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道文化新探
4435600000037

第37章 德阳市孝泉孝道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调查报告(1)

万本根 陈德述 卢旭华 徐菲

根据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万本根教授建议以及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党委和政府邀请,四川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陈德述教授,带领四川省社科院中国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卢旭华和徐菲二人,于2007年3月1日至5日,在孝泉镇郭静副镇长的组织安排下,对孝泉孝道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孝泉:历史文化名镇、孝子之乡

孝泉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是中国著名的孝子之乡。它位于肥沃的成都平原西部,属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管辖,与绵竹、什邡、广汉接壤,交通方便,商业发达。全镇设有2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面积525平方公里,居住有汉、回等民族,总人口4.2万;城镇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是四川省首批百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

孝泉镇历史悠久,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广汉郡,孝泉在西汉时,为广汉郡汛乡。《四川郡县志》载:阳泉县“蜀汉分绵竹县立,今德阳县西”。《德阳县志》称:“阳泉故城”即今孝泉镇。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阳泉县为孝水县;大业二年(606),改孝水县为绵竹县,治所迁至今绵竹市治地。自此以后,不再在孝泉设县,孝泉改为姜诗镇,后又改名为孝泉至今。从西汉高祖六年设汛乡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今天,这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镇,熠熠闪耀着时代光辉。

孝泉是二十四孝之一的姜诗故里,也因“庞氏养姑”、“安安送米”、“一门三孝”的故事以及“涌泉跃鲤”、“太白赠鞭”神话传说的广泛流传,使孝泉镇不但闻名于神州大地,而且扬名于海外。孝的故事与传说深入人心,代代相传,使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顺父母的美德扎根民众中,形成了深厚民俗文化内涵,培育了孝泉的独具特色的文化。除了三孝园、姜孝祠(孝感庙、姜诗庙)、姜诗坟、邻姑庙等古迹外,还有龙护舍利塔、延祚寺、清真寺等,传递着孝泉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古孝泉镇分为上中下三场,上场叫兴隆场,中场叫忠孝场,下场叫桂花场。街道的命名都有讲究,如桂花街、花行街、转龙街和会龙街等,都有自己的典故,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自改革开放以来,孝泉镇的工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基本上形成了机械、化工、造纸、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现在,已有企业108家,其中工业企业75家,规模以上企业12家,年创利润2244万元,外贸转口贸易55万美元。农业、旅游业、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为孝泉镇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现在,孝泉镇党委和政府正在领导全镇人民构建和谐城镇,向小康社会迈进,已对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城镇的建设作出了全面的远景规划。孝泉镇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是:“贯彻执行‘产业富镇,工业强镇,招商兴镇,引资旺镇’的发展思路,塑造孝泉新形象,实现经济新跨越。”孝泉人民决心通过努力,把孝泉镇打造成为德阳市区西北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九环精品旅游线上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把继承、弘扬孝道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突显孝泉孝道文化的特色。孝泉镇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美好远景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二、孝泉镇丰富的孝道历史文化资源

(一)“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动人故事与传说

据历史记载,在东汉时期,出现了一对养老敬老、孝行纯良的夫妇——姜诗、庞三春。姜诗带着母亲妻儿在外为官,而姜母每天想吃家乡鲤鱼、喝家乡的亭江水,于是孝顺的姜诗便辞掉官职带着母亲妻儿回到家乡,靠教私塾为生,终日为生计奔忙。婆婆爱喝江水和吃鲤鱼,媳妇三春就每日挑江水,想方设法买鲤鱼,任劳任怨。但婆婆受人挑拨,认为媳妇表面孝顺内心奸诈,就想尽办法折磨她,做了两个尖底水桶,每天让她到七里之外的亭江去挑水,不让她歇一歇,并托词说后面那桶水不洁净不能喝。这样三春每天需往返几十里,十分辛苦,却没有一丝怨言。三春的贤德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下凡赠送神鞭,只要把它放到水缸里,水没有了往上一提水就满了,味道和亭江水一样。婆婆仍然听信谄言,无端诬陷说那水是野男人帮助挑的,就用石头把水缸砸烂,把神鞭扯成五截。五截神鞭立即变成了五股泉水,并跃出鲤鱼来,这就是“涌泉跃鱼”的传说。

婆婆继续执迷不悟,以死相逼,让儿子休掉媳妇。孝子姜诗不忍心惹母亲生气只得服从,三春被逼含冤离去。在邻家姑姑的劝说下,三春打消了以死换取清白的念头,暂时寄居在村子附近的白衣庵中,昼夜纺纱织布,卖了钱托邻家姑姑偷偷地接济姜母。姜诗与三春只有七岁的儿子姜安安日夜思念母亲,担心母亲在外受冻挨饿,就偷偷地把自己每天带到学馆去的米抓出一把藏在土地庙中,积攒起来带去探望母亲,让母亲吃顿饱饭,这就是传诵千年的“安安送米”的故事。

最终,婆婆在邻家姑姑的帮助下终于知道了真相,幡然悔悟,亲自接三春回家,阖家团聚,他们也感念邻家姑姑的恩德把她接到家中奉养,姜诗更因大孝声名远播,受到郡守的举荐,得到了汉明帝的重用,任为江阳令。姜诗依靠自己孝道贤德的品行化解了当地多年来汉人与少数民族的紧张关系。后来,汉顺帝也被姜氏“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事迹所感动,在永建五年(130)颁布圣旨,为他们建祠立坊,来表彰他们的孝徳孝行。

姜诗一家高尚淳厚的品行、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挚爱和他们一家三口不平凡的真实感人事迹,不但被一代代人口耳相传延续至今,同时还被载入史册。在《后汉书·烈女传·姜诗妻传》和后来的《华阳国志·蜀志》中都有关于他们的记载:“士游(姜诗)孝淳,感物悟神”,“庞行(庞三春)养姑,妇师之先”。东汉时,官修的《东观汉记》中也有姜诗事迹记载。姜诗夫妻事迹深入人心,打动世情,便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太白赠鞭”、“涌泉跃鲤”等美丽的传说,这些故事被收入《二十四孝图》中。安安在父母孝行的言传身教下,小小年纪便懂得孝道,这让世人深受感动,“安安送米”便成为孝敬父母的代名词。现在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知晓“安安送米”的故事,尤其在东南亚享有盛誉,有的国家将它编入课本作为训蒙孩童的教材,有的国家还通过电视媒体予以介绍:1995年新加坡和1996年澳洲的电视台,对此进行了特别的宣传,报道时间长达一个月。

姜诗夫妻发自内心的孝顺父母的敬爱行动,不但在当时弥合了一个破碎的家庭,使之重归团圆,还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化解了当时的地方民族矛盾,而且载入史册,进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这充分表明了孝道的巨大价值和中华民族对孝道传统的肯定、赞扬、追求与向往。正如一幅楹联所说:

敬老数姜庞三孝一门千秋载誉;

涌泉出舍地齐跃双鲤万代流芳。

(二)姜孝祠、姜公坟、三孝园等孝文化遗存的重大历史与现实价值

孝泉镇因“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动人故事而留存下了众多的孝文化古迹,这些古迹在见证风雨变迁成为重要文物的同时,还在继续发挥着其旌表古人、劝人行孝的重大现实价值。

姜孝祠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护舍利宝塔左侧(现属孝泉师范学校范围内),又有姜诗庙、姜公祠、孝感庙、孝子祠、孝感祠等多种称呼。据史料记载,姜孝祠,飞檐斗拱,雕花木窗格扇,气派庄严,祠堂三门三进,正殿前为过厅,厅前两侧为放生池,再前为石制的高大门坊。门坊上镶有两块石碣:一竖书“姜孝祠”,一横书“跃鲤名区”。门坊背面又有“一门三孝”题额。正殿内为姜庞夫妇俩的塑像,神态雍容,栩栩如生。正殿左厢是安安殿,右厢为邻姑殿。正殿后为先代殿,祀姜诗父母,比正殿稍长。两殿间石碑林立,古柏森森。更有殿宇间许多彩塑浮雕,形制各异,金碧辉煌,极为壮观。而如今仅存姜公殿及左右厢房(即原来的邻姑、安安二殿),文物也散布各处了。

姜公坟位于姜孝祠东南约一公里处,在邻姑街尽头。据说孝泉人为感念孝子之德,到了明朝中期,集市各帮会纷纷商议修建姜公坟,以邑进士曾守身倡导修建,相沿至今。姜公坟整个园地呈方形,四周有墙围护,面积约五亩,内有三座坟茔。原来的姜公坟古朴、优雅,“文革”中受到破坏,三坟曾被挖除,坟前原有的桂树、柏树至今已十不存一,大门上头的题额“姜公坟”三字及门两侧的对联,也因年深日久而字迹模糊了。三孝园位于今孝泉镇东北,龙护舍利宝塔下,是为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孝泉镇引以为荣的“一门三孝”相关祠庙的基础上修建的。大门形制基本上仿照以前的姜孝祠,横额书“三孝园”三个隶字,两旁有两幅吟咏姜家孝事和孝泉风土的楹联,门楣上有小型彩色泥塑,四周红墙绿柳,风景清幽。进了大门,两旁是姜诗和庞氏夫妇塑像。右廊里是以三孝故事为主题的八组彩色泥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其他一些古建筑如延祚寺、邻姑庙等,因历史久远及种种变故,至今无存,只能从有关文字记载中窥其一斑了。

置身于这些略显破败与沧桑的古建筑之中,呼吸着氤氲的淡淡檀香气息,仿佛回到一千多年前,看见姜氏一家以各不相同的行为,共同诠释了一种流传千年的美德;同时看见穿着时尚的当代游人在身边来去,不由得产生时空交错的奇特感觉,而就在这种古与今的时空转换中,就更深刻地体会到变与不变、时间流转与美德永恒的辩证统一,体会到孝道文化恒久长新的不凡魅力。感受着传统孝道文化不凡的价值与格调,缅怀追吊,不觉感慨万千。

可喜的是,近年来孝泉镇党委政府出于保护“一门三孝”古迹,开发本地孝文化旅游产业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便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家、爱国风尚,实现社会和谐的目的,先投资300万元对孝文化“活化石”姜孝祠、三孝园、姜公坟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维修;还于1995年,筹资3700多万元,系统整合孝泉镇已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孝泉阳安大道旁集中修建了占地一百五十多亩的仿古式建筑群“中国徳孝城”,恢复了孝泉曾有的“九宫十八庙”、“姜孝祠”、“延祚寺”等一大批建筑,使这些传统资源在今天更集中更充分地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和感化作用。

(三)回、汉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共同塑造了孝泉孝子之乡的美名

孝泉古镇不仅有“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等传统汉文化故事及物质遗存,而且汉族传统的孝道文化与回族同胞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这更赋予了孝泉文化与众不同的魅力与特色。

孝泉回族同胞主要集中居住在半边街忠孝场和附近农村,现有回族居民100多户、300多人,并拥有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清真古寺,作为自己宗教活动的场所。该寺也是德阳市伊斯兰教协会的驻地,规模较大,是四川省十大清真寺之一。

回族同胞因信奉伊斯兰教,有很多风俗习惯不同于汉族,比如不吃猪肉、不吃动物的血、禁止赌博、反对烧香求神等等;但是回族人也和汉族人一样重视孝道,从我们与回族同胞的交流中能真诚体会到。马庆磊阿訇介绍说,回民进行功修完成自己的职责,是伊斯兰教的要求,也是真主的旨意,而孝顺父母是功修里面很重要的内容,不孝顺父母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当地的回民也都知道“安安送米”、“一门三孝”的事迹,也都深受影响,就都更加自觉孝顺父母,团结邻里,偶尔和父母闹矛盾是有的,但是真正不孝的以及与父母关系不好的,在当地回民中极少。马阿訇还引述伊斯兰教的一些经典中的精美语句来说明伊斯兰孝文化的特色。如在《古兰经》第四十六章第15节中说:“我曾命令人们孝敬父母。他的母亲辛苦怀他,辛苦地生他,他受胎到断乳的时期共计30个月。”在《提尔米兹圣训集》、《穆斯林圣训集》、《艾哈迈德圣训集》中也说:“取父母的欢喜必蒙真主欢喜,惹父母的怒恨必遭真主怒恨”,“忤逆父母的人在今世得不到自己子女的孝顺,在后世还将受到炼狱的惩罚”,“天堂就在父母的脚下”等等。

回族同胞的孝文化与汉民族的孝道文化是完全一致的。在伊斯兰这种浓厚的回族孝文化氛围中,在与“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汉民族孝道文化的相互交融下,孝泉的回族同胞不但和汉族同胞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而且还共同为孝泉镇的孝道文化建设和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居住于四居委八组的回民李固柏数年如一日照顾多病的母亲和年迈体弱的父亲,从来没有半句怨言;还十分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与肯定,被评为孝泉镇第三届孝子。

敬老尽孝、团结邻里、遵纪守法、共建和谐村镇已成为孝泉镇各族人民共同的品格与追求。

三、孝泉镇对孝道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创新

(一)评比孝子(女)和孝媳(婿)的活动是传承孝道文化的重要方式

为了能使深入人心的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能得以有效继承、弘扬和创新,孝泉人民从1996年开始,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要求,广泛开展德孝文化的宣传,并在全镇开展了评选和表彰孝子(女)孝媳(婿)、尊老爱幼先进个人的活动。到2004年止总共评选了6届,每届评出孝子孝女和孝媳(婿)10对左右,至今已评出59对。“尊老爱幼先进个人”的评选也从1996年开始,至2004年共表彰6届76名,其中既有70多岁的老人,也有13岁的孩童。孝泉镇涌现出了3名省、市级“孝星”:一居委的王一奎医生被评为区尊老敬老先进个人、四川省“十佳孝星”之一;孝泉镇一社的廖成菊被评为区孝子孝媳先进个人、省“十佳好儿女”;月楼村六社的肖兴久被评为德阳市的孝子孝媳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