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
43722900000125

第125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4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51%。由于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区域差异很大,水土流失侵蚀形式、强度和危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强烈,流失量大,危害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千米,一般地区输沙模数为年均每平方千米5000~10000吨,部分地区在1万吨以上。在黄河干流的河口镇至清涧河之向,皇甫川、清水河、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和无定河等支流,输沙模数可达年均每平方千米2万吨,少部地区高达3万吨。输沙模数在年均每平方千米1万吨以上的强烈侵蚀区面积达11.4万平方千米。强烈的水力侵蚀形成黄土高原区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不仅造成该地区肥力降低,耕地面积减少和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流失的泥沙堆积于黄河下游河道中,使河床不断抬升,泄洪能力逐渐降低,对下游两岸的威胁日益增加。

过去有人认为,我国黄土高原强烈的水土流失是人为破坏自然植被的结果,其实,人为因素只是一个诱发因子,要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其地质背景,改变急于求成的思想。另外,在治理措施上,要处理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关系以及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必要财物投入的关系。

从地质因素分析,水土保持工作应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努力改变地表的抗蚀能力和水分保蓄能力,另一方面是改变地表的坡度条件,减低水流的能量。其技术措施如下:

1.生物措施

是治理水土流失并有效地保持水土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因为植被的覆盖,可以防止暴雨对地表土层的冲击,含蓄部分降水;植物根系可以固结土壤,增加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阻滞地表径流以及增加下渗等。据观测,5~7年的幼林,郁被度达到50%~70%,可以减少土壤冲刷量30%~60%。当树冠全部郁被,枯枝落叶与杂草形成地表覆盖层以后,土壤冲刷可以完全控制。其具体措施如下:

(1)增加地面覆被(或覆盖)措施。包括农、林、牧(草)的植物及其枯落物的覆被在内,免耕、少耕法所保留的作物残茬,人工利用各种秸秆以及工业产品等所做的覆盖等。

(2)增加地表造率措施。农地的等高耕作,林草地下面的枯落物等,都起到增加地表造率,减缓水流速度,减小冲刷的作用,同时,增加了渗漏,相应地减少了径流,进一步起到防治侵蚀的作用。

2.农业技术措施

在农业生产中,保持水土的主要措施有土壤改良、减缓地面坡度和缩短坡长等。

(1)土壤改良,主要是通过对耕地平整深翻和施肥,使土壤形成较厚的海绵结构层,以增加土壤渗漏速度及增加持水能力。包括深耕、自然免耕法、底层耕松法,钻破底层,增加有机质,多施农家肥,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等措施,都有这样的作用。

(2)减缓地面坡度。各种形式的梯田,如水平梯田、隔坡梯田、反坡梯田、渐变梯田、水平阶等等。

(3)缩短坡长。各种形式的地埂、截流沟、地中或底边的软埝(或称宽底地埂),以及前面所述各种梯田,都起到同样作用。

3.水利工程措施

根据不同的地貌类型,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如黄土沟谷的治理,主要有柳谷坊、淤地坝、小水库和护岸工程等。这些措施主要是削弱水流冲刷能力,变荒谷沟为川台地以及防止沟谷的扩展等。对末梢水文网流路的控制措施,包括排洪渠、导流沟,有纵坡的各种地埂软埝等。对于黄土沟间地的治理,特别是保护黄土塬,减轻其因沟谷发展带来的蚕蚀和破坏,必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沟头封沟埂、坡面截流槽和各种蓄水槽,如旱井、水窖、水塘(涝池)等。这是为了防止坡面水流集中,或将永流引向无害地段,并蓄集起来以供利用,同时可以保护耕地,防止沟头扩展。

此外,结合各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道路工程以及城镇厂矿等建设所进行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取得了重要经验。如兴修水库,不仅可调节径流,蓄水灌溉,改变土地干旱状况,而且可以提高较大范围的侵蚀基准面,配合支流和坡面工程,更有利于减轻流域内的水力侵蚀。又如人工边坡稳定、滑坡防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丰富了水土保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