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婴幼儿百科全书
43734500000059

第59章 婴儿腹泻(5)

暑热症在发病年龄上很有特点,大多发生在6个月到3岁的宝宝,超过3岁后极少患此症。由于宝宝在3岁以前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不能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自行调节体温;汗腺功能也不足,出汗少而不容易散热。而且患暑热症的宝宝易每年都发生。一般宝宝到了3~4岁后,身体内的体温调节系统逐渐成熟才不再发病。

幼儿暑热症有何症状

发热为本症的主要症状,有如下特点:

热度很少超过40℃,一般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1.有些宝宝发热规则,从每天清晨开始,日间体温逐渐升高,下午渐降,到傍晚时最低,至次日清晨又开始升高。

但有的宝宝发热并不规则,可能忽高忽低。

2.发热持续时间长,病程1~2个月左右,也有长至3~4个月,在天气凉爽时会慢慢好转。

3.在房间温度低时或把宝宝带到凉爽之处体温会很快下降恢复正常。

4.退热药没有效果,与其他病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病不同。

5.多饮多尿。

宝宝总是口渴,喜欢喝水,每天的饮水量可达3升以上。因喝水多,尿的次数每昼夜可达20多次,尿色很清,送去化验检查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尿比重低。

6.少汗或无汗。

宝宝不出汗,只是有时可见头部稍有点汗。

7.全身情况。

精神状态还好,有时可能会有消化不良或类似感冒的症状。倘若热度较高,宝宝会有惊跳、烦躁、爱哭及食欲下降等表现。

8.实验室所见。

血液中白细胞并无增加,细胞分类也正常,这点也是与其他发热疾病不同之处。

如何预防暑热症

1.到夏天如条件允许应带宝宝去避暑之地,或者换个清凉环境居住。

2.天热时不要让宝宝穿得太多或太厚,以免影响身体散热。

3.在初夏时即可经常给宝宝喝太子参、红枣煎汤,特别是上一年有暑热症的宝宝更要注意多饮。

4.居家护理。

首先把宝宝安置在温度22℃~24℃左右的房间,如空调房间或吹电风扇,这是十分有效的良策,很多宝宝在凉快的房间内能很快降温,其他症状随之好转,不要一见宝宝发烧就急于喂退热药和使用抗生素。

如何护理暑热症患儿

1.空调房需注意定时通风。

2.电风扇不能直吹宝宝。

3.室内应该放一支温度计,以便测控室温。

4.3~4天后宝宝热度不退要去看医生。

5.给宝宝洗温水浴,水温要比宝宝体温低3℃~4℃,每次20~30分钟,每天洗2~3次。

6.多给宝宝喝清凉饮料,如西瓜汁、绿豆汤、冬瓜水等。

7.饮食要清淡,水分要充足,多给宝宝喝一些菜汤,但盐不宜多,也不要吃油腻食品。

8.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清暑、益气、养阴、清热的防治暑热症的中成药及药膳。

9.如果宝宝出现高热惊跳、烦躁不安情况必须及时去医院就医。

哮喘患儿如何注意饮食和保健

哮喘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其消耗量与哮喘发作缺氧有关,此病影响机体的代谢机能,胃肠功能减弱,因而哮喘患儿的饮食保健应做到以下几点:

1.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

哮喘患儿因为缺氧,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吸收功能差,引起宝宝食欲不振,进食减少,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应补充优质蛋白,以满足炎症修复和营养补充之需要,碳水化合物可补充热量,但避免过食产气食品,如面食,豆类和薯类。脂肪供给不宜偏高,以进食植物油为主。

2.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铁的供给。

维生素A有维持正常发育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功能。维生素B和维生素C有增加食欲、促使肺部炎症消除的作用。钙具有抗过敏等功能。由于机体为提高对氧的摄取量,以减轻机体组织缺氧,会出现缺铁,因而应让铁的供给增加。

3.饮食宜与忌。

饮食温热、清淡,宜少食多餐,忌过冷过热,忌过甜和刺激性食物,忌过饱。哮喘患儿脾胃虚弱,如果饮食生冷会引起胃肠蠕动减慢,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从而使患儿体质下降,对哮喘患儿康复不利;过热过烫饮食会引起阵发性咳嗽,诱发哮喘,应加以避免。

研究表明,哮喘发病与摄入高盐有关,而高盐的摄入使支气管平滑肌对过敏原刺激产生强烈反应,加重支气管痉挛。由于哮喘患儿对盐非常敏感,故应采用低盐饮食,以控制哮喘。哮喘儿不可吃得过饱,以免导致增加胃肠负担,不利消化吸收,可诱发哮喘发作。

4.多饮水。

哮喘发生时,出汗多,饮食少,从而使患儿失水。哮喘患儿多饮水,不仅可补充水分,而且还可稀释痰液,有利痰液排出。

婴幼儿溃疡

婴幼儿溃疡有何表现

新生儿患溃疡,常常发病急,以呕血、便血起病的较多,有的发生胃穿孔引起腹膜炎。新生儿患脑膜炎、窒息、肺炎等各种重症疾病时均可发生应激性溃疡。

3岁以内宝宝患溃疡病,主要表现为呕吐、食欲不振、或进食时哭叫,或夜里无原因哭闹,有呕血、便血或无规律腹痛,有的体格生长缓慢。

3岁以上至7岁宝宝,症状以腹痛多见,多发生于晨起后、进食前后、进食过程中、吃凉硬食物或吃多时腹痛,有时夜里腹痛,以脐周痛多见。有的宝宝心窝部疼痛,有的伴呕吐、呕血、便血,不少宝宝体格生长缓慢。

怎样对溃疡病进行诊断

家长在了解不同年龄小儿溃疡病特点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宝宝所发生的异常表现必须仔细观察,注意腹痛发生时间,与进食和饥饿的关系,疼痛特点及部位,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反复发作,以及伴随的其他表现,为医生提供可靠病史。

胃镜检查给宝宝溃疡病提供了比较准确的依据。通过胃镜可直接观察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情况,能够清楚地看到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深浅、有无出血等,既可确认又可进行治疗,如胃镜下止血、息肉摘除等。

宝宝做胃镜检查痛苦吗

这是很多家长都担心的问题,其实宝宝胃镜检查无痛苦,其理由为:

1.胃镜细、软,对咽部刺激小。

2.宝宝胃的形状不像成人那样复杂,胃镜进入胃后很容易看到幽门而进入十二指肠,尤其是3~5岁宝宝更容易。

3.小儿胃镜都是前视镜,镜的先端有灯泡,一边看一边下镜,哪儿也碰不到,对宝宝丝毫无损伤。

如何护理溃疡症患儿

宝宝的生活要规律,要按时睡觉,不要过度紧张,特别是寒冷季节。

宝宝要按时进餐,不能饥饱不均,不暴饮暴食,不能饥饿过度。避免不吃早餐,避免吃冷饮、雪糕等过凉、过硬及辛辣有刺激性食物,少吃零食。

在宝宝饮食安排上,要多吃鱼、蛋、肉、蔬菜及各种有利于溃疡修复的食物。主要面食、米饭均可,应做得细而软些。

宝宝不宜进食过多牛奶,牛奶中的钙被吸收后,可刺激胃酸分泌,不利溃疡修复。

忌用对胃有刺激的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等药物。

平日家长应细心照料宝宝,及时发现微小的变化,不要忽略宝宝轻微的不适。

宝宝吐咖啡样物时不要禁食,可吃些稀软米粥、烂面条等少渣食物,而吐红色血、便血出血量大时可暂时禁食,待出血好转后慢慢恢复进食。

宝宝饮食恢复时,先吃流食,然后给半流食,以后逐渐恢复正常。

若进食后宝宝腹胀、呕吐并吐胆汁时,每餐进食量要少,饭后要避免剧烈跑跳,可取头高足低位右侧卧片刻。

如果出血量较多排黑便时,特别是较大血管尤其是小动脉被侵破时,出血量多且出血速度快,可吐鲜血、便红色血便,宝宝脸色迅速变白、头昏、无力,甚至休克,此时必须抓紧去医院抢救。在途中勿惊慌,让患儿安静平卧,不枕枕头,可喝些凉水、云南白药、三七粉、凝血酶等,应该输液护送到医院。

严格按医嘱用药,疗程要足,一个疗程4~8周,不少宝宝病灶好转但未愈合,应该继续服用一个疗程或改用其他药物再用一个疗程,不能腹痛好转就停药。

倘若宝宝出现呕吐加重,有时吐隔日食,或突然剧烈腹痛,拒绝按揉腹部,可能发生了幽门梗阻及溃疡穿孔等并发症,要立即去医院就医。

斜视

什么是斜视

斜视是人们常说的“斜眼”。

正常人的两眼看东西时,无论这个物体位于远处、近处或眼前任何位置,两眼的目光应该是平行的,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两上眼球的位置是正的。倘若仅一只眼注视所看的东西,而另一只眼的目光却偏向它的旁边,则称之为斜视。初生数周的宝宝,因两眼缺乏注视能力,可有暂时性的斜视。通常到了6个月时就会发育良好,不再有斜视。宝宝到了5~6岁时,一般视力已经发育成熟。

什么是隐性斜视

隐性斜视是一种潜在的眼位偏斜,宝宝平时两眼看东西时,看不出眼球位置的不正,只有通过特殊检查方法才能发现。但很多宝宝可出现眼部症状,表现为在较强的光线下畏光,喜欢房里挂窗帘、戴变色镜,经常头痛;在看近处东西后,抬头再看远处感觉物体模糊,接着改看近物时也是同样。不少宝宝是在两眼疲劳时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待疲劳缓解后这种情况消失;也有些宝宝若看东西时间久了,别人就会发现他的眼睛出现斜视,但随着看东西时间缩短斜视会消失;由于神经反射可有恶心、呕吐、眼结膜充血、麦粒肿、失眠等症状。

什么是调节性内斜视

因远视度过高所形成的斜视,也是惟一可用眼镜矫正而能达到治愈的斜视。宝宝多在2岁左右发病,但一开始为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多为看近处的东西时斜视得更明显,这种情况是它的一个特征。

什么是隔日斜视

这种斜视的原因目前还不明,多在3岁以内发病,斜视有规律地隔日出现一次,并在数月或数年后发展为恒定性的内斜视。这种斜视常常是突然发病,但两眼的视物机能良好。在不斜视的日子眼位正常,而在斜视的日子里可出现内斜,可用语言表达的宝宝会向父母述说自己看东西时出现重叠,并伴有发热,身体不舒服、轻度头痛及看东西时两眼不舒服。

什么是共同性斜视

这种斜视表现为内、外两种斜视。

内斜视人们俗称“斗鸡眼”,常常见于1岁以内的宝宝,但大一点的宝宝也有,6个月以内的宝宝多为生理性的,因为眼球还未发育成熟,处于远视状态,在看近处东西时,出现所谓“斗鸡眼”。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逐步发育,“斗鸡眼”就会消失。但有些宝宝会由于面部骨骼正处于发育中,显得鼻根部相对地宽一些,所以从外观上看起来就好像眼球偏到内侧,造成一种错觉,而实际上眼球位置还是正常的。待面部骨骼发育起来,特别是眼眶及鼻骨发育起来,这种假斜视也就会消失。

外斜视人们叫做“斜白眼”,这种斜视在早期并没有症状,慢慢发展为看近处东西时两眼不舒服。为了避免眼睛歪斜眼位看东西引起的复视,所以在阳光下喜欢闭上一只眼视物。在精神不集中或疲劳时往远处看,有一只眼往外跑即外斜。

什么是麻痹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是眼肌出现瘫痪,有的宝宝是一根肌肉瘫痪,有的则是多根肌肉瘫痪,大概是出生时产钳损伤脑神经所致。宝宝为了看东西清楚往往歪着头,以用头位移动来代偿眼肌不能转动的方向,不能代偿则成一只眼斜视。

斜视有哪些影响

1.引起弱视。因一只眼斜视,看同一个东西时便会在成像的视网膜上有两个影像,造成复视。此时,宝宝的大脑就会自动把斜视眼传到大脑的影像抑制,时间久了,宝宝的视力便不会随着年龄发育,逐渐发展为弱视。

2.宝宝经常歪头看东西可导致斜颈,还可发生仰头、缩肩等不良姿势。

3.因外观上不美观经常被别的小朋友讥笑,从而产生自卑、退缩和孤僻的性格,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不愿参加社会活动,同时宝宝学东西的能力也比其他小朋友稍逊一筹。而且,斜眼的样子有时也会令别人不喜欢,让人产生不把对方放在跟里的错觉,以致影响与人的交往。

如何及早察觉幼儿斜视

有的宝宝斜视可外观上一眼就可看出,而有些宝宝表现得并不明显或根本看不出,但斜视如果能及早发现并在最佳时间内进行治疗,将对宝宝的一生非常重要。倘若发展成弱视,看东西时就会没有立体感,而没有立体感的眼睛今后无法胜任较精细的工作,还可能被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所淘汰。如果宝宝有以下情况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

1.发现宝宝经常过度地揉眼睛。

2.看东西时总是闭上一只眼睛,歪头或转动头。

3.眨眼次数多,脚下常常被小东西绊倒。

4.看东西时与物体靠得很近,不能看清近处或远处的物体。

5.宝宝总抱怨自己看不清东西,看东西有重影(复视),看近的东西时想吐。

如果有以上问题时,用手电筒照宝宝的眼睛,看看光点是否在瞳孔中央。如果用手掌交替遮盖眼睛做比较,可使检查效果加强。

怎样把握治疗斜视的时机

宝宝无论患哪一种斜视,都应及时去看医生,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若是在3岁以前矫正,便能使两眼的视功能达到正常水平。一旦视力发育成熟,手术治疗效果常常欠佳,多数只是外观上的治疗,而两眼的视觉功能则很难达到正常。

为了保证宝宝拥有健康的视力,即使眼睛没有明显的异常,家长也应在宝宝3岁之前带他去眼科医生那里,做一次眼睛检查。如此才可以及时将那些不易察觉的斜视和弱视发现出来,避免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宝宝打针

怎样解除宝宝对打针的恐惧

宝宝常惧怕打针,作为父母,帮助宝宝克服恐惧心理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会给治疗增加困难,宝宝可能把这种恐惧带到成年期。

如何克服宝宝对针打的恐惧呢?

1.提供事实。

许多宝宝并不知道血液可以自动凝固,害怕因为打了一针就流血不止。此时父母应告诉宝宝他们的身体大约循环着4升血。它们将注射进来的药带到身体患病的部位。若是宝宝因化验必须抽血,要先给宝宝解释清楚抽血的目的,抽多少血,以及人体的造血机能。

2.告诉宝宝注射器的样子以及打针的程序。

不少宝宝以为打针和被刺伤是一回事。医生可以用桔子做示范,告诉宝宝针只扎进皮肤一点点时,宝宝就不再害怕了。

3.告诉宝宝打针需要多少时间。

有些宝宝都认为打针要用很长时间,必须要让宝宝对打针有个时间概念。只要在宝宝打针时给他数数就能让宝宝轻易地忍受这段时间。

打针时如何教宝宝自我控制

1.让宝宝保持安静。

放松的技巧是关键。告诉宝宝,只要他能做到肌肉放松就可以减轻注射时和注射后的疼痛。教宝宝在打针之前、之中及之后做深呼吸和慢吐气的运动,同时不停地默念暗示语“放松”。

2.让宝宝转移注意力。

3.不要欺骗宝宝,因为家长希望宝宝下一次还能信任他。

如果宝宝和家长一起想克服恐惧的办法,那么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就能收到最佳效果。向宝宝提一些可以分散他的视觉或听觉的建议。不去看打针的地方,可以看看医生的办公室。读书、听音乐、数天花板上的拼图,或者想一道数学题等办法对许多宝宝都有用。

如何训练宝宝放松的呼吸技术

呼吸训练是放松练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它极大地影响着放松的水平。

其方法如下:

让宝宝快速地呼吸,就像被老虎吓坏了一样。

让宝宝呼吸10次,不要再多。然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