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头狼大全集:强者的人生经营与管理
43742200000019

第19章 头狼法则之十九 居安思危的意识

超凡的消化能力

在实验室里,动物学家惊奇地发现,狼的粪便里面最主要的成分居然是各种动物的毛纤维和一些牙齿,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像石灰粉似的动物骨骼。狼把猎物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消化了,除了一些实在没有营养的物质。据动物学家说,其他动物都不具有像狼一样强大的消化吸收

能力。

从狼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学会吐故纳新、新陈代谢,最大化地吸收有用的知识,并最终转化为实用的能力,我们才能在职场做到日新月异,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会慢慢折旧。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脚步迟缓的人很快就会被甩到后面。即使工作数年自认“资深”的员工,也不要倚老卖老,妄自尊大,否则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因为,不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进取,就意味着后退,就等于失败。唯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是最佳的工作保障。职场人士的学习必须以积极主动为主,因为它有别于学校学生的学习,缺少充裕的时间和心无杂念的专注以及专职的传授人员。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就必须学习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探寻智慧的启发以及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资讯。来看一下唐玲的做法。

一年前,唐玲踏进了目前就职的这家公司。尽管好朋友曾劝告她,在外企就职,对于她这样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子,本来就很艰难,又要面对两个不同国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老板,工作难度简直无法想象。

刚进公司那段日子的确是最难熬的。两位老板只把她当成个干杂事的小职员,不停地派些零碎的事情让她做,同事们也当她是个毛孩子,唐玲委屈得不知流了多少泪水。但她忍耐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寻找着让别人认识自己的机会。

除了把工作做得周到细致外,她还把自己所能见到的各种文件,全部都收集起来,只要有空就去认真翻阅琢磨,学习公司的业务。对于外文文件的文字障碍,她不厌其烦地去翻看字典。日久天长,她对公司的业务了如指掌,为自己进入通畅的良性工作循环状况做了坚实的准备。

外文水平在与日俱进,这种速度令唐玲自己都吃惊不小——业务方面的外文文件看起来盲区少多了。两位老板对她刮目相看,不久就让她做了秘书。实际上,在这个公司,这个职位相当于副总,公司的日常事务都由她来管。

作为一个大公司的职员,没有足够的现代知识武装头脑,失去生存机遇的可能性就是百分之百。所以,唐玲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学习外语,学习计算机。在她的时间表里,休息日的概念早已模糊。由于她坚持不懈地学习苦练,夯实了基础,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当然,她也随之高升了。

无论是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场所视为学习的殿堂。你的知识对于所服务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宝库,所以要好好自我监督,别让自己的技能落在时代后头。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呢?是步步为营的“金字塔”式,还是孤军深入的“电线杆”式?都不是,一种螺旋上升式的学习方法已经在此时撞击着我们的神经了,它在悄悄告诉我们:现代学习的一种诀窍,就在螺旋上升中前进。

所谓螺旋上升的学习法,就是用一系列的循环知识单元,来代替平铺直叙的知识积累和阐述。每一循环都比上一个循环更高一层、更进一步。与“金字塔”式的学习方法相比,用这种方法能够更迅速地理解和获得知识。与“电线杆”式的学习方法相比,能更广泛地了解所学内容的全貌。通俗地说,螺旋上升的学习法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一种循环。后一循环需要以前一循环为基础,而又比前一循环更深、更高。而且后一循环的学习,又使前一循环得到丰富的补充。

“螺旋上升”式学习法,以学习者所感兴趣,或想研究的内容为目标。起点可以是某个基本概念、某个公式、某个实验现象、某个疑难问题,甚至可以是自己的某种设想。从这个起点出发,围绕着中心内容,学习、掌握与中心内容有直接关联的基本知识。同时了解那些与中心内容有联系,但并不直接影响的有关知识。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使基本概念得到掌握,公式得到理解和运用,实验现象得到分析,疑难问题得到解释,设想得到丰富和完善。同时还了解了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知识领域,领略了所学知识的概貌。在这一循环的学习中,又会遇到新的概念、新的问题,再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循环,进一步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同时,为了解决起点所提出的课题,需要认真地钻研、理解、掌握;需要查找书籍,寻求解答根据、说明材料,这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扎实钻研作风的过程,同时还是训练快速查阅书刊文献,有效利用资料能力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箭三雕”。

对于那些既无大学学习条件,又不具备超群智力的广大学习者,用勤奋和毅力,借助图书馆的书籍、资料,以“螺旋上升”式方法学习,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总而言之,新世纪的经济发展已经表明,未来的职场竞争将不再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队,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

随着知识、技能的折旧越来越快,如果我不通过学习、培训进行自我更新,那么我的适应性将越来越差。我只有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拥有一颗归零心

人们谈到头狼往往会联想到一些词,比如荒原、旷野、血腥、狰狞、冷酷、残暴等。的确,头狼野性十足,这让它在自然界中处于很高的地位。但是,头狼为什么几百万年来,能够保持这种强者地位呢?关键就是头狼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时刻拥有一颗归零心,把过去的成功和业绩全部“归零”,从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有人说,第一次成功相对比较容易,第二次却不容易了,原因就是不能归零。成功仅仅代表过去,如果一个人沉迷于对以往成功的回忆,那就永远不能进步。要想不断进步,就必须像头狼一样拥有归零的心态。只有把成功忘掉,心态归零,才能面对新的挑战。《穷爸爸富爸爸》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令人深思。

一个落魄的篮球明星来到一家洗车店里打工。老板要求他在擦车时摘下冠军戒指,以免将车划伤,但遭到了他的拒绝。他说,那枚戒指是他剩下的唯一荣耀,如果把它拿走,他就会崩溃。

结果,他被洗车店解雇了。

这个故事让人认识到:保持一种归零心态对一个人长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归零的心态就是一切从头再来,就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

每个人都掌握了一定的学识,有过一些成功的经历,而当你接受新的工作和挑战时,你能否成功,取决于你是否能潜下心来从头学习、从头做起。

对纵横职场的精英来说,同样如此,除比技术比能力外,更是在比心态。猎头公司找上你,是因为你的经验、能力、业绩以及业界的口碑;新东家对你寄予厚望,还是因为你过去的经验、能力、业绩以及业界的口碑。

但是,如果过于看重“过去”,“过去”也就成了包袱:因为过去成功的经验,你首先会想到在新环境“复制”;因为过去失败的教训,你就不敢再大胆尝试;还因为过去的业绩和口碑,你可能会不择手段地去建立新的业绩或者寻找借口维护口碑。

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许多不适应新环境,临场发挥失常的职业经理人,最后他们抱憾离去。然而,有了归零心,景象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年,郭士纳接手了连比尔·盖茨都预测将会在几年的时间里倒闭的IBM。很显然,外界对于他并没有过多地寄予厚望。他来自食品与烟草行业的职业背景,让许多批评家和分析家认为让这个不懂IT技术的老板担任IBM的CEO太过荒谬。但郭士纳最终让那些“广大的人们”大跌眼镜。由于心态归零、将过去归零,不受固有的环境和思维的束缚,这位“外来和尚”比懂行的精英们更会大胆地变革,从而让IBM这头大象跳起舞来。

把昨天的成功与辉煌“归零”,我们就不会成为一只背着重壳爬行的蜗牛;把过去的一切进步“归零”,我们才能够像翱翔长空的鸟儿那样轻盈地飞翔。在成长的道路上,当我们用一种归零的心态去面对眼前这个变化日益加快的世界时,我们就会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适应新环境,接受新挑战,创造新的成就与辉煌。

我只有保持归零的心态,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才能不断发展,创造新的辉煌。拥有一颗归零之心,我的每一天都是一个原点,每一天都有一个崭新的心态。

不打无准备之仗

头狼就像一个智慧的军事家,每次在攻击对手之前,它绝不会掉以轻心,即使对手只是几只瘦弱的羊。头狼从不莽撞出击,一定要等到完全掌握了对手的实力,才在对手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开始攻击。头狼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和狩猎的成功,每次捕食都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它要忍受饥饿的折磨。

《孙子兵法》上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说打胜仗的军队总是事先营造必胜的形势后才向敌方宣战,打败仗的军队是因为先打仗而后谋求胜利。因此,要打必胜之仗,首先要做到充分准备,知晓敌我双方情况。在预先掌握信息时,要讲求客观实际,不靠主观臆断,不靠迷信推想,然后依据整体形势进行战前谋略。

其实,有很多人都知道,在进行一项工作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但对应该如何准备却并不一定清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没有目标,或者说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他只知道需要准备,但不知道为什么准备。结果很可能把该准备的忘记了,不需要的倒是做了不少,等再想回头补救时已经没有了机会,而这也正是许多人在工作中效率低下的最大原因。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汤姆原来只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他从大学毕业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就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用两年的时间当上部门经理。从那天起,“部门经理”就像一面旗帜,他没有一天不按部门经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人做事的。

汤姆的准备是辛苦的,他往往要比其他职员多做许多,休息时也要参加许多相关专业的培训课程。汤姆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做准备工作,虽然有些累,但劳累过后,看着自己的卓越业绩,他便体会到了更深的幸福和快乐。

不到一年,汤姆就被提拔到了主管的位置。他工作起来更加努力了,虽然为此他牺牲了许多娱乐和休闲的时间,但是有了目标,他感觉不到工作的劳累,相反把它当做一种享受。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不断地得到公司总裁的肯定,在当上主管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再次被提升,成了公司里提拔最快又最年轻的部门经理。

汤姆能从普通职员迅速晋升至部门经理,这是他用目标时刻鞭策自己,并不断围绕目标做充分准备与积累的结果。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有一家公司因内部管理不善而面临倒闭,不久,这家公司新上任了一位总经理。大多数员工都很兴奋,因为据说这个新来的总经理是个能人,在管理方面素以铁腕、高效著称,是专门被董事会派来整顿公司的,他们都认为这位总经理会有高招扭转乾坤。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任总经理不但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且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地走进办公室后,便待在办公室里很少出门,与传闻中的“铁腕、高效”的形象大相径庭。公司的气氛开始缓和下来,那些平时喜欢偷懒、挑拨是非、挖公司墙角的人由小心谨慎变得比以前更猖獗了,他们都在私下议论:“新任总经理哪里是个能人,根本就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总经理更容易对付。”

尽管如此,总经理似乎没有丝毫觉察,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那些能够认真工作的员工心里不禁有些失望起来,心想:董事会怎么会派这么一个不懂管理、效率低下的人来呢?

一个月过去了,新任总经理终于开始行动了。那些平时喜欢偷懒、挑拨是非、挖公司墙角的人一律受到了处罚,而能干的人则获得提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效率之高与从前那个表现保守的他判若两人。3个月后,这家面临倒闭的公司在这位新任总经理管理下,慢慢地恢复了以前的繁荣,公司上下无不拍手称快。

新任总经理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做好了充分准备后才下手整顿,如果弄不清事实就开始实施方案,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

工作中,总是有人怀着羡慕、嫉妒的心态去看待那些得到提拔、待遇优厚的人,认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是“走后门”或是有“高人”相助,于是感叹老天对自己不公平,他们显然没有明白有准备的重大意义。

马涛与王军都在销售部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工作都很积极卖力,但以后的发展则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一天,马涛预约的一个客户按时来到公司,找到正在忙碌的马涛。此时的马涛正低头埋在一大堆客户资料中,焦头烂额地分类,看到已经到来的客户,才想起这宗早已预约好的签单业务。

马涛满怀歉意地请客户来到会客室,这才发现应该复印的文件和资料以及产品的说明书都还没有准备好,不禁大惊失色,连声道歉,匆忙跑去复印。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客户已经十分不耐烦了。当马涛满怀歉意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性能时,才发现在慌乱中,他又把合同复印错了。马涛的表现让客户很失望,遂取消了订单。

马涛的懊丧可想而知,但经理没有过多地批评他,只是告诉他,明天王军也有一宗签单业务,让他去看看王军是怎样做的。

第二天,王军按照预约的时间,笑容可掬地站在会客室门前等待客户的到来。客户没有迟到,对王军的等待还有些意外。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客户心里很满意。马涛不禁想起昨天自己对客户的态度,脸不由得红了起来。

王军不慌不忙地打开文件夹,里面的产品资料、使用说明、文本合同一应俱全。王军有条不紊地一项一项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情况,并把近期公司举行的优惠活动详细地告诉了客户,并站在客户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议。

最后,王军对客户说:“听说贵公司最近又要开设一个分公司,我想,贵公司一定在短期内还要引进我们公司的设备。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在这次订货中一起购置所需设备。这样,不仅可以因数量多有更多的优惠,而且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装运费用,您看怎么样?”客户显然是动心了,他马上给总公司的负责人打电话,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将订货额度又加了一倍。

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与物质准备。正如成功学之父戴尔·卡耐基说的:“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时刻准备才能有所作为,员工之间与团队合作以及与个人机会的把握,都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要打必胜之战,首先要做到充分准备,知晓敌我双方情况。在预先掌握信息时,要讲求客观实际,不靠主观臆断,不靠迷信推想,然后依据整体形势进行战前谋略。

时刻保持忧患意识

狼不仅面临着人类的大量捕杀,而且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饥饿状态。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四处寻找食物;有时为了跟踪猎物,一连几天都不能休息;捕猎时还可能被拼死抵抗的猎物伤及生命;捕食成功后,由于体力消耗,还容易受到其他想不劳而获的动物的袭击等。

但是,头狼时刻都保持危机意识,凭着敏锐的嗅觉、视觉、听觉和快捷的反应速度逃过了一次次危机,成为自然界中的强者。

有一个成语叫“杞人忧天”,它劝诫人们不要为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忧愁。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把它与“庸人自扰”相提并论。难道“杞人忧天”真的就是“庸人自扰”吗?“杞人忧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危机文化,就是企业家思想中的危机意识,以及如何规避和防范危机的文化战略。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但凡政绩卓著、社会长治久安的执政者,无一不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总是“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开创著名的“贞观之治”,与他的忧患意识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经常对侍臣说:“治理国家和养病没有区别:病人觉得身体有所好转,但是还需要保养调理,否则会旧病复发,有丧命的危险;治理国家也是如此,天下稍为安定,更应小心慎重,否则必然失败。现在天下安危,全在我一人身上,所以,我务必谨慎小心,该休息时也不敢休息。”

贞观二年,京城大旱,蝗虫滋生。太宗到禁苑视察庄稼,双手捧起几个蝗虫祈祷道:“粮食是百姓的生命,你吃了粮食,却坑害了百姓。百姓有过错,责任在我一人,你如果有灵性,该吃我的心,不要伤害百姓。”说完,太宗就要吞下蝗虫,左右的人急忙劝说:“吃下去怕要生病,不能吃。”太宗说:“我希望灾祸转移到我身上,还害怕什么病?”他毫不犹豫地把蝗虫吞吃了。李世民为求神灵赐福免灾而吞食蝗虫的行为是否科学不必追究,但他体恤民情、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是值得后人称道的。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平定了高昌国,召见群臣,在两仪殿设宴招待。太宗对房玄龄说:“高昌的国君如果不失掉臣下的礼仪的话怎么会走到灭亡的地步?我平定了这样一个国家,心中更是感到危惧,只有罢黜奸佞,选用贤良,力戒骄淫来谨慎守业,也许可以让国家获得安宁吧。”

魏征趁此良机,劝谏太宗说道:“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创业的时候,必定很谨慎,随时警戒自己,善于采纳下人的意见,听从忠诚正直的建议。天下已安定,他们就恣意放纵欲望,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厌恶率直的劝谏。张子房是刘邦出谋划策的大臣,当年刘邦做了皇帝,打算废掉嫡子刘盈而立庶子刘如意为太子。子房说:‘今天的事,不是凭口舌可以争辩的。’始终不敢再去开导汉高祖。何况陛下功业、德义的盛大,用汉高祖来相比,他是比不上的。陛下即位至今已有15年,如今又消灭了高昌,还时常将国家安危记挂在心,刚才又说想任用忠直贤良的人,大开直言规谏之路,这是天下人的幸运。”

通过唐太宗的这些感慨,我们可以得知他居安思危、勤政治国的决心,他不仅这样说,而且也确实有不少实际行动。

《贞观政要》中记载:臣子们认为宫中炎热潮湿,皇上休息和用膳的地方不合适,请求太宗在宽敞明亮的地方修建一座楼阁。但是,顾及修建楼阁需耗去十户人家的资产,李世民制止了臣子们的建议,不吝惜身受寒暑,安心地居住在低下简陋的地方。

正巧有几年庄稼因霜灾歉收,普天之下饥荒严重,变乱开始出现。李世民怜悯百姓,不断地救济抚恤,他自己也停止赏乐,撤除钟磬,说话凄婉动容,面庞消瘦了很多。其实,李世民平时心中就思劳忧虑,断绝游玩巡幸;每天清早设朝理事,听取和接受群臣的意见毫不懈怠;散朝之后,又召见有名大臣,共同探讨议论治国的得失;每天傍晚,一定会召才学渊博的人进宫,畅谈古代典籍,写文咏诗,到深夜还不顾疲劳,夜半还不安寝。

以上种种,对于身居一国之尊的皇帝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尽管唐太宗到了晚年不大检点,但总体来说,他对为政艰难的理解是深刻的,可谓一个“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勤快皇帝。

国家如此,企业何尝不是这样呢?美国波音公司就具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波音公司在对新员工进行入职教育的时候,每次都要播放波音公司倒闭的假想新闻,其目的是唤醒员工的危机意识。

曾经,波音公司产量大幅下降,为走出经营低谷,波音公司决定“以毒攻毒”,危机面前,自曝惨状,以刺激员工,获取员工支持,达到复兴的目的。为此,波音公司自己摄制了一部虚拟的电视新闻片:在一个天色灰暗的日子,众多工人垂头丧气地拖着沉重的脚步,鱼贯而出,离开了工作多年的飞机制造厂。厂房上面挂着一块“厂房出售”的牌子。扩音器中传来:“今天是波音时代的终结,波音公司关闭了最后的一个车间……”画面反复播放。

这则企业倒闭的电视新闻使员工们强烈地意识到市场竞争残酷无情,市场经济的大潮随时都会吞噬掉企业,只有不断进取、创新、拼搏,企业才能在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虚幻的模拟倒闭就会成为企业无法避免的事实。

波音公司总部告诫雇员们:如果本公司不进行彻底的变革,结局就是如此。正如波音公司总裁菲利普·康迪特所说的:“我们的根本目的是确保10年后还能在电话簿上查到本公司。”真可谓“假做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这一计策实施后,波音公司很快就从“改革中尝到了甜头”。员工们由于充满危机感而努力工作,节约公司每一分钱,充分利用每一分钟,从而使波音公司的飞机制造变得迅速而有效益。仅此一项,当年波音公司就削减库存费用达1亿美元,经营成本也降低了20%~30%。

波音公司推行这个策略,使人人都有真正的危机感,真切感到“末日即将来临”,警钟长鸣,以此激发员工的忧患意识和不懈奋斗的精神,促进企业更上一层楼。

由此说来,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应该努力使每个员工都具有危机感,能意识到饭碗和乌纱帽都是捧在手上而不是锁在保险柜里,然后通过管理把这种危机感所产生的压力转化成生产力,从而激发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残酷竞争的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居安思危,“杞人忧天”才是高明之举。只有多一分危机意识,多做些危机管理和应对工作,我们才能多一分安全保障。

不知足,长盛不衰

狼也许是最有野性的动物,很少听说有人把狼作为宠物的,因为狼是很难被驯服的,它的血液中流淌的是万古不屈的灵魂,是对欲望和自由永无休止的追求。狼的野性就是突飞猛进,先声夺人;狼的野性就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狼的野性就是永不知足的拼搏。

事物总在不断更新,社会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努力,事业日益灿烂辉煌,所谓的“知足之心”就会受到波动。因为人不知足才能有追求,有追求才能上进。不知足会激发一个人的斗志,让人不断奋斗。太容易满足只会让人安于现状而不思发奋。所以说,不知足才更符合一个社会的发展,要进步就一定要学会不知足。我们来看看杰克·韦尔奇的故事。

在世界级的500个大富翁中,杰克·韦尔奇是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他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萨兰姆市,22岁时获得马萨诸塞州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25岁时又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之后便加入通用电气公司塑胶事业部,11年后成为通用电气化学与冶金事业部总经理,9年后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后来,很多人面对杰克·韦尔奇取得的成绩感到震惊,他们都说他是数一数二的老人,而杰克·韦尔奇则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老头。他的独一无二其实和他的管理思想有关,不仅自己目标明确、坚持不懈,还要求员工也这么做。

要做到执著不懈就需要一定的信念,而这个信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目标。比如杰克·韦尔奇在管理方面就一直坚信,公司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要有自己最基本的企业文化。他在加州放弃了对许多高科技企业的收购,原因就是为了保持自身的文化,他不希望通用电气在网络公司的狂潮中迷失自我。他坚持在个人风格和待遇的面前,企业文化一定要做出一定的让步,不然就很容易被破坏了。在实际的竞争中,还要和竞争对手在全球进行较量,这样的道路也只有一条可以走。

杰克·韦尔奇对员工说:要记住自己的事情,不要去办一个餐厅,那样的事情是食品公司做的;也不要开一个影印店,那种事情就让印刷公司去做吧。杰克·韦尔奇一定要员工明白,他们的真正价值在什么地方,在这个属于他们的地方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往往就能产生很大的附加价值,这样杰克·韦尔奇就拥有了最丰富的资源和最优秀的员工。

当公司做到杰克·韦尔奇这个程度,也该知足了吧?杰克·韦尔奇可不这么认为,他一直为自己和公司制造出很多危机,比如市场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如果公司不能紧跟时代潮流,那就是退步,不改变这种状况,终将倒闭。正是因为这种想法,杰克·韦尔奇有时会和自己竞争,他一向主张要做就做到数一数二,要不就关门了事。在这个问题上,杰克·韦尔奇也一直在考虑,他应该用怎样的管理思维模式实现把公司做到数一数二的愿望。

杰克·韦尔奇告诉自己和员工,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处于零起点。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不管你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终究会过去,而现在是最关键的,只有将现在化为起点,才能不断取得成绩,坚持下去,终将有大的收获。很多时候,杰克·韦尔奇觉得当一个公司真正发展起来的时候,规模其实就是这个公司的阻力,并不是什么动力,这时,会产生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规模太大了,沟通起来就困难了,企业里面的领导层级多了,有时就显得不是很规范了,活力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就消失了。

杰克·韦尔奇开始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员工听,员工也会在听后给他一些意见和想法。在杰克·韦尔奇的公司里,是一个非官僚主义的组织机构,而这个机构又是适应市场需求的,这样的机构对于杰克·韦尔奇本人还有整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成功的道路上,杰克·韦尔奇一直坚定地相信,任何时候都要不怕困难,不能知足,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如果企业一味守旧,不懂得注入新鲜血液,企业将始终如一潭死水,员工之间也不会存在竞争。要在员工内部形成一种竞争的气氛,从企业的经营实践来看,实施“四个强化”,有利于促进员工进取意识的形成。

一是强化企业改革力度。企业管理重在创新,创新是对既存制度的突破、变革和完善,必然会受到旧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阻碍,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冲破思想禁锢,大胆改革创新,顺势而动,在管理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是强化考核机制的建立。考核是人事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寓管理于服务”的呼声日益强烈的今天,以考核的手段约束员工的行为,在企业建设中越来越明显地凸显出了重要地位;在确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的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清醒地看到在新时期创新考核思路、完善考核办法的重要意义。也正因为如此,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员工实行动态管理,以德、能、勤、绩、廉为基础,考核企业干部职工工作业绩,并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员工收入实施差异化管理。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从能力建设和激励机制入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分门别类,确定不同的考核重点,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思考和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考核制度。

当然,在对企业员工的考核中,除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约束外,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和作用,通过年度述职、专项审计、职工代表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科学、民主、高效也尤为重要。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的形成。“走一步算一步”和“小富即安”的思想只会导致企业组织战斗力下降,凝聚力不断松懈。一个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敢于改变游戏规则的企业领导人,往往能带动企业员工自上而下,每个毛孔充满着创新,并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为此,企业员工创新意识的形成应成为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是强化学习型企业的形成。学习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为企业员工增添竞争力。而“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将更加受到关注。知识经济条件下,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企业只有作为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够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知识的积累只有靠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使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用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

在事业的追求上,知足,就会目光短浅;知足,就会裹足不前;知足,就会目空一切;知足,就会一事无成;知足,能使勤奋者变得懒惰,使有才者变得愚昧,它能消磨人的意志,它能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忧愁。相反,只有不知足,才能高瞻远瞩,谦虚好学,勇往直前,才能使智者变得知识渊博,使愚笨者变得聪明,才能激励人更上一层楼,奋勇登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穷的快乐。

成功的源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在于探索。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不知足。只有不知足,才能勇于奋斗,才能改革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