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道文化新探
4435600000015

第15章 人性亲情的和谐美(2)

孝的基本含义是养与敬:养偏重于物质和事功方面,敬则偏重于精神与心理方面,而它们的核心则是内心的爱。孝,还常表述为“孝敬”和“孝顺”这两个连用词。孝敬和孝顺,也体现在精神心理和物质事功两方面。传统孝道的精华还在于,在要求孝敬和孝顺的同时也讲是非原则,并非无条件的、绝对的敬顺和盲从,并非提倡“愚忠愚孝”。《孝经》中孔子回答曾子“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时说:“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这就是说,子从父之令,必须合乎义。如不义,则应争。父若不义,君若无道,免于子应争,臣应争,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这样才能使父君免于无义无道,失其家和国,这才是真正的爱父爱君,为家国好。这就是说,如果父母所为合乎义理,则应敬顺服从;不合义理,则要争。当然,这个“争”,不是凶残斗争、恶意争执,而是善意的诤言、商讨和规劝。即使拼死相争,也是为了义利的善意帮助。道理要争,话要说明,但态度要好,仍要出于爱心。

孔子对于孝道中的“无违”也曾作过解释:“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问:‘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孔子说“无违”是指不违背周礼对善事父母的要求,也包括无违父母在生与死时的人性要求。对父母不对的地方,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孔子认为应该坚持再三地谏诤劝告。如果父母仍然不听从劝谏,则应仍然尊敬父母,“无违”周礼所定的要尊敬父母的要求,再耐心劝谏,劳而不怨。显然,他并不是说要“无违”父母不对的地方。这还可从另一段话得到证明:“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诗》云:孝子不匮。”子女永远不会匮乏对父母的尊爱之心和微谏不倦的态度。在孔子看来,孝是从属于仁的,仁是最高原则。孔子还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这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说法是一致的。师是最应尊重的,但在仁义原则面前,对师都可不让,那么对父母的不合仁义之事,当然也应是不让的,必须坚持尊敬的态度,耐心地再三劝谏,而决不能盲目服从。

后来在演变中,有些人走极端,把孝敬、孝顺发展到无条件的盲从,把等级权威强化到不合人情的地步,使孝道离开了原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的根本,则是其流弊,而非其初衷。例如,朱熹说:“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后来再恶性发展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不讲道理、无条件服从、生死予夺的观念,是绝对错误的。

传统孝道还有一个十分可贵的精华,就是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和基础出发,将其可贵的基础和核心观念“泛爱众而亲仁”的博爱思想,推而广之:不独孝其父母,而且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孝以仁为本:“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可见,“孝”可以而且应该推广到博爱。

孔子不满足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他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社会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当时,孔子当然还不可能懂得需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先进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使物质产品极大地丰富,并使道德精神极大地提高,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发展到按需分配,才能完全消除人性的“异化”,达到人本和自然的高度结合也就是最高的“天人合一”,使人类得到全面自由幸福发展。孔子还不知道实现世界大同的科学途径。他的理想带有“空想”的性质,但他从“各亲其亲”的“天下为家”提升到“不独亲其亲”的“天下为公”的理想,在两千多年前,真是十分伟大而崇高的思想,至今还是能给我们启示和鼓舞,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精华,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要建设、发展、提倡新时代的孝道文化,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中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到“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等思想的精华,并批判其糟粕,扬弃一些过时了的部分。例如:“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办喜事,要“二拜高堂”地磕头;父母逝世后,为官者要辞官归里,带守孝三年;平时,要早请示,晚汇报。我们今天有报效社会和国家,为人类谋幸福的理想,已经淡化“光宗耀祖”、“光耀门庭”、为一姓一家“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孝道观念。我们还要完善和发展新时代孝道文化。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也不只是儒家提倡孝道以仁爱为本的思想。佛家在宗教宣传中也贯穿了孝道观念。例如著名的川剧目连戏《刘氏四娘》颂扬刘青堤这位为挽救生命垂危的儿子,不惜杀犬开荤,甘愿下地狱受苦的伟大母亲。此剧通过出嫁、相夫、生子、请巫、求医、捉鬼、送神等民俗表演,体现了亲子之爱的民俗民风,其主旨在于劝善行孝,提倡孝道的民俗。戏曲《目连救母》、《玉蜻蜓》等更是直接提倡了民俗中的孝道。

道家老、庄也主张人和人和睦亲爱,要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例如,老子主张毋妄为,毋违反人的自然亲爱的关系。他反对需要讲仁义去改良的“大道废”,反对勾心斗角权谋智慧的“大伪”,反对需要讲“孝慈”去改良的“六亲不和”,反对需要呼喊忠臣去挽救的“国家昏乱”。他不是真反对孝慈,而是从根本上就反对“大道废”、“大伪”、“六亲不和”和“国家昏乱”,他认为这些都违背了自然的人性、人情。老子说“道生之,德蓄之”,人要奉持三宝,其“一曰慈”。可见,他是主张六亲和睦亲爱、出自本性的“孝慈”的。

庄子也说:“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他认为子女敬爱父母,出于天性人情,不可能从内心里根本解除的。他认为真正出自内心的爱,才真实可贵:“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要让父母在任何地方都安适快活,这才是最孝。可见,老、庄主张人亲应有合乎自我本性的和美孝慈,与孔子主张孝以仁爱为本的思想是殊途同归的。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符合真实自然人性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他所乐之民俗中,就包括亲人之间的自我本性真实的孝慈。庄子说“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嘘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在小范围困境中相互体贴友爱帮助,不若在江湖中虽然相忘,但却都有自由富裕的生活,这能启发我们去追求社会化的人际关系,创造更广泛的友爱孝慈的社会环境。这与儒家追求“不独亲其亲”的大同社会的理想,也是相通的,都能吸纳到现代孝道文化中,给予新的理解和发展。

由于儒、佛、道三家都提倡孝道,统治者也提倡,所以,孝道观念深入渗透到民俗中,各地有孝子祠。元代郭居敬依据古代德孝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广泛流传于民间,其中有些糟粕需要批判,但其中贯穿的孝亲精神仍值得借鉴。中国民俗中有很多谚语,如“百善孝为先”,“求忠臣于孝门”,“人之行,莫大于孝”,都遵循了孔子“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观念,使孝成为中华文化的原生核心观念和首要德行。中国有很多乡镇以倡导孝道著名,例如四川的德阳孝泉镇就是著名一例。“二十四孝”中的“一门三孝”的姜诗、庞三春、安安不辞寒暑路远,排水,送米,奉养慈亲,感动上天,因而出现姜公堰的故事,虽有神话色彩,却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孝道在此地蔚然成风,这里每年都评选孝子孝媳、好婆婆,使尊老爱幼的民俗美德不断发扬光大。此处还有东汉末年敕封的姜公祠、三孝园、姜公坟等名胜古迹。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到初九,还有传统的“上九会”。从2000年起,德阳每年举办“孝文化旅游节”,传播新时代孝道文化观念和形成新的民俗,使德阳成为全国一个重要的孝文化基地。

将家庭的孝道,推广到社会上,形成敬老博爱的民俗,这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传统。社会化的敬老爱老风气也影响到当时官方去采取很多优待老人的措施。例如,在节日给老人送衣食钱帛,请老人赴宴,给老人以尊荣的虚衔等等。在今天,我们社会上也有很多尊老敬老的新民俗,有敬老院、善老院不断改善、提高质量的措施。现在很多城市发放老年优待证,让老人免费游公园,乘公交车等等。随着新时代孝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尊老敬老的设施与内容形式将不断改善和提高,从而使新时代孝道文化日益丰富,进而推广到全社会、全人类,实现人类相互关爱的和谐美,创造出日新月异的局面,使人类社会日益幸福美满!

(王世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