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名臣名儒家训
4380700000121

第121章 吕本中家训(2)

[77]帅陕西日:范仲淹曾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负责防御事务。所以称那一段为“帅陕西日”。

[78]厅妓:官妓。

[79]涅之以墨:以墨涂物。《汉书·孔安国传》:“刻其颡而涅之曰墨。”

[80]致:给与。

[81]杖:刑具。《魏书·刑罚志》:“民多不胜而诬引,或绝命于杖下。”

[82]迁贬:升迁和贬谪。

[83]介意:放在心上。

[84]龚彦和:北宋时人。名央,字彦和,清介自守。化州:地名。故址在今广东境内。

[85]径:即;就。

[86]以扇乞钱:以题字于扇来讨钱。

[87]张庭坚:宋人,字才叔,哲宗元佑年间进士。象州:地名。故址在今广西境内。

[88]箔(b佼):帘子。

[89]蹑屐(ni侉j侃):蹑,踩;登。屐,木屐,底有二齿,以行泥地。

[90]了:完全。

[91]世念:世俗之念。

[92]纵欲:尽其所欲,不加克制。坚忍:坚毅能忍耐。

[93]怿(y佻):欢喜;快乐。

[94]勉强:尽力而为;力量不足,仍要强行。

[95]邹志完:人名。待考。侍郎:官名。在宋代,中书、门下及尚书省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的副职。

[96]熏(x俦n)烝:热气升腾,形容酷热逼人。

[97]《左传》:书名。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撰。

[98]民生:平民的生计。

[99]不匮:不缺乏;不空乏。

[100]不举:不成;不能举办。

[101]冻馁(n侑i):又冻又饿;挨冻受饿。

[102]睢(su侃)阳:地名。故址在今河南境内。戚先生:即戚同文。名同文,字同文,以孝闻,尚信义,未曾言人短,好读书。

[103]至行:非常人所及的德行。

[104]化:感化。

[105]嵇颖(j侃y佾ng):宋人,字公实,宋仁宗天圣年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所以称嵇内翰。其父嵇适,为石首主簿。

[106]戚纶:戚同文次子,字仲言,宋太宗太平兴国进士。

[107]上元夜: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十五夜称上元夜或元夜。

[108]未知己实范氏子:范仲淹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下堂,在继父朱家生活,因而不知自己为范家之子。

[109]信然:诚然;确实。

[110]籴(d侏):买进粮食。

[111]道人:方士;有道术的人。

[112]遗之:留给他。

[113]励行:勉励品行行为。

[114]登科:即登第。在科举考试时代,凡应试得中称登科或登第。

[115]封赠:封建王朝推恩大官重臣,把官爵授给本人父母,父母存者称封,已死者称封赠。

[116]然后归姓:然后归宗姓范。

【译文】

我的祖父荥阳公曾经说过:世人喜欢讲“无好人”三字的,可以说是自己伤害自己。包孝肃公(即包拯)做开封府长官的时候,有老百姓跑到开封衙门来说:“有人曾经以白金百两寄存于我,可这个人已经死了。我把这白金还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不肯接受。希望官府把他的儿子找来,我好把这百两白金还给他家。”包拯真的派人把他的儿子找来了,可他的儿子却推辞说:“我死去的父亲并不曾将白金付托与人呀!”于是两人相互推让了很久。包拯因这件事而发表感慨说:“观察这件事而使那些说‘无好人’的人,也可以多少感到一点点惭愧了。人人经过自己努力都可以成为尧舜,从这件事就可以知道了。”

刘安世待制曾经对我说过:他年少的时候曾去洛阳师事司马光,在司马光身边达两年之久。临别的时候,曾向司马光问过为学的道理,司马光说:“最根本的是要做到诚实。”安世因而效法古时颜渊问孔子的话再问司马光说:“请问其细目。”司马光回答说:“从不说荒诞的话开始。”安世自此专门奉守这句话,不敢忘记。

近世的世家大族,只有晁家能以道理、道义训戒自己的子弟,具有一套法令制度。他们大家族聚居一起,称晁姓以外各姓的长辈和年长的人,一定要说某姓第几叔和第几兄。称同辈妇女和长辈妇女的丈夫,一定要说某姓姑夫,某姓尊姑夫,从不敢称呼人家的名与字。就拿父辈交往的朋友来说吧,也一定要称某姓第几丈人,也不敢称呼人家的名与字。当时其他的世家旧族,都不能做到这样。

李君行先生从江西虔州前往京师,到达安徽泗州这个地方的时候,他的子弟请求先走。君行问是什么缘故,子弟回答说:“科举考试的地点到了,我们想先到京师,把世代居住地改为开封户籍以便应试。”君行不许,并且说:“你们是虔州人,却要把原籍改为开封,想侍奉君王而先欺骗君王,可以吗?宁可缓几年应试,也不可行此欺骗之事。”

我的曾祖父吕公着任枢密副使时,年纪已经是六十多岁了,还曾经问过当时任大仆寺丞吴传正,自己应如何修养。传正回答说:“不要蔽塞自己的精神,使自己的精神陷于凝滞。”我祖父荥阳公认为传正之回答,并没说中我曾祖父正献公之弊病。正献公主张清静无为,但过于简要。我后来想起正献公问传正时,年纪已六十多了,官位做到了执政,当时各方面的人都师尊他;而传正是正献公所引进,年纪才三十多岁,正献公见到他仍相与讲究,互相研讨,是后来的人所没有的。荥阳公也只论及传正回答得妥当与不妥当。而不说下问为正献公之不应该,这是因为前辈风俗纯粹、纯正,习惯与性格一致,不以此为难能做到的缘故。

我祖父荥阳公与同宗族伯叔辈从小居官守职之处,从不求人举荐,应为后代年轻人所警戒。我叔父舜从,曾在会稽这个地方任官试职,有人讥笑他是不求知的人,我叔父回答得很好,说只知勤于分内应执掌之事,至于其他就不敢不谨慎从事,这就叫做求知了。

韩魏公琦在留守北京大名府时,久久使用一个品级低下的武阶官,这个武阶官曾多次要求到主管的官府去注授差遣,韩魏公不愿意让他离去,这样过了几年,这个武阶官怨恨韩魏公不放他离去,就禀告韩魏公说:

“我只有求得注授差遣才算是真正的做官,如果久留衙门,只能算是一个奴仆了。”韩魏公笑着屏退其他在场的人然后对他说:“你还记得某年、某月、某日,盗窃官银数十两,放在怀中藏起来么?唯独我知道,他人不知道。我之所以不放你离去,正是怕你当官以后不谨慎,必然会败坏官声的。”这一武阶官听了以后愧谢不已。韩魏公的宽宏大度使人心服口服到了这个程度。

唐充之广仁经常提到前辈的话:后生之辈不能忍受耻辱,还称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听到了别人的秘密议论,不能宽容忍耐而随便泄露出去的,也称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

理学家程颢曾对杨丈中立说:我过去做县官的时候,凡经常活动的地方,都贴上“视民如伤”四字,希望时刻看到它,反省自己。又说,我常愧对此四宇。

荥阳公曾经说过,朝廷奖励进言者,固然是美意,然而听信进言人所讲的一切的时候,也不可不加以谨慎审察。如果事事都听从进言人的话,不加以考核,那么就是相信别人说的坏话和诬陷,不是接纳善言了。如欧阳叔弼最为沉静缄默,自正献公主持国政,常常忧虑他不来;而刘安世与他相反,攻击叔弼,认为他是奔竞执政的权臣。刘安世号称当时的贤者,尚且失误到这个地步,更何况他人呢?根据这个就可以知道听言的道理,不可不谨慎审查的。

宋徽宗崇宁初年,荥阳公因受了降级处分而谪居到符离这个地方。赵仲长公是荥阳公的长婿,常常从汝阴前来看望。荥阳公的表弟杨瑰宝公,也因上书朝廷得罪权臣而降级监符离酒税。杨公侍奉荥阳公如亲兄,赵公侍奉荥阳公如严父。两人白天晚上都守候在荥阳公身边,荥阳公患病,赵公执汤药于床前,屏住呼吸问候,一刻也不曾间断,荥阳公硬叫他离开他才离去。杨公这个人慷慨独立于当世,对人对事未曾稍有屈服;赵公这个人谨厚笃实,常常效法古人,两人都是当时的英杰。

范文正公仲淹很重视培养读书人,能做的事都做了,然而,一旦发现有乱法败众的,也一定不会原谅。范文正公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时候,有一读书人向一官妓发怒,用磁瓦伤损了官妓的面部,用墨涂在官妓的脸上,这个官妓向官府告发了他。文正公立即传来这个读书人按法律施了杖刑,在施用杖刑时对他说:“你既坏了别人的一生,现在也应当坏你一生。”人们没有不服文正公这一公正的处理的。

宋哲宗绍圣、宋徽宗崇宁年间,一些有名望的大臣升迁和贬降相继不断,然而他们对自身的处境不怎么放在心上。龚彦和贬谪化州,步行前往贬所,沿途以在扇上题字乞求盘费,不把这个看作困难。张庭坚贬谪象州,所居房屋仅只一间,且上漏下湿,屋中间以帘隔开,家人住在帘子隔开的里间,庭坚自己脚踩木屐端坐在帘外,白天看佛经,完全没有厌倦的神情。所有这些有名望的诸公,都是在平时心中杜绝了富贵之念,所以碰上什么事情自然清淡到这种程度。如果忘不了世俗之念,存在求富贵的心思,遇到艰难和困境,或者不加克制地尽其所欲,或者坚毅忍耐,也必然会有不快活的面容和勉强的神情了。邹志完侍郎曾称赞张庭坚说:他这个人为人谦和,是天地间和气熏烝所成,接近他就会感觉到和气袭人。

《左传》上也说:平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匮乏。根据这个就可以知道勤劳是立身为善的根本;不勤不劳,万事都是不成的。现在平民百姓只要勤劳的,必然没有挨冻受饿的忧患,虽不亲近别人,人们亦信任他们。懒惰成性的那些人,必然会有忍饥受寒的忧虑,想亲近别人,人们也不会任用他们。

宋太宗、真宗时代,睢阳这个地方有一位戚先生,名同文,字同文,具有常人达不到的德行,乡人都受了他的感化。睢阳开始建学,是由同文主持的,文正公与嵇内翰颖的父亲稽适,都曾经师事文同。戚纶是同文的次子。居处门前有一口大井,每到正月十五夜,因为庆祝元宵节玩灯,热闹异常,游人很多,于是他坐在井旁,担心游人跌落入井中,守到夜深。……文正公最初跟从戚先生学习,志趣广泛而与众不同。开始学习时,并不知自己是范家子弟,当有人告诉他以后,他回到家来问自己的母亲,确实如此。于是说:

“我既然是范家子弟,就不好再接受朱家的资助,因而对朱家的资助力辞不受。”因没有人资助,生活十分贫困,每天买粮食一升,煮熟放冷,用刀画为四块,作为一天的饭食。有一个方士见了,对他产生怜悯之心,教他烧金的方法,并给他一两金,又留下一两金对他说:“等到我的儿子来取的时候就给他。”第二年,方士的儿子来取金,文正公把方士的授金法,连同金二两,皆封好不曾动过的,全部还给了他。文正公勉励自己的品行竟达到了这个程度。后来文正公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封赠继父朱氏,然后归宗恢复范姓。

【评析】

吕本中出身于一个累世为北宋朝大官的家庭,亲自接触过许多名臣、名学者,见闻广博。

南渡后着手整理自己过去所见所闻,将一些名人、学者为学做人的遗闻轶事,正论格言,辑录成《童蒙训》一书,作为后世教育子弟之用。所以《童蒙训》与一般人的家训不同,它是许多前贤、名家教育青年后代、教育门生故旧的经验总结,时至今日人们仍可从中汲取若干有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