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中华句典1
4432500000009

第9章 史篇(3)

【凡殖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殖:兴财生利。意思是:兴财生利的人贵在能够救贫济困,否则就成了守财奴了。

【反水不收,后悔无及】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覆水,即泼出去的水。意思是: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收回来了,说错话,做错事后悔也来不及了。比喻人应当慎于言行。

【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出自《后汉书·孔融传》。意思是:小时聪明的人,长大以后不一定出众。这含有提示警觉的作用,比一味对孩子夸奖更有益处。

三国志

【动则三思,虑而后行】出自《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意思是:行动之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周全以后再行动。

【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出自《三国志·魏志·曹昂等传》。意思是:与人民一起享受自己的快乐的,人民一定会为他的忧愁而忧愁;与人民一起享受自己的安逸的,人民一定会在他困于危难的时候全力拯救。

【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出自《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意思是:圣明的君王把快乐让给人民享受;昏庸的君主把快乐全部留给自己享受。比喻君主要把百姓的快乐与否当作自己成败的准则。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出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辍:停止。匪:同“非”。意思是:立志行万里的人,不会中途停步;想要统一天下的人,不会对小事耿耿于怀而危害大事。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意思是:御寒什么都比不上毛皮衣,止息诽谤什么都比不上自我修养。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出自《三国志·魏书·杜畿传》。意思是:安定民心,在于使财富增加。增加财富,主要致力发展农业和节省开支。

【兵义无敌,骄者必灭】出自《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义:正义。意思是:为维护正义而出兵,必然天下无敌;兵骄将悍,必先灭亡。

【兵者不可豫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豫言:预言。意思是:用兵打仗不能够预先设定,只能是临阵随机应变。

【兵者凶事,不可为首】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意思是:战争是凶残、危险的事情,不能首先发动战争。

【不可以己所能而责人所不能】出自《三国志·魏书·王修传》。责:要求。意思是:不能因为自己对某一件事情擅长,就要求别人也擅长。

【不以人所短弃其所长】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有短处就放弃他的长处不予使用。

【不以人之坏自成,不以人之卑自高】出自《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坏:衰败。意思是:不在别人失败的时候显示自己的成功,不借别人的低贱显示自己的高贵。

【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出自《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才:才能。意思是:才干是用来做善事的,因此才干大的能做成大善事,才干小的能干成小善事。

【当官不挠贵势,执平不阿所私】出自《三国志·魏书·杜畿传》。当:面对。挠:屈服。意思是:面对当官的,不向那些权势之人屈服;主持公道,不偏袒那些与自己有私交的人。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琳传》。意思是:倒拿着长戈,把把柄交给别人。比喻轻率的给别人借口,让自己受害。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出自《三国志·魏书·五帝纪》。意思是:让国家安定的办法,在于让兵力强大,粮食充足。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出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意思是:冬季是一年的残余时间,夜晚是白天的残余时间,阴雨天是四季的剩余时间。比喻“三余”,古人意为可以读书的时间。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意思是:读书读得遍数多了,书中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凡人之谈,常訾成毁败,扶高抑下】出自《三国志·蜀书·姜维传》。抑:压抑。意思是:一般人在评论时,总是赞赏成功的,贬损失败的;褒扬在上位的,贬低在下位的。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出自《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意思是:成就大的事业并不难,难得是得到有才能的贤人;得到贤人并不难,难的是使用他们;使用他们并不难。难得是信任他们。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出自《三国志·吴书·孙奋传》。意思是:幸福到来是有原因的,灾祸到来是渐渐积累的。

【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出自《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苟:假如。意思是:假如没有一个好的开始的话,就不会有好的结局。

【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受】出自《三国志·蜀书·许靖传》。意思是:假如能得到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一定推举他;假如他不是人才,即使是亲近的人也不授予。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性命,不追求在各个诸侯间闻达显贵。

【海产明珠,所在为宝;楚虽有才,晋实用之】出自《三国志·吴书·张纮传》。意思是:海中出产的明珠,到处都视为珍宝;楚国的人才,晋国也赏识重用他。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出自《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意思是:沧海因为百川汇流而变得更为广阔,君子因为博学多识而心志变得更为广大。

【鸡肋,弃之如何惜,食之无所得】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意思是:鸡肋骨,扔掉它很可惜,吃了它又没什么肉。

【集众思广忠益】出自《三国志·蜀书·董和传》。意思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的吸取有益的建议。

【计校府库,量入为出】出自《三国志·蜀书·董和传》。意思是:清查府库的物品,依据收入的多少来制定支出的限额。成语“量入为出”源于此。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冀:希望。意思是:希望用微薄的尘雾补益山海,用微弱的烛光为日月增辉。

【建大业者不拘小节】出自《三国志·魏书·文帝传》。意思是:创造宏伟事业的人不拘泥小节。

【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出自《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意思是:将领要把勇敢作为根本,在行军打仗时配合智谋使用。

【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出自《三国志·魏书·吴普传》。意思是:人经常活动,是祛病延年的重要途径。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只要犯了法,即使是家人亲友,也要处罚。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济:成。意思是:要想成就大事业,必然要以人为根本。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出自《三国志·魏志·陈泰传》。意思是:壮士的手被毒蛇咬伤之后,就立即砍断手腕,免得毒性蔓延到全身。

资治通鉴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出自《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意思是: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出自《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资:资本,帅:统帅。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出自《资治通鉴》。适:正好。意思是如果不以正道爱人,那正是害他了。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出自《资治通鉴·晋纪》。币厚:礼物很多。甘:甜。意思是:送来的礼物很多,说的话又非常入耳,这是古人所最警惕的事。

【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阍莫甚焉】出自《资治通鉴·周纪》。阍:愚昧。意思是:不辨别事情的是非,而喜欢别人称赞自己,世上的确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

【不诚于前而日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不相信。

【耻闻过,骋辩给,炫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子之弊也】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不愿意听到人家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子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蔽塞无知。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出自《资治通鉴·陈纪》。意思是:得不义之财,我是不干的。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敬;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出自《资治通鉴·周纪》。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受人尊敬,有才的人被人喜欢;而所喜欢的人容易亲密,对所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观察一个人容易重视才能而忽略道德。

【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妒前无亲】出自《资治通鉴·魏纪》。前:胜过。意思是:妒忌胜过自己的人,就无人亲近他。

【短于从善,故至于败】出自《资治通鉴·汉纪》。短:少。意思是:不肯向善者学习,这便是失败的原因了。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情:本性。穷:尽头,引申为无路可走。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要设法改变现状。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曲:弯曲。景:影。邪:不正。意思是:标杆弯曲,影子一定是不直的;源头清澈,流水就必然是洁净的。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难。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口说:听人说的。意思是:听人说的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出自《资治通鉴·陈纪》。秽:田中多草,荒芜。意思是:残留在地里的头季谷不早点割掉,它落下的稻谷粒必然使良田荒芜。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意思是: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出自《资治通鉴·魏纪》。意思是: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明者销祸于未萌】出自《资治通鉴·汉纪》。萌:萌芽。意思是:聪明的人总是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出自《资治通鉴·魏纪》。遗:剩下,留下。意思是: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空占着位子。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出自《资治通鉴·魏纪》。意思是:一辈子连句怨恨的话都不说,这恐怕连圣人也难于做到。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脉理:木材的纹理。意思是: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不会直飞目标。比喻如果心术不正,做的事就不会合乎正义。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出自《资治通鉴·宋纪》。择:选择。善:优点。从:追随。意思是: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的了。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出自《资治通鉴·唐记》。意思是: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面上的人,这是最难让人猜测的。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出自《资治通鉴·汉纪》。莛:小草。意思是:千钧力量的强弓,绝不用来射杀一只小老鼠;万石那样重的巨钟,用小草敲打它是不会发出响声的。比喻不可大才小用,亦不可小才大用。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出自《资治通鉴·晋纪》。去:离开。就:进。道:正理。意思是:离开自己的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对人不可求全责备,应用其所长,舍其所短。

【人何患其不己知,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出自《资治通鉴·魏纪》。何患:何必担忧。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要紧,自己要像吃药那样慢慢地调理。

【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任用贤人,天下必会太平;使用不贤的人,国家就要大乱。

【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如果你能知道种田人的艰苦,就常有这碗饭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