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上)
44240200000038

第38章 军事战争故事(17)

说到这里,得提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叫朱序。朱序本来是东晋的将领,曾任梁州刺史,后镇守襄阳。四年前,秦军攻打襄阳时,由于他手下的将领叛变,襄阳被攻陷。朱序被俘后,苻坚让他当了秦国的尚书,朱序虽然在秦国为官,却“身在秦营心在晋”。

苻坚想利用朱序前去劝降东晋将领。谁知朱序将秦军的作战计划和盘托出,并献计说,苻坚虽然拥有百万大军,但战线过长,大部分军队尚在进军途中,先锋部队不过三十万人,如果先发制人,突然袭击,将先锋部队一举击溃,就能挫伤秦军的锐气,扭转战局。倘若等到秦军全部人马到齐,恐怕晋军再也没有回天之术了。

晋军经过讨论,认为朱序的计谋是眼下惟一克敌制胜的法宝。他们当即组成五千人的精锐先锋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渡过洛涧,向秦军兵营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混战中斩杀了秦军大将梁成。主将一死,群龙无首,秦军四散逃命,他们自相践踏,溺死者不计其数,紧接着,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了硖石之围,把秦军逼过淝水。

三战俱败,秦军锐气顿消。为搞清楚晋军的虚实动向,苻坚让众将陪他登上寿阳城头察看。目极之处,旌旗猎猎,杀声震天。他问苻融,晋军到底有多少人马?苻融说大约有十多万。苻坚忽然惊叫着说:“你看,那边山上不都是晋兵吗?”众将一看,只见八公山上,影影绰绰。苻坚不禁失声叫道:“只这一处就有十万之众!”其实,他将山上的草木当成了晋军。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草木皆兵”典故的源头。

秦、晋两军在淝水对峙。晋军为赶在秦军到齐之前一举击败秦军,便派人给苻融写了封信,信中说:你们能否往后撤出一箭之地,腾出一块交战的地方,让我们渡过淝水,再决一胜负。苻融拿着信找苻坚,苻坚心生一计,决定让晋军渡河。许多将领强烈反对。苻坚却说:“兵不厌诈!兵书上讲‘半渡击之’,难道这个道理你们也不明白?

苻坚是想将晋军放过淝水一半的时候再攻击,把晋兵消灭在淝水之中。哪料想,晋军一过河,惧战的秦兵岂能抵挡得住!千军万马只顾逃命,死伤不计其数。苻坚夹在溃逃的队伍中,夺路而去,耳边传来尖厉的风声和鹤群的叫声,都以为是追来的晋军。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用以形容秦兵的惊慌失措。晋军穷追猛打,直到收复了寿阳才收兵。

弱小的晋国,以八万之师,打败了秦国的百万大军,创下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看来,兵不在多而贵在精。

三箭定天山

“三箭定天山”这个典故,出自《旧唐书·薛仁贵传》。原文是这样的:

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九姓自此衰弱,不复为边患”。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薛仁贵在卫戍天山。发三箭射杀三人,威慑敌营,敌人俯首请降。

后人以此喻指武将的武艺高强和功勋卓著。

关于这个典故,曾有一种说法:贞观十九年,高丽国发生政变,一个名叫泉盖苏文的酋长,杀了国王高建武及官员一百多人,并攻打新罗和百济。

这两地派使者向唐朝求救。三月,唐太宗率大军亲征。双方经多次激战,未分胜负,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在一次战斗中,薛仁贵身着白色铠甲,骑一匹白马,挥舞着方天画戟,冲入敌阵,所向披靡。当时,太宗在高处观战,对薛仁贵的骁勇十分赞赏。战斗结束后,太宗召见薛仁贵,封其为游击将军,赐给金帛。

这个故事,经后人演绎,竟张冠李戴,甚至编造出一些所谓东征的荒唐故事,在民间流传。大概的意思是说,“三箭定天山”的地点是在辽宁省凤城县的凤凰山,山上有两块巨石交叠,远远看去,有个比一间房子还大的孔,说这就是当年的“箭孔”。其实,这是谬误。

薛仁贵在天山作战,应是十五年后的事情。故事发生在唐高宗显庆年间,薛仁贵当时任铁勒道行军副总管。天山下有个叫“九姓”的部族来侵扰,薛仁贵领兵应战。他连发三箭,射杀对方三名将领。对方惧而投降,于是军中流传出一首“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的歌。这才是“三箭定天山”典故的由来。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5年 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后,毛主席给彭德怀写了一首祝捷诗,歌颂红军的英勇。诗中有两句是:“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把这首诗改过后,送还给毛主席。诗中的这两句修改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英勇红军”,一时成为美谈,流传于世。

机不可失

“机不可失”这个典故出自《旧唐书·李靖传》,意思是时机不可错过。

这个典故的主角是唐初著名军事家李靖,他是曾经帮助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的功臣。

李靖是陕西三原人,生于公元571年,死于公元649年,著有一部兵书,叫《李卫公兵法》,原书遗失了,只是《通典》中还保留了部分内容。

高祖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李靖上书给李渊,献计平定割据长江中游地区的萧铣。

李渊采纳了李靖的计策,并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兼任行军长史,随李渊的堂侄儿李孝恭,率兵南下去平定萧铣。

这年的八月,唐军开到夔州。萧铣以为秋汛江水上涨,三峡路险,唐军必然不敢轻易冒进,因此丝毫没作防备。

到了九月,李孝恭、李靖继续领兵前进,准备渡长江,下三峡,直捣萧铣的巢穴江陵。

但许多将领觉得水涨时渡江太危险了,要求等水位下降后再进兵。

李靖听后,坚决反对。他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也就是说,打仗时军事行动一定要快,遇到好的时机就决不能让它失掉;只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打胜仗。

李孝恭听从了他的意见,进兵夷陵。萧铣派部将文士弘率领精兵数万,屯扎在清江,准备抵挡唐军。

李孝恭打算出击萧铣,李靖却不赞成。他说:“文士弘是萧铣手下的一员猛将,他的士兵很勇敢,最近他们刚失掉荆门,官兵们肚子里都憋着气,要跟我们拼一拼,恐怕我们一时还很难打败他们。不如暂驻扎在南岸,等敌军士气衰落时再出击。”

李靖这次的意见没有被采纳。李孝恭命令李靖留守大营,自己带了部队出战,结果被杀得大败而归。敌军乘机前进,大肆抢掠。

李靖看到敌兵将抢来的东西大包小包带在身上,就乘机出击,大破敌军,此战共缴获四百多艘战船,杀死敌兵近万人,挽救了危局。

接着,李靖率五千精兵为先锋,轻装前进,向江陵进发。他接连打败萧铣手下的几员大将,把萧铣包围在城里。萧铣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只好出城请降。唐军整队入城,秋毫无犯。

唐太宗时,李靖被任为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后封卫国公。他的“兵贵神速,机不可失”的作战指导思想,至今仍被军事家们奉为至理名言。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进攻商城的战斗,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当时,国民党河南商城县地方实力派与暂编第2旅发生内讧,双方在商城北乡展开了一场混战。

红军32师认为这是一个攻取商城的大好时机,于是在12月24日夜,从商城东南的余子店出发,奔袭商城。第二天,红军先以少数兵力化装成商人、农民,潜入城区,迅速消灭守卫城门的哨兵。控制南城门后,红军主力趁机突入城内。经过激战,全歼国民党守军三百多人,占领了商城。

风流人物

此典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成语“风流人物”中的“风流”二字,原是杰出的或者是英俊的意思,“英俊”在这里,不是就相貌而言的,而是指一个人的文韬武略出众。杰出的或英俊的人物,一般是指对一定时代有一定影响的人物。说起“风流人物”的典源,就是苏轼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下了许多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唱的名词佳句,《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其中一例。在这首词中,诗人面对三国时期赤壁大战的古战场,由衷地发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大江,当指长江,意思是说,长江滚滚,终日不停地向东奔流,那汹涌澎湃的浪潮,淘洗尽了千古以来无数的杰出人物。诗人笔下的大江东去,代表着时间巨流的无情流逝,它带走了岁月,也带走了像周瑜这样的千古英雄。苏轼借这句词,感叹世上英雄人物的盛衰无常。可以说是气势雄伟,意境悲凉,从古以来为人称道,影响至今。罗贯中后来写《三国演义》,卷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是由这句词演变而来的。1998年,在那场人与自然的生死大搏斗中,军旅诗作家张卓娅、王祖皆在题为《你就是英雄》这首歌里,写下了“大江东流去,千古看英雄,惊涛拍岸谁人勇,人民子弟兵”,也是借鉴了苏轼的《赤壁怀古》,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抗洪英雄无限崇敬的心情,不过,这首歌里提到的英雄,却不是古人所说的英雄,在对象上有了不同。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应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要求,毛泽东亲笔书写了他初到陕北看到大雪时写下的一首咏雪诗,赠给柳亚子先生。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全文刊登这首诗,这就是《沁园春·雪》。全文是这样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诗的上半段,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妩媚壮丽,景色万千;下半段写江山如此秀美,无数英雄为之倾倒,争相为其奔走操劳。诗文发表之后,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一时轰动了山城重庆。议论的焦点,是诗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究竟指的是谁。

因为诗中说,论起古往今来的一辈辈英雄,可惜宏图大略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文治方面要比他们的武功差一些;开创基业的唐太宗和宋太祖,辞藻和才华要欠缺一点;号称天之骄子的成吉思汗,不过懂一些挽弓射猎的武艺,历史上的这些英雄豪杰都已经随着时间逝去了。而真正的英雄豪杰,要看今天。为此,人们纷纷猜测,今天的英雄豪杰究竟是谁呢?后来,毛泽东自己注解,是指人民群众。在他的眼里,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那时,他就预见到,一个中国人民主宰自己命运和决定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他满怀喜悦迎接这个时代,在自己的笔下把风流人物的对象从帝王将相改变为人民大众,还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也赋予了“风流人物”这句成语更广阔更深刻的内涵。

兵不血刃

此典出自《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尔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

又见《晋书·陶侃传》: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闻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这两段文字说的都是一个意思,用来形容未经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故事的主人公是东晋时期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的陶侃。陶侃是东晋著名的将领,生于公元259年,死于公元334年。陶侃自小丧父,家境贫困。但他聪明好学,很有才能。

公元305年,右将军陈敏拥兵作乱,派兄弟陈恢率军进攻武昌。荆州刺史刘弘,决定起用陶侃为江夏太守,带兵迎击陈恢。

陶侃初次带兵,不负众望,连连获胜。部将都反映他治军严明,廉洁奉公,处处以身作则,深得部下拥戴,很快,陶侃就被升为龙骧将军、武昌太守。他先后多次受朝廷派遣,南征北战,因功被封为柴桑侯。

后来,陶侃在担任广州刺史期间,由于局势平静,军务比较空闲。他每天清早起床后,总要将一百块砖搬到屋外,等黄昏时再搬进屋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中原还没有收复,我怕过分安逸了,将来不能再为国出力。”

当时有个屯骑校尉叫郭默,是个骄横跋扈的人,曾为泄私愤,杀害了平南将军刘胤。事后,他还伪造皇帝诏书,诬陷刘胤造反,通报给各个州郡。宰相王导,怕难以制服郭默,不但不敢问罪,反而任命他为西中郎将、江州刺史,以示安抚。

陶侃得知后,立即上表,请求讨伐郭默。他还写信给宰相王导说:“郭默杀掉州官,朝廷就任命他做州官。难道他杀掉宰相,也让他当宰相不成?”王导看了奏章后,采纳了陶侃的意见,并且派他出兵讨伐郭默。

郭默听说陶侃要亲自出马前来讨伐,心里非常恐慌,准备率军离开江州(今江西九江),南下占领豫章(今江西南昌)。谁知,郭默还没来得及动身,陶侃已兵临城下,把江州包围得水泄不通。

叛将宋侯见大势已去,便逮捕了郭默,开城迎降。陶侃终于“兵不血刃”地平定了这场叛乱。

由于陶侃治军有方,屡建战功并威名远扬,对巩固晋朝的统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因而晋成帝下诏书拜陶侃为大将军,同时赏赐了很多宝物,授予各种特殊的荣誉。陶侃却没有居功自傲,一再上表辞让。公元334年夏天,陶侃病逝。他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大司马。

说到“兵不血刃”这个成语,还使人想起解放战争时期的北平和平解放。正是由于我党的英明决策以及人民解放军的威名和傅作义将军的深明大义,终于使北平“兵不血刃”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