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美德2
4432900000031

第31章 中华美德格言荟萃(7)

【语译】对自己的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念,此外还需勤奋学习,誓死坚守真理。

思考

此处所说的“信”指信仰,即信仰儒家所提倡的“道”。孔子认为诚信、好学和守道是一个人一生都应遵守的做人准则,他还列举历史上尧、舜、禹等圣贤的高尚品德来证明其观点。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语译】遇到应该做的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有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思考

“当仁不让”一词即由此而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尊师重教,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不敬。但是面对仁义,每个人都应义不容辞。此时,就应该打破束缚和羁绊,勇敢地坚守真理,即使是面对授业恩师也不例外。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语译】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这毫无益处,不如去学习。

思考

孔子认为,不学习而只是苦苦思索,即使花费再多的功夫也只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去好好钻研书本,虚心向别人学习。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与思的重要性。而在上文中,孔子绝不是否定“思”的重要性,他强调的是“思”要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只是每日枯坐幻想,却不肯坐下来好好读书,那么即使他不食不寝,也终难取得成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语译】我十五岁有志于研究学问;三十岁能够在社会上有所建树;四十岁,由于知识丰富,能够明辨是非而不致于被迷惑;五十岁明白了上天对人世的安排,掌握了人、事运行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白它的意旨;七十岁时则能够随心所欲,不越法度。

思考

知识是无穷尽的,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处于不断进步之中。孔子的此段文字即启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知识、阅历、能力也应该不断增多、加深,有所提高。孔子此言对后世影响极大,乃至于后人以“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等说明人到了“三十岁”、“四十岁”,应该有所建树,有些成绩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论语·为政》)

【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最明智的。

思考

孔子的这句话里,“是知也”中的“知”通“智”,指明智的意思。做学问切忌不懂装懂。当今世界,书海浩瀚,谁也不可能穷尽知识,知悉所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虚心请教、认真学习,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反之,如果不懂装懂,不仅会被人嘲笑受人鄙夷,更不会得到进步,下次再遇到相同的问题仍是不明白。古人尚且都意识到了这个道理,今人更不应该再犯如此的错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论语·为政》)

【语译】学习,然后按时复习,这难道不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吗?

思考

此处“说”通“悦”,指高兴或愉快的意思。孔子认为,学习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中汲取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断地温故而知新,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身心修养,这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能够以学为乐,以知为乐,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有所成最为有效的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ài)。

(《论语·为政》)

【语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

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思考、辨别并加以理解,这样就会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以致混沌一片,懵懂茫然;但是如果不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经验,只是凭空想像,那就没有思的基础,不免流于肤浅与幼稚,也将一无所成。因此,要在学习中努力思考,在思考中努力学习,这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语译】通过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领悟新的知识,这样的人能够做老师了。

思考

学习知识不能够一蹴而就,而后一劳永逸,那样获得的知识仅仅是皮毛而已,又极易忘却。学习知识是一个反复记忆、不断巩固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吟诵、经多次咀嚼方领会其中奥妙的过程。学习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字里行间的真意,融会贯通;可以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语译】用功学习以至于忘了吃饭,乐在其中忘了烦忧,连衰老都忘于脑后了。

思考

古今有成就者,都离不开勤奋二字,有“闻鸡起舞”者,有“头悬梁、锥刺股”者,有“凿壁借光”者,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孔子这段话不仅表明自己读书、学习废寝忘食,而且忘乎所以,乐在其中,足见其学习之刻苦、态度之认真、感情之投入。读者读之似乎看到:一位衰老的学者,正埋头苦读、不思饮食,将一切置之度外,读至兴奋处竟忘情地手舞足蹈,似乎时间都停滞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语译】认真学习而不感到厌烦,谆谆教诲别人而不觉得疲倦。

思考

孔子此言不仅对学习提出了要求,也对教学者提出了要求。学习的人需要有韧性,不怕困难、不畏挫折、持之以恒;教学之孔子人应该有耐心,认真负责、循循善诱,而不感到厌倦。孔子以其亲身所为,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不仅学识渊博,知识丰厚,更以一名出色教育家的身份教育出包括七十二贤人在内的三千弟子,从而对中国文化与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的“孔圣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语译】三个人一起行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则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

思考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博学多闻与其谦虚好学的美好品格是分不开的。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耻于从师的观念,孔子却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选择其优点学习,而其缺点也会让我们自省其身,防止犯同样的错误。孔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学习观念有着极深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知识日益浩瀚,每个人都不可能穷尽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因此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向身边的人学习,切不可自大自满。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语译】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不去读《尚书》。

思考

孟子在读《尚书》时,曾看到这样一段记载文字: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两军作战,血流成河。孟子认为:周武王是仁道之王,讨伐商纣王这样的不仁之人,怎么会使双方血流成河呢?因此,孟子不相信《尚书》中对这场战争的记载,并提醒后人不要盲目地迷信书本,应该形成自己的观点与判断,这样才是读书的本意所在。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语译】不使用圆规和曲尺这两种工具,就画不出符合标准的方形和圆形。

思考

树木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修剪,才能保持其风姿;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施以规矩、加以引导,才能使其不断进步。对人严格要求,又能严于律己,方能成为有识之士、有用之人,拥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与睿智的思想。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上》)

【语译】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然后就可以达到说出其要领的境界。

思考

“约”指大意或要意,学习即是一个由博而返约的过程。做学问不仅要博览群书,以求知识之渊博,更要详尽地解释它,深入地思考它,并能够说出其精神实质。在当今浩瀚的书卷中,学习者更应该具备这种抓住文章主旨的学习能力。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语译】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思考

理论来自于实践,也将用于实践,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学习文化知识。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墨家最注重实践,注重知与行的统一。自古以来,真正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大家无不注重亲身实践。写出辉煌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更是经常翻山越岭寻找药材,深入民间收集药方,亲自择取、品尝药物,最终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缪;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儒效》)

【语译】听到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的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

思考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重视耳闻、目见、心知、力行这四个认识事物的途径,并且大都推举“力行”为最重要的途径。无论是“行为本焉”的墨家,还是儒家的荀子,都强调“力行”对人认识事物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力行”不仅是检验前三者的标准,还是创造和发展知识的根本。

学至乎没而后止。

(《荀子·劝学》)

【语译】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终止。

思考

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指的也是这个意思。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如果一个人认为出了学校大门就表明学习任务终结的话,即使他拥有再高的学历,也将很快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淘汰。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是一句空话,因为惟其如此,才能不断补充新知识,提高自己的见识与思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语译】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蓝;冰是由水冷冻而来,但比水更寒冷。

思考

《劝学》是一篇流传千古的规劝人们好好学习,敢于超越前人的文章。这两句话即摘自这篇文章中。它以精确的比喻,旨在强调学习不是在重复已有的知识,而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超越前人。

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语译】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累积起来,就不能达到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

思考

荀子的这句话与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讲的是同一个道理,都是强调积累的可贵,并告诫世人:无论为学还是做事,都应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并最终取得成功,实现理想。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语译】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地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在上面雕刻出花纹来。

思考

荀子以雕刻作为比喻,劝诫世人学习必须要有毅力和恒心,要锲而不舍。如果中途放弃,那么将会一事无成。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

【语译】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借鉴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思考

善于学习的人,应该注重学习的方法,不仅应该学习书本知识,更应该从身边之人学起。再优秀的人,都会有缺点需要改正;再拙劣的人,都会有其不易为人所发现的闪光点,值得别人去学习。真正善于学习的人,他会找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看到别人比自己所强之处,从而加以学习,这样才会使自己不断臻于完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语译】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慎重地思考,做出明确的辨析,然后认真地实行。

思考

这句话不仅讲出了如何求知,也讲到了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然后仔细地思考,慎重地辨析,这些都是讲如何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使之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就需要“笃行之”。从认识到实践,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礼记·学记》)

【语译】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具;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思考

玉石虽然是非常珍贵的物品,但不经雕琢,仍然成不了精美的器具;一个人即使具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学习,也终将一事无成。此处以琢玉成器为比喻,强调了学习与教育在育人成才方面的重要性。小至个人的发展,大至国家的治理,学习与教育都是发展之根本。

知(zhì)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淮南子·修务训》)

【语译】聪明而无所事事,不如愚钝而勤奋好学。

思考

“知”通“智”,聪明的意思。资质高的人善于洞察事理、博闻强识,人所不能及,这本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若自视才高,终日游玩而无所事事,终将一事无成。“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现象并不少见,倒不如“愚而好学”之辈更易获得成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语译】青春年少时不努力,等年龄大了就只能徒然悲伤。

思考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是贮备知识的最佳阶段。年少时不努力,虚掷时光,其实是虚掷了自己的生命,悔之晚矣。清初学者钱鹤滩有《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青年朋友们,趁年少努力学习吧!

君子强学而力行。

(杨雄《法言·修身》)

【语译】有道德的人勉励自己学习并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思考

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和习惯。我们也应该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深刻理解知识。

学问之法,不畏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实是非也。

(王充《论衡·问孔》)

【语译】做学问,不怕没有才干,难的是不盲从老师错误的观点,核实事实,证明孰是孰非。

思考

学有所成而不忘恩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两人都参与“戊戌(wùxū)变法”,但后来两人意见不一,梁启超断然离开师门。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不盲从于老师的观点,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才是为学最大的目的所在。梁启超正是为了真理才毅然“距师”,他的行为可赞、可颂,非大智大勇者而不能为也。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潜《杂诗八首(其一)》)

【语译】年富力强的时期一去不复来,一日之中没有两个早晨,抓紧时间努力,岁月不会等人。

思考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极其宝贵的。我国古代许多有成就的诗人都是在少年时就发奋苦读。唐朝诗人李白在十岁前就读完了《尚书》、《诗经》,继而又读了《楚辞》《庄子》,这些都为他从事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潜《五柳先生传》)

【语译】喜欢读书,但不苛求自己弄清每个字句的意思,每逢顿悟时,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