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柏杨大师开释人生
4364700000024

第24章 兼听众人的多面之词

第三章第6节兼听众人的多面之词

蠢材的特征是:专门听一面之词,而又不容分说。已经晕头涨脑地踏进挑拨离间的圈套里,还自以为英明盖世,洞烛其奸。

在柏杨先生看来,蠢材是有一些独有的特征的,他说,“蠢材的特征是:专门听一面之词,而又不容分说。已经晕头涨脑地踏进挑拨离间的圈套里,还自以为英明盖世,洞烛其奸。”听信一面之词的人,是柏杨先生眼中的蠢材,其实中国古代早已有“偏听则暗”之说。唐太宗李世民曾问谏臣魏征:“身为君王,怎么样才是英明的,怎么样就是昏庸的?”魏征当时给出的回答就是:“广泛地听取众人的意见,才是英明;只听信一个或几个人的意见,就是昏庸的。”

魏征一语中的,直接指出了智者与愚者的区别。仅仅相信一人之见,或一孔之见,往往对事对人的看法会产生片面性和偏见,如果多听听绝大多数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对事对人的看法就能得出比较客观和全面的结论。只有做到“兼听”,即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才能对事对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战国策?楚策》中就记载了一个兼听则明的故事。

楚襄王还是太子时曾到齐国做人质,他回国的条件是献地五百里给齐国。当他回国当上了楚王后,齐国便派人前来索要土地。虽然自己曾亲口答应,但这明显是乘人之危,楚襄王不想给,就问慎子该怎么办。慎子说:“明天早朝,大王叫群臣献计。”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几位大臣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子良说:“不能不给。大王金口玉言,答应的又是强大的齐国,要是不给,别人会说大王不守信用,以后大王就在诸侯中不好说话。不如先给他们,之后再夺回来。给他们是守信用,夺回来可显示我们的武力。所以我主张给。”

昭常说:“不能给。君主不能嫌土地广大,而且五百里实占去楚国一半。这样,君主虽名为大王,若失去了五百里国土,实际上成了小地方官了,坚决不能给,昭常愿带兵去东地坚守!”

大臣景鲤则说:“不能给呀!虽然是不能给,但仅靠我们楚国的力量又不能守住。大王金口玉言,既然答应了又不兑现,必然背上不义的名声。我们既输了理,又不能独自守住,所以我建议向秦国求救。”

三个人说得都有道理,襄王不知怎么办,就问慎子:“您说我该采用谁的计策呢?”慎子想了想说:“全部采用。”襄王不解,慎子说:“按照他们的主意做,大王就可以收到像他们预见的效果。大王可派子良率车50乘,向齐国履行献地手续。第二天您可派昭常大司马,带兵前往东地驻守。再过两天,您再派景鲤求救于秦。”襄王听了茅塞顿开,一切就按慎子所说的去做。

子良到齐国交付手续,齐国人就同子良一同到楚国东地接收,昭常立即带兵抵抗,并说:“我租用主上土地,将生死与共!”齐国人就问子良是怎么回事,子良回答说:“我是受楚王命令这样做,而昭常不把楚王与齐王放在眼里。你们发兵进攻吧!”

齐王大怒,立即组织军队,大举讨伐昭常。军队还没有开出国境,秦国50万大军已逼近齐国边境,秦国指责齐王说:“你们扣押楚太子不让他回国继位,这是不仁;接着又要夺人五百里国土,这是不义。如果你们把刀兵收起来那就没事了,如果你们动手,那我们也等着了。”齐王害怕了,就请子良回国,又派人去秦国谈和。这样,楚国不动刀枪,东地五百里得以保全。

楚襄王听取了三个人的意见,之后又经历慎子的整合,使得楚国在此事的处理上收到了最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子良、昭常和景鲤的意见缺一不可,慎子的独到眼光也极为重要,试想如果楚襄王忽略了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意见,楚国的五百里地就可能无法保全了。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了解也不可能是全面的,虽然不至于像盲人摸象一般,但其实也只不过是看到了事物的皮毛而已。因而,我们需要听取尽可能多的意见,不能只是选择自己愿意听的,或者是自己想听的,而无视那些与自己内心旋律不同的声音。

拿掉挡在耳朵上的挡板,听取众人的意见,才能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