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名臣名儒家训
4380700000125

第125章 朱熹家训

【撰主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号紫阳。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南剑州龙溪(今属福建),后迁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宋孝宗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宋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职。宋宁宗时,任焕章阁待制。卒谥“文”。

朱熹是中国封建时代影响极深的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建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明清两代奉为正宗儒学,成为封建意识形态的正统。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广注典籍,于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生平主要着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

诫以“勤谨”二字力学交友

【原文】

早晚受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1],思省切要之言,逐日札记,归日要看。见好文字,录取归来。

不得自擅出入,与人往还。初到问先生,有合见者见之,不合见则不必往。人来相见,亦启禀然后往报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居处须是居敬[2],不得倨肆惰慢[3]。言语须要谛当[4],不得戏笑喧哗。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

不得饮酒荒思废业[5]。亦恐言语差错,失己忤人[6],尤当深戒。不可言人过恶,及说人家长短是非。有来告者,亦勿酬答。于先生之前,尤不可说同学之短。

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7],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8],傲慢亵狎[9],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更问以审之,百无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10],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11],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之[12],不可荏苒渐习[13],自趋小人之域。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自家处矣。

见人嘉言善行[14],则敬慕而纪录之。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之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已(不拘长少,惟善是取)。

以上数条,切宜谨守,其所未及,亦可据此推广。大抵只是“勤谨”

二字,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虽未敢言,而窃为汝愿之;反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吾虽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也。盖汝若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15],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有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昧[16],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节录自《朱子文集》

【注释】

[1]归安下处:回到自己住处。

[2]居敬:恭敬。

[3]倨(j俅)肆:放肆。

[4]谛(d佻)当:恰当;精确。

[5]荒思废业:思想迷乱,废弃学业。

[6]忤(w俪)人:与人不和;得罪人。

[7]敦厚:朴实厚重。

[8]谄谀(ch伲ny俨):奉承;献媚;巴结。

[9]亵狎(xi侉xi佗):亲近宠幸;轻慢;放荡。

[10]卑凡:卑下凡庸。

[11]不期:不期而然。

[12]检点:整饬。矫革:纠正。

[13]荏苒(r侑nr伲n):逐步;渐进;推移。多指时间而言。

[14]嘉言善行:善言美行。

[15]汩于俗务:为俗务所淹没。

[16]夙(s俅)兴夜寐:起早睡晚。言生活勤劳。

【译文】

每天聆听先生讲书和向先生请教,要和他人一样按常例进行,不得怠慢。白天思考,有疑点要用小本子随手记录下来,等候向老师请教,不要放过。听到老师教诲之言,回到自己住处,要思考其中最紧要的话,逐日记下来,你回来的时候我要看的。看到好的文章,也要抄下带回。

不要擅自出入,与人来往。有人初来,要请问先生,适合见的就见,不适合见的就不见。平时有人来相会,也要启禀老师以后经老师同意再回访。除这以外不要随便出入。在住处要恭敬,不得懒惰、傲慢和放肆。言语方面必须谨慎恰当,不得戏笑喧哗。凡事要谦虚恭敬,不可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不可饮酒迷乱思想废弃学业。也要防止言语差错,以免使自己产生过失和得罪人,这些尤其应当深深戒备。不要说人家的过错,不要说人家的长短是非。对于前来说是非的人,也不要应答。在先生面前,更不可说同学的短处。

结交朋友时,尤其要谨慎选择。即使是同学,也不可没有亲疏之分。

这些都应当请教先生,听从先生的教诲。同学中凡朴实厚重、待人忠诚、讲信用、肯指出自己过失的人,是有益的朋友;而那些奉迎巴结、轻佻浮薄、傲慢放荡、诱人作恶的人,则是对自己有害的朋友。用这样的标准去选择朋友,十成就有了六七成的把握。再加上多方了解,那就百无一失了。只怕你的志趣卑下凡庸,不能克制自己做到一切从善,这样一来使有益的朋友日见疏远,使无益的朋友日见亲近,这就必须痛加检点而决心纠正,不可逐渐染上恶习,与小人合流。如果这样,即使有贤师长,也不能救拔自己了。

见到别人有善言美行,要以敬慕的心情与态度把它记录下来。看到有胜过自己的好文章,要借来熟看,或抄录下来向师友请教,一直到向他看齐为止(不管是年长年少,有优点就应该学)。

以上这几条,一定要严格遵守,若没有谈到的,也可以由此类推、举一反三。说来说去,大抵不出“勤谨”二字。如果能遵循它不停地上进,那么将会有一连串的好事发生,我虽不敢说得那么肯定,但我私下还是为你祝愿;相反如果不遵循它,那么将会有一连串不好的事发生,我虽不想说,但不免为你担忧。其实你如果真的喜欢学习,在家里完全可以读书作文,为你讲明义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拜师。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喜欢学习,不能指望你做到这一点了。现在让你出外拜师,是担心你在家会淹没于琐碎的事务里,不能专心专意;同时,父子之间,也不想不分白天黑夜去督促责备;加上又没有朋友同学在一起切磋,所以决心让你外出走一走。如果你到了那里,能奋发有为,力改旧习,一味勤奋谨慎,那么我还可以对你抱有希望;不然的话,就徒然劳神费力了。如果只与在家一样,他日回到家来,依然还是老样子,不知你有什么脸面同父母、亲戚、乡邻、故旧相见呢?你可要想一想啊!“早起晚睡,无辱于所生!”你这一去,千万要努力才好!

【评析】

朱熹在这篇家训中告诫儿子:要努力求学,要好好做人。在求学方面要做到多思、多记、多问。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但特别要注意记。有疑问要记,有心得要记,老师讲授的精辟之处要记,阅读别人的好文章也要记。在做人方面要谦虚、谨慎和恭敬,不要懒惰、傲慢和放肆;要结交有益于自己的朋友,不要结交有损于自己的朋友。要做到这点关键要多检点和约束自己,改掉自己的缺点,才不致“自趋小人之域”。可见,朱熹教育儿子如何做人、如何求学,叙述透辟,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