿势,最好不要蹲位排便,采取坐位排便,以减少身体屈折度,保护心血管的正常运转,避免病发的危险。
吸烟
心血管疾病患者吸烟也是生活中不得不引起注意的一个环节,吸烟可能促发心室颤动的发生,如果在心脏骤停经复苏后继续吸烟,则死亡率会明显高于戒烟者。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吸烟不但会进一步加重病情,而且还会诱发其他不良情况的发生。
1.进一步引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吸烟极易引起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量越多,脉管炎越重。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刺激小血管,导致血管痉挛收缩,血流量减少,速度减慢,从而引起血管营养出现障碍,致使血管内膜增生、肥厚、弹性减低,形成血栓或血管腔闭塞,病情敏感的患者甚至会因此发生血流中断。
2.损伤动脉壁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使动脉血液氧合力下降,心搏量减少,周围血管痉挛收缩,皮肤温度下降。一氧化碳通过肺部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血红蛋白携氧不足,导致细胞缺氧,发生小动脉痉挛,导致动脉壁遭受损害。
3.感应能力下降
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中,心肌缺血严重时疾病恶化的一种表现。很多吸烟的心血管患者虽然事实上心肌缺血,却不会感到胸痛,患者极有可能会放松对心血管疾病的警惕,因而会引起相关重病的突发。如发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香烟中的尼古丁是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它是抑制人体正常痛感的关键因素。这种化学物质通过作用于具有传导信息功能的神经细胞,阻遏痛觉神经的传导,改变人体的痛感觉,从而降低人体对疾病先兆的感应能力,导致病情加剧,引起病情的突发。
心血管病患者必须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吸烟会造成心血管疾病的进一步加剧的不良影响,并且下决心戒烟。戒烟对心血管系统的恢复大有益处,并且会在短时间内见效。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参加实验的人中,大部分心血管病患者戒烟后,血压下降,体温、心率恢复到正常,1年内冠心病风险可降低50%。随着戒烟时间的增加,心血管系统获益也会逐渐增加。戒烟5年内脑卒中风险几率可降至与不吸烟者相似的水平;戒烟15年内冠心病风险可降到与不吸烟者相似水平。
熬夜
医学研究证明,一天中睡眠最佳时间是晚上10时到第二天凌晨6时。正常的作息能使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然而,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在加大。很多人逐渐被“逼”出了熬夜加班的习惯,而且每逢节假日都会去的熬夜狂欢,这样出现了很多因为心血管问题就医或猝死的案例。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熬夜会使身体机能得不到完全的修护,很容易使病情加剧,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潜藏杀手。因为,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体本来就相对虚弱,熬夜过后会更容易出现身体疲劳、精神不振等情况,长久之后免疫力自然跟着下降,如感冒、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自律神经失调等症状也可能随之出现,这些都会给身体带来更大的负担。中医学理论认为,熬夜耗伤阴液,津不化血,血不生津,久了之后就会形成心肺阴虚病变,并伴有心烦躁、心悸、心不宁等状况。当开始出现这些症状时,其实就是身体本身所发出的抗议信号,患者应该立刻休息,进行调治。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避免熬夜和降低熬夜对身体造成的损害:
①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如果因为工作的关系必须要熬夜,中间也应注意适当休息。
②熬夜之前应按时进餐。要保证晚餐的营养丰富,最好以清淡为主,食物必须是热的,不能吃得太饱,熬夜后早餐一定要吃饱,禁忌吃凉食物。
③把失去的睡眠补回来。熬夜下班回家时,在车上闭目养神片刻,或午睡一段时间,都十分有用。
④通过饮食药膳来调节提高免疫力。可以喝枸杞大枣茶或菊花茶,既补水又有去火的功效。
⑤加强身体锻炼。有熬夜习惯的人如果感到精力不足或者欲睡,可以做一会儿体操或到户外活动一下。
睡眠过多
人的一生约1/3的时间用在睡眠上,由此可见人的睡眠直接关系到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好坏。有一些人认为睡眠越多越有益于健康,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睡眠的时间长短跟健康的睡眠关系并不大,每个人的睡眠时间不同,个体差异性很大,质量比时间更重要,因此正确的做法就是保持生活的规律性。医学实践证明,睡眠过多会产生以下危害:
1.不利于大脑功能的发挥
人在睡觉时,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早晨醒来后,需要呼吸新鲜空气,活动全身关节,以迅速改变大脑皮质的抑制状态,使全身肌肉、关节与内脏器官的活动正常协调起来。如果长时间睡眠,大脑皮质抑制久了,会造成人体生物钟的混乱、失调,使大脑功能发生障碍,造成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减退,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恢复只能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2.不利于心脏的健康
睡眠过度,会增加多余的体内脂肪的积累,使人发胖。体内脂肪越多,增加发生冠心病、血管硬化疾病的发病概率。众所周知,人休息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心跳、收缩力、排血量下降,如果睡眠过多,就会破坏心脏休息和运动的规律,心脏一歇再歇,最终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致使稍一活动便出现心跳不已、心慌乏力症状。此外,体力锻炼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着良性的刺激作用,能改善新陈代谢过程,如果长时间睡眠,不参加锻炼,就更不利于心脏的健康。
3.会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睡觉时间过长,对肌肉、关节和泌尿系统都不利。活动减少,血液循环不畅,会使全身的营养素输送不及时,肌肉、关节等处的新陈代谢产物也不能被血液带走。当人站立或坐着时,肾脏的每滴尿都能顺利地从输尿管迅速排入膀胱。可是,卧床时间久了,尿液容易在肾盂或输尿管中滞留,尿中的有毒物质会损害身体健康。
4.脑供血不足
另有医学调查显示,睡眠过度的人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午觉睡久了。其实,午睡超过半小时对养生就不再有效果,反而会和睡眠过度产生一样的后果,医学上称之为睡眠抑制。当这些患者到医院就诊时都说,午后睡醒后总是感到头晕头痛很厉害,殊不知这都是睡眠过度造成的脑供血不足。
5.影响情绪
睡眠过度还会影响患者情绪,变得烦躁、缺乏耐心,克服困难的意志会逐渐减退。时间久了,这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讲,无疑是危害生命的隐形杀手。
事实证明,心血管疾病患者保证一天七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即可。因此,患者每天必须准时上床,一般地说,睡眠最理想的时间是晚上9~11时,不要过早或过晚,最好自然入睡,自然醒来。如果需要闹钟叫醒,也应设定在固定时间,这样有助于培养固定的、适合自己的生物钟。
不注意睡眠环境
优雅宁静、光线柔和、温度适中的睡眠环境,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安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平时不注意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不分场合睡觉,那将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损害,甚至加剧病情。选择睡眠环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
用不同的颜色装饰房间,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一般说来,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卧室墙壁应以淡蓝、浅绿、白色为佳,这样会有宁静、幽雅、舒适的感觉,使睡意更浓。若能将窗帘、壁画、床罩及被褥也配成淡绿或淡蓝色,则催眠疗效更佳。反之,卧室的墙壁若涂成橘黄色,挂红色窗帘则会容易使患者难以入睡。
2.安静
安静的环境是促进睡眠的基本条件之一,周围环境如果能保持安静,会有利于入睡和睡眠的深度。而嘈杂的环境,则会使人心情无法平静而难以入眠。因此,卧室窗口应避免朝向街道、闹市等地区,或者是采取隔音设施,以保证安静。
3.光线
人们一般在光线较暗的环境里更容易入睡。因此,床铺宜设在室中幽暗的角落,或用屏风、隔窗等物品与活动场所隔开,窗帘以冷色调为佳。如无法在入睡时降低光照强度,可以用眼罩帮助隔光。但并不是在极暗的空间里所有人都容易入睡,其中对黑暗具有不安全感的人就是这样。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此可灵活掌握,比如可以在卧室内开一盏小灯,会有助于入眠。
4.温度和湿度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卧室要格外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才会有利于入眠。冬季时,卧室的温度大体应保持在19°C,其他季节以22°C最宜。睡眠时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为60%~70%,如果要使用空调、暖炉需注意湿度的维持,可在暖器上放块湿毛巾或安装一台加湿器。不同的人对温度、湿度的舒适感是不同的,因此主要以是否适合自己为标准。
5.卧室
卧室朝南或朝西南方向有利于睡眠。因为,睡眠中的大脑需要大量氧气,朝南或西南方向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晚上就会有舒适感。同时,睡眠的空间宜小不宜大,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睡眠空间越小越使人感到亲切与安全,因为人们普遍存在着私密性的心理情结。另外,要时常保持卧室、卧具的清洁,床下不要堆积杂物,以免“藏污纳垢”,招致蚊虫鼠蚤的繁殖与滋生,干扰睡眠。
寝具不科学
相关科学研究表明,人一生之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而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就需要具备好的寝具,如果寝具不科学,不但无法使人安然入睡,甚至睡眠时还会出现颈、背损伤的情况。
与健康人相比,心血管病患者对于睡眠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但很多患者却习惯性地使用一些不科学寝具,这对于疾病的防治极为不利。例如,一些患者起床以后,身体某处肌肉或关节部位常会出现疼痛感,其实,这便是因寝具不科学而引起的,若不加以改正,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身体供血,给心血管造成极大的负担。
1.床
①床的硬度要适中。床过硬会使脊椎压力过大,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床过软会使人体陷入其中,造成脊柱弯曲,使肌肉被动紧张,同样不利于血液循环。同时,床过软还会使腹腔内脏器受到挤压。
一般来说,床垫软硬度的标准,以木板床上铺10厘米厚的棉垫为宜。因为这个软硬度正好与人体脊柱的生理弧度相符。
②床铺面积要大。如果床的宽度过窄,会使患者难以入睡,易加重或诱发病症。面积大的床,便于患者在睡眠时自由翻身,有利于筋骨舒展、气血流通。一般情况下,单人床宽90厘米、双人床宽150厘米,长为180~190厘米为宜。
③床的高度要适宜。床如果过高,则很容易使患者产生紧张感,影响睡眠质量,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几率;床过低,则容易受潮,使人感到不适、难以安卧,久而久之,甚至会引发关节炎等疾病。床的高度应略高于就寝者的膝盖,即约为40~50厘米,睡床以一边床头靠墙,两侧留出通道为宜。这样不仅便于患者上下床,还会给人一种宽敞感,空气流通也会更好一些。
2.睡枕
①睡枕的高低要适度。高枕妨碍头部血液循环,易造成脑缺血、打鼾和落枕;低枕会使头部充血,易造成眼睑和颜面浮肿。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睡枕,高度以略低于肩到同侧颈部距离为宜,一般约为5~8厘米。
②枕头的软硬度要适中,稍有弹性,并且透气。枕头太硬,头颈与枕接触的相对压力增大,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枕头过于柔软,睡眠时会使头部过于下陷,不能使头部保持在适宜的高度,不利于睡眠;而枕头的弹性太大,则会头部不断受到外部弹力作用,易产生肌肉的疲劳和损伤。同时,太强的弹性会产生振动,刺激耳朵,长期下去,对睡眠造成影响。
衣着过分紧束
秋、冬季以后,天气转冷,人们穿的衣服逐渐增多。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而言,衣着过分紧束,很有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心血管病患者穿衣打扮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衣服
心血管疾病患者所穿衣物,应以宽松,柔软为宜,冬天要注意保暖,最好选用丝绵衣、羽绒服等既轻又暖的衣服。倘若衣着过紧或过硬,很容易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同时还会妨碍人体血液循环,对于病情不利。
2.帽子
高血压患者不宜受寒,因为冷空气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因而,此类患者冬天出门时,应选用较为柔软、轻便、暖和的棉帽或皮帽。另外,高血压患者也不宜受到强光直射,所以夏天出门时,一定要戴上一顶宽大且透风的帽子,如果帽子过小,就会紧箍头部,影响血液循环,引起血压波动。
3.领带
颈动脉窦位于颈部,是人体最主要的血压控制中心之一。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将领带系得过紧,就会压迫颈部动脉窦,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因而专家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系领带,更不能将领带系得过紧,以免发生意外。
4.腰带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腰带不宜扎得过紧,否则会使腰部以下的血流受阻,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血压也会进一步增高。尤其是病情较重或腹部肥胖的患者,宜穿背带裤,用餐时,可将裤带放松些;午睡时,最好将裤带解开。
5.鞋子
心血管疾病患者很容易出现下肢浮肿症状,这与鞋子存在一定关系。小而重的鞋,会妨碍双脚的血液循环,加重浮肿程度。所以,建议患者朋友选择稍大一些,且轻而保暖的鞋。冬季时,宜穿软底厚棉鞋,谨防双足受寒被冻。简而言之,心血管病患者宜穿布鞋,不宜穿硬皮鞋。
6.袜子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穿紧口弹力袜,袜口“宜松不宜紧”,以免阻碍小腿和脚部的血液循环。冬季应穿保暖效果好,轻便的棉袜或毛袜,以此保护双脚,避免受寒、受冻;夏季则宜穿透气性好的丝袜。
夏季随意使用空调
在炎热的夏季,空调固然会为人们送去清凉、带来舒适,但如果长期、无限制地使用空调,就很容易使人患上空调综合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昏、头痛、鼻痒、喉干、呼吸系统炎症,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困倦和疲劳,等等。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而言,空调的杀伤力更大。因为长期使用空调的房间,空气经过反复过滤后,会使负氧离子数量减少,阳离子数量增加,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同时,低温环境还会刺激机体,引起皮肤汗腺和皮脂腺收缩,造成腺口闭塞,血液流动不畅,血液黏稠度增加等状况,从而增加心脏的负荷,极易诱发心肌梗死。因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夏季使用空调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①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室内温度应以25~27℃为佳,最低不要降到20℃以下。
②从室外进入空调房之前,应擦干身上的汗水。
③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设有空调的房间要定时开窗换气,一天最好保持房间开窗通风2~3次,晚上睡觉时不可通宵开着空调。
④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淡茶,不要喝冰水。
⑤预防性服用对心血管疾病有标本兼治作用的药物,这一点对于心血管疾病病患者而言非常重要。例如,大家熟知的麝香保心丸,该药不仅能够迅速缓解胸闷及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缺氧,而且长期服用还能起到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
经常到人群拥挤处
经常前往人多拥挤处,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有关专家指出,嘈杂的环境、拥挤的人群、紧张的情绪,都会使人体血压升高,诱发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患有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人,更加难以预测疾病的发作。专家建议,心血管疾病患,最好不要前往人多拥挤处,以免出现意外。
1.春运挤火车
春运时期,行程紧张,火车上人多嘈杂,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很容易使血压升高。另外,乘车时,受各种条件限制,有时难免出现久坐或久立的情况,这极易使足部、腿部出现浮肿,严重时可能出现血栓,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一旦血栓脱落,顺血管进入心脏或肺部,甚至导致死亡。长时间乘坐火车,还会饮食不规律、饮水量减少,促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这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对此,专家向心血管疾病患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①若非必要,尽量不要在春运期间挤火车。如果必须要“挤”,一定要将常用药及急救药带在身边,按时服药。有心绞痛病史的人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并将其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若是病症发作,迅速取出放至舌下含服,并及时通知乘务员寻找医生。
②当不得已久坐或久立时,应经常更换坐姿、站姿,即便空间不足,也要为自己的腿部、足部做一些“小动作”。例如,有规律地转转脚腕、踮踮脚尖等。每间隔一小时左右,做一次“小动作”,不但可以有效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而且还可以缓解浮肿。
③规律饮食,多喝水。多饮水能够避免血液浓度过高,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具有一定作用。
2.超市的促销、抢购活动
超市人多拥挤、环境嘈杂,空气流通差,这本身对人体没有好处,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危害则更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抢购时,急切、焦虑、兴奋、紧张的情绪,会使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致使心脏的潜在隐患爆发出来,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猝死。
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尽量不要前往人多的超市参加促销、抢购活动。因为与生命相比,几十块钱的便宜微不足道,大家应该以平常心对待这种事,不要为商家的促销所诱惑。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人群拥挤的地方,如早市、旅游景点、上下班高峰期的公交车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要尽量少去,以免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
睡前饮酒助眠
日常生活中,常有人认为,睡前饮酒有助于睡眠,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睡前饮酒虽能缩短入睡的时间,却有可能干扰睡眠,还有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晚饭后至睡前这段时间,身体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消化,腹内食物已经很少,因此睡前饮酒基本上属于空腹饮酒。空腹饮酒后,酒精在几分钟之内就会被吸收进血液中,致使血液中酒精含量增高,刺激血管内壁,导致血压升高。喝的酒越多,血压就会越高。这会使已经硬化了的脑部血管破裂,甚至出现脑溢血。
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患者睡前饮酒,如果出现打鼾状况并且每次窒息十几秒钟,不但会加速血压升高,还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因心脏功能紊乱而猝死。
所以,对于本来身体就相对虚弱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讲,切莫以饮酒助眠,如果失眠,应积极寻找病因,以求正确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