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死抉择:金融动荡下的转型之路
43734900000031

第31章 抓住机遇,转“危”为“机”(1)

1.拉动内需:企业解困的新机遇

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断扩散,在出口市场开始“过冬”的情况下,国内消费成为我国保证经济增速的“发动机”。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贸易顺差吸收了大量外汇。因此,在金融危机下,为了使我国的经济平稳增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举措。

2008年11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记者会上说:“中国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新举措,是当前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有效的办法。这有利于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12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结束。会议在延续了之前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基调基础之上,对“保增长”的政策措施进行强化,同时在具体部署上强调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会议提出,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议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强投资者信心,减轻居民购买自住商品房负担,培育一批城市群使其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极等一系列重大决策。

“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战略机遇期不会逆转。”这是此次会议对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的判断。会议指出,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但是,会议也强调,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不会因为这场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

事实上,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不断出台。从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到4万亿元投资安排,从解决企业困难到部署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从增值税转型改革到燃油税费改革等,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密度之高,历史罕见。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外部需求大幅萎缩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正日益显现,因此,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只能是扩大内需。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也指出,在2008年四季度,中央先安排了1000亿元投资,就是希望能够尽快拉动经济增长。目前,四季度1000亿元中央投资已大体落实到项目,这些项目在今后两年中大约需要4万亿元投资。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这些投资的实施,大体可以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

而此次会议在“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实行结构性减税,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低收入人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分析人士据此指出,扩大内需,既是应急之策,更是长远战略,把扩大内需的政策落到实处,是中国2009年保增长的关键所在。

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晓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而消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端的房地产和汽车,一类是低端的农民和退休员工等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目前已经有一些措施在出台促进消费,例如降息、降低房地产交易税、提高退休职工收入等,这些措施将会收到一定成效。

另一些专家也表示,其实刺激消费这块,现在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下一步的政策主要还是针对农村,同时社会保障方面投入会加大。而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对此的理解是,大力促进农民消费,稳定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这说明是否在考虑进一步出台税收政策和信贷政策刺激汽车消费,例如:取消汽车购置税和加大对购车信贷的支持等。

不过,王晓辉认为扩大消费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房地产价格仍然较高,库存仍然较大,交易很难上去,也就很难拉动房地产投资并带动经济增长。二是,全球需求萎缩,导致国内工业产能过剩,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这会对中低端消费的增长造成压力。

尽管有难题,但扩大内需的措施使不少企业看到了希望,事实上,从政府的鼓劲打气到企业的四处出击,都希望在这场起源于美国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转‘危’为‘机…,从中发现新机遇。

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扶持中小企业”,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异常欣慰,他认为:保增长就是保企业。

上海望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宝红表示,对于2009年的中国经济我们表示乐观,因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未变。季宝红建议,在应对这一轮危机中要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在安置就业、活跃经济和繁荣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在关注民生的同时要更加关心民营企业,要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制定积极对路的政策,以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中央经济会议使我们心安神定,更有做好企业的信心了。当一些企业倒闭、出现裁员现象的时候,这家企业却在大量招聘优秀人才,扩大生产规模,通过逆市扩张应对挑战。据了解,总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的蓉胜超微已完成二期厂房建设并投入生产,预计2008年公司的销售额将超过5亿元,蓉胜超微正朝着中国未来漆包线行业龙头企业的目标迈进。

对于家居企业来说,国家拉动内需的举动无疑是个利好。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分会秘书长刘晨认为,各个行业一脉相承,随着经济形势转好,居民收入水平上涨,消费行业也将迎来上升阶段。家居行业作为“家产业”中的一分子,与居民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必然会因此而受益。

就我国拉动内需的措施,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发表了看法,她认为,在目前的情况看来,中国没有太多选择,整个的全球经济现在看来都有了问题,这时候以出口为主的,或者说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肯定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所以我们现在得赶紧采取一些措施,使我们内需增加,来补偿一部分这种外需减少造成的影响。

启动内需,可能我们要有更宽的思路,或者说更多的方式。比如我们的中小企业,目前我们中小企业是比较困难的情况,那么如果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能够闯出一条新路来,很可能它就会制造出大量的内需来。

汤敏指出,这次危机正好是企业改变发展模式的一个催化剂,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企业如果做得好,很可能从此以后能够把中国经济从外向型为主变成以内向型为主,从而打破原来那种不够平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扩大内需对企业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2.金融危机让服务外包出现新亮点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也给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2008年10月28日,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在出席南京国际高端产业暨服务外包发展(北京)对接会时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升级,正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进行。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将有更多跨国公司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这给我国承接外包业务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因此,我国企业应当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同时,积极主动寻找以服务外包为重点的国际产业转移新机遇。

据介绍,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产业升级趋势更加明显,二是离岸外包近期仍以软件服务外包为主,市场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三是在岸外包的需求将大量出现,地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细分服务的地域集中度上升。

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1至8月,我国共执行服务外包出口合同金额19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7%。

王超强调,商务部一直致力于推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自2006年起,商务部先后认定了16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4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对服务外包业务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而南京作为首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近年来,其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进程明显加快。据悉,南京将力争到2010年,实现软件销售收入800亿元,实现服务外包业务总额400亿元。

据国际有关机构统计,2007年,全球跨境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总额约为40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1.6万亿美元。

美国金融危机如海啸般席卷全球,国内不少行业已经领略到这个初冬带来的阵阵寒意。然而,服务外包这个行当,却呈现出不一样的生存状态。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软件外包龙头企业,与多个年发包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国际大型软件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主营市场是日本和美国。旗下客户有日本著名的银行、通信运营商、汽车制造商、连锁超市、电子商务服务商等,以及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韩国KEC电子等。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红卫,也一直密切关注海外金融动荡的局势。作为南京服务外包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也迟迟没有感觉到金融危机对服务外包行业带来冲击,老单子照做,新单子照接,公司的业务量按照100%以上的速度递增,一切和上半年一样正常运转。

对于周红卫来说,他觉得金融危机不是企业的灾难,而是服务外包企业的机遇。对于周红卫的想法,外经贸局国际服务外包办公室主任高翔表示赞同。他解释,第一个可能到来的机会是:为降成本,海外公司转移非核心业务。

高翔指出,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峻挑战。不管是欧美的金融机构还是制造业等领域,眼下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源节流,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节约成本。拥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中国,将在这轮业务转移中受益。

2008年11月25日,在”新经济形势下的金融运营服务业”研讨会上,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副首席执行官徐瀚表示:“金融危机来的时候,银行的第一件事就是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怎么做?答案就是服务外包,当然自己也可以做,但是自己做的话成本就太高,为了降低成本,服务就要外包出去。所以我认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金融服务业的产值和规模只可能越来越大,不可能缩小。”

与会专家同时就金融危机为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进行了热议。德勤资讯公司高级咨询顾问丰祖军表示,一般会认为,金融危机的到来,让一些决策者的计划停顿下来,计划发包的不发包,这种决策困境导致了负面的冲击。长期来讲,外包本身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成本有效性也提升了。从这个角度来讲,越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生存成为一个考验的时候,对外包的需求越是会增长。在金融行业,流程外包,从流程本身来讲,把它离岸出去,所带来的成本节省可以达到40%以上。

根据工信部数据,三季度多数行业发展缓慢,而服务业逆势上扬同比增长75%,外包服务增长幅度更大,而外包服务市场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两大行业是金融和电信。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赵小凡表示,很多企业为了度过冬天,把非核心技术外包出去,外包行业大幅度减少用户成本和风险,为企业度过金融危机起到重要作用。

优利系统中国区业务总监刘英杰说,现在按照所有的报告评估,到2010年以后,还是朝上走,也就是说,我们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能够获得更大的服务,资源重新分配的这么一个时机。所以对我们来说,金融行业的外包服务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12月6日下午,文思创新总裁陈立峰向腾讯科技透露,金融危机正在促使500强企业转向求助中国厂商,开始不断邀请中国软件外包厂商洽谈就2009年的市场计划进行商谈。这些企业中,包括了3M、思科、IBM等公司。

“部分公司开始请文思过去谈战略合作,他们希望将更多业务移植到中国来,对中国软件外包厂商给予了很大的期望。”陈立峰表示。过去500强企业合作,更多只是局限在亚太市场,但是现在被拓展到了全球市场上,而且邀请中国企业从战略制定时就开始加入。这一趋势最近明显加快了许多。

现在讨论的内容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家企业开始要求中国软件外包公司增加服务的人手,二是开始商讨分析哪些外包订单将被加强,哪些则可以取消,比如对方也希望和我们谈将降低供应商的个数,但是留下来的合作伙伴必须有些让利。不过更多客户的考量则是中国业务的蓬勃发展。过去没有被这么热捧过,这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个极为有利的现象是,过去中国软件外包厂商接到500强的外包订单,也只是简单的”搬箱子”合作,而现在则是希望中国厂商是一家解决方案供应商。

文思是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在美国和日本都有业务布局。陈立峰谈及此次金融危机中的切身感受认为:一是危机直接拉低了发展和市场,二是许多公司开始裁员并将业务转移到中国、印度去,三是直接加大在中国和印度市场的投入。

但即使面对这些有利的现象,陈立峰认为,中国厂商还处在将需求转化为程序的阶段,这只是美国公司60年代至90年代的工作,现在欠缺的是需要将方法变成程序,而且需要弥补咨询、诊断、出售愿景、线路图的能力。如果想要做大,就必须要弥补这些能力。

3.把握需求,海尔推进产业化变革

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乌云的笼罩下,海尔热水器仍然赢得超越行业增长速度三倍的优异市场表现。2008年11月,在海尔热水器武汉生产基地四周年庆典上,海尔方面透露,一个全新的市场战略已经蓄势待发,届时,海尔热水器将形成由属地化生产基地为塔基,领先的制造技术为塔中,创新的营销策略为塔尖的行业发展”金字塔型”战略新布局,引领海尔热水器实现从营销渠道到品质提升的全面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