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看着,当当突然抬头对叮叮说:“小豆芽,问你个问题。”
叮叮抬头看了看当当,没好气地说:“什么问题,不怕我再瞎说了?”
当当听了叮叮的话,并没有生气,反而笑嘻嘻地说,“小豆芽,每个月只有几个夜晚月亮是圆的,岂不是很多时候有月食?”
“那是月亮、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的问题,没学问!”叮叮不屑地答道。
“那你说说看?”当当又开始缠着叮叮问个不休。叮叮无奈地摇摇头,“唉,小尾巴,真是拿你没办法!”
大家都知道月有阴晴圆缺,可它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原来,月亮本身是不发会光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月光,只不过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阳光的一部分反射出来罢了,所以随着太阳、月亮、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我们在不同日期里就会看到月亮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相对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在天球上,月亮东移的速度比太阳大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东前进13度多点,而太阳却只前进1度。因此,“朔”(每月初一)之后,月亮很快地跑到了太阳的东边,一两天后,太阳一落下去,西边的天空就可见到一弯新月,两个尖角指向东方。此后,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迟,月亮也逐渐丰满起来。约在“朔”后第七天,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圆弧朝西的半圆,这就是上弦月。以后月亮继续向东,更加丰满,升起的也更迟了,直到“望”(每月十五、十六和十七中的某一天)。
过了“望”后,月亮逐渐向太阳移近,月面逐渐消瘦下去。直到又成了半圆形,但圆弧朝东,这就是下弦月。这时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月亮正高悬在正南的天空上,自然,我们的肉眼这时是看不见月亮的。下弦以后,月亮要到后半夜才从东方出来,它的半个圆面逐渐消蚀下去,变成狭窄的镰刀形,尖角向西。从“望”到“朔”,月亮与太阳靠得越来越近,以至消失在晨曦中。
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多,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