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物家史
43724700000061

第61章 扇子的由来

作为夏令必备之物的扇子,一般而论不会晚于西汉。目前所见最早的文献是扬雄的《方言》,其曰:“扇,自关而东谓之口,自关而西谓之扇。”《春秋繁露》说:“以龙致雨,以扇逐暑。”

扇子的形状颇多,如圆、长圆、扁圆、梅花、海棠、葵花等;扇面的面料又可分为绢扇、羽扇、罗扇、纸扇等。

羽扇的前身或许是商周时期使用的掌扇。汉成帝时,纨扇业已经流行。

扇子的写字绘画之风,三国时就已经开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王羲之、苏东坡都有“题扇”、“画扇”的轶事传于世,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的反映。

折扇在北宋已经流行。折扇出现后,很快就得到普及和发展。制作方面,扇骨由原来的5、7、8、10根增加到更多的数量,另外再加上雕镂技术,使得扇子成为了艺术佳品。

如今折扇的传世佳品首选明朝宣德皇帝朱瞻基的一把扇子。该扇子有扇骨15根,扇骨长82厘米,扇面纵59.5厘米,横152厘米。两边的两根大骨上头稍小、方头,下骨稍大、圆底。扇子合起时,恰如一根被劈破为两半的竹竿。其露在外面的骨子,皆用湘妃竹皮包镶。扇的两面均为纸木设色人物,一面画的为柳荫赏花,戴乌纱帽的是主人,手中捧一瓶花的仆人正向主人走去;另一面画的为松下读书,也有一主一仆,并题有“宣德二年春日武英殿御笔”款,还有“武英殿宝”朱文方印(传于清时,又有“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形印)。

现在,杭州的檀香扇、苏州的绢扇、肇庆的牛骨扇、新会的葵扇等,在传统技法上都有所发展,这些扇子都是我国扇中之佳品,扬名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