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道文化新探
4435600000039

第39章 古镇孝泉弘扬德孝文化的实践及启示(1)

谢智源 罗亚文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社会迅速步入了一个历史转型期。正是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变化,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诸如实行计划生育,城乡家庭结构随之变化,社会老龄化的现象开始逐步显现。“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家庭需要孝道,社会呼唤尊老、敬老、养老成为重要问题。由于长期“左”的思潮占领并深刻影响意识形态领域,传统儒家孝道文化思想未能得到正确的认识、传承和发展,反而受到社会错误的批判、否定,不赡养父母、虐待父母甚至遗弃老人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这对重新思考孝道文化、完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姜诗的故里——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历届党委、政府和镇内一批有识之士出自最为朴素的愿望,抓住机遇,依托典故“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安安送米”和姜孝祠、姜公墓等孝道人文遗存为资源,恢复开展民俗孝祭活动,弘扬孝文化,收到了风气正、民俗淳、商贾兴的良好效果,从实践层面为家庭养老、社会尊老和“以德治国”思想及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启示,并引起了上级党政和四川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省老干局、省老龄委、团省委和市、区两级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一、古镇孝泉和孝文化

古镇孝泉是“涌泉跃鲤”、“安安送米”、“一门三孝”等孝行故事发源地。它位于富饶的川西平原,与绵竹、什邡接壤,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隶属德阳市旌阳区。镇辖13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面积52.6平方公里,居住有汉、回民族人口4.2万余。古镇街区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1995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不久又列入国家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一)古镇孝泉的悠久历史

据《水经注·江水》和《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广汉郡,孝泉时为广汉郡的汛乡。蜀汉昭烈帝章武二年(222),汛乡设为阳泉县。《四川郡县志》载,阳泉县“蜀汉绵竹分立,今德阳县西”。《德阳县志》载,“阳泉故城”即今孝泉镇。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阳泉县为孝水县;隋大业二年(606)孝水县并入绵竹县,县治迁徙至今绵竹剑南镇。孝泉不再设县后遂改名为姜诗镇。北宋治平年间,因避姜诗名讳改名为孝泉镇。从汉高祖六年设汛乡至今,有长达二千二百余年历史,为今日孝泉留下了丰厚文化遗产。

(二)典籍记载的孝行事迹

据《东观汉记》载:“……姜诗,字士游,广汉雒人。遭值年荒,与妇作养母,贼径其里,束兵安步。云:‘不可惊孝子。’母好饮江水,儿常取水,溺死。夫妇痛,恐母知,诈云行学,岁作衣投入江中。俄尔涌泉出舍侧,味如江水,井旦出鲤鱼一双。”另据《后汉书·烈女传·姜诗妻传》记载:“庞氏,姜诗妻也。事姑,昼夜纺织,以给供养。子没江溺水死,秘言遣诣学,常作冬夏衣投入水中,托言与子。诗呼妻,使为姑舂,应命迟,见遣。不敢远去,游于外,仍供给,因邻母致姑,敕还。”另有《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等典籍均有姜诗及妻、子孝亲方面的记载。概而言之,就是东汉时期的广汉汛乡出了一个儒家思想崇尚的孝行人物姜诗。他的孝行事迹在传播中被演化为“姜诗孝亲、涌泉跃鲤”的典故。元代郭居敬、郭居正兄弟把这个典故编入《二十四孝》,从此成为统治阶级以孝治天下、稳定家庭、巩固社会、维持封建统治秩序的楷模被传承。

(三)民间传播的孝道文化

在民间,老百姓以典籍记载为脚本,出自本阶层家族繁衍的需要,编撰出“一门三孝”和“安安送米”的故事。尤其是“安安送米”故事里的小安安,得知受祖母命被父亲休掉的母亲庞氏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后,毅然从自己上学的口粮中每天挤出一点藏到土地庙神像背后,积攒到一定数量时就送去接济母亲。这个故事平凡真实、可信感人,所以被古代民间文艺作者改编为川戏、曲艺。通过江湖艺人的演出活动,也包括被行走于水路的纤夫喊进川江号子,由此安安的孝行故事从孝泉、从德阳传遍了中华大地和海外汉文化圈,并作为孩童孝道思想的训蒙教材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二、古镇孝泉德孝文化的内涵及资源

(一)古镇孝泉德孝文化的内涵

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创立的社会道德规范是几千年封建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社会指导思想。古镇孝泉德孝文化的源头依然源于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由孝乡广为流传、虚构的“安安送米”故事表明民间注重对小孩的孝德培育。

德,品德,指人品德行;孝,“善事父母者”谓之孝。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汉武帝甚至规定:“不举孝,不奉昭,当以不敬论。”其实孝的本义就是家庭里子女对父母的奉养、照顾和关爱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成为习惯,则上升为道德层面上的孝道而演化为个人品德。

孝道也是有差异的,不同的阶层对孝道有不同的看法和标准。中国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把伦理思想分为“辩护性的蒙昧性伦理思想”和“批判性的启蒙性伦理思想”两种。作为社会伦理思想基础的孝道,过去封建统治阶级利用更多的是前者,即“三纲五常”、“愚忠愚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应该扬弃的封建蒙昧思想。今天古镇孝泉继承的是淳风气、正民俗的启蒙性孝道思想。在有关方面帮助下,我们今天吸收儒家伦理道德合理内核、大力弘扬的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有利于家庭安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德孝文化思想。它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当今社会一个基本文明准则,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

(二)古镇孝泉德孝文化资源

古镇孝泉德孝文化资源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物质形态;一种是非物质形态。它们在经历千余年历史风云变迁考验后,继续起着旌表先贤、教化世人的特殊作用。

1.物质形态的孝文化资源

姜孝祠: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护舍利塔旁,现德阳孝泉师范学校内。从古至今称呼多变,有姜诗祠、孝感庙、孝子祠、孝感祠等称谓。据史载和老年人回忆:姜孝祠,飞檐斗拱,雕花木窗格扇,气派庄严。祠堂三门三进,正殿前为过厅,厅前两则为放生池,再前为高大石质门坊。门坊上镶有两块石碣:上竖书“姜孝祠”,下横书“跃鲤名区”。正殿内安置姜诗、庞氏夫妇俩的塑像,正殿左右两厢分别为安安和善良的邻姑婆婆祭祀殿。正殿后面是先代殿,祀姜诗父母。1945年政府依托姜孝祠设立孝泉师范校,由于学校的建设和“文革”时代的破坏,现仅遗存姜公殿和左右厢房,其内文物大多散失。

姜公坟:位于镇东南桂花街尽头,占地面积约5亩。起初规模不大,后孝泉百姓感念孝子美德,由明朝邑进士曾守身倡导,集市各帮会捐钱出资修建。姜公坟整个呈方形,四周有院墙围护,内有三座坟茔。“文革”中受到破坏,现残存三个坟茔和墓园大门。

古街民居承载孝文化:川西孝泉,自古商贾云集。古街民居建筑很有讲究,穿逗结构,花窗雕柱,琉璃屋顶,青碧小瓦,翘檐飞角,纵横牌匾,全为明清建筑风格。在富贵人家的建筑,或窗、或梁、或柱雕刻有“一门三孝”的故事。今年6月12日,空降兵某部帮助孝泉撤除因地震灾害造成的危房,在会龙街发现一处300平米的古老宅院,整个建筑为木质穿逗结构,正房大梁两头承重的门当表面有精美的浮雕。据省文物专家现场鉴定,建筑物早于明代晚期,图案为孝行典故“安安送米”。

2.非物质形态的孝文化资源

孝泉“一门三孝”的事迹感天动地,流传广泛。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不少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楹联匾额至今尚存。

白衣庵、孝德观、姜公堰等过去宣扬孝文化的场所和建筑随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这些孝道文化场所却以地名称谓的形式融入了孝泉百姓的日常生活。每当人们经过这里,以及在聊天中不时提起这些地名,仿佛就能够触摸到那古老的孝道文化的脉搏。

走进孝泉,从魏晋时代兴起持续了一千多年的十里八乡百姓到姜孝祠、姜公坟烧钱化纸的民间祭孝风俗从没有中断。还有表现“安安送米”孝行故事的川戏、评书、竹琴、被单戏等,至今仍是古镇民间艺人表演的当家节目。

三、孝泉古镇弘扬德孝文化的实践

二十四孝典故在口口相传中有的被神化,有的属“愚忠愚孝”,不可再现于生活,积极意义有限。但是,孝泉古镇对自身拥有的孝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深刻,认为孝道文化是巩固家庭、安定社会、维持社会秩序、以人类大众生存发展作为其伦理道德立意的思想基础,饱含着人性关怀元素,具有普世的社会意义。古镇坚信姜诗的孝行传说在去其糟粕后,尤其是“安安送米”典故蕴涵的孝道思想,在社会生活转型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孝泉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二十余年弘扬德孝文化的实践探索。

(一)保护文化遗存,恢复孝道活动场所

1988年,孝泉镇党委、政府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陆续挤出300余万元,先后对姜公祠、姜公坟和元代“龙护舍利塔”等文物进行了维修保护。出自弘扬孝道文化、解决敬老问题的考虑,依托塔及周围古建筑群,以百姓家喻户晓的“一门三孝”故事为文化内涵,政府修建了集文化、休闲和祭祀功能于一体的“三孝园”。“三孝园”建成后,很多受益老人自觉地成为了宣扬孝文化的主力军。由此,古老的孝道文化得到彰显,社会风气得到净化;同时吸引了其他地区老年人前往,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促进了“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