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说,有这么两个人,他们的职业,一个是东印度公司的秘书,一个是测量工程师。后来,他们都成了英国19世纪的哲学家,他俩的名字叫弥尔和斯宾塞。在我身边的朋友,就有物价局的职员,成了作家;医生,成了书法家;专业作家,成了明史研究专家……那么,你的业余兴趣是什么呢?有时候,一个人的业余活动,也许比他的职业更重要,“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
所谓“信心汤”,即“你总得有一点信心”。胡适说:“功不唐捐(唐捐,意即白白地丢了)。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瞧!种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尽可以痴心妄想,豪情万丈;尽可以心比天高,雄心勃勃;尽可以自鸣得意,得意忘形;但千万不要因悲观失望而停止行动、裹足不前。“一粒粒地种,必有满仓满屋地收”。成功是建立在“努力不会白费”的定律之上的。
胡适说这是“不忍不依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赠与你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这“不忍不”开具的药方,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仍具药效。
一步改变一生
这一天,偏僻的小山村突然开进了一辆汽车,这可是件新鲜事,全村人都围了过来。从车上走下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好几遍,村民们都不敢吱声,好多人只顾和身边的人自言自语。
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站了出来:“我想演。”她长得并不漂亮,单眼皮儿,脸蛋红扑扑的,透出一股山里孩子特有的倔强和淳朴,“你会唱歌吗?”中年男子问。“会。”女孩子大方地回答。“那你现在就唱一个!”“行!”女孩开口就唱,一边唱还一边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村人大笑。因为她的歌唱得实在不怎么好听,不但跑了调,而且唱到一半时还忘了词:没想到,中年男子却用手一指:“好,就是你了!”
这个勇敢地向前迈了一步的女孩子叫魏敏芝。她幸运地被大导演张艺谋选中,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出任女主角,名字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
对于机遇,对于成功,人们总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有些时候,机遇在一些人面前确实是平等的。只是当机遇突然出现在面前时,有人却迟疑了,犹豫了,结果与之擦肩而过;而有的人却能主动上前,大胆追求,于是便赢得了机遇的倾心,你可以说这是偶然,但你又怎能说这不是必然呢?千万别轻视那小小的一步,就是它,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
相信自己
莎士比亚说过:“对自己都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莎翁在这里强调的是自信,即相信自己。
有两个故事,或许可以对自信作以诠释:
阿仑尼乌斯年轻的时候,得出电离理论并把它告诉了母校的老师,没想到却遭到老师的无情讽刺,对此,并没有动摇他的自信心,他把自己的理论写成学术论文,交给学校的学术委员会讨论,结果又被否定了,两次受挫,阿仑尼乌斯不但没有泄气,反而更加充满自信。他又把自己的论文寄给欧洲四位有名的化学家,终于得到了他们的肯定与赞赏。阿仑尼乌斯继续丰富自己的电离理论,因此创立了物理化学,不但成为瑞典的科学家,还获得诺贝尔奖。
德国精神学专家林德曼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机体的健康。因而他曾于1900年7月驾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要进行一次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试验。在他之前已经有一百多位勇士相继驾舟均遭失败,无人生还。所以,德国举国上下都关注着他独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冒险。林德曼推想,这些遇难者首先不是从生理上败下来的,主要是死于精神崩溃、恐慌与绝望。林德曼在航行当中,也遇到人们难以想象的诸多困准,多次濒临死亡,有时真有绝望之感。只要这个念头升起的话,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成功!就这样,他终于胜利渡过了大西洋。林德曼的亲身实验证明:人只要对自己不失望,充满自信心,精神就不会崩溃,就可能战胜困难而获得成功。
如果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影子下,连自己都不相信,还会有什么主动的行为呢?这简直是做人的悲哀。一个人一旦缺乏自信精神的话,也可能会导致一些本来萌芽了的天才走向自我扼杀;每个人都有不如人的一面,也有一些别人不如的地方,这正是自己的潜力所在,关键看你自己如何挖掘,能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拥有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就能够走向成功;自信是为人自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人当自信,为人要自强。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基础,也是人们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你连第一步都无法迈出的话,就不可能有第二步。高尔基说:“只要有生活的愿望和对本身力量的自信,那么整个一生将会是一座最美好的时钟。”
永远不要放弃
美国有一个叫米契尔的青年,一次偶然的车祸,使他全身三分之二的面积被烧伤,面目可怖,手脚变成了不可分辨的肉球。面对镜子中难以辨认的自己,他也曾经痛苦过,迷茫过。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一直以一位哲人的教诲时时警醒自己:“相信你能你就能!”“问题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勇敢地面对它!”
身残志坚的米契尔很快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几经努力、奋斗,他终于变成了一位百万富翁。但米契尔并没有就此满足。非要用肉球似的双手去学习驾驶飞机。结果,因飞机突然发生故障,他从高空摔了下来。当人们找到他时,发现他的脊椎已经粉碎性骨折,将面临终身瘫痪的观实。家人、朋友悲伤至极,但他却说:“这是件无法逃避的现实。我必须乐观地接受:我的身体虽然不能行动了。但我的大脑依旧是健全的,我还有一张嘴可以帮助别人。”在医院的病房里,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幽默,去鼓励病友战胜疾病。他在哪里出现,笑声就在哪里荡漾。
一天,一位护士学院毕业的金发女郎来护理他。他一眼就断定那是他的梦中情人。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和朋友,大家都劝他:这是不可能的,万一人家柜绝你多难堪呀!可他却说:“不,你们错了,万一成功了怎么办?万一她答应了怎么办?”
米契尔决定去抓住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勇敢地向那位金发女郎示爱。两年之后,那位金发女郎最终嫁给了他。
米契尔的坚忍不拔和永不放弃,使他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并最终成为美国坐在轮椅上的国会议员。
著名企业家甘布士也曾这样说过:“永远不要放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
有一次,甘布士要搭乘火车去外地,但事先没有买好车票。这时刚好是圣诞前夕,到外地去度假的人很多,火车票很难买到。
甘布士打电话到车站询问,答复是全部车票都已售完。车站的工作人员说:如果不怕麻烦的话,可以到车站碰碰运气,看是否有人临时退票。不过,这种机会或许只有万分之一。
甘布士满怀信心地提上行李,欣然来到车站,可是等了好久,一直没人退票,甘布士仍然耐心等待。就在火车还有5分钟就开时,一位女士匆忙前来退票,因为她家里有急事,只得改期。于是,甘布士如愿以偿搭上了火车。
到了目的地后,甘布士给夫人打了一个长途电话:“我抓住了那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了。因为我相信一个不怕吃亏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正是靠着不放弃万分之一机会的执著,甘布士终于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从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成为拥有5家百货商店的大老板,然后又成为企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全国著名的“平安保险业务推销大王”彭丽秋,仅2001年一年便签下了近4亿元的保单,成为保险行业的“营销大王”。在总结自己的成功时,她同样不无自豪地感慨:自己之所以能够在竞争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的保险业务推销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永不放弃,哪怕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机会。
2001年,她参与了一笔上亿元的保险业务竞争。尽管她的方案非常出色,但对手却利用强大的社会关系介入而揽下了这笔业务,只不过还没有最后签约。彭丽秋得知消息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客户正好要出差到南非。尽管同事都劝她放弃,但她却认为只要飞机还没有起飞就还有希望,尽管那希望只有万分之一。于是,她马上驱车前往机场。客户被她的敬业和执著深深感动,使她最终揽到了这笔业务。
机遇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倏然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又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扼腕叹息,她却从此杳无音讯。要把握好那万之一的机会,可不那么容易。它要我们必须具有一种积极、乐观和永不放弃的人生态瘦。只有凡事从好处想的人,才能视困难为机遇和希望,才能赢得人生与事业的成功。如果还没等去尝试,就被困难吓倒,就想放弃和退却,那么再好的机遇也会与你擦肩而过。
设计你的未来
“综合经营企业”是日本一家著名的企业,公司总裁名叫中田修,现年70岁的中田修创业经历十分坎坷,他既无背景,又没经商的社会关系,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曾经流落街头。
中田修出生在日本的丹波藤山地区的一户贫困农民家中,中学毕业后,为了分担家庭的重担,不得不放弃学业,四处找工作赚钱贴补家用。他尝试着做过美国驻军的仆役、黑市的小贩、外卖店的送货员、印刷公司的员工、停车场的保安等,短短的几年间,他换了十多种工作。
但他没有赚到多少钱,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干的工作,并且常常因为找不到工作付不起房租而流浪街头。从23岁起,他的意志开始消沉,天天以酒来麻醉自己,并且寻思着用死来解脱自己,但每次都被亲人和好心人救起。
经过三次自杀后,中田修开始反省自己,他回忆了这几年的打工生涯。难道自己真的逃脱不了打工的命运,要为自己的衣食到处奔波,真的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他又重新走上了打工的道路,但他的心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作不再是为了赚钱,他试图从自己经手的工作中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每换一份工作,他都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其程序和方法,他的心中有一个想法,就是凭自己的打工阅历为自己找到一条生存之路。但命运无情,他又遭到了失业,四处寻找工作都没有结果,再一次沦落在东京繁华的大街上。当他第四次准备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块“桑泽设计研究院”的广告牌,他当时并不明白设计院是干什么的,他觉得好奇,于是看了设计院介绍。看完之后,他觉得干这个很有前途。如果干不好,再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迟。
他没有资金,但他巧妙地成立了一个类似皮包公司一样的设计院,通过对招收学员收费的形式给公司注入资金,实现自己的“零资金”启动。他的空壳公司由此活了,取名叫“东京设计院”。他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吸纳学员的资金,实现滚动发展,“东京设计院”规模越来越大。
“东京设计院”当时的主要业务只是培训,类似于现在的培训学校。所授的内容也比较狭窄,只限于如何设计商业活动等。而当时涉足商业设计的公司很多,而且人才济济,实力雄厚。
中田修认识到如果不打出自己的牌子,必将被市场淘汰。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查,他发现设计行业没有涉及工业领域,于是率先进行工业设计研究,终于一炮打响。他凭借为日本大企业进行产品设计,获得巨大成功,“东京设计院”成为日本一流的设计研究院,十分有影响力。
中田修成为设计院总裁后,仍然对社会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他常常靠一个简单的设计,变戏法似地换来巨大的财富。
他看到一些商务车在露天车场上晴天被太阳曝晒,雨天被雨水浸淋,便从婴儿车上得到启示,发明了帐篷式的防雨棚,装上四只轮子,可以移动。投放市场后,大受欢迎。在他的眼中,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进行设计。他在购买快餐的时候,看到人多,店里乱哄哄的,一个点子又应运而生,他发明了许多流动快餐车,随时供应快餐,这样既减少店面租赁和装修的成本,又方便了上班族。为了吸引顾客,他还请教营养学家,设计了多种菜谱。
中田修富有创意的设计,不仅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而且也为他赚来了巨大的财富,他在59岁那年,已经拥有100亿日元的资产。
主动才能成大器
安德鲁·卡内基在20世纪之初,曾拥有资产4亿美元,这在当时竟超过了美国的国防预算。当有人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不无感慨地说:“有两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会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只有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在卡内基的话里,我们不是能感悟到这样一个真理吗?只有主动,我们才能自己找到发展和超越自我的机遇,才能最终创造人生的辉煌。卡内基本人的奋斗和成功史就是对这一真理最有力的证明。
卡内基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曾受雇于一家纺织厂,当一个记账员,只要把收入和支出记得清楚就行了。然而,当他听说还有更好的复式簿记方式时,便利用每天的晚上,自费学习了复式会计。这一先进的会计知识,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后来,舅舅又推荐他到电报公司当一名邮差。然而,卡内基却每天都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打扫卫生,然后,就悄悄地跑到电报房里学习接收和发报技术。他每天都是如此,不但毫不以为苦,反而为能有这种秘密学习的机会充满快乐和兴奋……
有一次,卡内基一大早就赶到了电报公司,打扫完卫生后便习惯性地来到了电报房,突然听到有人说:“紧急电报!电报员还没来,有谁能收下这份电报吗?”卡内基连想都没想就主动上前,即刻收报,录在纸上,一点也没耽误。到了月底领薪水的时候,公司老板把他召唤到了另一问房间。他心里忐忑不安,还以为自己偷偷操作电报机的事被发现了,要受到处罚呢。然而,老板却对他说:“你做得很好。从这个月开始给你加薪。”不久,他就真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报务员。卡内基16岁那年,开始为美国西部铁路管理局局长汤姆·斯考特先生工作。“安德鲁,能不能帮我赶快把这15封电报拍发出去?”卡内基毫不含糊地完成了任务,由此获得了局长的赞赏。工作之余,卡内基不是玩乐,而是不断地读书,此间读了大量有关钢与煤的专业书籍,这为他日后搞钢铁生意打下了基础,书籍也使他这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渐渐地成熟了起来,在工作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