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真衡有点横
打了胜仗,自然是要论功行赏的。
源赖义被任命为正四位下伊予守,源义家被任命从五位下出羽守,次子源义纲被任命为左卫门尉。
清原武则应该是前九年之役最大的赢家,他的实力最为雄厚,在后期剿灭陆奥虾夷的战斗中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出力最多,同时天皇朝廷也有笼络出羽虾夷树立榜样的考虑,因此清原武则被破格任命为从五位下镇守府将军。
这还不算完,安倍氏六个郡的领土也获准由清原武则接管。清原武则得偿所愿,高兴得不亦乐乎。
反观源赖义,虽然行政级别是提高了,但由于后期被清原武则抢了风头,之前的努力多数是为他人做了嫁衣,原本希望在陆奥进一步发展源氏势力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
源赖义有些落寞地离开了陆奥。
他回望陆奥大地,依依不舍,眼中充满了惆怅。
清原武则此刻已顾不上去管源赖义的惆怅了,他很忙,忙着给手下分钱分地分女人。
安倍赖良的女儿,也就是藤原经清的老婆,长得如花似玉,被清原武则选中分给了自己的儿子清原武贞。她与藤原经清所生的年仅七岁的儿子也因此得以活命。
这个幸运抑或是不幸的孩子被叫做清原清衡,也就是后来的藤原清衡。
时间飞速流逝,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二十年后。
永保三年(1083年)秋,阔别陆奥地区多年的源义家重新回到了这块他曾经战斗过和生活过的地方。
他不是来旅游,他是受天皇朝廷的任命来当陆奥的地方长官的,他是新任的陆奥国国守。
故地重游,加之又是陆奥虾夷平定二十周年庆,源义家感慨万千。
在源义家上任之前,陆奥大地早已是战火纷飞了。
陆奥的清原氏内部发生了兄弟反目的恶性事件,导致了大规模的武斗,而且规模呈扩大的趋势。
事情的缘由是这个样子的,清原武则死后,继承他遗志的是他的孙子清原真衡。
清原真衡是个很骄傲的人,年纪轻轻走上领导岗位,有些忘乎所以,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他看不起老同志,尤其看不起自己的姑父、出羽的吉彦秀武。
清原真衡无论大事小事,一点都不给自己的这个姑父面子。
是人都有脾气,吉彦秀武大为光火,两人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决裂,进而导致了大规模的武斗。
吉彦秀武要对付清原真衡显得有些吃力,于是他便去煽动清原真衡的两个弟弟清原家衡和清原清衡。
这两个人中,清原清衡前面已经介绍过他的简历了,这里就不重复了。清原家衡是清原真衡的同母兄弟,虽说是亲兄弟,感情却很不好,原因是真衡这个人名如其人,真横!清原家衡饱受自己的兄长清原真衡的欺侮,心中早就憋了一股气。
对于亲兄弟都这样,那就更别说跟自己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的所谓的兄弟清原清衡了。
由此看来,清原真衡在做人方面确实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这两兄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狠招,他们一不做二不休,要干就干大的,乘着清原真衡领兵外出,直接放火焚烧了真衡的大本营——白乌村,然后逃之夭夭。
这件事把清原真衡气得几乎吐血,发誓要把这两个不成器的弟弟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就在这个时候,父亲的战友兼新任本地地方长官源义家同志来了,于情于理,都该表示下欢迎之意,更何况清原真衡还有点其他打算。
清原真衡举办了盛大的迎接酒会,热烈欢迎源义家的到来。源义家和清原真衡相谈甚欢。趁着大家都喝得有点高,清原真衡沉痛地向新任领导反映了自己被吉彦秀武欺负的情况,希望领导能够为自己主持公道,恢复人间的正义和和平。
源义家很高兴,满口答应,之所以高兴,是因为他肩负着父亲未完成的任务,他需要介入陆奥虾夷的内部事务。
随后,双方气氛热烈地商讨了具体的合作事宜。安排如下:清原真衡率领本部人马前往出羽去找吉彦秀武算账,源义家则带人进入清原真衡的驻地为其守门,防备清原家衡和清原清衡,直到清原真衡返回。
源义家的部队应该是秘密换防的,因为清原真衡刚带部队走没有多久,清原家衡和清原清衡以为这里防守空虚,就带人又来抢东西兼烧房子了。
不过这次房子没有烧成,因为源义家不让烧,不仅如此还带领部队追捕这些不法之徒。一番打斗下来,清原家衡和清原清衡两兄弟被打成了光杆司令,两个人共骑一匹马好不容易才狼狈逃出命来。
但清原真衡也没高兴多久,到了出羽没多久就生了病,病情迅速恶化最后死掉了,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手下见领导翘了辫子,便从出羽返回投奔源义家。
表面公平的分田地方案
源义家是陆奥国最高领导。清原真衡留下来的六郡之地的划分自然是由其主持了。虽然他很想把这六郡收归己有,但是还不到时机,自己初来乍到,地皮子尚未完全踩热乎,不宜轻举妄动,况且虾夷虽然目前群龙无首,力量分散,但总体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如果贸然行动强行兼并虾夷保留地,则很有可能促成虾夷的团结,反而弄巧成拙。
经过深思熟虑,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后,确定最终的分配方案如下:清原家具有第一顺位继承权的清原家衡和清原清衡两兄弟各获得三个郡的地盘。
一人三个郡,貌似很公平。其实不然,其中大有玄机。清原家衡所分的三个郡相对来说较为贫瘠,而清原清衡则分得较为富饶的三个郡。
在清原氏中,论地位,清原家衡要高于清原清衡;论血缘,清原清衡实际上跟清原家没有任何关系。
这种分配方案,清原清衡欢天喜地,清原家衡肯定不愿意接受,心中极为愤恨。
这正是源义家想要到达的目的。
之前,两兄弟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清原真衡,所以可以做到团结一致。
现在出现了利益矛盾,自然是不可能再和平共处了。
世界上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朋友。至于所谓兄弟,那是拿来出卖的。
清原家衡是个狠角色,手段毒辣,先是派人搞暗杀,没有成功,随即便派兵夜袭清原清衡的住所,杀得血流成河。清原清衡一家老小均被杀死,只有清衡仗着年轻手脚快得以侥幸逃脱。
清衡悲愤不已,但思前想后,觉得单凭自己是搞不定家衡的,他决定去找政府主持公道。
对于清衡的到来,源义家是有思想准备的。
他热情地接待了清原清衡,拍着肩膀说,兄弟,节哀顺变,你放心,我会为你讨一个公道的。点起人马,我们一起去抓捕杀人凶手清原家衡。
源义家带了几千人前去清原家衡的居所大营沼栅实施抓捕行动。
清原家衡却不是那么好抓的,他断然采取了与政府武装对抗的道路。坚守大营沼栅,全力和源义家周旋。几个月下来,源义家始终无法取胜,一度还陷入了困境。
鸟起伏也
转眼就到了冬天。
陆奥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铺天盖地的都是鹅毛大雪,世界白茫茫的一片。
源义家的兵马缺乏在寒冷地区作战的经验,冻死冻伤不少,出现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士气不免低落。如果此时清原家衡全力反攻,源义家就不免重蹈其父源赖义的覆辙。
但是,与源赖义不同,源义家更加具有领袖魅力,更加懂得凝聚人心。
有个士兵冻僵了,源义家看见后便解开自己的盔甲,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这个士兵。他的这个举动,就算有些作秀的成分,但这一套确实令士兵们感动。在等级森严的日本社会,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并不是很多。
虽然对部队领导有力,措施得当,部下不离不弃,但源义家一时也拿清原家衡没办法。
家衡这家伙不是个软柿子,是个刺儿头,后来还得到了自己族人的增援,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有灭亡的征兆。
这个仗不免又陷入了僵局。
谁都灭不了谁,那就看谁能耗过谁。
先稳不起的是清原家衡。他的粮食不够吃了。
而源义家由于得到了关东诸国武士的大力支持,粮食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的。
饿得发慌,需要速战速决,家衡决定冒下险,玩偷袭的把戏。
十一月十四日夜,清原家衡亲自出马偷袭源义家。
应该说,这个计划还是有成功的可能的。
但是,一个偶然因素把这个可能变成了完全不能。
在行军中,清原家衡的部队惊起了一群大雁。这个现象换了别人,估计不会引起重视,但源义家不一样,他是读过中国兵书的人,大雁的叫声引起了源义家的警觉。
他连忙翻出中国的兵书来看,上面清楚地记载着:有鸟类被突然惊动是有埋伏的表现(鸟起伏也)。
好了,情况清楚了,有人要来偷袭,要做的事情就是打埋伏。
源义家赶忙布置关于埋伏的各项工作,挖陷阱的挖陷阱,下绊子的下绊子,打闷棍的打闷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战斗结果基本上是没有悬念的。
搞偷袭的反而被偷袭目标打了个埋伏,死伤惨重。清原家衡运气也不好,被一箭射死,虾夷人群龙无首,又吃不饱饭,再也坚持不下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后三年之役至此正式结束。
最后的大赢家
形势一片大好。
源义家还想挟新胜之威,彻底扫平残余的虾夷势力。
可是,朝廷不让,发布了停战命令,还给这次战争定了性,说这次战争是陆奥虾夷的私斗。源义家的介入未得到天皇政府的授权,属于非法战争,不予承认。
源义家对这次私斗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鉴于此,源义家同志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陆奥国守这一领导职务,必须回京述职。
源义家彻底荡平虾夷建立权威的打算最终还是落空了。
既然是非法战争,朝廷的打赏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望着跟着自己长期浴血奋战的小弟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源义家决定变卖自己的家财用来奖赏自己的军队。
源义家的这个行动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望,他得到了关东诸国武士的衷心拥戴,被视为“天下第一武勇之士”。
在东国武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宁愿背叛了朝廷,也不能背叛源家。
虽然源义家最后离开了关东,但是关东诸国很多庄园被进献到源义家的名下,源义家的经济实力大增,至此后关东诸国成了源氏牢固的根据地。
后三年之役,源义家还不是最大的赢家,最大的赢家其实是清原清衡。
源义家走后,因为没有了竞争对手,清衡被天皇朝廷授权继承了陆奥虾夷原有的六郡之地。对于清衡而言,可谓意想不到的收获。成为六郡的最高领导人后,他马上恢复了自己的本姓藤原,从此就叫藤原清衡。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并谋求更大的利益,清原清衡充分发挥了从小练就的公关专长,使用各种手段同天皇朝廷的各位高级领导们搭上了线。
陆奥出产骏马和金沙,这些都是京城里各位领导非常喜欢的东西。
喜欢就好,就怕不喜欢,这些东西被不断地送到各位领导的手中。
收了东西,关心陆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就多了,资金和政策优惠力度也就加大了。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爱护下,清原清衡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并逐渐壮大,最终成为关东的一大豪族,其统治地区俨然是一个半独立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